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概述

人的社会属性,客观地决定了不仅需要将人当作一个自然实体来研究,还需要将人当作社会实体来研究,以揭示人的社会性的行为与心理规律。这一专门领域,就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自诞生始,就从孕育它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不同的研究传统,形成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即“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1.侧重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他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表2-1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作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勒温还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 f P E

其中 B 表示行为, P 表示个体, E 表示个体所处的情境, f 表示函数关系。此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被观察;后者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被观察。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社会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社会心理学的萌芽与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

(二)社会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建立

早在1898年特里普利特就有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可多年来,这个很有价值的提议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

这些研究方式集中体现在,依托数学和物理学的原理,为“社会心理学”构建起严谨的科学体系,从而,奠定其定量精确的研究方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汀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

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

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三、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心理学理论和其他心理学的理论一样,目的是描述现象、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最终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是所有心理学理论的生命力所在。

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心理学领域出现过许多的理论和理论流派。在此我们介绍几个影响比较广泛而长久的理论流派: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和精神分析论。

(一)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它吸收了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假设,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1.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俄国的巴甫洛夫和美国的华生,是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后来霍尔,特别是斯金纳发展了行为主义;20世纪50至60年代,米勒、多拉德等学者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后来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社会学习论。

2.学习的机制

社会学习论认为学习过程有三种机制:联想、强化与模仿。

(1)联想:联想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在铃声—唾液分泌实验中提出了联想的概念。每次铃声一响狗就能得到食物,反复多次之后,即使没有食物,狗听到铃声时也会分泌唾液,因为狗已经形成了“铃声—食物”的联想。人类也可以通过联想进行认知和学习,比如“温柔”一词跟女人联系在一起,就建立了人们对女人通常所具有特质的一种联想。

(2)强化:个体为什么能学会某种行为,或者避免另一种行为?原因是行为后的奖赏与撤销作为强化物,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奖励是正强化,撤销是负强化,相应地,其过程是正强化过程与负强化过程。通过对强化物进行适当的安排,可使某种行为出现或不出现,不同的强化可塑造不同的行为,“操作只是一种持续塑造过程的结果”。比如,孩子想买玩具的时候,家长只要不同意他就不停地哭,直到家长同意为止,这是因为家长每次都会通过满足孩子的要求来制止他哭闹的行为,而无形中让孩子哭闹的行为得到了强化。

(3)模仿:人的言语习得过程是通过模仿进行社会学习的典型事例。个体之所以能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往往是模仿榜样的结果。儿童很多态度的获得,往往是模仿父母或其他关系密切的人的结果。例如,一个经常说脏话的孩子,身边往往有一个经常说脏话的亲人;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背后往往有对知书达礼的父母。

3.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行为模式加以修正。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

(1)注意过程:他决定了一个人在其所接触的大量的示范性因素中选择什么进行观察,以及在与榜样的接触中吸取些什么。

(2)保持过程:这是模仿发生的前提,主要依赖表象和言语编码两种表征系统。

(3)动作再现过程:即将已经编码的符号表象转译为相应的行为,这是模仿学习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4)动机过程: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等几种形式。

4.社会学习论的不足

(1)认为行为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验,比较忽视当时的情境等细节。

(2)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情境,而忽视个体对当时情境的情绪状态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

(3)社会学习论主要关注外在行为的解释,而忽视对内在的心理过程的分析。

(二)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来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它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其他代表人物有布劳、埃莫森、蒂博特、凯利等。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霍曼斯的五个相互关系的普遍性命题上:

1.成功命题: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这种行为重复的频率就越高。

2.刺激命题:相同刺激可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4.剥夺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5.侵犯赞同命题: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乎意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会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预期中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时,他可能会很高兴,就会采取赞同行为。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减少付出代价,使得交换行为变成得与失的权衡。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如果收益(产出)与代价(投入)平衡,则互动得以维持;相反,如果二者不平衡,则互动难以长期维持。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始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产于20世纪30年代。它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作为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概念的“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也是一种符号。通过符号的互动,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处理和应对外在的变化。

1.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2.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的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如果某人没有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其心智与自我乃至社会则处于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

(3)心智是社会化过程的内化,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向内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4)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过程中由自己“设计”的。个体在符号互动中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事,在此限度内,个体可依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个体不断地解释所见所闻,为各种事物赋予意义。这种定义过程或者说解释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互动的过程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的意义。个体和他人的身份的意义并不存在于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的过程中。

(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控制,前者是行为动力,后者是行为方向。

(四)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论始于19世纪末,是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在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后来发展为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亦被称为深层心理学。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主要概念和观点

(1)意识与潜意识:意识是个体能觉察的心理部分,是人类理智作用的表现。潜意识(无意识)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本能及欲望,他们由于法律、道德和习俗的控制而被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下,但依然存在并追求满足。在被压抑的本能和欲望中,以性本能为主。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还有前意识——潜意识中可被召回的部分。

(2)力比多:这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指性本能,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弗洛伊德假定,力比多(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性本能从幼儿时期就以口唇性欲、肛门性欲等形式存在,其发展阶段呈定式化,如果正常发展就可以顺利与异性展开一段感情,如果受阻则可能会产生性倒错形态,如同性恋、暴露癖等等。

(3)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个体的初级心理系统顺从冲动,追求快乐,这是快乐原则,在婴儿期表现尤为突出。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道德、习俗要求个体克制本能与冲动,适应现实,否则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会痛苦,这就是现实原则。

(4)生本能和死本能:前者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后者指向毁灭,是体现恨与破坏的力量。

(5)人格结构: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存在于潜意识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认为,许多现代人都患有“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的解除并不是心理治疗的目的,而是在整合情绪、释放与更改心理能量时,人格得到发展的一种副产品。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他说:“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的、哲学式的内心和坚定。”此外,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也为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3.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霍妮认为: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霍妮对焦虑也有深刻的见解。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格就是那些经常发生于人与人关系中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型,个体是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个结点。人际关系会给个体带来焦虑或者安全的心理反应,这会极大地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不安全感引起的焦虑就其本质来讲源于人际关系,它往往不利于人的自尊的形成。与焦虑相反,安全是一种自信、乐观的情绪状态,它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建立。 whqh9vSQVa7KedGg+UIez62yKZyma3ICmq9mORbdIW9UITWRbvZ+kB9cTIXBFE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