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三载,太子宾客贺知章鉴于止足,抗归老之疏,解组辞荣,志期入道。朕以其夙存微尚,年在迟暮,用修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稽山,遂饯东路。乃命六卿、庶尹、三事大夫供帐青门,宠行迈也。岂惟崇德尚齿,亦将励俗劝人,无令二疏独光汉册。乃赋诗赠行,凡预兹宴,宜皆属和: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环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公怅别深。
圣代全高尚,玄风阐道微。
筵开百寮饯,诏许二疏归。
仙记题金箓,朝章换羽衣。
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
入道求真侣,辞荣访列仙。
睿文含日月,宸翰动云烟。
鹤驾吴乡远,遥遥南斗边。
官著朝中贵,才传海上名。
早年常好道,晩岁更遗荣。
授箓归三洞,还车谒四明。
东门诏送日,挥涕尽群英。
止足人高尚,遗荣子独前。
诣台飞舄日,辞阙挂冠年。
象服归丹扆,霓裳降紫天。
仙舟望不及,朝野共推贤。
南山四皓德,东海二疏名。
功遂知身退,心微觉道成。
霓裳明主赐,鹤驾列仙迎。
诏饯出中野,朋欢留上京。
灞桥春水溢,稽岭白云生。
此去三千里,那堪长别情。
紫气朝明主,丹丘送老臣。
谁知探穴处,更有散金人。
陌上神仙日,城东梅柳春。
遥知归隐处,烟浪隔嚣尘。
白首轻轩冕,黄冠重隐沦。
严陵垂钓日,疏广散金辰。
北阙辞明主,东门别故人。
以兹敦雅俗,玄化尽归真。
远节忘荣趣,全真悟道微。
登朝四皓客,辞老二疏归。
圣主钦玄德,台臣饯羽衣。
丹丘不可接,凫舄几时飞。
抗情遗黻冕,高步出氛埃。
横海鸿飞远,登仙鹤语催。
希微余第宅,恍惚视婴孩。
桃实三千岁,何当献寿来。
有客自言狂,经书仕圣唐。
业尊传帝子,道妙宠君王。
厌俗怀仙观,思游忆故乡。
公卿祖疏广,亲戚送刘纲。
海上波澜急,江干烟路长。
蓬莱不可见,何处访霓裳。
解印辞荣禄,游真奉德音。
赠行天藻下,饯席上台临。
远驭仙山鹤,常怀帝里心。
无因同执袂,相望但沾襟。
君家在四明,崇道复遗荣。
霓服辞丹禁,天文诏玉京。
义方延永锡,真箓授长生。
举手都门外,白云江上行。
轩冕朝恩盛,霓裳祖帐荣。
倏然谢时客,高步尚遗名。
魏阙鸳行断,稽山鹤驾迎。
相期下凫舄,谒帝会承明。
尚道遗朝绂,从天降羽衣。
储安四皓去,荣足二疏归。
垂耀珠随转,驰轩鹤送飞。
轻舟镜湖上,宸翰作光辉。
业盛王公秩,名高绛老年。
遗荣谢珪组,得志学神仙。
去国风为驭,还乡海作田。
何当曳凫舄,万里更朝天。
父子承恩日,遗荣拜职辰。
挂冠辞圣主,佩印奉严亲。
举代称贤智,当朝劝孝仁。
退归将适越,攀饯乃倾秦。
若非尧运及垂衣,
肯许巢由脱俗机。
太液始同黄鹤下,
仙乡已驾白云归。
还披旧褐辞金殿,
却捧玄珠向翠微。
羁束惭无仙药分,
随车空有梦魂飞。
诏许真人归旧隐,
为言海上忆孤峰。
宸庭暂别期千载,
野服飘然出九重。
华表尚迷丁令鹤,
竹陂犹认葛仙龙。
自怜弱羽尘埃重,
于此无由蹑去踪。
锡鼎升天几万春,
裔孙今复出嚣尘。
姓名当系上清箓,
齿发不知何代人。
暂应客星过世主,
旋归吴市作遗民。
辽东驾鹤忽飞去,
挥手无言辞紫宸。
广成何必挂朝衣,
已奉玄珠佐万机。
还蹑旧来凫舄去,
不将新赐鹤书归。
暂凭风驭游清禁,
终泛仙槎出紫微。
今日汉庭因少别,
人间无限白云飞。
孤云去住本无机,
却指苍梧下紫微。
锡鼎为传仙族在,
泛槎还入海烟归。
客星一夜凌光武,
华表千年送令威。
闻道葛洪丹灶畔,
至今霜果有金衣。
解绶申知足,归元道益真。
离章垂睿作,祖帐别群臣。
紫禁辞明主,青溪访羽人。
赏延忠孝著,荣耀故乡春。
遗老去朝行,登真返旧乡。
轩车成羽驾,缨绶换霓裳。
明主怀江外,群公祖道傍。
青门有前事,千载共辉光。
承明常谒帝,函谷坐成仙。
少别商山下,长探禹穴前。
云迎出关驭,花待过江船。
欲识恩华重,宸章七曜悬。
飞名紫府内,抗手白云乡。
道与松乔匹,荣辞园绮行。
夫君既鹤驾,幼子复霓裳。
少别留宸藻,东南归路光。
晩岁朝真隐,皇情谅不违。
辞家五十载,今日复东归。
祖帐临青道,天章降紫微。
顾嗟轩冕者,谁与比光辉。
二疏方告老,四皓尽归山。
蔼蔼都门别,仍看衣锦还。
霓裳标逸气,丹灶理童颜。
一遇真仙侣,群心难可攀。
子綦南国隐,周氏北山居。
羽客轻簪绶,霓裳下里闾。
仙帆归海近,云气度关虚。
今日辞明主,深恩宠汉疏。
辰象降星精,登朝隐吏并。
求珠谢轩冕,放舄指蓬瀛。
掷地文章逸,匡储羽翼成。
江边丹障起,云外绿舆迎。
落落神仙意,凄凄离别情。
圣恩殊未已,何独厌承明。
北阙皇恩重,东门紫气飞。
为看宾客去,何似买臣归。
迎绶旋江国,题舆入侍闱。
千年旧迹在,七日故人非。
别涕沾霓服,离筵著锦衣。
无因伴仙羽,空此羡光辉。
至贵不忘初,辞荣返旧居。
霓裳因宠锡,鹤驾欲凌虚。
丹禁倾三事,青门祖二疏。
函关遇真隐,应演道家书。
帝乡辞宠命,羽服表华年。
地变君臣礼,门荣父子仙。
凤书开紫观,鹤驾待青田。
归舸蓬莱近,宸章日月悬。
迹光三乐美,声重二疏贤。
即此过函谷,应留《道德》篇。
东门挂冠处,西汉祖筵开。
乃是黄庭老,言辞丹阙来。
方称四皓德,更仰二疏才。
今日青溪路,何时谒帝回。
遗荣辞上国,解印适稽山。
圣主留深眷,群公祖别颜。
彩帆收鉴水,紫气度函关。
应是辽阳鹤,千年始一还。
紫绶朝中贵,黄冠物外高。
孰能知止足,君独避尘劳。
已晓青霞志,方从碧落遨。
轩车傥来物,从此贱吾曹。
送君青门外,远诣沧海汜。
凫舄游帝乡,羽衣飞故里。
术妙焚金鼎,丹成屑琼蕊。
追饯会群寮,属文降天旨。
秦吴称异域,少别犹千祀。
黄鹤寓辽阳,应明城郭是。
先生紫阳真人,(阙)耳河目,神气有异。年八十六而道心益固,时人方之赤松子。去年寝疾累日,冥然如梦。长男曾子求于神鬼,长请于天,窃司命之籍,与鬼物相竞,而角抵焉。而告真人,乃泠然而归。于是表请辞官,乞以父子入道,俱还故乡,仍以山阴旧宅为观焉。皇帝嘉尚其事,寻而见许。择日度公与男田。时公卿大夫,观者如堵,皆曰:“贤才也!”正月五日,上令周公、邵公洎百寮饯别青门之内。鹤摩于紫霄,吹笙击鼔,尽是仙乐。闻者莫不增叹,轻轩冕焉。余与真人相知不以年,不以位,俱承太公之后,见赏王粲之词。悠悠此别,不觉流涕。辄赠古歌辞一首,庶为真人传用之尔:
君不见先生耳鼻有仙骨,自号狂生中有物。
金华侍讲三十年,儿戏公卿与簪笏。
青门抗行谢客儿,健笔连羁王献之。
长安素绢书欲遍,主人爱惜常保持。
每叹二疏不足道,复言四皓常枯槁。
去年寝疾弥数旬,神鬼盈庭谋一老。
长男泣血求司命,少女颦眉诵灵宝。
还如简子复归来,更与洪崖同寿考。
上书北阙言授箓,税驾东州愿修道。
初闻行路犹未信,果达吾君谓之好。
山阴旧宅作仙坛,湖上闲田种芝草。
镜湖之水含杳冥,会稽仙洞多精灵。
须乘赤鲤游沧海,当以群鹅写道经。
皇恩赠诗四十字,明主赐金三十镒。
供帐倾朝一送归,双童驷马从兹出。
回看紫绶若轻尘,远别青门嗟故人。
鸳鹭差池攀羽盖,虹霓夭矫翊车轮。
田田列侍浮丘伯,曾子荣过朱买臣。
余高若是有先觉,灭迹归根从大朴。
千载悠悠等令威,十洲漫漫思方朔。
归去来!青牛顿足少迟回。
忽然云雾不相见,唯有飘飘香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