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十五章 学生军

赵鹏飞兴奋的告诉其他人:“昨天夜里,通州保安队的张砚田张庆余沈维干带领保安队起义了!他们把在通州的三百多日军和两百多浪人一网打尽。现在他们已经撤离通州追赶九十二军去了,就是因为他们的起义,北平这边日军乱了套,我才有机会跑出来的。”

在场所有人听了都很兴奋,三百多日军,半个大队啊。赵国看看天色,赶紧下令:“好啦,有什么其他情报路上说,咱们必须马上出发了!”

三十六个人从东北大学悄然撤出,他们先向北穿过德胜门,然后拐向西北,再往西郊急速前进。一路上逃难的百姓和九十二军的散兵游勇到处都是,小部队不敢停留一口气跑出十几里地才在一个隐蔽的山坡坐下来休息。

赵鹏飞上气不接下气的继续说道:“说实在的,通州起义之所以这么顺利还是跟你们有关啊。”

这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纷纷让赵鹏飞说明白,赵鹏飞喝了口水解释道:“日军进攻南苑,抽走了原来驻扎在通州的萱岛联队,通州里的日本部队就特别少了。另外,进攻南苑那天,保安队没有按照命令进攻九十二军,日军就轰炸了他们的营房,死了十几个士兵,这一下子就把保安队惹火了,本来他们就有起义的打算,只是碍于下面官兵想法不一,日本人这一轰炸倒起到了团结士兵的作用。就这样,他们起义很顺利就成功了。”

这大概是南苑激战以来唯一一个不错的消息了。

休息片刻之后小部队继续出发,贺老板紧跑两步问赵国:“长官,咱这部队叫啥番号啊?”

赵国苦笑一下:“这才刚成立,哪儿有什么正式番号啊。”

贺老板奥了一声然后一拍大腿:“我看就叫学生军吧,你们都是大学生,学生军听着就好听。”

虽然赵国没同意,但是从此学生军这个名号算是有了,以后北平附近的老百姓也管这支部队叫做学生军。

学生军一直走到西山脚下一个小村庄才停下脚步,正当大家喘着粗气坐在村口休息的时候,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出现在大家面前,这个人就是赵新民。

原来此处就是赵国埋藏武器的地方,七七事变以后他就派赵新民到这里待命,保护好武器装备,等待赵国的到来。

听说有武器,原先累得躺倒在地的学生军战士都围拢过来,赵新民领着大家进了一个农舍的厢房,然后他猛地掀开了土炕上伪装的门板和草席,在大炕下面赫然摆放着一堆木头箱子。

打开箱子,只见崭新的步枪、子弹、手榴弹、武装带都出现在大家面前。赵新民抄起一支步枪拉了下枪栓告诉大家:“这枪叫二四式步枪,是咱们河南巩县兵工厂生产的,现在叫做中正式步枪,对,就是为了纪念蒋委员长的。这款枪比老套筒和汉阳造要好得多,以后就是中央军的制式步枪。”

从哪儿弄来的?很多人第一想法就是这个,毕竟九十二军大量装备的还是汉阳造,这些崭新的步枪是谁弄来的?

赵国坦然相告:“这是中央军的黄杰军长送给我的,一共二百支步枪,每把枪配备二百发子弹和四颗手榴弹,另外还有刺刀。对了,把那个也打开。”

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赵新民又打开一个柜子,里面是四挺崭新的捷克ZB26轻机枪。

赵国得意的一挥手:‘这些装备足够我们武装一个加强连了!好了,现在你们可以把手里的老套筒汉阳造都换成新枪了。’

大家一阵忙乱之后,除了巩唯新和沈彤仍然使用自己的莫辛纳甘和李恩菲尔德之外,其他人都换装成了中正式步枪,四挺机关枪也交给了学生军中的机枪手。

枪换好了,剩下的武器重新被封存起来。赵国召集大家到院子里召开了一个会议。

赵国先发言:“我们的队伍算成立了,部队不能没有组织,不能没有编制。现在我宣布,国民抗日军正式成立。大家如果没有意见,请举手表决。”

国民抗日军!大家议论两句之后全票通过。

赵国继续说道:“我就是咱们国民抗日军的大队长,我提名李松为副大队长。赵新民、彭高远、冯涛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队中队长,沈彤为组织负责人,巩唯新为医疗负责人,于敬为宣传负责人,赵鹏飞为情报负责人。如果大家没意见,也请举手表决。”

看来这些人选都是赵国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每个人几乎都是人尽其用。这个提议也全票通过。

国民抗日军正式成立!

随即国民抗日军召开了第一次军事会议,议题就是如何扩充兵源,现在他们手里有二百多条枪,人却只有三十七个,扩充兵源是第一要务。

众人七嘴八舌说了不少建议,比如去北京各大学校招兵,但是北京各个大学基本都搬走了,没搬的几乎都是年幼的学生。还有说去九十二军撤退的路上收拢掉队和开小差的士兵,但是这些人本身就是由于各种原因毫无战意,这样的士兵即使再多又有何用。

李松这时提了一个建议,就在德胜门外不远有一个国民党的模范监狱,这里面关押着几百名政治犯,大多数人都是青壮年,这些人的罪名大多都是反对国民政府,事实上很多人都是由于公开抨击政府不抗日被抓的。这些人如果能搭救出来,将是一个很好的兵源。

李松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注意,彭高远问李松怎么知道这么清楚,李松笑笑回答那是因为他在一二九运动被抓的时候就是被关进这个监狱的。

彭高远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这个监狱的看守力量如何?现在是日军看守还是国民党军看守?他们的武器装备又怎样?不了解这些是不能轻举妄动的。李松面对这个问题也无法回答清楚。大家都看向赵国,看他怎么说。

赵国还在思考,这时抽着旱烟的贺老板突然问李松:“副大队长,那个监狱是不是本名叫河北监狱?”

李松点头称是,贺老板嘿嘿笑了两声:“这事包在我和老杨身上啦。”

原来,贺老板和老杨头曾经有一个西北军战友,他离开九十二军之后找了个差事就是在河北监狱,如果没错的话,他现在应该还在那里。

贺老板和老杨头自告奋勇要去打探敌情,如果顺利甚至还能找个内线。

赵国同意了,他同时派出赵新民和赵鹏飞,让他们随两个大叔前往,赵新民负责考察沿路地形,赵鹏飞负责搜集其他情报。

第二天天没亮,四个人就出发了,他们扮成进城赶工的农民沿着小路直奔德胜门外。

剩下的人继续隐蔽在小村庄里枕戈待旦。

下午的时候,四个人都回来了。贺老板先介绍了监狱的情况,他的朋友老李头对他毫无保留,监狱里一共有看守不到一百人,实际上由于吃空饷的存在,可能人还要更少一些。看守拥有三十支步枪和两挺机枪,平时除了放哨很少拿出来用。应该说防御是很松的。

赵新民介绍了路上的情况,他们在路上走的是小路,比较隐蔽,也适合行动完成之后顺利撤退。

赵鹏飞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情报,日军虽然已经进入北平城,但是仓促之间没有人去接管这个监狱,只是由汉奸头子齐燮元的秘书打了个电话到监狱,告诉他们最近日本人会去接管监狱,至于监狱里的政治犯,由于他们都是坚决的抗日分子,到时候日本人有可能会将他们全部枪毙。

众人都看向赵国,等着他下决心。赵国一边踱步一边思考。旁边的彭高远坐不住了:“我的意见是,事不宜迟,马上出发!现在日军刚刚进入北平,很多地方还处于真空三不管状态,如果去晚了日本人接管了监狱那就麻烦了,打不下监狱事小,那么多抗日的同胞可不能不管。”

李松附议:“我同意彭高远的意见,如果要打,越快越好!而且我认为我们不一定要强攻,刚才赵鹏飞提到日本人最近可能要去接管监狱,那我们这里正好就有个日本人,我们可以冒充日本人混进去。”

这个办法好!赵新民马上提出另一个问题:“可我们没有日本军服啊!说是日本人接管,没穿军服算怎么回事。”

李松胸有成竹:“夜里去,让他们看不清,今天正好没有月亮。”

彭高远提出另一个问题:“万一他们死活不开门呢?或者万一发现我们是假的怎么办?”

李松仍然有办法:“我的意思是,辛苦贺老板再跑一趟,在我们队伍前面出发,由他先找到他的老朋友,让他做我们的内线,里应外合应该可以智取。”

贺老板连忙表态:“不辛苦,不辛苦,小事一桩。”

听到这里,赵国停下了脚步,他召集全体集合:“我命令,沈彤巩唯新秦云清三个人留在这里看守武器。贺大叔先行一步联络内线,其他人由赵新民带队准备好武器后马上出发,争取在午夜前赶到监狱,到时由赵鹏飞假装日本人和内线里应外合打下模范监狱!” ypIhAObmy3x4U36xUpAxhVT5iJmHtHfhgHozPlb3yjhfJw2YkyDnvKUGZYghiMU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