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无知不成论据

一些科普书籍中这样介绍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如同侦探小说中所说那样,“一旦将所有的不可能去除之后,就算事实再怎么难以置信,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们如此推论:“既然实验证明单独通过任何一个缝隙的大量电子都不能形成干涉条纹,那么真实情况只能是每个电子都同时通过了两个缝隙。”对于这种貌似合理的推理,我们认为很有分析的必要。在探索大自然的未知领域方面,任何人都不要高估自己的思维能力。正如西哲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王子之口所说的那样:“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你的睿智所无法想象的。”西方还有一句更广为人知的教诫:“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类似的箴言我们东方的圣贤也不乏其例。比如老子《道德经》首章就开宗明义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儒家经典《中庸》也指出:“君子之道费而隐……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清代才子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记》中评论道:“天地之大,无所不有。宋儒每于理所无者,即断其必无。不知无所不有,即理也。”其实严格说来,所谓“理所无者”,更大的可能还是由于人们对于事物之理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不是客观世界真的没有这样的事理,而是自己的认识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诚如前面所说,如果真能排除所有不可能,那么唯一剩下来的就是真相,这个我们也可以接受。问题是:你怎么能够保证在你自以为可以排除的情况中其实还有其他可以解释的原因呢?或者说,你以为的所有不可能产生这种结果的情况果真就绝无可能吗?严格说来,你只能说,对于实验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按照你目前所掌握的知识,暂时还不能做出合理解释。但是正如斯宾诺莎所说的“无知不能成为论据”一样,对这样的推理需要格外小心,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和思路的局限很容易让他轻率给出一些片面狭隘甚至似是而非的结论。 vLin2tKCQKgtEKJ+DjyAa4Y7/i2Ny+TwpHIaKG81y4UQat34ZXpp6ppnX4B1AgK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