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对300多篇优秀女性的新闻报道进行编码,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具体结果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其组织成一篇合格的论文了。
这篇论文在结构上采用的是定量研究论文常用的方式,即主要分为“问题与背景”(引言)、“研究设计”(资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总结与讨论”(小结与讨论)几个大的部分。论文总体框架如表2-1所示。
表2-1 论文总体框架
续表
这篇论文发表在《社会》1992年第7期上。下面结合论文全文,对论文的写作要点进行分析和说明。
【论文采用了双标题形式。这种双标题形式,一方面通过主标题比较好地突出了研究的主题——社会变迁,点明了研究的对象——女性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副标题进一步对研究的方法和具体材料进行了介绍。】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1950—1989年这四十年间《中国妇女》杂志中所报道的325位典型人物为样本,从生理形象、职业形象、政治形象、知识形象、事迹形象五个方面进行定量的描述和分析,初步展示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女性典型形象的特征及其变迁: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单一的劳模型模式,到70年代末的劳模型、个人成就型、勇于斗争型并存模式,又到80年代以个人成就型和女强人型为主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女性形象变迁与我国社会变迁之间的某些联系。
【读者可注意内容摘要的写法。内容摘要应把论文中最关键的东西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本摘要主要陈述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和主要结论。读者一看,就知道笔者做了什么样的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作为一篇运用定量方法的研究论文,最常见的论文结构是将全文分为“问题与背景”“文献回顾”“研究设计”“结果与分析”“总结与讨论”五个部分。本文的“引言”部分实际上起到了“问题与背景”的作用。当然,如果这一部分篇幅较小,有时也可以不用小标题。另外,我写作此文时,忽略了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这个环节,论文中缺少这一节,读者便无法了解与这一研究相关的研究状况。这是一个明显的缺陷。】
女性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一半。女性的形象一直是文学、社会学、妇女学等所关注和探讨的主题之一。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现存文化中的一部分,女性形象总是既反映出这个社会中妇女的地位、这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又反映出这个社会中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传统意识和社会心理。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角色形象的特点及其变迁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无疑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四十年来发生在我国社会中的某些巨大变迁。
【论文从女性和女性形象切入,突出说明女性形象与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念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强调描述女性形象变迁与认识社会变迁之间的紧密关联来阐明该项研究的意义。这一小段起到了交代研究背景和意义的作用。】
描述女性形象的方法很多,比如文学家们一直在用他们的笔描绘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从李双双到陆文婷,从陶春到刘惠芳……这种对某一类型女性的典型描述,可以帮助人们从质的方面去感知和体验中国女性的角色形象。但是,若要从总体上宏观地去认识和描述现实社会生活中千千万万普通女性所共有的主流形象的特征,则还需要从量的方面进行统计与概括。这正是本项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在本文中,笔者所要探讨和回答的主要问题包括:从50年代初直到80年代末的四十年中,我国女性的典型形象是什么?这种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四十年来这种形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迁?从女性形象的特征和变迁中,我们又可以得到哪些有关中国社会变迁的认识?
【这一小段通过列举文学作品中描述女性形象的方法及其局限,来突出采用定量方法进行描述的优势,为下面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做好铺垫。同时,明确指出本研究希望探讨和回答的主要问题,可以让读者清楚地了解研究的目标。】
【在这一部分,需要对研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社会学理论告诉我们,角色模式的认同是人们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形式。 而在新中国,各种报纸杂志以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一直是各种角色模式最有影响的来源之一。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众传播媒介所宣传的女性人物,可以说是反映该时期社会中女性形象的一面镜子:它既体现了该时期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及其对女性角色形象的主观选择和推崇,同时又体现了该时期社会现实中所客观存在着的女性形象——她们代表着数以亿计的普通中国女性。因此,分析有影响力的女性刊物中的女性形象,对于分析和了解这一社会中普遍认可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等,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就是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的基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明确指出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并说明采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或理由,即说明为什么可以而且应该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女性形象进行研究。】
在目前众多的妇女刊物中,笔者选定《中国妇女》杂志作为分析的对象。这是因为,《中国妇女》杂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妇女界发行最早、发行面最广、权威最高、对于反映女性状况来说代表性最强的刊物。本研究的分析单位是各期杂志所发表的人物通讯中的主人公。根据研究的目的,笔者依据下列七项指标对每一位主人公进行了分类和编码。这七项指标是:
(1)年龄。(分为30岁以下、30~49岁、50岁以上三类,以代表青年、中年和老年。)
(2)政治面貌。(分为党团员、一般群众包括未提及两类。)
(3)文化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以上、不详五类。)
(4)行业。(分为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文教科卫、机关部队、其他六类。)
(5)职业。(分为工人、农民、商业服务业人员、教师及医务人员、文艺体育人员、家属及离退人员、科技人员、企业家专业户、军队及公安人员、干部十类。)
(6)劳模状况。(分为劳模代表和非劳模代表两类。)
(7)事迹。(分为个人成就、工作业绩、服务他人、人生经历、贤妻良母、勇于斗争、女强人七类。)
【进一步说明分析的对象以及选择这一对象的理由;同时具体说明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所采用的变量及具体取值。】
时间变量原计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50年代(1950—1959年)、60年代(1960—1969年)、70年代(1970—1979年)和80年代(1980—1989年)。但由于该杂志1966年7月因“文革”影响而停刊,直到1978年7月才复刊,因此,在1950—1989年这四十年中,该刊中断了12年(1966—1978年),主要缺少了70年代的资料。为了尽可能反映出四十年间不同时期女性形象的特征及其变迁,笔者选定1952—1956年、1961—1965年、1978—1981年、1986—1989年这四个时期该刊的全部杂志作为分析的总体,以分别代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末和80年代。所选时期的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在所选定的四个时期总共18年中,《中国妇女》杂志发行了208期。(按每月一期应有216期,因有两期是两月合刊,1978年只发行了6期,故共少了8期。)在这208期中,共有反映现实生活中女性人物的通讯316篇,报道人物共325位。这325位主人公就构成本项研究分析的样本。
【对研究样本的抽取过程进行具体说明,采用图1的形式能够很直观地向读者展示出抽样中遇到的客观障碍,以及实际的抽样结果在四个历史时期的分布状况。】
按前述七项指标对所有主人公进行分类编码。其中,前六项指标的判定,主要依据文章中的介绍,如“前年她刚满20岁”“她想,自己是共产党员”“她初中毕业后就回乡务农”“去年她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她是上海国棉二厂的一名挡车工”等等。第七项指标的判定,则主要依据全文的内容及大小标题来进行。这是七项指标中唯一可能受评判者主观因素影响的指标。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主观因素的影响,笔者没有按所选杂志的年份顺序进行评定,而是按事先随机抽取的顺序进行。实际阅读顺序为:1961,1987,1965,1954,1981,1989,1952,1978,1956,1964,1962,1980,1988,1955,1963,1979,1986,1953。许多社会学研究者的实践表明,这种随机确定的阅读顺序“可以有效地排除分析者在阅读过程中主观上分析标准变化所造成的误差” 。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是采用SP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主要对自变量(不同历史时期)与上述七项依变量进行交互分类统计和卡方检验,然后依据结果分析从生理形象、职业形象、政治形象、知识形象、事迹形象五个方面进行描述和解释。所有工作均由笔者一人独立完成。
【接着详细介绍具体的编码方法和过程,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容易产生主观影响的问题,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说明,可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结果与分析部分的撰写方法是,将七个变量的测量结果综合为五个方面的形象,逐一展示每个方面统计分析的结果,并依据这种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方面,都是先指出统计得到的结果“是什么”,然后再针对这种结果去分析“为什么”。】
年龄是女性角色形象的生理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当某一社会时期的人口状况无大的变化时,该社会中老、中、青各种年龄段的女性人口分布也是基本稳定的。这是女性人口的自然特征之一。但是,不同的社会时期所推崇和表现的女性形象在年龄这一生理特征的分布上是否也具有这种稳定性呢?即她们的年龄分布与该时期女性总人口的年龄分布之间是否比较一致呢?下面是本研究的结果与几次全国人口普查或抽样调查结果的对比(见表1)。
【思考一下,为什么表中要将本研究的结果与全国人口普查或抽样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
表1 按年龄与时期的交互分类统计 %
注:表中括号内的百分比分别为1953年、1964年、1982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和1987年全国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结果。
【如果仅仅依据内容分析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说服力会相对小一些。因为不同年龄段女性人口的比重是不同的。只有将内容分析得到的不同年龄段优秀女性的百分比与人口普查结果中该年龄段女性的百分比进行比较,才能更好地说明内容分析统计结果中具体百分比的实际意义。】
从表1的结果中可以看出:50年代的典型女性形象非常明显地集中在青年女性身上,其比重高达75.0%,几乎超出该时期人口普查结果中青年女性人口比例的一倍。这说明,在50年代的中国社会里,代表新中国女性形象的基本上是青年女性。到了60年代,情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青年女性的比例大幅度下降,中、老年女性的比例均明显增长。与该时期人口普查的结果相对比,可以看出二者相差不大。这说明,这一时期典型女性的年龄分布大体正常。70年代末的情况进一步变化,这主要体现为青年女性的比例进一步下降,大大低于该时期人口普查的结果(不足其二分之一),而老年女性的比例却大幅度上升,超出人口普查结果一倍多。到了80年代,情况再次发生改变,中年女性的比例第一次达到四个时期中的最高点,并超过青年与老年女性比例之和。
【先对表1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和说明,指出具体的变化;然后下一段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即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女性角色形象的年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社会所发生的变迁。5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也是新旧两个社会的巨变时期。千百年来,中国女性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广大女性第一次获得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正是在这个时期,一大批青年女性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女跳伞兵、女驾驶员、女瓦工、女调度……也正是她们代表了“妇女解放的新道路”。6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种年龄的就业妇女人数都大大增加,她们在各条战线上大显身手,成为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生力军。这就是研究结果与普查结果相差不大的实际含义。70年代末的结果则是对“文革”影响的最好说明。在“文革”期间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身上,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许多后天不足所造成的缺陷。五六十年代的一批人不得不在进入老年之时,再次成为女性形象的代表。因此形成了一方面老年女性比例反常增加,另一方面青年女性比例急剧下降的局面,长达十年之久的社会动荡在这里同样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为千百万职业女性施展才华提供了十分广阔的舞台,而正值事业黄金时代的中年女性在各个领域中的突出成就,使她们成为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当之无愧的代表。
职业是女性角色形象中十分重要的社会内涵,这是由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尤其是对于认识和了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来说,女性形象的职业特征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在本研究中,笔者从行业和职业两方面进行了测量和统计。表2是不同历史时期典型女性的行业分布情况。
表2 按行业与时期的交互分类统计 %
表2的结果表明,无论哪一时期,女性典型人物的主体都集中在工业、农业和文教科卫行业,其总比例均占80%左右。这说明,四十年来,体现女性职业形象的主要领域是工业、农业和文教科卫行业。
然而,当对表2的结果进一步分析时便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大行业领域的比例各不相同,表现出一定的变化。50年代、60年代的情况相似,均以农业和工业为主(二者比例50年代达到68.9%,60年代为68.4%);70年代、80年代的情况明显改变,文教科卫行业一跃成为最突出的行业,其比重大大提高,达到甚至超过了工农业二者比例之和(70年代末为41.0∶41.1,80年代则为51.1∶25.6)。三大行业典型女性比重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情况,在下图中看得更加清楚(见图2)。
图2
图中三条曲线表明,工业领域中的女性比重从50年代到80年代依次递减,呈严格单调下降趋势,不过幅度不太大。农业领域中的女性比重从60年代开始也呈下降趋势,且幅度很大。而文教科卫行业的女性比重则随时代的发展依次递增,呈严格单调上升趋势,变化幅度也很大。
【通过将表2的统计结果转化为图2,可以让读者更为直观地看到这种变化的情况和趋势。】
下面再看看典型女性的具体职业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按职业与时期的交互分类统计 %
续表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到,50年代典型女性最集中的职业是工人、农民和干部(共占63.2%);60年代还是农民、工人和干部(共占54.3%);到了70年代末,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科研人员占比十分突出,以及干部、教师及医务人员(共占53.6%);80年代又集中到干部、文艺体育人员、教师及医务人员上(共占63.4%)。
【上面一段先指出总体的趋势,然后在下面一段分别详细分析每一个小的方面。本小节最后一段再将构成这一个方面的两张统计表的结果及其分析进行概括总结。】
此外,各个历史时期典型女性的职业分布还有一些独特的特点。比如50年代的职业分布中,家属、街道妇女、退休人员(家属及离退人员)一类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一结果反映出,尽管当时的中国女性开始成为新一代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女性由于年龄、文化知识、家庭生活等原因,仍旧局限在家庭、街道、社区的范围内,担当家庭妇女的角色。这正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60年代除干部一类的比例比较突出外,工人、农民的比例有所下降,与之相应的则是商业服务业人员、文教卫体人员比例分布比较平均。它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女性活跃在各条战线的客观现实。70年代末,我国社会刚刚结束了动荡不安的十年“文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等观点的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下子在全社会掀起了重科学技术、重文化教育的热潮。社会的变迁在女性的职业形象方面同样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科研人员的比例迅速上升为第一位,并成为四个时期中最高的时期。文教卫体人员(教师及医务人员、文艺体育人员)的比例也进一步增长,形成了这一时期所独有的特点。到了80年代,工人、农民已退居到女性职业形象的非常不重要的地位,而文艺体育人员的比例却大幅度增长,同时还增加了相当一部分企业家、专业户的比例,形成了以各级管理干部、文教卫体人员、科研人员、企业家及专业户为主体的管理型、知识型、专业型职业形象。
从行业与职业两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的结果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它们都表明,我国女性的职业形象在四十年中逐步从工农业向文教卫体行业转化,从普通工人、农民向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各种专门人才转化。这种转化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反映出,我国广大职业女性的知识文化素质在不断地提高,评价女性形象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心理也更为重视文教卫体等知识性、专业性职业。
对于女性角色的政治形象,本研究主要从党团员的比例以及劳模代表的比例两方面进行。
【下列图3、图4的结果实际上也可以用统计表的形式来表示,这里采用统计图是为了更加直观地看出统计的结果。】
图3 不同年代典型女性中党团员比例统计图
图4 不同年代典型女性中劳模代表比例统计图
图3表明,典型女性中党团员的比例以60年代为最高,达到62.5%,接近三分之二。50年代的比例虽低于60年代,但实际上也是相当高的。因为5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普通工农兵及其他劳动女性中的党团员人数并不很多,而其比例仍达到42.5%,接近半数。这种结果反映出50年代、60年代女性形象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和突出。70年代末以来,典型女性中的党团员比例明显下降。到80年代时其比例不足总数的四分之一,达到最低点。它说明,随着中国社会政治风云的变化,体现在女性形象中的政治色彩也在变化。与“文革”结束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心理对政治斗争和政治运动的冷漠、厌恶相一致的是,女性角色形象中的政治色彩也明显减弱。
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完全一样的结果。劳动模范、先进代表也是体现女性政治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50年代,其比例最高,达到63.2%,成为女性形象的主体;60年代、70年代,逐步下降到40%左右;到了80年代,其比例还不足总体的五分之一。劳模代表比例的这种阶梯式下降,同样反映出随着社会的变迁,女性形象中的政治内涵逐渐减少的客观现实。
文化程度或知识水平,是衡量人的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女性角色形象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涵。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在文化程度方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下面是本项研究的结果(见表4)。
表4 按文化程度与时期的交互分类统计 %
从表4中“不详”一项的统计结果可知,样本中人物的文化程度尚不明确的比例很大(分别达到30%~70.1%)。这种情况显然使得该样本的统计数据失去了较多的信息。但是,根据笔者对这些通讯报道的阅读和分析,这些文化程度不详者,往往是文盲、半文盲或小学文化程度者。正是由于她们的文化程度偏低,所以,有关她们的文化程度的情况,往往会被记者或编辑有意无意地忽视和略去。在对表4的结果进行分析时,应将这一情况考虑进去。
50年代、60年代,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相当低,分别只有12.5%和19.6%,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不详的比例却高达87.3%和80.5%。这种结果一方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女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文化知识方面的内涵在这些时期的女性角色形象中,占据着不太重要的位置。然而,从70年代末开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显著增长,达到50年代、60年代比例的5~7倍。特别是80年代,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的比例接近半数,而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和文化程度不详的比例总共只占三分之一。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在中国现实社会中,广大女性自身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而另一方面则说明,中国社会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强调女性角色形象中的文化知识内涵。研究结果既清楚地反映了广大中国女性的知识化过程,也反映了整个中国社会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女性没有事业,或者说,女性的事业只在家庭。女性角色的全部内涵就是妻子、媳妇、母亲。新中国的建立,从根本上打破了旧的传统文化所依赖的社会基础,一代代新的女性不断实践着、创造着、发展着女性的事业,谱写了许许多多动人的事迹。四十年来,我国女性在事迹形象上所走过的又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下面是本研究的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按事迹形象与时期的交互分类统计 %
所报道人物的事迹,是女性角色形象中最具本质特征的精神内涵。表5的结果表明,不同的历史时期,女性角色中的事迹形象侧重于不同的方面,而同一种事迹形象在不同时期的比例也十分不同。50年代,努力工作创造生产业绩是最突出的事迹形象。它反映出获得新生的广大中国女性,在获得社会工作后所表现出的巨大劳动热情。朴实的思想感情,忘我的工作精神,成为这一时期女性事迹形象的主旋律。60年代的情况略有变化,努力工作创造生产业绩虽仍是主要的特征,但其占比相比50年代已有所下降。勤奋钻研取得个人成就、服务他人崇高品德两类事迹形象占比则有所上升。70年代末除在努力工作创造生产业绩方面占比继续下降、在勤奋钻研取得个人成就方面占比继续上升外,勇于斗争及人生经历一类特征也比较突出。这是由于“文革”刚刚结束,许多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和迫害,但仍坚持真理、顽强斗争的女性受到赞赏。到了80年代,勤奋钻研取得个人成就上升为最主要的事迹形象,同时,女强人的事迹形象也十分突出,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几个方面,也远远高于前几个时期这方面的比例。而贤妻良母的事迹形象占比则下降到最低点。在图5中,女性事迹形象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变迁趋势更为明显(见图5)。
图5 不同时期女性事迹形象变迁趋势图
【这里采用图5是为了更加直观地看出不同年代女性事迹形象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变化趋势。】
从图5中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改变,努力工作创造生产业绩的事迹形象占比大幅度下降,80年代的比例还不到50年代比例的四分之一。而勤奋钻研取得个人成就以及女强人这两类事迹形象占比则直线上升,成为80年代的主体形象。这种结果反映出,在时代变迁、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我国女性的角色形象也逐渐从生产劳动型向个人成就型、全面发展型转化。
上述五个方面的结果之间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它们具体而充分地展示了四十年来我国女性角色形象的时代特征及其变迁:50年代、60年代的女性形象多以年轻的、低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农民为代表,以党团员、劳动代表、努力工作创造生产业绩为标志;70年代末以老年女性、较高文化程度者和文教科卫人员为代表,具有努力工作、勤奋钻研、勇于斗争等多种形象特点;80年代则以高文化程度的中年文教科卫人员为代表,以个人专业成就和女强人式工作业绩为主要特征。其总的趋势是,从50年代、60年代单一的劳模型模式,到70年代末的劳模型、个人成就型、勇于斗争型并存模式,又到80年代以个人成就型和女强人型为主的模式。女性形象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这些特点,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我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反映出整个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
【总结讨论部分一般是先用概括的语言将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研究的结论总结出来。本文上面一段就是如此。在总结了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后,最好再对若干与此结果或结论相关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本文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当时的确是时间非常紧张,难以展开。见后面小插曲中的介绍),讨论部分只写了下面一段话后就匆匆结束了,十分遗憾。实际上,应该对这种“时代的产物”“历史过程”“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展开一定的探讨,以更好地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如何“不断改变着女性的角色形象,不断赋予女性形象以新的内涵”,以及“女性角色形象也在不断地体现和反映我国社会各个时期的风貌”的。那样的话,这篇论文才更加完整,论文的意义和作用才会更大一些。】
研究结果还表明,女性角色形象是时代的产物,是漫长历史过程的一种客观反映,是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中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与传统文化、传统观念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女性的角色形象,不断赋予女性形象以新的内涵,同时,女性角色形象也在不断地体现和反映我国社会各个时期的风貌。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研究所依据的仅仅是《中国妇女》杂志上所报道的典型女性人物,并且,该刊物又曾中断了12年,因此,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概括性显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即便如此,这一结果仍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四十年来我国女性角色形象及其变迁的基本轮廓;同时,对于分析和认识我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也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后实事求是地指出研究的局限及其可能的价值。】
致谢:本研究在资料处理和统计分析过程中,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中心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