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的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大学生训练班进入军事训练阶段。首先是轻武器的使用保养,然后是小组战术,搭配的理论课程为战斗指挥。
赵国此时也正式加入了训练班,他被佟副军长任命为整个训练班的连长,李松为东北大学学生组成的一排排长,沈彤仍然为女生班班长。
在正式训练开始之前,赵国给全体学员介绍了一个新教官,这位新教官面相老成,长得黑魆魆的,犹如一截铁塔一样,他身高马大体壮如牛,本来很魁梧的赵国在这位新教官面前反而显得身材苗条了许多。
赵国热情洋溢的给大家做了介绍:“这位是我们的新教官,和我一样姓赵,也是咱们东北人,赵教官原名赵武生,因为出生在新民,所以九一八之后他为了表示自己早晚要打回老家,特意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赵新民。赵教官从军二十年,有着非常丰富的战斗经验,在东北军里也是一等一的练兵行家。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赵教官!”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沈彤和不远处的彭高远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又迅速恢复了常态。两个人的神态没有别的意思,在场所有人里只有他们俩知道,这个赵新民不是别人,正是赵国的堂兄。之前在东北的时候,赵国有一次得罪了一个东北军当官的,正是这个当时还叫赵武生的赵新民帮赵国摆平了这场祸事。这层关系恐怕连冯涛于敬都不知道,今天赵国居然能从远在西安的东北军里把赵新民拉来,看来他是真打算借鸡生蛋重新建立自己的部队了。
当天最让人开心的事情就是发枪了,训练班每一个人都领到了一把属于自己的步枪。对于训练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虽然处于兵荒马乱的时代,但是这也都是他们第一次摸到真正的步枪。很多人拿到枪第一件事就是把枪从头到尾看一遍摸一遍。
发枪之后的安排是各班回到各自营房,每个班由一位老兵带着先学会擦枪和组装步枪,这些学会之后第二天学射击,之后是打靶和拼刺训练。
赵国把自己安排到了女兵班教大家擦枪和组枪。他到的时候发现营房里居然没人,等了一会儿才发现沈彤先回来了,她扛着一把枪兴高采烈的和杨西凤先回宿舍了。赵国一问才知道,原来陈杨的亲戚有开照相馆的,他特意让亲戚把照相器材弄来这里,给每个女兵都拍了一张穿军装扛枪的照片,对这样的事情赵国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等到大家都回来聚齐准备上课的时候,赵国才发现一个问题,军需处的人发枪的时候他不在,不知道具体情况,现在才发现问题。赵国虽然知道军需处给大家发的都是老枪,但是没想到的是大部分女兵领到的步枪居然都不一样,各种型号各种口径五花八门。怪不得先没发子弹,八成子弹都得先去仓库调用吧。
沈彤的步枪是一杆俄国的莫辛纳甘,在中国的绰号是“水连珠。”据说枪声就像水花溅落的声音一样清脆。这款枪赵国认识,这应该是冯玉祥参加北伐军的时候苏联援助的那批步枪剩下的,那几万条枪大部分都是参加过欧战的老枪,少说也有一二十年枪龄了。
巩唯新那杆步枪则是一款来自英国的李恩菲尔德,这是款著名的好枪,是当年英国人卖给直系军阀的,冯玉祥部当年也买到了一批,按照时间推算,应该也有二十年历史了。
杨西凤的那杆步枪则是赵国非常熟悉的一款。这款枪的枪管明显比别的枪粗很多,那是一个老式的套筒,因为这个套筒这款枪就叫老套筒。著名的汉阳造步枪的前身,原产德国的委员会1888步枪的中国版本。虽然汉阳造和老套筒属于同一款步枪,但汉阳造从1904年开始就取消了那个老套筒的设计,所以说杨西凤手里的这杆步枪枪龄最小也要在32年以上!
当听说自己手里的枪比自己年龄都大不少的时候,杨西凤长大了自己的嘴巴:“额滴娘,额得管它叫二爸吗?”
最神奇的是潘淑文手里那款枪,即使是见多识广的赵国也认不出来这款枪到底是哪国的哪年的,赵国只能派人去叫赵新民,他是老兵油子估计能认识。
全班最漂亮的枪是蒋晓云手里那支,修长的枪身,紧凑的设计,给人以非常精致漂亮的观感,这款枪引起了其他女生的嫉妒,明显这支枪要比傻大黑粗的莫辛纳甘和陈旧得几乎要发霉的老套筒好啊,没想到居然发给了蒋晓云。女生嘛,终归是女生。
陈杨拿的那把则更漂亮,这款枪明显从工艺水平上就比其他枪要好,不过由于之前沾了陈杨亲戚给大家免费照相的光,倒是没人对陈杨表现出嫉妒情绪来。
全班一共十二个人,领到的步枪居然有六种型号之多,赵国只认识其中三款,另外三款完全没怎么见过,擦枪还好,组枪就没法教了。
还好赵新民来了,他一来先看到了潘淑文手里那把步枪,他伸手拿过来一掂量:“嗬,这不是曼利夏吗?”
潘淑文没听懂:“什么东西?什么夏?”
赵新民一边摆弄步枪一边告诉大家:“这支枪啊,是早先袁大总统还在当北洋新军总管的时候从一个叫什么奥匈帝国的地方买的,当时买了总有几万支吧,都给了北洋最初的六镇,现在留下来的不多了,这把看样子还不错。”
潘淑文一翻白眼:“得,一竿子打到袁大头那里了,看来有这款枪的时候也没我呢。西凤啊,咱俩这回都算枪的晚辈了。”
赵新民又接过来蒋晓云手里那把步枪,他不禁啧啧称奇:“呦,金钩!好久不见啊。”
赵新民摆弄这步枪给大家介绍:“这把啊,是小日本的枪,叫什么30步枪,咱们这边一般都管它叫金钩步枪,你们看看这枪的保险这里,有个小钩子,所以叫金钩步枪。这枪设计的好,漂亮,也是当年袁大总统买的。不过这枪毛病也不少,用的子弹是最小的,最细的。虽然打得远,但是很多时候打不死人,打到人身上,一打一个眼儿,人要是不注意都感觉不到自己中枪了。”
沈彤插了一句:“那不跟日本兵现在用的三八大盖一样了。”
赵新民指指步枪的枪栓:“不一样就在这里了,三八大盖这里有个大盖儿 ,所以才这么叫。这款金钩没有这个盖,一旦进了沙子尘土容易卡壳,所以这枪漂亮,但是不实用,一般现在也就一些站岗的警察用用,部队早就不用了。上了战场打不死人,还容易卡壳,谁敢用。”
听他这么一说,刚才还在嫉妒蒋晓云的女生神色都正常了。
当陈杨把自己手里的枪拿给赵新民看的时候,赵新民的眼睛立刻就像贪财的人看见金元宝一样瞪得圆圆的,他甚至有点夸张的惊呼起来:“我的天呢,我没看错吧,捷克造!”
所有人都被赵新民夸张的惊呼吸引过来,纷纷把惊奇的目光投向陈杨手里的那款步枪。
赵新民把步枪接过来,像母亲爱抚孩子一样用手轻轻抚摸着这支枪,他对大家介绍道:“这款枪啊,捷克24步枪,和德国毛瑟1924步枪以及比利时FN1924步枪都是同一个祖宗的,别说在中国,就是在欧洲那帮西洋佬那里也是好枪中的好枪。之前咱们东北军还有西北军,包括吴佩孚孙传芳段祺瑞他们都有这款枪,不过都不多。能用这枪的部队那都是各自长官手下的精锐部队。”
赵新民拉动了一下枪栓,步枪发出清脆的声音,他赞叹道:“这做工,啧啧,比咱们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你们知道有款轻机枪叫捷克式26轻机枪吗?这么说吧,就算是中央军,能用上这款步枪还有捷克式轻机枪的部队,那都是精锐。老子我当年都没用上,老子抗的一直是把水连珠罢了。”
赵新民恋恋不舍得将步枪还给陈杨:“妹子,好好用,好好对待它,你对枪好,它到了战场上也对你好,你不吃亏。”
看了一遍女兵们手里的各式步枪,沈彤干脆让赵新民给大家评价一下各自手里的步枪。
赵新民如数家珍一样对各款步枪进行了点评:“要说最好用,当然没说的,捷克造。那枪口径也正好,不大不小,射程也不错,打得也准,各方面都棒。要说打得最远的,那就是金钩,可刚才我也说了,这枪子弹太小太细,速度高,但是不容易打死人还容易卡壳。要说最耐用的,那就是老毛子的水连珠了,对,就是那个莫辛纳甘,那枪你别看他傻大黑粗的,特别耐用,不管是掉到水里还是雪堆里,或者干脆掉到沙子里,拿出来拍拍一样啪啪打响,好枪!”
赵新民从巩唯新手里接过那把李恩菲尔德:“要说最适合你们女人用的步枪啊,那还就是这只英国枪,我们管这款枪叫英77,因为它用7.7毫米的子弹,这子弹可不好找。不过这款枪别看枪身短,但是打得也准,有些狙击手也就是神枪手都用这款枪和水连珠当狙击步枪。也就是因为枪身子短,重量轻,给你们女人用再合适不过了。”
最后终于说到杨西凤手里的老套筒了,杨西凤听见别人的枪这好那好的,不是英国的就是老毛子的,最不济还是日本捷克的,自己这把却是汉口生产的,好生憋屈啊。
没想到赵新民一把把老套筒拿过来之后却说:“其实说来说去,当兵的最有感情的还是这把老套筒,为啥呢。这款枪别看老,样子也不好看。但是最大特点就是禁造,平时擦枪擦少了没事,磕磕碰碰摔摔打打也没事。最关键这款枪用的子弹不是尖头的,是圆头的。圆头子弹坏处就是打得不远,比金钩和三八大盖能少个二三百米,但四五百米之内肯定还是没问题的,这就够了。这圆头子弹打到人身上非死即残啊。所以当兵的虽然也觉得这老套筒是过时了,但是能拔出来疮的就是好膏药啊,妹子,放心大胆使唤这枪,这可是咱中国军队的老宝贝啊。”
听到赵新民这么说,杨西凤不好意思的把枪抱回来,开心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