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孩子,你要活泼快乐无烦恼

请记住这句影响你一辈子的话

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看到一本书,读到了一句对他前途有着莫大影响的话。他是蒙特利尔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生活中正充满了忧虑: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方式通过期末考试,不知道该做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过活等等。

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在1871年看到那句话。他后来成为最有名的医学家,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这是在英国学医的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他还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一生。他死后,需要长达1466页的两大卷书才能记述他的一生。

他的名字叫威廉·奥斯勒。下面就是他在1871年春天所看到的那句话,由托马斯·卡莱尔所写:“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时隔42年,在一个温和的春夜,郁金香开满校园的时候,威廉·奥斯勒爵士给耶鲁大学的学生做了一次演讲。他对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们说,像他这样一个曾经在四所大学当过教授,写过一本非常受欢迎的书的人,似乎应该有“特殊的头脑”。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说他的一些朋友都知道,他的脑筋其实是“最普通不过了”。

那么他成功的秘诀何在呢?他认为这完全是因为他活在所谓“完全独立的今天”里。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在奥斯勒爵士到耶鲁大学演讲的几个月前,他乘着一艘巨轮横渡大西洋。看见船长站在舵房里,按下一个按钮,立即听到一阵机械运转的声音,船的几个部分就立即彼此隔绝开来——隔成几个完全防水的隔舱。

“你们每一个人,”奥斯勒爵士对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说,“组织都要比那艘巨轮精美得多,所要走的航程也更远。我要劝告各位的是,你们也要学习那位船长,知道怎样控制一切,而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面,才是在航程中确保绝对无误的方法。到舵房去,你会发现那些大的隔舱至少都可以使用,按下按钮,注意听你生活的每一个层面,用铁门把未来也隔断——隔断已经死去的昨天。然后你就保险了——你有的是今天……切断过去,把已死的过去埋葬掉,切断那些会把傻子引上死亡之路的昨天……明日的重担,加上昨日的重担,会成为今日的最大障碍。要把未来像过去一样紧紧地关在门外……未来就在于今天……没有明天这个东西,人类得到救赎的日子就是现在。精力的浪费、精神的苦闷,都会紧随着一个对未来担忧的人……那么把船前船后的大隔舱都关上吧,准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奥斯勒爵士是不是说我们不应该为明天而下功夫准备呢?不是的,绝对不是这样。在那次演讲里,他还说:“为明日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与热情,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对未来的唯一方法。”

一定要为明天着想,不错,要小心地考虑、计划和准备,可是不要担忧。

在战时,军事领袖必须为将来计划,然而他们绝对不能有任何焦虑。“我把我们最好的装备供应给最好的人手,”指挥美国海军的上将欧内斯特·J. 金说,“再交给他们一些似乎是最聪明的任务计划,我能做的事就是这些。”

“若是一只船沉了,”他继续说,“我不能把它捞上来,要是船再往下沉,我也挡不住。我把时间花在解决明天的问题上,要比为昨天的问题后悔好多了。何况我若是为这些事情烦心的话,我是无法坚持很久的。”

不论是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好想法和坏想法之间的分别都是:好想法考虑到原因和结果,而产生很合逻辑的、很有建设性的计划;而坏想法通常会导致一个人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崩溃。

我最近很荣幸能去访问阿瑟·海斯·苏兹贝格,他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苏兹贝格先生告诉我,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烧过欧洲的时候,他感到非常吃惊,对未来非常担忧,以致寝食难安。他常常在半夜爬下床来,拿着颜料和画布,望着镜子,想画一张自画像。虽然他对绘画一无所知,可是他还是画着,好让自己不再担忧。苏兹贝格先生告诉我,最后,他用一首诗里的一句话作为他的座右铭,消除了他的忧虑,得到了平安。这句话是:“只要一步就好。”

指引我,仁慈的灯光……

请你常在我脚旁,

我并不想看到远方的风景,

只要一步就好。

大概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当兵的年轻人也同样学到了这一课。他的名字叫作特德·本杰米诺,住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城——他曾经忧虑得几乎完全丧失了斗志。

特德·本杰米诺写道:“在1945年的4月,我忧愁得患了一种医生称之为‘结肠痉挛’的病,这种病使人极为痛苦。若是战争不在那时候结束的话,我想我整个人都会垮掉。

“当时,我整个人筋疲力尽。我在第94步兵师担任士官,工作是建立和维护一份在作战中死伤和失踪者的人名记录,还要帮助发掘那些在战争激烈的时候被打死的、被草草掩埋在坟墓里的士兵。我得收集那些人的私人物品,要确切地把那些东西送回重视这些私人物品的家人或是近亲手中。我担心自己是否能撑得过去,是否还能活着回去把我的独生子抱在怀里——那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16个月大的儿子。我既担心又疲劳,足足瘦了15千克,每天担忧得几乎发疯。我眼看自己的两只手渐渐瘦成皮包骨。每次,我一想到自己瘦弱不堪地回家,就非常害怕。终于,我崩溃了,哭得像个孩子,浑身发抖……有一段时间,也就是德军最后大反攻开始不久,我常常哭泣,使得我几乎放弃还能再成为正常人的希望。

“最后我住进了医院,一位军医给了我一些忠告,令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在为我做完一次彻底的全身检查之后,他告诉我,我的问题纯粹是精神上的。‘特德,’他说,‘我希望你把你的生活想象成一个沙漏。你知道在沙漏的上一半,有成千上万粒的沙子,它们都慢慢且均匀地流过中间那条窄缝。除了弄坏沙漏,你跟我都没办法让两粒沙子同时通过那条窄缝。你和我以及每一个人,都像极了这个沙漏。每天早上开始的时候,有很多的工作,让我们觉得我们一定得在那一天里完成。可是我们每次只能做一件事,让它们慢慢而平均地度过这一天,像沙粒通过窄缝一样,否则就一定会损害到我们自己的身体或精神了’。

“从值得纪念的那一天起,从那位军医把这段话告诉我之后,我就一直奉行着这种哲学。‘一次只流过一粒沙……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个忠告挽救了我的身心,并且对我目前在手艺印刷公司的公共关系及广告部中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我发现,在生意场上也有类似在战场上的问题,一次要做完好几件事情——但却没有充足的时间。比如我们的材料不够了,又有新的表格要处理,还要安排新的资料、地址的变更、分公司的增开和关闭等等。我不再紧张不安,因为我记得那个军医告诉过我的话:‘一次只流过一粒沙,一次只做一件事。’并一再对自己重复这两句话。我的工作效率比以前更高,做起事来也不会再有战场上那种近乎崩溃、迷惑和混乱的感觉。”

关于我目前的生活方式中,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的医院里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床位都是保留给神经或者精神上有问题的人的。他们都是被累积起来的昨天和令人担心的明天叠加起来的重担所压垮的病人。而那些病人中,大多数只要不再为明天忧虑,或者是奉行威廉·奥斯勒爵士的话——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他们就都能轻松地走在街上,过上快乐而幸福的生活了。

你和我,在目前这一瞬间,都站在两个永恒的交会点——日子已经永远永远地过去,以及延伸到无穷无尽的未来——我们都不可能生活在这两个永恒之中,甚至连一秒钟也不行。如果想那样做的话,我们就会毁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因此,我们就以能活在所能活的这一刻而感到满足吧。“从现在一直到我们上床,不论任务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写道,“不论工作有多苦,每个人都能做他那一天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而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不错,生命对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这些。然而住在密歇根州萨吉诺城的希尔兹夫人,在学到“只要生活到上床为止”这一点之前,却感到极度颓丧和疲惫,甚至想自杀。“1937年我丈夫死了,”希尔兹夫人把她的过去告诉我,“我觉得非常颓丧——而且几乎身无分文。我写信给我以前的老板利昂·罗奇先生,请他让我回去做我以前的工作。我从前靠推销《世界百科全书》过活。两年前我丈夫生病的时候,我把汽车卖了。现在又勉强凑足了分期付款的钱,买了一辆旧车,重操旧业,出去卖书。

“我原想,再回去做事或许可以帮我解脱我的颓丧。可是要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这几乎令我无法忍受。有些区域根本就做不出什么成绩来,虽然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我却很难付清。

“1938年的春天,我在密苏里州的维沙里市,那儿的学校都很穷,路也很不好走。我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有一次我甚至想要自杀。因为我觉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活着也没什么希望。每天早上我都很怕起床面对生活。我什么都怕,怕我交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我交不出房租,怕没有足够的东西吃,怕我的健康情况变坏而没有钱看医生。让我没有自杀的唯一理由是,我担心我的姐姐会因此而觉得很难过,而且她又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我的丧葬费用。

“后来有一天,我读到一篇文章,它使我有勇气继续活下去。我永远感激那篇文章里那一句很令人振奋的话:‘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我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贴在车子前面的风挡玻璃上,好让我开车的时候每一分钟都能看见。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我学会忘记过去,不想未来,每天早上我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

“我成功地克服了对孤寂与缺乏的恐惧,我现在很快活,也还算成功,并对生命满怀热情和爱。我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上碰到什么事情,我都不会害怕了。我现在知道,每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

你猜下面几行诗是谁写的:

这个人很快乐,也只有他快乐,

因为他能把今天看成是自己的一天;

他在今天能感到安全,能够说:

不管明天有多么糟糕,我已经度过了今天。

这几句话听起来很现代,却是写在公元前30年,它的作者是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我知道人性上最可悲的事就是,我们所有的人都不懂得该怎样去生活。我们都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放在窗口的玫瑰花。

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种可怜的傻子呢?

“我们生命的短暂历程是多么奇怪啊,”史蒂芬·李高克写道,“小孩子说:‘等我是个大孩子的时候……’可是又怎么样呢?大孩子说:‘等我长大成人后……’然后等他长大成人了,他又说:‘等我结婚之后……’可是结婚了又能怎么样呢?他的想法变成了‘等到我退休之后……’然后,等到退休之后,回头看看所经历过的一切,似乎有一阵冷风吹过来——他已错过了所有,并且一切一去不返。我们总是无法及早学会这个道理: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每一天和每一时刻里。”

底特律城已故的爱德华·S. 埃文斯先生,在懂得“生命就在生活里,在每一天和每一个时刻里”之前,几乎因为忧虑而自杀。

爱德华·依文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起先他以卖报为生,然后在一家杂货店当店员。后来,家里有7口人要靠他吃饭,他谋到一个当助理图书管理员的职位,虽然待遇很低,却不敢辞职。直到八年以后,他才鼓起勇气开始自己的事业。开始之后,他仅用借来的55美元,就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一年能赚20000美元。

然而,不久厄运便降临了——非常可怕的厄运:他替一个朋友背负一张面额很大的支票,而那位朋友破产了。很快,祸不单行,那家存着他全部财产的大银行垮了,他不但损失了所有的钱,还负债16000美元。他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我吃不下,睡不着,”他告诉我,“我开始生起奇怪的病来。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担忧。有一天,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昏倒在路边,此后我就再也不能走路了。他们让我躺在床上,我的全身都烂了,伤口逐渐往里面烂,我连躺在床上都受不了。我的身体越来越弱,最后医生告诉我,我只有两个星期好活了。我大吃一惊,写好我的遗嘱,然后躺在床上等死。挣扎或是担忧都已经无济于事了,我只好放弃,精神也放松下来。连续好几个星期了,我每天都睡不到两个小时。可是因为这时候,一切困难就快要结束了,我反而像个孩子似的睡得很安稳。那些令人疲倦的忧虑渐渐烟消云散,我的身体恢复了,体重也开始增加。

“几个星期之后,我就能撑着拐杖走路了。六个星期之后,我又可以回去工作了。以前我一年曾赚过20000美元,可是现在我要是能找到一周30美元的工作的话,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我的工作是推销用于运送汽车的轮船上的轮子后面的挡板。到这时,我已经学会不再忧虑,不再为以前发生的事情而后悔,也不再为将来的事而忧虑了。我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和热情,都放在推销挡板上。”

爱德华·S. 埃文斯的进步很快,几年时间,他就成为依文斯工业公司的董事长。多年以来,这家公司一直名列纽约证券交易所。如果你乘飞机去格陵兰,很可能会降落在埃文斯机场——这个机场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可是,假如他没有学会要“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爱德华·埃文斯是绝对不可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

你大概还记得这样一句话:“这里的规矩是,明天可以吃果酱,昨天可以吃果酱,但今天不能吃果酱。”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样:为昨天的果酱发愁,为明天的果酱发愁,却不会把今天的果酱厚厚地涂抹在现在吃着的面包上。

就连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蒙田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在我的生活中,”他说,“曾充满了可怕的不幸,而那些不幸大部分都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我的生活和你的生活,也都是这样。

“想一想,”大诗人但丁说,“这一天永远不会再来了。”生命正在以其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快流逝,就像我们在空间上正以每秒19英里的速度跑过。但今天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也是唯一能真正把握的一段时间。

这也是我的朋友洛厄尔·托马斯的观点。我最近在他的农场与他共度周末的时候,注意到他引用了两句话,装在镜框中,挂在他收音机旁的墙上,好常常看到。这两句话是:

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

我们要在其中,

高兴欢喜。

我的另一位朋友约翰·罗斯金在他的书桌上放了一块石头,石头上只刻有两个字——“今天”。我的书桌上虽然没有放什么石头,也没有把警言挂在墙上,不过镜子上倒贴了一首诗,在我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都能看见它——这也是威廉·奥斯勒爵士放在他桌子上的那首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很有名的印度戏剧家迦梨陀娑。在此,不妨把它献给读者。

向黎明致敬

注目黎明!

因为它就是生命,

生命中的生命。

在它短暂的时间里,

蕴涵着你的所有幻想与现实:

成长的福佑,

行动的荣耀,

还有成功的辉煌。

昨天恰如一场梦,

明天如同一个幻影,

但生活在美好的今天,

却能使每一个昨天成为一个快乐的梦,

使每一个明天都充满了希望的幻景。

好好看着这一刻吧,

这就是你应该对黎明的敬礼。

所以,对于忧虑你所应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果你不希望它干扰你的生活,就要学习威廉·奥斯勒爵士——“用铁门把过去和未来隔断,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EakbckUuAKa00m/UApP5FuljgRYTV0Ro/60HZofXtqfy2UDGtdtYWVakMUwXIt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