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我读的第一本散文集,是刚上初一时买的《荔枝蜜》,很薄的一本书,只有几十页,收录了当时有名的十位作家的散文,共十篇。每篇散文的篇幅都很短,并随文配了精致线描插图,画底衬以苹果绿的颜色,占整整一个页面。内文的字体很大,不像现在有的书的字号太小,费眼睛。我很喜欢读这本书,读了许多遍,抄录了其中的很多段落和句子。可以说,从那时起,我迷上了散文,仿照着书中的文字,开始写自己的“荔枝蜜”。谁没有属于自己的“荔枝蜜”呢?它悄悄地藏在每一个孩子的甜甜的心里。散文,最适合也最方便帮助孩子挖掘出藏在他们内心中的“荔枝蜜”。

我买的第二本散文集是《迟归》,这也是一本很薄的小书。书的作者李冠军是一位中学老师,书中写的全部是他的校园生活,其中提到的学生和我的年龄差不多大,提到的老师和我熟悉的老师人影叠印重合,对我而言是那样亲切。我曾经也抄录过书中的《迟归》《夜曲》《共同的心愿》《球场外的掌声》等多篇,这本书几乎伴随我的整个中学时代,照葫芦画瓢,我学着写了好多篇关于我们学校内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的作文。

抄写《荔枝蜜》和《迟归》的笔记本还在,少年时幼稚却真挚的心迹至今犹存,温暖又温馨。

文学的品种有很多,除散文外,还有诗歌、童话、小说、戏剧、评论,等等。但是,我一直觉得,并且不止一次地说过,在阅读的最初阶段,还是应该有侧重、有选择地看。以我自己粗浅的阅读经历和成长体会来看,散文恰恰更适合最初接触文学的人们阅读,尤其是对于告别了童话故事的孩子而言,散文是最好的选择,小说应该在其后,这才符合一般人成长的心理特点和阶梯阅读的规律。

现在,摆放在读者面前的这一套暖心散文,所收录的内容,无论是写回忆,写感悟,还是写读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适合年轻读者来读的。在文字中,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情感交流,有所感,有所悟,有所碰撞与相融,才会使这三本小书真正成为暖心散文。

作为一个从阅读到写作的经历者,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我有这样三点小小的体会,愿意“好为人师”地告诉读者朋友们,就算作“暖心提示”吧:

一是小一点儿。不要贪多,更不要贪大求全。我自己读中学一直到读大学期间,都没有读过或读全四大名著,为什么要求我们在小小的年纪就一定读完这样的大部头?我最初选择阅读散文,就因其短小精悍。小,才容易读,才容易学,才容易把握住,才容易消化,从而真正变成自己的营养。这样的营养,不仅帮助我们写作,更帮助我们成长。

二是抄一点儿。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相信每一位优秀的作家,每一位优秀的学生,都不会没有过抄书的经历。抄一点儿,帮助我们记忆,也帮助我们学习。过去有句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还有句俗话:“天下文章一大抄。”这里的“读”和“抄”,实际上讲出了抄书的重要性。只读书,不抄书,学习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养成抄书的好习惯,然后再延伸到记笔记的好习惯,一辈子受益。

三是写短一点儿。孙犁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很短的散文《菜花》。冬天的大白菜,放久了,菜头会长出黄色的小花来。孙犁先生写的就是这样不起眼的白菜花,并引申写了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这是经验之谈,足可供我们思考和学习。最初的写作,不要贪大求全,不要总想着作孙犁先生说的那样的“大题目”、写那样“宏伟的文章”;从这样如菜花一样短小的散文入手,无疑是最佳选择。

感谢出版社和编辑朋友编辑出版这套暖心散文。

期待读者朋友的批评指正,当然,也期待你们喜欢,更希望能够对你们有哪怕一点点的帮助或启发。

2022年11月4日写毕于北京 SarSGOO7D4kHXxr5db851uepSLWLn7NV/74pgMAr1ixsclC5exbseQKY83tHTug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