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成于邓”吗

薄一波曾经说过一句被广为引用的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成于邓”。这一论断影响深远,是否认同这一论断,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理论创造、制度设计。从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发展逻辑来看,这一论断既符合事实,也不符合事实;既有成立的理由,也有不成立的理由,不可一概而论,需加以辩证的分析。

(一)“始于毛成于邓说”不成立的理由

在革命与战争年代,由于缺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缺乏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建设资金,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中国事实上只能是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模仿。1957 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左”的色彩越来越浓,走了许多弯路,教训十分深刻。1978 年后的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伴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的深化,社会主义“中国特色”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鲜明、越来越赢得世人的理解和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始于邓而不是始于毛。至于说“成于邓”更不符合事实,此说低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在路上,距离最终的“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没有成功,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为此,党的十八大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五位一体”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分别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系统性部署。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就是要在新的形势下深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始于毛成于邓说”成立的理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这一论断“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渊源。我们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能仅仅从邓小平理论开始,而应该从毛泽东开始,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没有了根”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初步探索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误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均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真正形成的逻辑起点。薄一波在论及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时指出:“小平同志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吸取了毛主席在探索过程中取得的对现阶段仍有指导意义的全部积极成果,包括当时没有照做或实际上后来又被毛主席否定了的正确观点。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从毛主席的失误中,特别是从‘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失误中吸取教训,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俄罗斯政治活动家格·阿·阿尔巴托夫指出:

从斯大林时代开始,一直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和社会主义大家庭国家中的官方观点认为,苏联所建立的是唯一真正的,也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形式。其他国家只是在制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细节时才具有考虑民族特点的微小权利,只能重复和照搬我们的经验。因此,对苏联模式的任何偏离都认为是异端邪说,被认为是企图建立另一个普遍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向我们的挑战。把自己的经验和自己的模式如此普遍化,就会不知不觉地使我们的人在观察大家庭中别国发生的事情时,用自己的尺度去衡量一切。

在这种情势下,任何社会主义政党想要在理论方面有所突破、实践方面有所创新,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对毛泽东敢于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表示由衷的敬佩。1956 年,苏共召开二十大,否定苏共历史,描黑苏共领袖,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引起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警觉。同年,毛泽东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国实际出发,撰写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以苏为鉴” 。新中国成立初年,由于我们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再加上“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大规模学习模仿苏联是完全必要的,但其缺点在于束缚了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毛泽东后来意识到什么都模仿苏联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透露出那几年学习苏联“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于是倡导要“用自己的头脑思索”,推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1957 年又发表《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述,这些无不表明,毛泽东从内心形成了“走自己的路”的强烈愿望,至少在思想意识层面开始思考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其实践探索也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经验。

正如著名的中共党史研究专家石仲泉所言,党的八大前后以“第二次结合”为理论基础的实践探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虽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但是它的孕育、躁动却可以追溯到 1956 年前后……从认识的发展史来考察,1956 年前后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实际上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前奏曲” 。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倡导的“用自己的头脑思索”构成了后来邓小平“走自己的路”这一呐喊的历史铺垫和思想铺垫。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人仍未能从迷茫、彷徨中走出来,工作一时还打不开局面。邓小平复出后领导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达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重要共识,批判“两个凡是”,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揭开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序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向正确的航道。邓小平在 1982 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的结尾处掷地有声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是对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中“左”倾教条主义的彻底清算,拉开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充满曲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完善的,道路的拓展、理论的发展、制度的完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oieRMnrmTcZrnQcrCtLShZ3ZBgvxYdeaW//QdjGkGPQmBRiseOHIaqMRjhUgz1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