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动静

关于宇宙万物状态及其变化的哲学范畴。从上述“阴阳”说中可知,“动”“静”也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其最早见于殷周金文。孔子曾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虽然在春秋时期,已有“动”“静”之说,但在当时仅是描述一种生活状态。最先将“动”和“静”作为一种哲学范畴的是老子。《老子》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躁”即“动”,“静”为”动”的主宰。《老子》又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认为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是:先静,后动,再静,“静”是宇宙运动的最后归宿。此后,儒、释、道三家,都认识到了“动”“静”这一宇宙变化的基本规律。三教均主静,以动为末。到了两宋时期,周敦颐、朱熹都对“动”“静”进行了系统的思考。朱熹还提出了“动静互待”“动静互涵”,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等哲学命题。直到明末王夫之提出“动静”观之前,先人均为“主静”派,认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王夫之认为“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生于静”;“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宇宙的运动状态由“动动”与“静动”两种状态组成,“动静皆动也,由动之静,亦动也”。很可惜的是,王夫之的观点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共鸣,人们仍坚信以“静”为本,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上的一个基本倾向。 irzoM0VSFxpxvO7mBL0qX0fawt8J5XlKuTPRL4XTjkcRhTSeT5L+FRQB4TC7zE9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