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
各国的发展道路应由各国人民选择。所谓的“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有很强大的战略定力,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最重要的,还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壮大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改善我们人民的生活,不断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不断为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摘自《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第 109~118 页。
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摘自《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第 695 页。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 95 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 年 7 月2 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摘自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会开班式上的讲话要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 年,第 59 页。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 40 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 70 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 97 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 170 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 5000 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得到这个成果极不容易。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摘自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要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 70 页。
70 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 78~79 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 年 7 月 2 日。
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论即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全面深化改革认识论、方法论、目的论等基本方面,是习近平从新时代的历史总体视野和全局战略高度,针对“要不要改、为什么改、为谁改、往哪儿改、怎么改”等重大基本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深刻判断、核心思想和重要观点。它进一步明确了新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坚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道路、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价值取向、谋划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法、再次厘清了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基本关系,集中“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义,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体现了深邃的世界眼光,是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精神武器” ,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最根本理论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高地举起改革大旗,在聚焦并推动实现“制度现代化”的改革实践中形成了新的改革认识论,主要涉及对深化改革的基本立场、态度和理念,对当前改革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起到的政治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再理解、再认知和再把握,以及对推进改革的决心和能力的自我意识。全面深化改革认识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论的思想基础,是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目的论和评价论的认知前提和逻辑依据。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它起到凝聚共识、指导实践和引领未来的重大作用。
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就任总书记后,首次地方视察就选择了深圳,在这个被称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致敬,向全世界宣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念。之后,他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观点,鲜明地表达了他在新时代坚持改革的立场、态度和理念。
作为一个重大判断,“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是马克思主义改革理论的题中之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态度。恩格斯说过:“‘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级差别基本消灭,阶级矛盾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阶级斗争也不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社会主要矛盾直接表现为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心任务就是持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创造物质条件。这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判断的理论依据,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正如习近平所说:“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作为一条基本经验,“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事业开局良好,在硬件、软件和公共消费与服务等领域都取得了伟大成就,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对苏联模式的过度模仿曾一度使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弯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浩劫更是打断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通过思想解放运动而重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到“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创造了经济总规模增长 5700 倍的人类奇迹,为世界树立了经济转型发展的成功典范。历史证明,不断改革是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动力。
作为一项重大使命,“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是破解当下中国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指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过去我们面临的主要是“不发展的问题”,通过几十年的改革正逐步得以解决,如今我们面临的主要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如经济发展的效率、规模和总量快速提升,但发展的质量、效益问题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并未得到同步改善,还产生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两极分化等“负外部效应”,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问题、改革中出现的突出矛盾仍需进一步的改革去解决,所以“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 。
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是习近平对新时代改革所处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和深刻诠释,决定了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重构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战略布局和策略安排等。所谓“深水区”,是指改革的风险、成本和不确定性增加,而改革成果的可预见性相对降低,意味着改革之“险”;所谓“攻坚期”,是指改革到了决战阶段,必须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凸显了改革之“难”。习近平强调:“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此后,他多次阐述这一改革的全新时空格局,充分表明他对新时代改革历史方位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
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是由改革的渐进性、循序性和稳定性诉求决定的。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体量巨大、长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何领域的改革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则会满盘皆输。所以改革开放伊始,我们就特别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采取的是中央掌控、基层实践、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差序推进、试验总结的渐进式改革模式,“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这种改革模式最为生动的概括。但经过几十年积累,如今遗留下来的多是艰难险苦、敏感甚至出力不讨好的改革任务,正如习近平形象地指出的那样,“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当前的这些任务使得改革已无法再回避、再拖延,必须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敢于攻坚克难,打掉阻碍改革的肠梗阻和拦路虎。
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决定了要对改革的战略、策略和路线图进行新一轮的布局和规划,对改革进行新的动员和部署。这些新要求集中体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当中,《决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都做了详细部署。从习近平关于《决定》的“说明”可以看出,这些部署都是立足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新时空格局,对不同领域改革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规划,对改革任务的轻重缓急等重新排兵布阵,出台的具体措施也并非平均用力,而是在全局统筹的前提下有所侧重。“全会决定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
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决定了改革者必须以更大的政治信心、决心、勇气和智慧推进和深化改革。改革已持续推进了 40 多年,从边际理论上讲,当下的改革正遭遇“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的双重困局,这两者的出现在根本上都是由于我们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改革方案和路线图,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其实是上述双重困局在时空上的表现;从改革涉及的深层社会心理方面分析,当前的改革出现了显著的“改革疲劳综合征”,即表现为对市场化改革方向的质疑、改革热情和主动性的减弱以及畏难情绪的增加。因此面临新的重重困难和挑战,改革者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能回避也不能退缩,而“只能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全体党员都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利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争当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邓小平当年将改革开放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当时他主要是从改革开放的长期性说这番话的。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其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和“实现‘两个100 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这既是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地位论的继承、发展与深化,也是他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功能论的创新性贡献,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思维、现实思维和辩证思维。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历史的结论、经验的证明、现实的选择。正如习近平阐明的那样,过去我们党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除了深化改革这关键一招,也别无他途。 改革的历程一再表明,每一次重大的改革都为社会生活的诸领域注入了活力、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添了强大动力。改革,特别是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抓住和用好历史性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可能有中国的明天,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的巨大威力。
当代中国的使命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巩固,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指出,要完成这些任务,“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邓小平也说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的本质和使命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从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角度来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中,改革开放是根本路径和直接动力,从而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路径和直接动力。所以,改革直接决定了上述战略任务能否最终变成现实,也决定了能否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以称其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可谓恰如其分。
关键一招的论断,有利于在新时代凝聚改革共识,集结更大的改革正能量。受社会地位、思想观念和在利益得失等方面的影响,人们对新时期的改革产生了一些分歧,肯定者和拥护者有之,质疑者、批评者、否定者甚至抵制者亦有之。在这种群体焦虑、不进则退的两难时期,重新界定改革的政治和社会功能以获取各方面支持就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当前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面临下行、地方债务和房地产泡沫风险,社会面临机会不均、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等挑战,困难群体有被推入“绝望底层”的危险,政府面临治理水准较低、成本高和信任度低等危机,执政党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另外,最广大的劳动群众中则蕴藏着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以重新分配改革红利的深切期待,党和政府只能紧紧依靠人民,积极回应他们的诉求,借助关键一招,重构中国的秩序、发展方式和价值体系,重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形象,重建中国的官场生态,化解多年来积累的官民冲突、劳资冲突、贫富冲突,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向前发展。从以上方面看,“关键一招”的论述体现了习近平在深水区和关键期警惕忧患又善抓机遇的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