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对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的总称。华夏族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至公元前771年,历夏、商、周三代。三代并非源出同族,但在相互的兼并中逐渐融合,成为了一个民族共同体。华夏族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将周边落后的民族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总称“四夷”或“蛮夷”。
夷的族称,以甲骨卜辞关于尸(夷)方的记录为最早。西周金文则正式出现了“东夷”的称谓。整个西周时期,东方诸夷都是周王朝的劲敌。文献记载周对东方的战争中,出现了东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等不同的称谓。由于族源直接继承两昊(大昊、少昊)部落,因此虽为夷人,但与夏、商、周三代仍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三代东夷的苗裔,都已融入华夏民族之中。秦汉后,东夷除了指先秦的东北夷,又将倭人列入,泛指东方的民族和国家。蛮,在文献记载中,常指南方民族,如三苗、百越、楚、濮、群蛮、巴等。其实不专指南方。《史记·匈奴列传》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可见在西周以来,也用作非夏族的通称,并且和“夷”一样可以用作与夏对举,称为“蛮夏”。南蛮的总称,大概出现于战国。《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说:“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礼记·王制》说:“南方曰蛮,雕题交趾。”南蛮族系复杂,长江中游有三苗、楚、群蛮;长江中上游有濮、巴蜀;长江下游及珠江流域有百越(有很多分支,如秦汉之际的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瓯等);云贵高原西南夷的先民也不止一个族系。戎作为族称始于周代。在灭商以前,戎是用来称呼在周原附近与周为敌的各部落。其时,周的劲敌主要集中于周原以西陇山地区,故被称为“西戎”。商亡,为表示对商的敌忾,又称“戎殷”“戎衣”。西周中叶,“徐”为周的东方劲敌,虽属东夷,确往往称之为“徐戎”,此称一直延续至春秋战国。“西戎”,从西周到战国,主要指氐羌系各部落;秦汉以后,狭义上指氐羌诸部,广义上则包括中国西部各民族。狄作为族称,始于春秋中叶。狄的本义,按王国维的考证,应是“远”与“剔除”的意思;此外另有“强悍有力”“行动快疾”的释义。春秋初,其在秦、晋、郑、卫等国以北,当时仍被称为“戎”。到春秋中叶,“北狄”一词出现。此后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又陆续出现了赤狄、白狄、长狄等分支。在整个春秋时期,戎、狄有时仍会混称,有的部落兼有戎、狄两种称号。进入战国,狄的主要部分已经分化,有部分随胡人南下而融入胡人当中,成为匈奴的重要来源之一。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经历了春秋、战国漫长的岁月,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唐时,就有将日本、高丽、波斯、天竺等国列入四夷的记载。可见,四夷的定义也始终是相对和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