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成大事的人,要具备的五种硬功夫

有读者问我:润总,据你观察,那些能成大事的年轻人,都具备哪些特质呢?他们身上有没有什么共性?

在我14年的职业生涯中,亲自面试的人应该不下1000人了。看过的简历还要更多,尤其是微软上海早期扩张的时候。

有的人,头脑和履历都非常优秀,可是走着走着却慢慢变得平庸。而有的人,一开始并不怎么起眼儿,十几年后,却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他们身上确实有一些共性。

拥有强烈的好奇心

你所能拥有的一切,都源自探索;而探索的动力,都源自好奇。

每个人在孩童时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能那样?为什么会打雷下雨?为什么有冬天、夏天?为什么苹果会落在地上?为什么井盖是圆的?为什么印加人没有文字?

可是,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丢失了自己的好奇心。而那些能成大事的人,往往都保持着童年那种强烈的好奇心。正是因为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们离开舒适区,获得更多新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

没有好奇心的人通常不太愿意动脑子,他们满足于待在舒适区,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断重复过去的工作,活在过去的荣光里。

而拥有好奇心的人,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获得更快的成长。他们总是关心更优秀的人是怎么做这件事的,这件事还能做得更好吗,这件事情背后的运行规律是什么。听到跟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反驳,而是产生强烈的兴趣:咦?还有这种操作?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这背后有什么合理性?即便遇到让自己利益受损的事情,他们的好奇心也会压倒愤怒,去思考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是什么,最优解法是什么。只要有所收获,他们就会获得巨大的满足。

因为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他们在追求成长的道路上,永不止步。也因此,他们总是乐意接受更大的挑战。

字节跳动(旗下有今日头条、抖音等App)的创始人张一鸣就是一个拥有强烈好奇心的人。他曾在采访中说,他刚刚参加工作时,虽然只是一个程序员,但是只要产品上遇到问题,他都会参与,即使有很多人告诉他,这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这都源自他的好奇心和兴趣,而不是公司的要求。慢慢地,他积累的技能越来越多,成长的速度越来越快。从带一个小组,到一个小一些的部门,再到一个大部门,后来出去自己创业。

好奇心是驱动一个人进步的最大动力,是我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的最大财富。它源于对自己知识缺口的敏感,以及填补缺口的强大动力和缺口不断被填补的巨大成就感。

如果已经丢失了孩童时期的好奇心,我们还能再捡起来吗?当然可以。

当你对做一件事情缺乏兴趣的时候,试试把内心的独白从“这很无聊”“这有什么用啊”改成“我好奇如果我这么做了,会怎么样”。

这是一个神奇的问题,也许能够帮你化“无聊”为“有趣”。

拥抱不确定性

大多数人宁愿拥有一个铁饭碗,一辈子旱涝保收,也不愿意踏出舒适区,拥抱一点儿不确定性,承担一点儿风险。人们厌恶不确定性,是因为厌恶不确定性背后巨大的风险。但是,不确定性背后,除了巨大的风险,也可能是巨大的收益。能成大事的人,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有不同的风险观。他们并不是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强,而是看待风险的视角不一样。他们不仅会把失败的损失看作风险,也会把错过的发展机会看作风险。所以,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他们更容易选择拥抱,而不是怀疑。因为拥抱比怀疑,永远多一次机会。

世界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不确定性就像空气一样,几乎永远存在。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主动拥抱不确定性,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塔勒布的畅销书《反脆弱》,说的就是这件事: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平时养尊处优,偶尔饥寒交迫一次,接受一些不确定性的小刺激,身体反而会发挥冗余机制,变得更强壮。健身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更大的目标和想象力

在北京,一些优秀的年轻人,找工作的时候偏向于选择国企等可以解决北京户口或者享受买房福利的单位。

在一线城市,能够有房有车有户口,已经是很多人想象中很好的生活了。但是你会发现,那些能成大事的人,他们的目标和想象力远不止于此。

他们会发自内心地觉得,长远来看,只要自己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那么车、房、户口,早晚都会有的。

这些都只是附带品。最关键的是,要不断成长,积累价值,让自己变得稀缺,有能力去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以,他们不会在乎刚毕业几年的收入,他们在乎的是眼前的工作是否能给自己带来最快的成长。相反,如果刚毕业的时候,你的目标就是在北京买一套房,早日攒足首付,那么你可能就会想尽办法赚钱、攒钱。你的一切决策,都聚焦在首付上。

一个兼职,哪怕没什么成长,只要能赚钱就去做。

一项培训很有价值,但是要花很大一笔钱,那就选择放弃。

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短期收入不高,但是长期可能有巨大收益,不确定性太大了,还是算了吧。

几年之后,这样做确实攒了不少钱。看上去虽然赚了,但可能是亏的。因为你放弃了不少成长的机会。

这个世界很奇怪,你冲着钱去,却往往赚不到钱。这个世界也很公平,你选择了赚小钱,就反而赚不到大钱。所以想要成大事,就要有更大的目标和想象力,专注于创造价值,而不是创造财富。

赚钱,只是一个顺带的结果而已。

延迟满足

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张一鸣说:“我最欣赏自身的特质是延迟满足感,而最大的延迟满足感,是思维上的。我比较保守,比如很多公司花钱都是为了再融资,而我总是预留足够的钱。保守的本质是因为我很相信延迟满足感,如果一件事你觉得很好,不妨再往后延迟一下,这会让你提高标准,同时留下了缓冲。”

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没有延迟满足感。延迟满足感的本质是克服人性的弱点,而克服人性的弱点,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自由。

以前我的投资人建议我尽快推广业务,但我想做好充足的准备再行动。事实上在竞争对手发力之前,都是自己的窗口期。

华为就是一家懂得延迟满足的企业,在研发方面花了大力气,这种投入不会在短期内见效。

能够延迟满足的人,往往极度自律。今天空出来了2个小时,是选择学一些新技术提升自己,还是玩一会儿游戏获得即时快感?

延迟满足的人,会选择提升自己。

来戈壁徒步,走到一半坚持不下去了,是选择坚持走完,还是“算了,就到此为止吧”?

延迟满足的人,会选择坚持走完。

今天是运动日,该去跑步锻炼了,但就是不想跑,怎么办?

延迟满足的人,会说“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

能够延迟满足的人,坚持长期主义,他们要的是未来的收益,而不是当下的快感。

在这个世界上,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是很平淡、很枯燥的。高光时刻只有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那几秒钟而已。

就像去走戈壁。去之前,你可以说你的内心被一种东西牵引着,你向往苍茫的戈壁。但是,当你真的走在戈壁上的时候,你会发现,哪有什么东西在牵引着你。放眼望去,全是沙石。

哪有什么“大漠孤烟直”的意境,更别说什么移步换景了。就算你徒步5个小时,景色也一点儿变化都没有。荒无人烟。你所能做的事情,特别枯燥,就是迈完左脚再迈右脚。

在这种时候,如果你懂得延迟满足,坚持长期主义,你就会不断鼓励自己,坚持走下去。

延迟满足,能够让你在日复一日的枯燥中,不至于选择放弃。

怎么才能做到延迟满足呢?

当你觉得一件事情完成得特别好,准备见好就收的时候,不妨再等一等,看看后面是不是还藏着什么惊喜。

当一件事情对你很重要,但是你又不想做的时候,不妨告诉自己:我先做10分钟试一试,看看会怎么样。

一旦你真的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

不怕犯错

很多人不愿尝试做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有一个原因是:害怕犯错。

他们认为犯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这代表自己的能力不行。但是,能成大事的人,并不会这么想。他们会认为,只要不是什么致命的错误,犯一些小错,反而是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又有机会可以提升自己了。他们会从错误中学习,以便下一次能够做得更好。他们并不害怕别人觉得自己能力不行,反而会大方承认:“是啊,我现在就是能力不行。但只要我不断总结和提升,我总有行的那一天。”

他们懂得:成功,要多从外部找原因,而失败,要多从内部找原因。不怕犯错,善于自省,不断改进。这样的人,没有天花板。

结语CONCLUSION

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决定了你会不断拓展自己认知的边界。

敢于拥抱不确定性,能让你有机会碰到大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有更大的目标和想象力,决定了你在面对短期收益的时候,不会故步自封。

延迟满足和极度自律,决定了你在日复一日的枯燥中,有耐心走完全程,不至于中途放弃。

不怕犯错和善于自省,能让你不断升级迭代,成长速度比别人快。

这些就是优秀人士身上的5个特质。

REPLAY
➡复盘时刻

1 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别,在90%~99%这一段。这一段的关键词是“极致”。

2 而顶尖高手和高手的差别,在于99%~99.9999%。这一段的关键词是判断力、分寸感和颗粒度。

3 真正的高手,都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4 只有简单,才能做到专注。只有专注,才能做到极致。简单,才是终极智慧。

5 我们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知道一样东西,更是认知一样东西。

6 如果你对更广阔的海洋有渴望,对自己更强大的能力有信心,就别被恐惧拴住。

7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8 在每一件事情上,我都会做到榨干我所能学习的一切东西。

9 总有一天,你做过的那些看似没有用途的事情,会在生命的某一时刻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价值线。

10 你今天必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明天才能够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 q20kEwixH+fVn3hu8ootIOoaiL1uvbFYZOXVNdiWH7nw+27VQiY07J44Rb6gf8W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