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会计基本术语

会计是一门国际通用商业语言,有许多基本概念和术语。本章主要介绍由会计基本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第一个层次主要有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假设;第二个层次主要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会计要素的概念;第三个层次主要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也就是“确认与计量”。

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及职能

会计是一门国际通用商业语言,有专属的概念和记账规则。本章主要讲解会计必须掌握的基本术语。

一、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结果。自借贷复式记账法诞生以来,近代会计理论和实务一直不断发展,在产权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相分离的情况下,会计始终以保护产权为核心,并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以目标为导向的会计概念体系。

明确会计的目标是什么,就相当于明确会计向哪些信息使用者提供何种质量标准的会计信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作了明确规定: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经济决策。

上述会计的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方面是“受托责任观”,如资金所有者(委托人)对企业管理层(受托人)是否很好地管理和使用其资金进行评价和考核等;另一个方面是“决策有用观”,如有助于潜在投资者做投资决策,有助于债权人做借贷决策等。可以看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兼具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信息使用者是同源的,会计信息要能同时满足资金所有者、企业管理层和决策者(潜在投资者、债权人等)履行管理责任或进行决策的需要。

二、会计的含义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的《会计》中给出的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通俗地讲,就是将企业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的形式展现在账表中。对于“会计”一词,可以有不同角度的理解,既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从经济信息系统的角度看,会计是一个由经济业务原始信息输入和通用商业语言信息输出连接而成的信息系统,即会计提供经济活动所需的信息;从经济管理活动的角度看,会计是一种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以提高经济效果的管理活动。

此外,随着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会计的含义也与会计目标一样,基于不同的理论和视角来进行归纳和概括,就会得出不同的表述,因此,会计的定义也具有兼容性。

本书在编写时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颁布并部署实施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具有原则性和权威性。

三、会计的职能

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当发挥的作用。会计的目标是就应输出什么信息而言,而会计的职能则是就能输出什么信息而言。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会计逐渐成为一项单独工作,并产生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传统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指通过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形成凭证、账簿,最后形成财务报告。经过会计核算,既对资金的运动进行了详细与具体的揭示,又对数据进行了加工分析,从而生成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无论会计信息使用者出于何种目的和利益,都离不开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如实反映这一基本前提。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依据一定的法规、政策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控制,以保障各项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

四、会计的对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而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被称为资金运动。因此,会计的对象就是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可分为投入环节、运用环节(资金循环与周转)和退出环节。以工业企业为例,运用环节又分为供应(或购买)、生产、销售三个依次发生的环节,期间资金形态也几经变化,从货币资金开始,成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到最后又变成货币资金。

站在企业的角度,资金运动又通过一系列的交易或者事项来进行。交易是指单位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价值转移的交换,事项是指在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交换。

对会计对象进行基本分类会形成会计要素,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要素的内容将在本章第四节详细展开。对会计要素进行进一步细分,则会形成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内容将在第二章详细展开。

第二节 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核算内容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的合理的设定。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条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通俗地讲,会计主体强调的是“企业本身”这一空间范围和视角,企业本身以外的企业或者业主个人发生的经济行为不是该会计主体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例1-1】

假设A公司向B公司销售一批原材料,A公司已经把货物发送到B公司仓库,但B公司尚未支付货款。如果以A公司为会计主体,该如何反映这笔经济业务?

在本例中,如把A公司作为会计主体,那么只有A公司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加以确认和计量,与A公司本身无关的原材料的增加、应付账款的增加,都不予以反映。因此需以A公司为会计主体,一方面增加销售收入,另一方面增加一笔应收账款。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作为一个法律主体的企业,应当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该企业同时也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在企业集团里,一个母公司拥有子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均为独立的法律主体(也各为一会计主体),要全面反映这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予以综合反映,这时,该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却不是同一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六条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一般来讲,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面临清算。

【例1-2】

一个制造企业以100万元购买一台能用10年的生产设备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现在该企业破产清算,这台全新的设备用于抵债,它还值100万元吗?

在本例中,如果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取得生产设备时,能够确定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可以将支付的所有价款100万元作为固定资产的账面成本,对其磨损的价值在10年内按一定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并将其磨损的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如果企业面临清算,该固定资产只能按当时的公允价值抵偿债务。

持续经营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情况所做的假设,一旦判定企业不符合持续经营的前提,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方法。

(三)会计分期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七条规定,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又称会计期间。会计分期这一前提是持续经营的客观要求,企业应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例1-3】

如果你是A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你想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那你希望A企业在整个持续经营期间定期向你提供分期会计信息,还是破产清算时向你提供汇总会计信息?哪一种方式更有助于你及时做出相关决策?

在本例中,会计期间一般分为年、季、月。通常的会计期间是一年,按年度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也称为年报。《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此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规定,判断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时所称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通常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但是,也存在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情况,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用于出售的房地产,造船企业制造的用于对外出售的大型船只等,往往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但仍应划分为流动资产。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时,应当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

(四)货币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八条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资产和负债计量可以采取不同的计量单位,如数量计量、货币计量等。为了使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可比性,人们便采用了货币这样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

【例1-4】

在A企业会计报表中,如果资产有两种计量方式:方式一是500根木料、2台机器设备、3项专利权、3项股权投资;方式二是3000元的木料、200 000元的机器设备、100 000元的专利权、60 000元的股权投资。你认为哪种计量方式更有利于汇总反映企业总体财务状况,更有利于对比分析?

在本例中,A企业会计报表中凡是能够用货币这一尺度计量的,都可以进行汇总反映和对比分析。当然,有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些因素,并不能用货币计量,比如,企业文化、品牌价值、地理位置、技术开发能力等,企业可以采用一些非货币指标作为会计报表的补充。

对货币计量这一会计前提的具体化,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二、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即交易与事项的记账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由于会计分期的基本假设,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确认,出现了应收、应付、预付、预收的会计处理,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就出现了按照权利、责任发生期归属和按照收款、付款实现期归属的两种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例1-5】

A公司8月份收到了B公司5月份所欠的货款7000元。下面分别从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个角度来分析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思路。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是指企业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即凡归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付,都确认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本例中,A公司7000元的货款尽管是在8月份收到的,但它归属于5月份,故在权责发生制下,应将7000元确认为该公司5月份的收入。

收付实现制也称实收实付制,是指企业以实收实付作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归属于本期,都确认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本例中,因为A公司实际收到款项的时间是在8月份,所以在收付实现制下,应将7000元确认为该公司8月份的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在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了弥补在权责发生制条件下处理信息的局限性,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它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现金流量资料,以帮助报告使用者更好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质量。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是会计行为的结果。如同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关系一样,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会计信息也有质量,即会计信息质量,它的意义非常重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以下八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其中,可靠性与相关性居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首要地位,可靠性充分体现了受托责任观的目标,相关性则充分体现了决策有用观的目标。

一、可靠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这一信息质量要求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二是,会计处理时应保持客观,得出具有可检验性的会计信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因为具有“可验证”的可靠性而一直在我国会计准则中排在首位。

二、相关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根据相关性要求,企业应当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各种需要,满足各方面具有共性的信息需求。对于特定用途的需求,可以采取财务报告之外的其他形式加以满足。

三、可理解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四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理解性是适用决策有用观的前提条件,是影响有用性的关键因素。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保持明晰性,符合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和使用者的决策类型。

四、可比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五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可比性要求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横向可比,即应当采用国家统一的会计规定(如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解释等),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二是要求纵向可比,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改变。如果确有必要变更(符合规定或者变更后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附注中说明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五、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该要求中“形式”是指法律形式,“实质”指经济实质。比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该基础就是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将所有母公司能够控制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严格考虑股权比例。

六、重要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七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重要性与相关性都受会计目标的影响,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相关性)的信息大多是重要信息,应该予以披露。重要性与可靠性也密切相关,重要性强调不能遗漏和错报重要的信息。因此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能起到普遍的约束作用。

重要性要求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常见的重要性判断标准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定性标准是通过经济事项的性质来判断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定量标准就是以具体的数量指标判断项目是否重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七、谨慎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因为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会计核算中应持谨慎态度。在实际操作中,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都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八、及时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及时做出经济决策的需要,会计分期划分了持续经营的时间段,解决了持续经营和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的矛盾。在此原则下,企业需要及时收集、处理和传递会计信息。

综上,会计信息一定要真实可靠、简单明了、统一口径,便于使用者理解,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对企业发生的具有经济实质影响的交易或事项应及时记录,既不能高估资产也不能低估负债。

第四节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的会计要素有六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以及利润。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静态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为动态要素。

一、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而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则不形成资产,如计划购入的机器设备等。第二,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即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企业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如融资性租入固定资产。第三,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就是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如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可以用于制造商品或提供劳务,出售取得的货款即为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

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资产的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即可确认为资产: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我国的资产负债表对资产按流动性分类和列示。流动资产是指那些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的资产,如应收账款、存货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变现周期往往在一年以上,所以通常被称为非流动资产。

二、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如果资产可理解为企业的权利,负债则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承担的义务。

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负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将来可能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还没发生实际交易的,不形成负债。第二,负债是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第三,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一般来说,企业履行偿还义务时,如支付现金、提供劳务、将负债转为资本等,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而且这种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①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②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我国的资产负债表按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预期在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到期清偿的债务属于流动负债,如预收账款、短期借款等。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以上的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即为非流动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所有资本,对应注册资本或者股本的部分计入实收资本(或股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的部分(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例如,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在该存货符合企业资产确认条件时,则实收资本就符合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当该存货的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实收资本的金额也就可以计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与某一时间点存量有关的三个静态要素。需要掌握的是,资产是企业资金的运用或占用的具体形式,从资产的要求权(权益)上看,会计上需要明确区分是属于债权人的权益(负债)还是属于投资者的权益(所有者权益),并基于“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形成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恒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变化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四、收入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六、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经常性损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经常性损益。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之间的区别,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损益构成与来源。同时也能看出,利润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也主要取决于对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即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所形成的最终经营成果为:

收入-费用+计入利润的利得-计入利润的损失=利润

综上,收入、费用及利润能够反映企业在某一个期间的经营成果,这三个要素属于动态要素。

从会计要素整体来看,不能忽视的是利得和损失的存在。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得和损失有两个去向:一部分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另一部分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利润,会对企业当期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产生影响,最终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

第五节 会计计量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又称财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个关键要素构成,二者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计量模式。

一、会计计量单位

正如在会计假设中所阐述的那样,会计应该坚持货币计量假设,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通常以币值稳定为基本假设,但在持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就需要使用物价变动会计。

二、会计计量属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在重置成本计量属性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属性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在现值计量属性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市场参与者,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买方和卖方:市场参与者应当相互独立,不存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所述的关联方关系;市场参与者应当熟悉情况,能够根据可取得的信息对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及交易具备合理认知;市场参与者应当有能力并自愿进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

从广义上看,以购置时市场价格为基础形成的历史成本(历史买入价)、由现在市场价格为基础形成的现行成本(现行买入价)、在现行市价的基础上扣除未来发生的成本形成的可变现净值(结算价值)都属于公允价值。但目前都把公允价值定性为一种狭义的计量属性,而且同样是采用公允价值,有时称为公允价值模式(如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有时称为后续计量(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当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一种,与历史成本等其他计量属性并列时,属于狭义的概念,仅指买卖双方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时所约定的价格。

如何更好地理解这些计量属性的定义?以资产为例,如果不考虑相关费用,实际上可以这样理解:在某一个时点对资产进行计量时,历史成本是该资产原来取得时点所付出的对价的广义公允价值;重置成本是该资产现在取得时点所需支付的广义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是现在时点正常出售该资产的广义公允价值;现值是现在时点不重新购买,也不出售,继续持有该资产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公允价值;狭义公允价值指的是在现在但凡发生有序交易,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所确定的或成交的价格。

从上表可知,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各有优缺点,单纯地选择某一种计量属性不可能始终使会计信息如会计准则要求的那样准确、真实、相关。尽管《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提供的会计信息可靠性较强但相关性较弱,为了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同时运用其他计量属性就会起到补充作用。

【例1-6】

某企业有一台生产设备,同时具备以下四种情形。

①该设备为3年前以500万元的价格购得。

②该设备预计可使用10年,10年后预计残值率为5%,估计可能发生清理费用1万元。

③该设备现市价为280万元。市场上具有同等生产能力的生产设备,市价为300万元。

④该设备未来7年预计每年能带来50万元的收益。市场利率为10%。

该设备的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该如何确定?

首先,该生产设备历史成本即购置时的成本(500万元),重置成本为目前具有同等生产能力的生产设备的价格(300万元),这两种计量属性都是从资产入手的角度来计量的。

其次,可变现净值,也就是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的预期脱手价值,通俗来讲就是现在要卖,实际可收回的金额。现在该设备市价280万元,将来还得支付1万元的清理费用,因此可变现净值为279万元。

现值,通俗地讲,就是把以后的钱折算到现在的价值,本例中的设备在以后每年都可以给企业带来50万元的收入,但不能简单地用50万乘以7来计算,因为以后每年的钱是在不同时点收回,而货币具有时间价值,不同时点的钱其实际价值是不相同的,这里就需要使用年金现值系数去计算。7年期10%利率的年金现值系数查表可知:4.8684。因此现

值=50×4.8684=243.4万元。

公允价值为该设备目前的市场价,即280万元。 fSSH7G9uUmmeBAabeQoyihDAQNKDuYFBmnXI/BEh3KUmeqR2G9/uKBk8/cMNep8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