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道心恒美:《淮南子》的道家思想魅力

在中国道家思想史上,《淮南子》是一部“总覈万略,错综百氏”“雄长千古”的“绝代奇书”,为历代学者文士所欣赏与称誉。《淮南子》的成书是以西汉淮南王刘安为领袖的“淮南学派”精心撰著的历史产物,是他们“论道”“悟道”“修道”的思想智慧结晶。与先秦时期《老子》《庄子》相比,《淮南子》既有前者的哲思之魅,又有后者的文学之美,可谓是兼得二者之长而别具自身的汉代道家特色。如若具体而论,《淮南子》的道家思想魅力可从六个方面认识和把握:

一是哲学的体悟。道家哲学是《淮南子》思想魅力的根基所在。一部《淮南子》,“纪纲道德,经纬人事”,论“道”天下,纵论古今,充分彰显出道家哲学的思想意蕴及人文精神。《淮南子》论“道”,既探究“道”的“包裹天地,禀授无形”“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的本原与生成意义,又探寻“道”的“应物无穷”“治伦理之序”的事功和实践价值。“道”在《淮南子》的思想语境里,是能“总万方之指,而归之一本”的理论枢轴,是能深刻观照天地万物、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哲学理念。因此,道家哲学的深层体悟,赋予《淮南子》内在的思想魅力,让其继先秦老庄之后,成为中国道家论“道”最为重要的历史代表之一,被后世学者评价为“信为百家之冠”“西汉道家言之渊府”“一时杰出之作”。

二是政治的反思。《淮南子》是刘安等人为西汉统治阶层“通治”天下所撰著的“帝王之书”,具有特殊的成书意图。书成之后,刘安便赶赴长安,将之献给即位不久的汉武帝刘彻,试图影响这位年轻的皇帝,帮助后者学习与掌握治国理政的政治技艺。汉武帝也很重视《淮南子》,用“秘之”的态度来对待。《淮南子》成为沟通有汉一代“皇帝”与“诸侯王”的政治理念的重要媒介,也成为最能反映西汉统治阶层的核心治国思想的历史文本。刘安等人在《淮南子》中深刻反思与总结了先秦以来国家盛衰兴亡的历史经验,以“无为而治”的道家“道治”理想为根本追求,力求为西汉统治阶层提供一套适合大一统王朝长治久安发展的新“帝道”方略。这种“帝王之书”的理论实质,让《淮南子》比先秦老庄更带有强烈的黄老“经世”精神,更能体现出务求有益于“治”的实践意蕴。

三是处世的智慧。《淮南子》不仅强调对“天地之理”“帝王之道”的探讨,而且重视对“人间之事”的思考。在其看来,“知公道而不知人间,则无以应祸福”,因此一部《淮南子》,始终将“处世”问题视为必须慎重对待与解决的实践要务,凸显出其中具有的利弊得失、祸福存亡之意。一方面,《淮南子》告诫人们“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认为世事多变,常如“塞翁失马”一般,祸福难测,因此必须要有“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的处世智慧;另一方面,明确提出坚持和践行“晓自然以为智”“常从事于无形之外,而不留思尽虑于成事之内”的道家理念,以此帮助人们正确面对与解决现实中的祸福难题。因此,现实的人情世事尽管纷繁复杂,但在《淮南子》看来,只要遵循“事智所秉,动知所由”的以“道”处之的原则及理念,便能在最大程度上趋利避害,除祸得福。

四是人生的修养。《淮南子》在人性哲学上主张“人生而静,天之性”的道家理念,认为“嗜欲者,性之累也”,因此极为强调人生的精神修养,将其视为人们是否能有所“体道”“执道”“得道”的重要内容。《淮南子》认为,人生修养的根本方向是趋“内”而为,并非朝“外”而求,因此“约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诱慕,除其嗜欲,损其思虑”,就成为提升和完善人生修养的不二途径,这也是道家“清静”“无为”理念在人生修养上的显著表现。“约其所守则察,寡其所求则得”,趋“内”的精神发展,促使人们在“约守”“寡求”中“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避免心灵精神的功利化、庸俗化,从而保持“有以自得”“足以适情”的本真性情,最终能如“真人”一样,实现“立于天地之本,中至优游,抱德炀和”的人生理想状态。

五是生命的信仰。道家崇尚自然,热爱生命,重视自我,追求超越。《淮南子》作为汉代道家巨著,对此同样有着突出反映。“执道之柄,而游于无穷之地”,“循天者,与道游者也”,“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本抱神,以游于天地之樊”,《淮南子》既追求生命的自然长久,希望通过特定的道家养生之术达到“修生寿终”的世俗目的,也期冀能够实现彻底的身心超越与解脱,进入到一种“体道”而“游”,自在不拘的生命境界之中。《淮南子》推崇“至人”“真人”的人格理想,根本而言,便是因其能够“性合于道也”,甚至能够打破“生”“死”的生命界限,“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成为“穷而不慑,达而不荣……入火不焦,入水不濡”的神仙化的存在。《淮南子》所表达出的“死生一体”“游于无穷”的生命信仰,是刘安等人为西汉统治阶层提供的一种贵族化的精神信仰,内在反映出汉人丰富多彩、自由恢廓、勇于进取、高迈超远的精神世界。

六是审美的理想。无论是自然万物的存在、政治社会的发展,还是世事人生的变化,《淮南子》始终都秉持“以道观之”的态度,既有理性务实的一面,也有审美超脱的另一面。对于自然万物,《淮南子》在“节四时而调五行,呴谕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浸于金石,禽兽硕大,豪毛润泽”的理想描述中,寄予自身审美化的自然主义理念;对于政治社会,《淮南子》憧憬“贾便其肆,农乐其业,大夫安其职,而处士修其道”的“至德之世”,深层表达出刘安等人对古典理想治世的渴慕追求;对于世事人生,《淮南子》更是给予理想化、审美化的思想阐发,极力推崇“不外饰仁义,不知耳目之宣”,彻底摆脱世俗物欲,“游于精神之和”的人生实践。就理论内蕴来说,《淮南子》中的“天地之理”“人间之事”“帝王之道”是政治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有机结合,是刘安等人既“入世”“经世”又“出世”“超世”的理论实践产物。也正因此,《淮南子》一书得以展现出“言多缤纷而宏廓”“奇峭俊拔”“沉博绝丽”的思想特色。

“发玄于麤,莫妙于鸿烈”,作为汉代最重要的道家代表性论著,《淮南子》的思想魅力具有多方面的理论成因,充分反映出淮南王刘安与“淮南学派”对先秦道家学说有着极为深入的历史继承与发展。“原道之心”并有所阐扬光大,这是刘安等人撰著《淮南子》一书的根本愿景。受此深刻影响,《淮南子》最终形成“牢笼天地,博极古今”“隽绝瑰琦,无所不有”的思想魅力,成为中国道家思想史上不可多得的鸿篇巨制。 Q+/BEK2CkkDm5EkyUTJreLfmxNBnz5WHoCI/atih+c8Zu9qNtIKTO4Qj8a5OpW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