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第1章中所介绍的,在我围绕中国独生子女问题进行的博士论文研究计划中,本来有一部分内容是要研究独生子女的社会化问题的。我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中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教育、独生子女社会化、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独生子女文化。然而,当时由于时间、精力、经费都不够,就只做了其中的家庭、教育、养老三部分的研究。最终博士论文的题目也就变成了“中国的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
当时之所以会想到研究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主要有两点基本的原因:一是我学习了社会学的课程后,知道了人的社会化理论,即知道了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有各种社会化机构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说,是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社会生活把人从一个仅仅具有自然属性的生物个体,逐渐变成合格的社会成员;也知道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和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机构是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以及大众媒介等。二是我自己以及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多子女家庭长大的孩子。当我面对独生子女这一特定的研究对象时,很容易想到、意识到他们在生活中、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和我们有所不同,即他们可能具有某种特殊性。所以,当我将这一现象与所学的社会化理论知识相联系时,就觉得现在一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这些孩子的社会化环境、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结果很可能会和多子女家庭有所不同。但情况究竟如何,究竟有没有不同,或者究竟有哪些不同,我是不清楚的,学术界也没人去研究和回答。因为以前没有这么多独生子女,没有大批出现这种特定的家庭和孩子。
尽管写博士论文时因为没有时间,我放弃了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研究,但当时所形成的想法始终留在头脑中。因此,我不仅在读博士期间就发表了有关人的社会化理论方面的论文 ,还在博士毕业后专门针对独生子女的社会化问题写了一篇论文 。在这篇关于独生子女的社会化问题的论文中,我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迁,独生子女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家庭环境的变化上,比如家庭规模变小、家庭结构简化、家长角色增加等。其次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比如学校教育环境变化、社会教育环境变化以及大众媒介环境变化等。最后是社区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居住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儿童社会交往的变化等。这些变化说明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过程具有特殊性。
这两篇论文可以说是我开展这项研究的理论准备。特别是后一篇论文,可以说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但文中的观点只是说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有特殊性,即和以往的多子女的社会化有不同。但这种特殊性究竟表现在哪里,究竟与多子女的社会化有哪些不同,我都没有回答,也不能够回答。因为缺乏经验研究的证明,因为时间、精力、经费当时都不允许。
但幸运的是,我申请到了重点研究项目基金,并且1998年时我也早已是社会学系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同时在学校担任了文学院院长兼社会学系主任的职务,在国内学术界也结识了一大批相关的学者,所以,此时应该说无论是经验、经费还是人力等,都已是条件俱备。虽然当时担任职务较多、工作比较忙、时间比较紧张,但好在那时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所以,这项研究很快就开展起来。
课题申请成功并准备做研究时,已经是1998年,距离第一批独生子女出生已经将近20年了。因此,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已走过了幼儿期、儿童期,进入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即他们已经完成了人的基本社会化过程。正如我在论文中所说,不管社会对这一代独生子女发展状况的评价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也不管每一位独生子女父母、每一个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抱有怎样的期望,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客观地在中国社会中长成,在人们的关注、期盼、担心和争论中长大成人。那么,这些即将完成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社会化过程,即将作为新公民进入中国社会的独生子女,其社会化发展状况究竟如何?他们的社会化结果与同龄的非独生子女有没有差别?他们身上是否存在着不同于普通儿童的人格缺陷?由于无兄弟姐妹这种特定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他们是否更难以与人交往?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是否真的“发育不良”?当我们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代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和发展状况时,我们可以怎样回答上述问题?又能够怎样回答十几年前人们提出的各种疑问、担心和预言?这些就是本项研究所确立的准备探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