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克刚、以刚克柔”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以刚克刚”还是用的比较少,这实际上都是教育的有效方法。那是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班级的两名学生在我校初中部(当时我校还有初中部)天桥上被十几位社会小青年围住了,要钱、要手机,无奈之下学生只好把手机和身上仅有的几十块钱都给了对方。后来通过报警最后查明了十几位社会小青年的身份。两位学生在后来的调查和回忆汇总都同时想到了我,他俩认为如果当时“亓总”在场的话,一定能摆平一切。这时候我在反思,一定是我的一些语言或者行为,让学生感觉到了我刚强的一面,不过这对我的教育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有利于教育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记得有一次,体育班的老师怀孕了,让我临时代课一个学期。从来没有教过体育班的我,并不知道当时体育班的学生什么也不会,上课要么放电影,要么在班里打斗。看到这种情况,我哪能允许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胡作非为”,我当时一生气,便一巴掌拍在了讲台那很厚的钢化玻璃上,没有想到的是,钢化玻璃瞬间就碎了。虽然我照价赔偿了学校的公共财产,但是那一个学期的体育班的物理课成为了唯一能正常上物理课的学期。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学校里传开了,都传言亓总会气功、会武术、铁砂掌,我一时成为了全校的焦点,也正是在那几年,我成功逆袭了几个非常叛逆的班级,一度成为全区的焦点班主任。
很多时候别人总说,“你是什么样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导想让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样的道理,“你是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而正是这些引导成就了很多个性班主任,同时也因此教育了很多学生。
那是一次期中考试,一名学生在考场里作弊,关键是这名同学作弊后沾沾自喜,总是在全班里炫耀作弊得逞。班主任找到了我,我要求班主任和监考老师多留意这名同学,果不其然,这名同学再次作弊并当场抓获。下考后我要求班主任把家长喊来,请家长把孩子带回家教育。家长对把孩子带回家教育完全不接受,但家长的态度更加坚定了我的做法,我明确表态:必须回家。并表示,如果不相信学校的教育那可以选择离开。家长面对我的强势要求只好带孩子回家了。随后家长找到领导,领导自然也要按照规矩办事,必须严格落实回家教育,在后来学校严格的纪律处分下,孩子慢慢地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家长也渐渐地接受了学校的做法。学校和学生应该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关系:你不认可学校,可以选择离开;学校不认可你,你也要离开学校。一个不尊重教育的家庭或者家长,必然会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