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济州四载
谪去济川阴

王维进士及第后,被任命为太乐丞。太乐丞负责音乐、舞蹈等事宜,以供朝廷祭祀燕享之用。王维的祖父曾经在朝廷掌管音乐,而今王维也因为音乐才能,做了太乐丞。官阶不过是从八品下,但对于一个年仅二十一岁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大好前程的开始。可是,王维供职仅仅几个月,就因为属下伶人舞黄狮子而被贬官,贬到千里之外的济州做管理仓库的司仓参军。

黄狮子舞是只能给皇帝表演的,不知是什么缘故,王维属下的伶人触犯了这个天条。舞黄狮子案有没有冤屈?伶人究竟是在什么场合舞黄狮子的?王维知不知情?会不会有人趁机落井下石?岐王李范有没有为他说几句话?所有这些,我们都无从知道了。值得注意的是,从王维的诗作来看,他在720年常随岐王游宴赋诗,其后就断无消息了。726年他终于从济州归来,恰在这一年岐王去世。虽然无法得知王维和岐王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唐玄宗对岐王及其追随者的态度,透露出了很不寻常的意味。唐王朝皇室从一开始就不乏血腥内斗,唐玄宗就是从这种血腥内斗中厮杀出来的。他一方面拿出善待兄弟的姿态,另一方面又禁止他们与群臣交结。万年县尉刘庭琦和太常寺太祝张谔,正是因为常与李范饮酒赋诗而被贬到偏远之地。就在王维常随岐王游宴赋诗的720年,出自河东裴氏,贵为唐睿宗驸马的裴虚己,因为喜欢谶纬,又与岐王李范交往密切,被唐玄宗流放到岭南新州,并被迫与公主离婚。由此再看王维遭贬,只怕在舞黄狮子一案的背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惊涛骇浪。

古代文人被贬官并不鲜见,但很少有人像王维这样,二十出头就进士及第,刚踏入仕途就被贬斥,正要展翅高飞却突然被折断翅膀。恰恰因为前边的路走得顺利,少年得意,一旦遭遇挫折,痛苦也来得更猛烈。司仓参军是管仓库的,为这九品小官,他不得不奔往千里之外的济州。济州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所辖的茌平县,王维从长安出发,途中要经过郑州、荥阳、滑州等许多地方。他一路往东,途中写了不少感伤的诗。

离开长安的时候,王维向朋友写诗告别,题作《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开头两句说:“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这是对自己被贬谪的愤激之言,意思是说,卑微的官职最容易获罪,我就这样被贬谪到济水之滨。显然,王维并不认为他是有罪的。如果他真是放纵属下伶人在私下场合舞黄狮子,恐怕不会这样理直气壮。所谓“微官易得罪”,往往是被牵连所及,朝廷政治斗争的惊涛骇浪,经常会把卑微小官席卷进去。诗的结尾两句说:“纵有归来日,多愁年鬓侵。”纵然还有回到京城的那一天,愁苦艰辛的岁月已经染白了双鬓。王维是这样珍惜大好年华,十五岁就独闯长安,二十一岁做了太乐丞。可是现在,他不得不前往遥远的贬所,在仓库小官的位置上蹉跎时光。

这天傍晚,秋雨连绵,他在途中来到郑州,写下《宿郑州》一诗。他的心情很黯淡,诗中说:“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他说自己来到异地他乡,没有伴侣,自然就和僮仆亲近起来了。回头去看昨日经过的洛阳城,已经消失不见了,秋日的淫雨把平川大地变得灰蒙蒙的。末两句更是失意感伤,“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这一去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就到那边远之地谋求微薄的俸禄吧!虽是如此感伤,中间几句写田园景象,还是流露出淡淡的愉悦,“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虫鸣机杼休,雀喧禾黍熟”。意思是说,老农从青草丛生的地头回来了,村童还在蒙蒙细雨中放牧呢。村东水边高地上就是主人家,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绕着他家的茅草屋。机杼声刚刚停下,秋虫便鸣叫起来,鸟雀喧噪不休,谷物正熟。如果说慰藉诗人的美丽山水并不是随处可以看到的,那么,宁静纯朴的乡野田园却是无处不在、俯拾即是的,就看有没有这份喜爱。

王维在济州为时不短,前后四年有余。济州的日子是很寂寞的,幸亏他是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他在济州交往的朋友,多是僧人、道士和隐士,出现在他笔下的风景多有娴静之趣。“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山静泉逾响,松高枝转疏。”“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读罢这些诗句,觉得他简直是来济州修行的。

要说这几年最开心的事情,大概就是祖咏的来访。祖咏是王维最好的朋友之一,那首有名的绝句《终南望余雪》就是他写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大约是王维贬官济州的第四年,祖咏到东州赴任,顺道来到济州,这一天也是下雪天气,正值傍晚时分。王维开心极了,写下《喜祖三至留宿》一诗。很快,祖咏要走了,王维一直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齐州,吟诗留别。请看他的《齐州送祖三》: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诗的大意是,我们才刚刚相逢,欢笑未已,就不得不洒泪而别。为你饯行已经不胜伤感,我又怎么能够一个人返回那荒凉的城池。天气寒冷,远山一片明净,日暮时分,长河急流奔腾。一解开缆绳,你就随着急流远去,我只能远望你的身影久久伫立。在王维的离别诗中,这首诗不算有名,但很真切,让人身临其境。一个贬在异乡的年轻人,在孤独中终于等来了知心好友,但短暂的相聚之后,又得回到寂寥中去,在跟好友分手之际,有多么落寞啊!诗中“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两句,几笔勾勒,写景如画,是王维的名句。

在济州期间,王维写得最大气的一首诗是《渡河到清河作》。“河”是指黄河,“清河”是指清河县,在今河北省东南部。那时的黄河河道是汉唐时期的旧河道,跟今天的不一样,济州属于河南道,治所在茌平县,清河县是贝州的治所,属于河北道。王维从茌平县到清河县,在那时就是从河南道到河北道,要渡过黄河。古代诗人很少写黄河泛舟,我们来看王维是怎么写的。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渺漫连云霞。

头两句写黄河行舟。一只小船漂行在茫茫大河之上,已构成鲜明对比,再以一句“积水穷天涯”描述水域的辽阔无边,更强化了画面的对比感。“积水”指积聚的水,用这古拙的字眼平添诗意的沧桑。几千里黄河一路流来,汇集了无数小溪小河的积水,到了下游平原,积水穷尽天涯,水天浩渺无边。

随着船行大河之上,诗人看到了什么呢?三、四两句说:“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天波”是说远处的天空和水波,“开拆”的意思是开裂、裂开。诗人上了船后,首先只看到“积水穷天涯”,水天一色,茫无边际。随着小船渐渐接近对面河岸,在那极远处水天一色的地方,就好像忽然间裂开了一道缝隙,人烟密集的城市出现了。这两句不仅有画面感,而且是动态的,像镜头一样由远及近。五、六两句,画面继续推进,“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乘船前行,又有城镇扑入眼际,郊野的桑麻也渐渐地清晰可见了。

前边六句,传神地描述了横渡辽阔黄河的过程,从容写来,却富有变化。最后两句,笔墨一转,写到乡国之思,“回瞻旧乡国,渺漫连云霞”。回头遥望我的故乡,只见浩渺的水面连着天边云霞。为什么在这黄河水面上,诗人忽然想到自己的家乡?那是因为这黄河之水,从诗人的故乡蒲州流来,从洛阳旁边流来,从长安旁边的渭河流来。

另一首诗《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同样写在济州。“使君五郎”很可能就是725年来济州担任刺史的裴耀卿,他出自有名的闻喜裴氏家族,闻喜县也属于蒲州。王维跟他唱和,结尾两句是“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意思是远眺故乡怎么也看不到,只见烟水苍茫,空蒙一片。其中的诗意跟“回瞻旧乡国,渺漫连云霞”,大致是一样的。对王维来说,济州旁边的黄河水,就是来自故乡的黄河水,因此也总是唤起他的乡关之思。

王维的十五岁到二十一岁,是从独闯京城到进士及第并踏入仕途的几年,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把科举入仕之路走得那么顺利。况且他是名门出身,相貌不凡,才名远扬,深得王侯赏识。但突然之间,他就被卷进朝廷政治风浪,远远贬到济州管理仓库,从二十二岁直到二十六岁。如果说得意时的王维,已经是虔诚的佛教徒,已经迷恋陶渊明的桃花源,那么,经历了济州落寞的王维,就越发添加了出尘之想。王维毕竟还很年轻,其后几年,他将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呢? uiwiihxqNsKjf4DUBfbvcdxZrcTqZbnQFJjdkVzLTiu1U1OI4fkh/LN32IuBAb5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