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迷雾重重

然而双缝干涉实验必须要采用这样背离经典、不近人情的怪异解释吗?当我们冷静回顾并审视这些实验现象的时候,发现哥本哈根诠释中充满了玄之又玄的猜想和误会,属于典型的非理作意和主观臆测。而当时乃至后来绝大部分最具开拓思维和批判精神的科学家却在这些魔幻般的花招面前面面相觑,束手无策,大家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绝对无法证明的假设却偏偏否定不了它们,都是因为没有识破其错误根源而被牵引着一步步滑入歧途之中。不是这些学说的提出者故弄玄虚来坑骗世人(科学探索中各种新假设的提出本来就是为了能够解释客观事实和实验现象),也不是其他科学家好忽悠和容易盲从,问题是身处新发现、新学说层出不穷的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家的思维都被裹挟着进入一种迷乱之中,在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逻辑方面缺乏严格的区分和辨析,在许多似是而非的推理判断面前,自己的智慧被蒙蔽和误导,使得思维不自觉地滑向误区。

对于玻尔等人的上述叠加态诠释,爱因斯坦在给玻恩的信中深有感触地说:“这一理论在我看来就是一位智商超群的妄想症患者的幻觉,其中充斥着各种语无伦次的思想元素。”笔者认为,爱因斯坦的这个评语可以说一针见血,非常精辟犀利。这是一个坚持局域实在论、决定论的伟大科学家对于强劲对手的离奇古怪理论无法接受又无法推翻时的真实感受。在我看来,这个评语可以针对哥本哈根诠释的大部分内容,包括叠加态假说,波函数的几率波解释和波函数坍缩,粒子纠缠的超距作用,微观粒子的非局域实在以及不确定性原理等。这些学说彼此关联,互相牵扯,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微观世界起到重重束缚和偏离正道的误导作用。在所有这些学说中,由于解释双缝干涉实验而引进的叠加态假说,可以说是后面一切困惑和迷乱的总根源(关于哥本哈根诠释的核心基石,其学派内部也有种种分歧。我们还是认可狄拉克和费曼的观点,以叠加态作为基石)。 q+06MV3xJZBbMWcCnqditnkqPQPJQs8BxKXip35gMf49bkAOBz9leefvrqqrm6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