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傍晚,就在赵国刚刚带领学兵团各连队负责人看过地形之后不久,放哨的学兵团员就发现围墙外有异常现象。哨兵迅疾报告了赵国。
此时整个学兵团的领导工作除了赵国李松之外,还有张寿龄教育长。他拒绝了随军部后撤的命令,自愿留下来协助赵国指挥学兵团的防守。听到哨兵报告之后,张寿龄教育长和赵国以及几个骨干都来到了围墙外,沈彤和巩唯新也带着枪过来了。
顺着哨兵手指的方向,只见射界之外没砍伐的青纱帐中影影绰绰有一些巨大的影子,张教育长只看了一眼就判定:“是骑兵!”
赵国抬头问道:“是咱们的吗?”
张教育长摇摇头:“是日本骑兵,咱们骑兵师的马都是蒙古马,个头小。日本人的是改良的东洋马,个头要大一些。”
正当围墙这边大家议论日军骑兵意图的时候,赵国忽然低声喊了一嗓子:“隐蔽!”
众人皆卧倒在城墙边上,只见远处的青纱帐中的骑兵已经动了起来,大概一个班的骑兵借着落日余晖慢慢向城墙这边移动过来,骑兵速度越来越快,看来他们最终目的就是要到城墙这边来侦察一番的。
旁边一个哨兵忍不住了:“团长,打吧!”附近其他的学员也都附和:“对,打丫的,这么猖狂。”
赵国略一思索,然后一挥手,十几杆步枪立刻上膛将黑洞洞的枪口指向外面的骑兵,其中也包括沈彤巩唯新的莫辛纳甘和李恩菲尔德。
骑兵越跑越快,眼看要到城墙边了,赵国屏气凝神,待到日军骑兵们冲到城墙外的壕沟边减速之后,他一声令下:“打!”
十几杆枪同时开火,三个骑兵立刻翻落马下,其他骑兵也有中枪受伤的,日军慌乱了一下,然后并没有还击直接拨转马头逃回去了。
旗开得胜!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围墙上一阵欢呼!赵国也挺高兴,学兵团大部分人从没打过仗,他还担心一旦真刀真枪打起来学员们会手忙脚乱,没想到几个不怕死的骑兵贸然前来正好给大家练练手壮壮胆。他开心的问道:“都有谁打中了?”
趴在巩唯新身边的李松指指巩唯新,然后又指了指沈彤。她俩都转过头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
只有一个人没有欢呼,张寿龄教育长紧锁着眉头对赵国说:“这明显是日军的斥候,大队人马应该在几个小时以后最晚半天之后就到,只是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来侦察呢?”
赵国也不懂:“也许只是巧合路过?这样吧,我马上打电话到各个指挥所,看看他们几个方向有没有出现侦察骑兵。”
赵国回到指挥所,一圈电话打过来,南苑的其他方向均反馈发现日军侦察人员踪迹,多数是便衣,骑兵没发现。
在和张寿龄还有李松交换了意见之后,三个人都有一种不祥之感:按理说日军不会选择西南角强攻,主攻方向放在东面南面还有北面都有可能,西面尤其是西南方面是最不可能的。但现在出现了不寻常的骑兵斥候,是否意味着日军会出其不意呢?当然攻击西南角有一个好处,这里的守军是学兵团,是整个南苑战斗力最弱的部队,但,日军又是如何能得知这里就是学兵团防守区域呢?
当天夜里,赵国命令普通士兵可以正常就寝,团连排长等指挥人员轮流站岗以备日军偷袭。
其实就算是赵国命令大家可以睡觉,学员们能睡着的都寥寥无几,很多营房里都没有人睡觉,醒着的人不是在擦枪就是在空手重复着上膛瞄准动作,有人在发呆,还有人在写信,个别学员在这大战之前还拿出随身携带的书在聚精会神的读。对于这中间的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生命中的最后几个小时,但是他们也努力得让这最后的几个小时不空虚不无趣。
女兵连营房内,同样没人睡着。杨西凤偷偷把自己的包袱从床底下掏了出来,她把包袱拿到自己床上里三层外三层的打开,里面赫然藏着一瓶女儿红。
潘淑文看到了,她兴奋的叫起来:“哇,深藏不露啊,你爹给你埋了多少西凤酒啊?”
杨西凤嘿嘿一笑:“不多,就四瓶,上次去喜峰口我带了两瓶,这次离家我爹又给带了一瓶,还有一瓶在我爹那儿,我爹说就留下那一瓶就够了,足够我出门子用的了。”
杨西凤说到出门子的时候脸臊得通红。
营房里其他人也围了过来,陈杨小声问杨西凤:“怎么?你打算今天晚上喝了它?”
杨西凤点点头:“嗯!不过我是想让大家一起喝了它,说起打仗,上次我其实也没打成,也没给我枪,就在后边照顾伤员了。这次咱们打仗,也算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了,就当是出门子了,咱们一起喝了它。”
听说有酒喝,大家都兴奋起来,除了沈彤和巩唯新在外边执勤之外,营房里其他人都集中到营房中间,杨西凤在大家目光注视中打开了那瓶女儿红,西凤酒那绵柔浓烈的香味瞬间溢了出来,女兵们哇的一声感叹起来:“好香啊。”
从杨西凤开始,女兵们一个传一个,一人喝一口,好几个女兵还是第一次喝这么烈的白酒,呛得直咳嗽。
杨西凤喝了第二口之后告诉大家:“我也算是上过战场的吧,上次喜峰口战斗打得那么惨,我当时都没害怕过。不过今天我有点儿心慌了,可能是和上次不一样,这次要亲自拿着枪打日本人了,另外还和上次不一样的就是,这次咱们背后有全中国!现在是全国抗战了,我一想到这个,心里就特别激动,特别想哭一场!”
好几个女兵也同意这个观点,她们表示自己也有这种感受。蒋晓云接着说道:“咱们可能是站在第一线的学生了,全国抗战的第一枪打在卢沟桥,可这第二枪可能就打在咱们这里。全国那么多大学生中学生,能有幸站在抗日最前线的人能有几个?!能有幸为抗战洒下第一滴血的知识青年,能有几个?!今天,我们死而无憾!”
传了两三轮,酒喝完了,潘淑文最后拿过陶瓷酒壶,她看了一眼,对大家讲道:“好啦!壮行酒也喝完了!明天上级不论是让我们守阵地,还是让我们救护伤员,总之,抗战到底,除死方休!”随着最后四个字,她啪的一声将酒壶摔在地上。
营房内所有女生异口同声回应道“抗战到底,除死方休!”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学生兵们还在去吃早饭的路上,只见东南方向的远方天空出现了几个黑点,黑点还在不断移动。看到黑点的学生兵们都在议论那是什么东西。
张寿龄教育长只看了一眼就喊道:“飞机!注意隐蔽!”
学生兵们有经验的立刻趴倒在地上,没经验的还愣在原地,更有经验的已经躲到墙根等掩体后面了。
随着黑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开始看到飞机的轮廓了。张寿龄教育长松了口气:“是侦察机!”
就算是侦察机,张寿龄教育长也做手势让让大家不要动,以免暴露目标,侦察机的目的不就是发现目标嘛。
但是这几架侦察机一直在天空盘旋赖着不走,看来他们是知道南苑这边是没有防空炮火的,再加上本身侦察机速度快飞得高他们就更是肆无忌惮的来回盘旋了。
趴在地上的学生兵们还在饿着肚子,都半个小时了,飞机还不走,很多学生兵都表现得很不耐烦了。
忽然有几个学生兵商量好了,一起从地上爬起来操起步枪就冲着侦察机开了火,噼啪几声枪响打破了沉闷的气氛,其他学生兵也有一些爬起来一起拿步枪朝天空开火,可惜的是他们都是简单的瞄准侦察机,这样的对空射击成功率基本就是零。不要说有些步枪的射程达不到侦察机的高度,他们这种直接瞄准的打法根本就不对。
这次对空射击唯一的好处是很多学生兵终于射出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发子弹!
张寿龄教育长想阻止学生兵们这种无用还暴露目标的射击,但是来不及了。侦察机根本无视地面的步枪,继续盘旋了几圈之后大摇大摆的走了。
学生兵们纷纷从地上爬起来,一边打掉身上的灰土一边咒骂着该死的日本飞机。很多学生兵继续向食堂走去,张寿龄教育长和赵国这时候连忙高喊:“不要吃饭了,赶快进入阵地,寻找掩体,日军的轰炸机很快就到了!”
军令如山,吃不吃饭就是小事了。学生兵们呼呼啦啦的迅速归建,按照昨天部署好的阵地,分别做好战斗准备。
果然,不到半个小时,远处天空就出现了密集的黑点,随着黑点越来越近,震人魂魄的嗡嗡声越来越大,足足有十几架比侦察机大出两三倍的庞大飞机飞临了南苑上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飞机,就连赵国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轰炸机群!学生兵里可能只有一个人对飞机没那么恐惧和新奇—巩唯新。鄂豫皖红军当年可是俘虏过一架国民党的轰炸机的,当时还给这架飞机起了个名字“列宁号。”这架飞机先后执行过好几次轰炸任务,是红军的第一架飞机。
轰炸机编队从南苑的东北角进入了南苑的上空,地处西南角的学生兵们都抬头看着那庞大的黑色大鸟,紧接着那些轰炸机上面开始落下大片的小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