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初,我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毕业回到华中师范大学政教系任教刚刚一年半时间。当时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讲师,手中也没有任何一项科研课题,没有一毛钱的科研经费。那一年,中国社会学学会5月底要在浙江杭州召开学术年会。年会的主题是“中国社会变迁与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名刚刚毕业没多久的社会学博士、一名年轻的社会学讲师,我十分渴望有机会参加这次学术会议。那时的学术会议通常是先发通知,提出会议主题向全国学界征集论文。凡是想参加会议的学者,都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将自己论文的摘要发给会议组委会,通过组委会的筛选后,会议组委会就会给那些选题符合会议主题且质量较高的论文的作者发出参加会议的正式通知。而等到参会者去会议报到时,每个人都是带着一大捆打印好的论文(那时还没有电脑,也没有PPT),交给会议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当天晚上就加班把每一份论文分别装进一个个资料袋中。第二天正式开会前,每位参会者都会收到一个装满参会者论文的资料袋,大家常常是一边听会,一边翻看论文,一边做记号。晚上休息时间也常常被参会者们利用起来,浏览这一大袋论文,选定第二天参会的重点场次与要听的专题和发言人。显然,这种学术交流对于年轻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因为,几天的会议下来,他在无形之中就可以学习和了解到几十位学者各不相同的社会研究及其结果。
对于我来说,要参加这次会议,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做一项符合年会主题的研究,并根据这一研究的结果写出一篇学术论文;二是这篇论文要能够被会议录用,使我具备参会资格;三是如果收到参会通知,还要有一笔参会的经费(包括论文打印费、参会会议费、差旅费)。这三个问题中,最根本的同时也是最难的是第一个问题,即要做一项符合年会主题的研究,并根据这一研究的结果写出一篇学术论文。
【读者朋友,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选择做一项什么样的研究呢?你会围绕会议主题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研究问题?又会如何去进行这项研究呢?你觉得困难吗?】
我要做一项什么样的研究呢?当思考年会的主题时,我发现自己有很大的困难。那次年会的两大主题分别是“中国社会变迁”和“小康社会建设”。而我当时对“小康社会建设”这一主题及其相关内容完全不了解,也缺少这方面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兴趣。那么,就只能在“中国社会变迁”这个主题上做文章了。实际上对于这个主题我也没有任何前期研究的经历和积累,只是具有一点从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中学习到的基础知识而已。因此,这种类似于“命题作文”的情形让我感到十分困难。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中一个基本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要做一项有关社会变迁的研究,通常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就是要收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的资料,即要有社会现象在时间段上的前后比较。可当时我一无项目,二无经费,怎么才能做社会变迁方面的研究呢?我陷入了苦想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意识到,“中国社会变迁”是一个很宏大也很宽泛的领域。而作为一个缺少资源的年轻研究者,最好选择从一个比较小的方面切入,通过研究中国社会的一个小的侧面,来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社会变迁的目标。可我应该从哪个小的侧面切入呢?
一天,我在华中师范大学政教系资料室随意地浏览杂志,无意中,《中国妇女》杂志封面上一张女性的大幅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拿起这本杂志,我又很自然地去看了杂志中介绍这位封面人物的长篇通讯报道,报道中详细地介绍和描述了这位优秀女性的先进事迹。看着看着,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说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优秀女性,那么,80年代中国的优秀女性也是这样的吗?70年代的呢?或者更早一些,60年代,甚至50年代的中国优秀女性又是什么样的呢?如果能够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这些不同年代的优秀女性的生平和事迹,不是可以反映出中国社会中所推崇、所赞扬、所表彰的优秀女性的形象吗?而从这种对优秀女性形象的界定和歌颂中,不是也可以折射出不同年代的中国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吗?这也是中国社会的一种变迁呀!
想到这里,我非常兴奋,当即就决定以中国社会不同时期女性形象的变迁为主题,来进行这项有关中国社会变迁的研究。(实际上,我在选定研究问题的同时,也考虑了研究的可行性问题。因为我所选定的这项研究不仅要在内容上符合年会的主题,更重要的是,从事这项研究还要考虑我当时没有任何研究经费的情况。)
我当时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来回答的问题主要是:从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初直到80年代末的四十年中,我国优秀女性的典型形象是什么?这种优秀女性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四十年中我国优秀女性的形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迁?从女性形象的这种变迁中,我们又可以得到哪些有关中国社会变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