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多元化时代条件下,一方面中学生能够开阔视野,确立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也会对他们的思想、价值观等产生负面影响。从长远角度考虑,多元价值观不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而且也对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不利,因此,必须对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学生的价值观现状进行分析。
1.早尝禁果加剧人生风险
早尝禁果就是指中学生早恋,这是由于中学生对人生目的认识不清,盲目模仿电影电视所造成的。人生本来就充满风险、变幻莫测,早恋则会加剧人生的风险,增添未来人生的不确定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社会上的风气也影响到了中学校园。其中一个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给家长、老师、教育部门带来严重困扰,那就是中学生的早恋问题。爱情和婚姻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对于成年人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却不是可取的行为。中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成熟,不具备恋爱的条件,不能认识到早恋所带来的后果。当代中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得到父母的疼爱特别多,但是在青春期又会和父母产生代沟,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心里委屈,于是渴望另一种亲密关系。当代中学生营养丰富,身体成熟发育得也早。这些客观原因促使早恋问题产生了。从主观上来说,这也是中学生价值观扭曲的一种表现。中学生的目的是学习,通过学习为进入高等学校做准备,努力成为祖国未来需要的人才。然而一部分中学生对人生目的认识不清,甚至有种恋爱至上的错觉,早早踏入恋爱的泥潭,给人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后果。
2.拒绝文化知识新的成长
拒绝文化知识新的成长是指中学生不爱学习,以及由此产生的厌学情绪。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如果说学生是一种职业,那么学习就是学生的天职。一个人能够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不仅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作为学生本来应该是求知若渴,求知上进。然而在现实中,却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的情绪。所谓的厌学,就是指学生的一种不良的学习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对去学校上学,对学习生活都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很严重的厌倦情绪、抵触情绪,对学习持非常冷漠的态度,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会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不良行为表现出来。当前,在中学生里存在一些厌学情绪,这不仅仅是给教育工作者出的一个难题,而且还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更严重的是影响到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中学生厌学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有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客观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学生自身对人生理想的丧失。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而这一切,都需要努力学习。对人生理想的丧失,让中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感,不能认清学习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了厌学的消极情绪。
3.无原则的社会行为危机
无原则的社会行为危机,就是指中学生失去了道德准则,触碰了法律的红线,越过了法律道德的雷池,行为给社会造成危害,简单地说就是中学生犯罪。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进入了经济转型时期,矛盾多发期,社会上犯罪率上升的同时,中学生犯罪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中学生犯罪固然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但从中学生自身而言,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是失去了人生准则,混淆了是非的观念,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由此产生了特殊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心理上的矛盾失衡容易引发犯罪,成为中学生犯罪的内在动因。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期,在生理上、心理上、智力水平上、道德观念上尚不稳定。生理早熟和心理晚熟的矛盾,自主要求和依附父母的矛盾,个人生活需求和道德法治要求的矛盾,成为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困扰他们的一个个难题。矛盾的失衡就会诱发犯罪。中学生法律知识的匮乏也是犯罪的重要原因。多数中学生犯罪了,甚至不知道是犯罪。原因就在于不具备相关法律知识,对法律根本不了解或者了解甚少,对自己犯罪行为的性质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在冲动之下犯罪。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现代社会中学生不懂得道德准则,法律规定就会失去行为的准则,自己违法犯罪了,都不知道,这样的犯罪是可悲的,源于无知,源于愚昧。
4.追求刺激盲目沾染毒品
毒品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毒品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时刻相伴,社会危害特别大,社会影响特别坏。随着欧风美雨而来的,除了船坚炮利,就是鸦片毒品。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度绝迹。改革开放后,苍蝇蚊子也飞来了,毒品不仅在社会上蔓延,也进入了校园,中学生吸毒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学生吸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方面来说,一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二是缺乏辨别能力,交友不慎,被人拖下水;三是一些家庭问题的影响,如父母离异家庭,留守家庭,缺乏对子女关爱的家庭等本身存在问题的家庭环境影响。从主观方面来说,属于中学生人生态度的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预防人生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的中学生不仅没有意识到危险,反而抱着游戏人生,追求刺激、攀比享受的心理而主动吸毒,造成家庭的悲剧,社会的负担,个人的万劫不复。如果中学生对人生能有正确的态度,积极健康地学习,学会抵御风险和陷阱,就可以避免危险,健康快乐地成长。
5.错误开启自我销毁模式
错误开启自我销毁模式是指中学生在错误人生观的指导下,误以为人生是虚无的,没有意义的,从而提前结束生命、自杀的行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因此对于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有很大的期待,会格外在意自身的形象。然而在实际上,中学生还并不成熟,一旦自身的表现不能让别人满意,就会产生忧虑的情绪,担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有的心理脆弱的中学生会把这种担忧无限放大,却又没有办法得到排遣,最后就会心理崩溃,把自己压垮。这个时候,中学生可能会采取非常极端的做法,结束自己的生命。报纸上每年都有这方面的报道。中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有关方面的研究显示,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也是人生之中心理和生理巨变的“惊涛骇浪期”。这个时期的中学生矛盾多,且内心封闭,特别是当自己内在的变化和外在环境发生矛盾冲突时,极易引发极端行为。外在环境主要是人际关系,比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学的欺凌,老师的几句刻薄的话等都可能成为自杀的导火索,但是其中最为致命的矛盾冲突是亲子关系。假如说父母不能理解子女,甚至误解、打击他,这极有可能会成为压垮他们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中学生自身来说,自杀事件的产生和增多,很大程度上在于对人生及其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方面当代中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得到各方面的关爱保护,也越来越有自我的存在感;另一方面来说,当代中学生对于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不清楚,无法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外部的批评,面对困难时会失去自我存在感,感觉不到自我,也感觉不到自身价值,就会试图通过自杀的错误方式,来对压力进行反抗,寻求虚幻的“解放”。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人生意义的匮乏感是引发自杀的直接原因,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使得自杀者在某一时刻真正下定决心结束生命,而且不论引发自杀者采取自杀行为的具体事件是什么,也不论自杀者属于哪一种人格的类型。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使人在最坏的情况下还可以活下去,除非他认识到生命的意义,认识到他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一方面中学生的需求父母会尽力满足,另一方面中学生会对人生开始产生很多思考,他们对自己的追求还不明确,如果父母老师把好好学习、以后找个好工作的简单人生模式强加给他们,他们不觉得这是他们想要的,就会对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产生怀疑。因此要加强中学生的人生意义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不让中学生走到悲剧的那一步。
6.中学生货币异化中的道德危局
异化是马克思提出来的,本意是指事物本来是为人服务的工具,最后人却被事物所奴役,做了物的奴隶。货币异化就是指,本来货币、财富、金钱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服务的,是追求物质幸福的手段,但是最后手段成为目的,人却做了货币、金钱的奴隶。中学生货币异化的主要表现就是拜金主义。拜金主义古已有之,并不是个新鲜事物。拜金主义者对金钱痴迷到了极点,为了金钱甚至可以不顾一切。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资本家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敢于冒着上绞刑架的危险,践踏人世间一切道德和法律。拜金主义者在生活中时时刻刻只想获取金钱,不择手段只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金钱,并且认为金钱是万能的,甚至宁可为了金钱而牺牲其他一切人生美好的东西。从一定意义来说,拜金主义是一种思想道德观念的心理扭曲,把金钱当成是衡量一切行为准则的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拜金主义有抬头趋势,一些人迷失了自我,陷入拜金主义泥潭,这股拜金之风越来越烈。一些中学生思想道德意识观念薄弱,面对拜金主义思潮,分辨不清,看不透,看不破,缺乏正确的认识,产生了种种拜金之举。有的中学生违反中学生管理规定和道德,违规替同学写作业收取报酬。有的中学生为了金钱,出卖人格尊严,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与中学生思想认识薄弱有直接关系。金钱的本质是货币,是用于交换的商品,体现的是人类劳动的价值。古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金钱是财富的象征,财富可以让物质生活更美好,对财富的向往和追求本来无可厚非。拜金主义错就错在为了钱,不顾一切,甚至践踏法律道德。因此中学生要对金钱有正确的观念,不能盲目崇拜。
7.中学生感官沉迷后的人性困境
沉迷在感官刺激中,就会滋生各种罪恶。中学生感官沉迷是享乐主义的表现,会把人的道德降低到和动物一样的地步,严重丧失人性的美好与高尚。享乐主义又叫伊壁鸠鲁主义,原本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就会使人精神上懈怠、事业上不思进取、工作上追名逐利、生活上贪图享受、行为上讲究排场、玩风盛行;就会消沉意志、动摇信念,把及时行乐的观念当作自己做人的哲学。就会极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玩物丧志,在花天酒地中沉溺,在灯红酒绿中留恋,在声色犬马中放纵;就会安于现状,不愿艰苦奋斗,骄傲自满,满足于现有水平,陶醉于过去的成绩,没有新目标、新动力,得过且过,优哉游哉。中学生享乐主义主要表现在,在吃喝玩乐中沉溺,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不讲究学问,而讲究穿名牌,吃山珍海味,玩高档游戏。有关的新闻报道让人触目惊心,非常痛心于中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快乐的追求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正如古人说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为了物质享乐,感官刺激而丧失理想信念,道德观念。高尚的精神,道德的观念,正确的行为才是人生永远不竭的快乐源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封闭型空间变为开放型空间。随着开放而来的是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大规模涌入,在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就会受到多元文化和多种价值观念的冲击,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就不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其一,集体主义观念受到冲击。中学生会在集体主义观念和个人主义观念的选择上产生困惑。一方面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标准,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实生活中负面现象的影响下,中学生容易对集体主义价值观产生怀疑,而对个人主义产生认可,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判断选择上很不坚定,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选择之间摇摆不定。在观念上往往认同要坚持集体主义第一的原则,但是在实际行动和现实选择中,又往往会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造成思想认识与个人行为的严重脱节。
其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观念受到冲击。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样年华,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许多真诚美好的愿望,特别是当今社会倡导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们充满了豪情壮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遇到的是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与他们内心理想的社会相悖的情况,让他们对未来将要步入的社会产生怀疑、不信任,认为社会是残酷无情的现实世界,继而他们就会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产生怀疑。中学生还未成年或刚刚成年,他们希望自己从干净的校园走出去以后,即将步入的社会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世界。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在现实社会中不良现象与社会理想的反差、碰撞下,中学生就会对主流价值观产生怀疑困惑。
伴随着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他们面对的选择越来越多,但是中学生在思想上还不成熟,他们在面临价值判断的时候,会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因而难以独立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一些中学生有从众心理会遵从多数人的意见;一些中学生会迷信所谓权威人士的观点;一些中学生本本主义严重,盲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一些中学生认为父母的看法都是对的,这充分说明影响中学生的外部因素有很多。在多个观点、意见、说法打架时,就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迷潭,失去正确的判断和标准。部分中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容易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否定甚至抛弃社会主流文化,形成价值判断的失误,导致做出错误的价值选择。中学生对反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书籍、电影不是很感兴趣,对《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魔戒》《星球大战》等反映西方意识形态的书籍、电影却有浓厚兴趣。长期发展下去,容易导致中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模糊价值观正确与否的界限,在价值选择时产生迷茫。另外,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教育熏陶,并且不断地强化个性心理的累积过程。人的思想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种价值取向如果与周围人所持的价值观相同相似,就容易得到不断的强化;如果这种价值取向跟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就可能受环境影响随环境发生变化。在文化多元化环境中,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大行其道,似乎都有其存在的道理,这就使中学生容易产生价值相对论,难以坚持单一的主流价值体系,从而造成中学生价值判断困惑和价值选择迷茫。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必然要求在中学价值观教育中突出中学生的中心和主体地位。然而在当前的中学价值观教育中,应该说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忽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忽视中学生自身的独特发展要求,忽视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搞“一刀切”的不良现象,这可以说在实际上造成了受教育者的“缺席”“空场”。在价值观教育中,没有深入研究到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没有注意区分不同阶段的青少年在价值观形成中的特性,没有区别对待,而是“一视同仁”,那必然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实际上,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有章可循的。在中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时,不再仅仅是被盲目灌输的对象,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也参与到了价值观的创造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是一定意义上的“创造者”。教育评价理论将中学生对价值观念的接受看作是由“接受、反应、估价、组织、性格化”等五个环节组成的一个连续体,认为“在这个连续体的最低层次上,学生仅仅察觉到某一现象,只能感觉它。在下一个较高层次上,学生开始留心该现象。接下去,他们有感情地对现象作出反应。再接下去,他们离开寻常生活方式来对现象作出反应。然后,他们把行为和感受加以观念化,并组成一种人生观的时候,即达到了高潮” 。一个中学生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认识、价值体验乃至价值情感,一旦被实践所证实,被他人或社会所认可,就会在他的头脑中得以强化。久而久之,经过多次反复和加工抽象,就会成为一种固定的看法与态度,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即使是接受现成的价值观,那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由此可见,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有助于价值观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而在以往乃至当下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中学教育工作者对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能动性的发挥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这既是中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是导致价值观教育效果差的原因。
长期以来,关于价值观的话题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而导致了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比较趋于保守,不敢去越雷池半步。价值观教育的理念与意识相对而言,有些落后于整个中学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实践,在诸多方面存在谨小慎微的心理,十分缺乏勇于探索的精神,常常就事论事消极盲目应对,没有积极的全局思维。甚至于产生了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对主流话语应该随着社会转型而改变表示赞同与肯定,希望有更积极的观念与意识;另一方面又对价值观教育的改革表示怀疑与否定。这反映出一些学校德育工作者总是处在一种迟缓的、不协调的被动适应过程中。而思维敏捷、观念开放的中学生,思想包袱较少,再加上青春期叛逆的天性,使得他们更乐于接受新事物,结果导致价值观教育理念与中学生价值观距离拉得更远,价值观教育理念远远滞后于当前的教育管理实践。
凡是研究一个问题,仅仅知道问题的现象还远远不够,还要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知道现象背后的所以然。因此在对中学生价值观现状进行分析之后,还要对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剖析,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懂得了现象背后的原因原理,解决问题就成功了一半。俗话说得好,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搞懂问题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必须注意对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理论分析。
中学生的引路人就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往往会从自己的价值立场出发,向中学生传授知识,从事教育工作。而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受到多元文化环境影响,不一定完全符合主流的价值观。而且教育工作又一定是包含某种价值取向的,教育不仅要向中学生陈述基本事实,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告诉中学生为什么,怎么样,在问题里面必然包含着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即该事物对人是否有价值的问题。在社会主义中国,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时,一定要传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但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也可能是多元化的,在传授价值观时就有可能会出现多元化的情况,从而影响到中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和接受。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公然提出和中学课本上不一样的观点,这必然会导致中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困惑和怀疑。
每个人最终都会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建立相对稳定的价值观,这取决于他(她)对文化信息的选择。但是这需要一个前提,可供选择的范围。改革开放以前,在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无处不在,而其他文化价值观缺乏传播的渠道,因而难以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相匹敌抗衡,中学生很少有其他的选择。因而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都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可与接受。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涌进国门,多种文化并存,既有本国的各种文化,也有西方文化,日韩文化,伊斯兰文化,中学生有了接触不同文化的机会。因此,中学生不一定选择接受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观,这就加大了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难度。而科技的发展给中学生带来了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广泛利用,都会使中学生对教育信息的选择产生影响。同时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知识的不断丰富,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也越来越强,客观上加大了中学生对教育信息的自主选择意识,从而削弱了过去“灌输”式教育的效果,降低了中学生对主流价值观教育的认同度,给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受苏联教育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对中学生价值观教育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方法。这种方法以对中学生采取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强调的是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是教育“主知主义”(即在教育中强调,知识是教育的主要目的,知识的传授是教育的主要活动)和教师“威权”意识的体现。在历史上这种方式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起过重大作用。在相对封闭的特殊环境里,这种教育方式非常奏效,是教育取得效果的前提。在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存在各种不一样的价值观,其中必然会有与中学老师所传授的不一致的价值观,中学生通过对不同价值观判断,而选择接受其中一种价值观作为人生准则。“灌输式”教育方式忽视了中学生价值观选择的主动性,忽视了中学生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的个人意识。中学生的思想有很强的可塑性,但绝不是完全被动地全盘地接受,不可能像有人所说的,教师只要准备好的工具和教授的材料,把理论灌输给他们学生就够了。事实证明,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采用“灌输”式的说教,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还会引起中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特别是价值观教育,不同于简单的知识教育,知识教育主要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客观世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教师只要进行一定的知识“灌输”,就可以轻松地达到目的。价值观教育的范畴,是建立在事实认知基础上,引导受教育者判断和选择价值的活动过程,涉及心理与情感,不可能靠简单的“灌输”来实现。由此可见,在多元文化环境下,以“灌输”式为主要代表的传统价值观教育方式显示出其局限性,价值观教育难度增加,价值观教育面临重大挑战。
当今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是与外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频繁时期,又面临经济体制转型。外来文化造成的多元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人们传统的一些价值观念,造成人们对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衡,道德水准的下滑,社会道德风尚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第一,诚信缺失。诚实守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又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些传统名言充分说明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传统社会,人们思想单纯,也非常认同诚信的作用。文化多元导致价值多元,人们在追求现实利益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诚信,导致社会风气拜金主义严重,缺乏良好风尚。第二,职业道德缺失。遵守职业道德有助于维护和提高行业的信誉,促进行业的发展。可以有助于职业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然而受价值多元影响,出现了医生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商人制假售假;警察知法犯法、包庇罪犯;官员行贿受贿、行政不作为等职业道德严重失范、严重缺失的丑恶现象。第三,社会责任感缺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于社会消极漠视。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现代社会学的研究发现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有关研究表明,健康的家庭是有规律的,并且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家庭成员对家庭具有认同感、默契度与责任感。重视一家人欢聚一堂的时间,重视一家人共同的家庭活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悦纳、彼此欣赏、彼此赞美、彼此鼓励;家庭内部成员互相之间有着良好的沟通方式。过去中国家庭恪守长幼有序、夫妇有别、父慈子孝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兄弟娶亲不分家,一大家族人其乐融融。受多元文化影响,家庭不和谐因素在增加,不幸的家庭在增多。具体而言有婆媳矛盾,传统婆媳观念受到挑战;亲子矛盾,父子责善,互相不理解;夫妻矛盾,爱与被爱的矛盾;离婚率上升,盲目追求所谓真爱导致婚外恋,家庭责任意识缺失,婚姻契约精神的薄弱等各种不良现象。这些家庭的不和谐因素都会影响生活在其间的中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
校园消极文化是相对于校园积极健康文化而言的。校园积极健康的文化指的是乐观向上,勤学苦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正向文化。校园消极文化则是指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消极负面作用的校园文化。如不按时上课、无故旷课缺课、考试作弊、不遵守校园行为规范、剽窃抄袭他人的作业、打架斗殴、自残自杀,吸烟、打牌、喝酒、沉迷网络游戏、沉溺于庸俗文化等。校园消极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校园顽疾,成为建设先进健康校园文化道路上的桎梏,在当代中国究其原因与多元文化有很大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深入,文化多元化,这些奇装异服现象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现代的校园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社会上的风气都会传到校园中来。在当今复杂的文化环境下,社会进入了一个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多种价值观共同存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人们眼花缭乱,不知道如何判断选择。外国多种文化现象的出现,造成了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的碰撞,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特别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更是晕头转向,难于判断选择,各种消极文化现象就在中学里出现了,而且具有相当的传染性,这与中学生好模仿,好追风,赶潮流,缺乏辨别能力的特点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习近平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管子》载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教育都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从古至今,“价值观教育”在我国道德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大而言之就是培养好社会主义接班人,对中学生而言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合格的公民。
价值观在人生追求、左右人的思维方面,起着支配作用。从深度而言,决定着主体行为,在多数情况下,会帮助人在是非、善恶、美丑方面做出选择。价值观在个人成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学生而言,能否成为国家的栋梁,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是首要前提。开展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从中学生个人健康成长角度而言,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这对中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也不仅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还应该是具有很高的核心素养的。核心素养体现的是核心素质、核心能力、核心修养,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特别重要的时代意义。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明天,家庭的希望,社会主义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这要求中学生必须是高素质的、高水平的、高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过硬的。思想道德修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的水平,在中学生成长成才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加强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因为,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让中学生引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为中学生健康成长,迈向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价值观会影响人的活动,对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能促进人的发展,错误的价值观则会把人引入歧途,引入深渊。人的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要健康必须加强体育锻炼。心理要健康必须提高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哪里来?从正确的思想观念中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无疑有利于防范各种消极思想引发的不良情绪,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加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价值观的重要引导作用,把中学生的头脑用正确的价值观武装起来,无疑有助于提高中学生道德修养,提高中学生核心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概可以算得上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萌芽,他说:“君子不器”。意思就是有道德修养的君子,不像器物一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从孔子教授学生六艺的实践来看,孔子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文能武,能骑能射。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全面发展不仅指掌握很多具体的技能,也应该包括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想道德。《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对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十分有利。正如马克思所深刻指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全面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的所有成员,全面发展最终将成为人的根本权利,由于人的本质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那里也表现出多方面的规定性,即作为类存在时,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存在物时,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时,人的个性和潜能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关系个人命运前途,因而是每个人的权利,毫无疑问也是中学生的权利。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因而是每个人的义务,当然也是中学生的义务。进行价值观教育是中学生全面发展权利得到实现的保证,也是中学生全面发展义务得到履行的保障。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发展,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公司,一个单位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都需要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是非常难得,非常宝贵的。21 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人才成就未来,教育成就梦想。人才和人力是国家最大的资源,今天培养的人才将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人才是发展的基础,有人才就有竞争的资本,没有人才、缺乏人才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人才,关键还是得靠自己培养。要培养人才就必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当代中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军,肩负着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学生要努力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就必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的人才,就是拥有一定的才干,能够为国家、民族、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邓小平就非常关心人才,他认为人才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强人才培养,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才建设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败。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激发中学生成长成才的热情,能够点燃中学生内在的成长成才火焰,能够促进中学生早成才、快成才。价值观教育可以促进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成长成才。而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维护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健康发展,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006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的科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是有机结合的。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应该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认识论的重要思想武器,具有方法论的重要意义。中学生学会了辩证唯物主义,就懂得了运用矛盾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不会害怕困难,害怕矛盾,因为他们懂得了世界时时刻刻都处在运动变化中的道理,懂得了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中学生学会了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念,从而勇敢打破对于英雄人物崇拜的迷梦,才能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努力发奋,报效祖国人民,建设美好生活。
2.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与以往的原始社会、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全新的社会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我国处在并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当前的基本国情。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要让中学生认识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是当代的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在现当代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做出的历史选择,是能够符合现在中国国情的一种社会制度。再好的制度,都有一个被中学生了解和接受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教育中学生知道社会主义的过去,懂得社会主义的现在,而且还要教育中学生明白社会主义的将来。使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懂得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从而发自内心热爱社会主义,拥护社会主义,自觉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毛泽东曾经指出:“新的社会制度还刚刚建立,还需要一个巩固的时间。不能认为新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完全巩固了,那是不可能的。需要逐步地巩固。要使它最后巩固起来。” 这也正是非常坚决毫不犹豫地强调在中学生中要加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的原因。
3.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教育
在辉煌的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血脉,是精神的根基,因此必须将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学生价值观教育之中。爱国主义要求中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心中有祖国,时刻关注国家民族的未来,并将爱国热情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勤奋学习,做一个勤劳的人,一勤天下无难事。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挑战和一切不如意的事情。面对问题的时候,不回避,不逃避,不气馁。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与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进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中学生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有风风雨雨,必须乐观处之,自强不息。
在当代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这就要求中学生敢于打破陈规陋习、打破旧思维、旧框框的束缚,对自己的各方面进行改进。时代是变化发展的,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过去先进的东西,现在可能不先进;过去科学的东西,现在可能就不那么科学。比如学习方法,中学生是从小学生过来的,小学使用过的学习方法,可能对于中学的学习就不适应,因此中学生要勇于革新方法。俗话说,不破不立。破是为了立。立,破就在其中。打破旧方法,代替以新方法。要学会创新,善于创新,勇于创新。如果中学生能够对非常熟悉的事物想一想创新的方法,就一定可以让自己的思维少一分束缚,多一分活力,从而成为创新的达人,更加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一个社会要稳定和谐,很大程度是依赖于社会成员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低劣的;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必须有一个判断,并且在判断的基础上做出行为的选择。如果判断的不正确,或者没有正确的判断依据,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起来就是“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他们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对于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定要教育中学生明确是非的界限,对是非善恶、真善美丑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从而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才能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不仅仅是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国家而言,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影响社会风尚积极向上,维护社会和谐发展,对个体而言,它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把价值观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但就其本质而言,从属于社会范畴,应当随着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也必须是时时创新的。如果只是认识到了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出改进的方法。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自觉以人为本
进入新时代,要求教育工作者用新的科学方法对待学生和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理论,是党的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对于指导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科学理论要求以人为本。在中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总是用老眼光看待学生,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该改一改了。教育科学已经表明,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在学生持续的发展、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能够找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之处,正确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对学生充满宽容之心,对教育好学生充满信心。就能够开辟教育教学新境界,提高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2.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树立实践理念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人类就是在不断探索周围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知识的。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是不断实践才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也需要在实践中提高,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人们要走进社会,加入真实的生活中去,才能获得身心的成长,经验的改造,这也是人们成长的正当途径。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把简单的教授知识的课堂,转变为学生实践活动的乐园,积极引导中学生自愿地投入实践活动,从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的养成品德,获得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这就需要教育部门,积极主动地多多开展实践活动,让每个中学生都有机会在实践中成长。牢固树立实践的教育理念,用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针对中学生价值观培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认识问题、破解问题的能力。
1.德才兼备,做好教师工作
要搞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学教师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培养、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中学生和教师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多,中学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中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因此必须注意教师工作。李克强就曾经说过:“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不是楼房、不是课桌,而是教师。” 抓住了教师这个关键,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不仅要做中学生知识的引路人,更应该是中学生道德品德的模范、楷模。中学生身心还不成熟,模仿性很强,模仿教师言行的可能性极大。德才兼备应该是对每个教师的要求。所谓的德,就是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要严格把好教师的道德关。所谓的才,就是才能,才干,就是教师的业务素质,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有德无才,没有能力做好中学生教育工作;有才无德破坏更大,学生会模仿教师的行为,成为一个缺乏道德修养的人,未来走上社会不仅不能发挥正能量,恐怕还会危害社会。因此对于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两头都要抓,两头都要硬。
2.能力提升,开展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对教师的一种保护。在培训中,让教师得到身心的休憩与调整。培训能开阔教师的眼界,将教师从庸常的、枯燥琐碎的日常事务中暂时解放出来,让疲惫的身体得到休息,让疲倦的头脑得到放松。正如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在文章《我要这样生活》中说道:“嘶哑的喉咙里,永远唱不出清亮的高音。病牛犁不出好田,荒土种不出茂盛。我干瘪的眼神,是上不好感动的好课的。” 休憩之后的教师充满力量,步伐能够坚实起来。一个疲于奔命的教师在教学上是无法全心投入、直道而行的,就算有天大本事也发挥不出来,所以培训休整十分必要。
教师培训也是一个验证经验是否正确的机会。就像中国古代的学者,在学问是大彻大悟之后必定找一个大师来印证自己的彻悟是否合理。普通教师很少有机会和名师面对面近距离地交流,培训是良好契机,可以求教名师,验证教师的课堂教学得不得法,专业发展方向正确不正确。如果发现与名师是契合的,就会满怀信心继续前行,并逐渐使之臻于完善。如果发现不对头,错误了,走偏了就可以毅然决然地摒弃,及时调整前进的方向。不怕慢,走得慢一点儿也不可怕,怕的是走错方向,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就会渐行渐远,走入误区还浑然不自知。走对方向才能事半功倍的搞好中学生的教育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培训具有方法论的重要意义。教育培训在纠偏的过程中,也就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效果。教师培训就是提高教育生产力。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繁重的教学任务让老师们疲于应对,也渐渐地让其与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发展的最前沿脱节。无法运用最新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提高教育生产力。教师培训可以帮助他们补上这一课,顺利完成与最新前沿教育科学的接轨,从而保证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不与时代脱轨,并且获得效率上的极大提高,从而提高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1.发挥优势,和谐家庭氛围
中学生是家庭里出生长大的,不同的家庭环境塑造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能力兴趣。不论家庭环境是好还是不好,都会对中学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学校无法代替的。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一个恶劣的家庭环境,会阻碍中学生的发展成长,甚至将中学生的才能扼杀在摇篮里。中学生未来是成为杰出人才还是成为犯罪分子,家庭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搞好家庭环境,为中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是每一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因为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每位家长的能力素质不同,各个家庭对中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时,毫无疑问就会受到自身各种条件的限制,就会采取不一样的方法,不一样的内容。这就需要从中把握住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能够运用到不同的家庭,让家长都可以做到。运用这些规律要求家长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能力。
家长可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中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古人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一说,说明家庭氛围对于培育人才的重要作用。古语云,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说的是墨子某一回路过染坊,发现一个现象,白色的生丝在染缸里被染了颜色之后,无论如何去漂洗,却没有办法再将染了颜色的丝恢复生丝的本色。墨子悲叹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不可不慎也。”(《墨子·所染》)这个故事不论是对家长,还是对教育工作者,都有很重要的启迪意义,每个中学生出生以来的天性原本都是天真善良的,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影响就成为不同的样子。因此家长应该时时警醒自己,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想一想自己创造的这个家庭环境,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环境氛围对孩子的熏陶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在潜移默化中却绝对是有深远影响的,因此常常被一些家长所忽视。良好的家庭氛围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就是在家庭中树立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理念,建设学习型家庭。要让中学生感觉到在家庭中有“崇尚知识,崇尚道德,崇尚科学”的信念,在精神上有感召力。这可以体现在家长日常的谈话中,和孩子交流的内容,要有良好价值取向。物质文明就是要给中学生提供书籍、文具和动手实践的条件,这是家庭物质文明环境建设的重要条件。一本好书对中学生的影响有时候往往大于家长和老师的苦口婆心教导。书籍是成长的阶梯,是智慧的明灯,是中学生兴趣爱好产生的重要来源。提供道德实践、知识实践、能力实践的机会更有助于中学生价值观的养成。
2.创新文化,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能够让学校形象得到展示,能够让学校内涵得到提升,能够让学校更好地发挥育人的功能。因此,创新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必然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内在的、隐性的。对于增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开阔中学生的视野,培养中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深远意义。校园是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是中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孕育理想,放飞梦想的地方。因此,一定要着力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优化学校的环境氛围。努力解决校园文化的现状与育人要求之间的矛盾。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教育起重要作用。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孟母三迁”说明创造中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能给中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能够促进中学生成长。校园“文化建设是育人的精髓,要努力培育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着力构建体现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位的校园文化” ,形成厚重的文化育人氛围,使其发挥良好的育人功能。
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是对中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包括完善的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教学的设备和场所的物质环境,也包括浓厚文化气息和深厚校园文化底蕴的精神氛围。有着先进完备的教学设备,各方面功能完善的校园是进行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良好基础。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学生的思想、行为、举止,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文化背景,营造求学上进的良好氛围。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还有助于增强中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能集中体现学校对外的社会形象,有利于推动学校的建设,使中学生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中学生于无形中提高文化品位。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能够促进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使中学生能够自觉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形成高尚的情感。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熏陶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环境氛围可以“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中学生,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产生影响。美丽的中学校园,给中学生美的感受,能使中学生心旷神怡,激发中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窗明几净的教室,先进齐备的教学设施,宽敞舒适的住宿环境,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得以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宣传标语,伟大人物的千古名言,激励中学生不断奋勇向前。
总之,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有利于中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有利于调动中学生参与价值观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利用和享受良好学校环境氛围的同时,产生创造性思维,推动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
1.唱响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没有相应的教育理论,就没有相应的教育实践行为。一定的教育实践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过去进行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可能存在笼统性,对所要进行的价值观标准不是特别清晰。在今天这已经不是问题了,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在当代中国,就是帮助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这样就树立了一个正确的价值标杆,树立了一个前进的旗帜,清晰明确: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每个公民都应该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所以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进行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旗帜,因为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智慧结晶,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文明的成果,可以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引导人们合法追求正当利益,使国家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够召唤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传递给中学生,在中学生教育中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就使得中学生有了价值判断的思想武器,这对于中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运用“产婆术”,价值澄清彰显大威力
“产婆术”教学方式历史悠久,最早是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提出的,因此“产婆术”又称为“苏格拉底方法”,其主要方法是,先向学生提出一个关于某事物的假设,然后层层反诘,步步深入,让学生陷入认知的困境,再循循善诱,诱导解困,从而让学生能够认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发展,已经不再单纯满足于教师的灌输,如果仅仅让中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中学生不会信服,对教师的教导也不会深刻理解,只有采取“产婆术”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引导中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才能让中学生信服。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比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样的“填鸭式”方式要高明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中学教育工作者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指导下,精心引导中学生,对于价值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经过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长期思索过程之后,中学生就能够在变幻莫测的价值观大海面前廓清迷雾,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3.与时代偕行,构筑互联网德育空间
21 世纪不仅是地球村的世纪,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世纪,更是互联网的世纪,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已成为中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搜集信息的工具,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中发挥着重要的交流平台和工具的作用,对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也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互联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打造出一批有思想、有特色、有影响的中学生公益主题网站。重视运用微信、微博、微视、微电影等方式,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发挥网络媒体的效应,扩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走网络德育路线,充分挖掘互联网在中学生德育中的力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德育空间。
4.加强立体化育人,加强多层次平台建设
价值观要落到实处,落在中学生心里,就要加强立体化育人,就必须要从制度上加以保证。打造良好的价值观教育、传播、实践多层次平台,从制度上来落实和保证。
具体而言,就是要价值观教育平台多层次化。就是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积极探索情景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党团校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学习研讨及主题党团日活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干部和共青团学生骨干学深学透、先学先行。
价值观传播平台立体化。利用好学校宣传栏、校园广播站、学校校报等传统宣传阵地,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唱响宣传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依托网络媒体平台,构建良好网络传播空间,在线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价值观实践平台多元化。组织中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道德实践”、向贫困儿童献爱心等有社会影响的活动,增强中学生的道德实践。举办优秀毕业生文化讲座,开展新生入学教育,道德故事演讲、青春励志报告会活动。结合校园开放日、学校志愿活动,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生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