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李叔同:中国话剧的拓荒者

天才得益少年时

中国话剧创始人李叔同,原名李文涛,叔同是他一生用过的许多别名之一。他祖籍浙江平湖,清光绪六年(1880)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附近一家进士第。其父李筱楼,是清道光年的进士,与北洋大臣李鸿章、桐城派文学家吴汝纶为会试同年。李叔同从小就聪明过人,4岁能赋诗,及长,对书法、篆刻也颇感兴趣,16岁时是天津县学的文童。北方名士赵幼梅是他的启蒙老师,后来成为南开大学创办人的严范孙,是他最要好的学友。李叔同18岁时娶了天津芥园大街一家茶商的女儿俞氏为妻,生养过两个孩子,长子名准,次子名端。李准后来留学英国,是爱尔兰作家萧伯纳的得意门生。李叔同19岁那年恰逢戊戌变法,他刻了“南海康翁是吾师”石印一方,以示对康有为的景仰,因此而背上康党的嫌疑。1901年奉生母王氏命去上海避难,同年考入南洋公学,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得意门生,不久便以惊世奇才在沪上文坛脱颖而出,得“二十文章惊海内”之美誉。此后多年,邵力子、黄炎培等社会名流回忆早年在南洋公学与李叔同同班同学时的印象是:“他刚二十一二岁,书、画、篆刻、诗词、音乐都有过人的天资和素养。”

中国传统戏曲的知音

李叔同从少年时就酷爱中国的传统戏曲,京戏、梆子、昆曲乃至民间说唱艺术,无所不好。那个时代的戏曲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在“一流有秤二流斗,三流屠户四衙狗,五流修脚六理头,七娼八优九鼓手”的社会里,戏曲艺人的地位竟排在娼妓之后,可见低微到何种地步。而名门出身的李叔同,对戏曲艺人却不轻视,他在戏曲界广交朋友,对他们真诚友善,因而赢得艺人们的信任和敬重。京剧老生新三鼎甲之一的天津艺人孙菊仙,把他当作忘年交(孙菊仙出生于1841年),李叔同则对孙执师礼尊之待之,彼此常在一起切磋表演艺术,探讨中国戏曲的出路。

李叔同对盛行于京津的河北梆子也有浓厚兴趣,经常到协盛园、下天仙等茶园去看演出。彼时,河北梆子女演员初兴未久,许多半路“下海”做演员的女艺人在发声、吐字、行腔、归韵方面缺少训练,精通字韵和音律的李叔同便主动为她们做指导,在艺术方面给予她们帮助。1907年因卷进段芝贵向庆王之子载振献美鬻官风波而轰动朝野的那位河北梆子名伶杨翠喜,就曾经得到李叔同的指教。风波之前已经离津南下上海的李叔同,写了两阙《菩萨蛮》忆杨翠喜,托人转赠给她,原词是这样写的:

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生小怕言愁,言愁不耐羞。

晓风无力垂杨懒,情长忘却游丝短。酒醒月痕低,江南杜宇啼。痴魂销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阴,朝朝香梦沉。

李叔同从天津到了上海以后,对戏曲的爱好有增无减,至今依然存有1901年他在上海戏园子里参与票戏活动的确切资料。他在《八蜡庙》里有时扮演黄天霸,有时也演褚彪,还曾演过《白水滩》《盗御马》,这是他到上海以后重新加工的。

中国话剧的拓荒者

1906年李叔同赴日本求学前,即在上海试演新剧《文野婚姻》。当时日本称话剧为新剧(或新派剧),它较之于日本的传统戏剧(歌舞伎)面貌为之一新。留日的中国学生普遍认为多看新剧是学习日语的途径之一,有不少留学生经过耳濡目染,成为“新派剧”的“戏迷”,李叔同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他在东京看了川上音二郎夫妇演出的新剧,激发了他爱好新剧的热情。不久又结识了中国青年曾孝谷(四川成都人),此君与日本新剧名流藤泽浅次郎过从甚密,对日本新剧也颇有兴趣。李叔同经曾孝谷引荐,得到藤泽浅次郎的帮助和指导,随即在留日中国学生中间发起、组织了名为春柳社的戏剧团体。李叔同为春柳社成立起草的宗旨是:“春柳菲兮芳草萋萋,塞北江南兮披绿衣。树木参天兮成良材,东方巨厦兮拔地而起。”这是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话剧团体,首开中国人演话剧的先河。

志同道合的春柳社骨干们,对日本的新剧一面进行研究,一面组织排练实践。据另一位春柳社的社友回忆:“那时候,日本话剧演的是时事新戏,时装戏不用打鼓板,不用练唱腔,不用借行头。我们学生运用这种演剧形式比较轻便。”1907年江苏发生水灾,春柳社以赈灾游艺会的名义,在东京孟玛德剧场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第三幕),剧中的女主角玛格丽特由李叔同扮演(演出时,他使用的名字是息霜),庄云石饰乔治,曾孝谷扮演亚猛的父亲,演出效果出乎意料,不仅受到旅日华侨的欢迎,日本观众对李叔同的演技更是赞不绝口,有人称“绝非日本的俳优所能比拟”,并说他“为中国放了新剧最初的烽火”。由此可知,在百余年前,李叔同表演话剧的才华是多么惊人。

李叔同在《茶花女》中扮演玛格丽特

事后多年,日本评论家松居松翁还在戏剧刊物《艺居》上回忆那次演出:“中国的俳优,使我佩服的,便是李叔同君。他在日本时,虽然只是一位留学生,但他所组织的春柳剧团在乐座上演《春姬》(即《茶花女》)一剧,实在非常好。不,与其说是这个剧团好,宁可说是这位饰春姬的李君演得非常好。李君的优美婉丽,绝非日本的俳优所能比拟。”

当年在日本与李叔同同台合演的春柳社成员欧阳予倩,日后在《春柳社的开场》一文中回忆道:“那一天,他(李叔同)穿上一件粉红色的西式女装,牺牲了他中国式的胡子……他往往在画中找材料,很注重动作的姿势。他有好些头套和衣服,一个人在房里打扮起来照镜子,自己当模特儿供自己研究,得了结果,就根据着这结果,设法到台上去演。”

1907年6月,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本乡耶座剧场又演出了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李叔同仍旧反串旦角,扮演爱美柳夫人,曾孝谷饰乔治之妻,黄二难饰海雷,欧阳予倩饰小海雷,其他演员还有陆镜若、吴玉章、李涛痕等青年学生,演出同样引起轰动。时隔30年后,李叔同的挚友姜丹书在《弘一小传》一文中,回忆这段往事时称赞李叔同“盖上人为天生艺人,美丰姿,善表情”。据欧阳予倩《自我演戏以来》中的大事年表记载,春柳社此后相继演出《画家与其妹》《鸣不平》《热泪》等近世世界名著,名噪一时。

李叔同在日本为研究话剧表演,花钱做了多套戏装,经常独自在住室里对着镜子,依据剧情反复练习。可惜,如此刻苦钻研表演的他,从事话剧仅是在日本东京那短暂的一瞬之间,后来中国驻日公使馆发出布告,禁止留学生演戏,春柳社也迁移国内,李叔同便不再粉墨登场。茅盾在《外国戏剧在中国》一文中说:“中国人演外国戏剧,最早应是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李叔同、欧阳予倩是春柳社的中坚人物。”欧阳予倩青年时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科。在日本,他对李叔同等创办的春柳社很感兴趣,从此与李接近,并且加入春柳社,后来成为继李叔同之后春柳社的领导人物。欧阳予倩对李叔同有很深的了解。李叔同弃俗出家时,曾给欧阳予倩写过一副对联,作为纪念。欧阳予倩也曾到玉泉寺看望过李叔同。他们彼此的感情始终是无间的。1944年,欧阳予倩在桂林主持了规模盛大的西南剧展。在这次“戏剧运动资料展览会”上,专辟了个“历史的痕迹”部分,展出李叔同的照片及事迹,把他列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欧阳予倩在其所著《自我演戏以来》中写道:“老实说,那时候对于艺术有见解的,只有息霜。”这是同路人对带路人总的评价。日本人松居松翁先生在1918年致函我国文学家孟忆菊时说过一段话:“假如李(叔同)先生不出家,那么,你们中国的戏剧界,将是另一番阵容了。” vzd/5grPUzGJEc/0rsTivM4Ww8KMnwQJij6t9blXrdwUqXaLfY7fVAyPR9ngxrs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