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孤帆远影 故人西辞黄鹤楼

年少时送别亲友,每当火车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常会油然想起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想很多人在年少时跟我是一样的。可是,随着年岁渐长,有一天忽然忙得顾不上“目送”亲友远去了。再后来进入高科技时代,瞬息千变,忙碌不堪。有时开车送朋友去机场,他说把我放在路边就行了,我也就恭敬从命。这时候想起李白送孟浩然,又是怅然,又是惭愧。

李白和孟浩然交游的时候,孟浩然已名满天下,李白还是个年轻新秀。此前一段日子,李白正处于很落魄也很寂寞的困境,卧病扬州,钱囊羞涩。作为富商子弟,本来就是有钱却没有地位,如今钱花光了,豪奢的生活结束了,一些酒酣耳热的朋友也就蒸发不见了。扬州是繁华大城,居大不易,等到身体有所康复,李白就只有离开了。他来到安州安陆郡,向安州长史李京之献诗干谒,上书自荐。信中把自己走投无路的艰难全说出来了:“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凄惶,席不暇暖。寄绝国而何仰?若浮云而无依,南徙莫从,北游失路。”大概是这位长史略有表示地帮了小忙,李白把他的脚步暂且停留在安陆郡,隐居在寿山上。

朋友问他为何隐居在这样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山。李白写了《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调侃作答,最后一段,他表示说:把丹书秘籍卷起来,把瑶瑟装在匣子里,申张管仲、晏婴的王霸学说,谋划帝王的统治之术,竭尽智能,愿为天子辅助,使天下安定,神州统一。等到为君王谋成大业,光宗耀祖的事也做完了,然后与范蠡、张良一样,泛舟于五湖,隐居在沧洲。你看李白有多浪漫,在他那里,隐居高卧与修道成仙,修道成仙与建功立业,建功立业与归隐五湖,全都没什么矛盾,只是在修道成仙与建功立业之间要做选择,他还是选择了建功立业。隐居再高雅,成仙再美妙,终究还是“独善一人”,只有辅佐君王,成就大业,才能“兼济天下”。这就是李白,各种人生都在诱惑着他,最终却选择了积极用世。即使很倒霉,很落魄,也不丧失自信和勇气。

这一年李白二十七岁,辅佐君王的梦想可以放到以后去实现,娶妻成家却已是迫在眉睫了。在寿山隐居一段日子后,李白就到当地许府做女婿了。许府乃宰相之家,李白的许氏夫人是谯国公许绍的曾孙女,是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绍是唐高祖少时的同学和好友,又是为唐高祖打天下的功臣。许圉师在唐高宗时官至左丞相,死后陪葬乾陵。站在今天来想象,李白和许氏夫人,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天才,一个是世代荣华的相门女,他们俩的结合怎么想都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但是,站在当时世俗的角度来看,许氏夫人是相门女,李白却是商人子、外来客、落魄书生。古人讲门当户对,唐朝人尤其重视名门高门,作为商人之子的李白与相门女结婚,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他能走进许府做女婿,应该跟他出众的外表、才气和诗名很有关系,但还有一个因素也许更重要——他是入赘到许家的。唐代社会虽然相对开放,但赘婿仍然被轻视。

显然,李白希望借助与相门之女的婚姻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寻找从政的机会。但是从他婚后的经历来看,人生并未因此就顺利起来。至于李白和许氏夫人的婚姻生活究竟如何,我们所能了解的很有限,除了有一儿一女,李白还有一首写给妻子的诗《赠内》:“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太常是掌管天子礼乐祭祀等事务的官员。东汉有个太常叫周泽,为官清廉却嗜酒如命。有一次他卧病斋宫不归,其妻念他老病,前去探望,周泽大怒,认为她触犯斋禁,送她入狱。时人笑话说:“命运不好,才做太常妻。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都在斋宫里。”李白以周太常自比,自嘲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都喝得烂醉如泥。你虽然是我李白的夫人,但和那个周太常的妻子有什么区别呢?看似调侃妻子,更是在嘲笑自己,自嘲中有自惭自愧。在我们的眼中李白是酒仙,但在太太眼中,这种可能性是不会有的。虽然如此,还是可以从这首诗中看到他们的夫妻感情。

与孟浩然开始交往,恰是在李白结婚的前后。这时的李白,或因生活困顿,或因新婚不久,外出远游的时候少了。孟浩然隐居在家乡襄阳,距离安陆两百公里,对李白来说属于近距离。他们相识时,孟浩然快四十岁了,虽然年龄相差比较大,但两人颇有相似之处——都是诗歌天才,都嗜好饮酒,都酷爱山水,都是气质不凡。同时代的王士源说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骨骼相貌美好纯净,风神气度潇洒俊朗。从性格性情来说,孟浩然虽然不像李白那样热烈狂放,但他的不虚伪,不做作,率性而为,无拘无束,由着性情交朋友,都和李白很相像。孟浩然名扬四海,张九龄、王昌龄、王维等都与他交好,但写孟浩然写得最好的还是李白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喜欢写乐府歌行或古体,其次是绝句,但孟浩然的诗作绝大部分是五言律诗。或许正因为是赠给孟浩然,李白就以五律写这首诗。不过,李白的五律仍然带着乐府歌行一气流走的自然,以及李白特有的飘逸之气。李、孟都是飘逸之人,可以说,这首诗是飘逸之人写飘逸之人。

开首就是一句“吾爱孟夫子”,紧接第二句“风流天下闻”,不只是我,天下人也都知道你的名士风流啊!三、四两句,以“红颜”对“白首”,点出年少到年老,以“弃”对“卧”,点出人生选择,以“轩冕”对“松云”,把喧闹官场的车马冠服与高雅隐居的青松白云作鲜明对比。轻松两笔,赞美了高洁的人品,也勾勒出飘逸的形象。五、六两句突出孟浩然超然于红尘之外,他在明月下酣饮清醇美酒,频频入醉,他迷恋幽谷花草,不去侍奉君王。最后两句直言表达敬仰,他的品格如山之高,怎么能够仰望,我只能对他的高洁芬芳表达敬意。整首诗,从“吾爱孟夫子”开头,到“徒此揖清芬”结束,从喜爱写到敬仰。

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孟浩然都是著名的隐逸诗人。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把他和王维视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不过,孟浩然并不是从未动过出仕的念头。家里有年老多病的母亲需要赡养,况且他也有些济世的热望。就在与李白相识的那年冬天,孟浩然终于下山,跑到长安寻找入仕的机会。名满天下又风度不凡,让京城文坛轰动一时,但第二年应考进士竟落榜了,孟浩然只好在大雪纷飞的日子回到襄阳。春天的时候,他来到长江岸边的江夏,李白和他再次相遇。

江夏是鄂州治所,在今天的武汉市。李白从安陆到这里,也就一百多公里。但他又沿长江逆流而上,先去洞庭湖,路程就远多了。三年前,他和同乡好友吴指南结伴同游,吴指南猝然病故于洞庭湖上。李白伏尸大哭一场,把好友埋葬在野外,然后乘船前往金陵。一晃三年过去了,李白念其“故乡路遥,魂魄无主”,特意远道赶来,要把好友迁葬到像样的地方。他在洞庭湖畔找到吴指南的荒野孤坟,把他的尸骨带回江夏,又举贷筹钱,葬于城东。李白这样做,固然是故人难忘,又满带义气侠气,但也与他当时的孤单寂寞、思念故乡不无关系。

早春的时候,李白在江夏还遇到一位姓蔡的朋友。因他在家族同辈中排行第十,所以李白在《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一文中称呼他蔡十。蔡十是安州云梦县人,李白既然已在安陆安家,跟蔡十也算是同乡。但文中又说到对蜀中老家的思念。他说离乡三年未归,恰逢春天草绿,又起乡思,这时候见到蔡十,心里宽慰许多。他们每天在一起相聚宴饮,吟赏烟霞,“朗笑明月,时眠落花”。但蔡十马上又要还乡,李白顿生别离之愁。

迁葬了蜀中老家的同乡好友吴指南,又不得不跟安州来的蔡十分手告别了,恰在李白倍感失落的时候,孟浩然来到江夏。开元十六年(728年)的这个春天,对于年近三十岁的李白和已进入四十岁的孟浩然来说,都很不平静。李白正处于孤独中,落第不久的孟浩然亦是如此。相信他们不是匆匆见面又匆匆分手,至少相聚了几日。离别之时,这两个嗜好饮酒的大诗人,一定会多喝几杯,酒酣耳热让他们越发无拘无束,一任性情。直到孟浩然上船远去,李白又登楼目送,一首伟大的诗作诞生了。我们再来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读这首诗,马上就会感觉到很美,很诗意,很大气!这种美、诗意和大气,几乎让我们忘记这也是很深情、很缠绵、很惆怅的送别。

前两句,十四字,大半是名词,却已经诗情荡漾了。“故人”是“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离别之地是名闻天下的“黄鹤楼”,孟浩然将去的地方是大唐王朝最繁华的都会之一“扬州”。又因为黄鹤楼的神仙故事,“西辞”有了飘然洒然之美,扬州是人们向往之地,孟浩然此行是顺流而东,“下”字也来得飘然洒然。剩下只有四字,李白再来一个生“花”妙笔——“烟花三月”!

正逢阳春三月,一年之中最美之时,尤其是江南。两年前这个时候,李白离开金陵到广陵,也是三月下扬州。曾经有过的模糊记忆,还想再去的朦胧想象,让江南的繁花不是一朵一丛,一树一片,而是大片大片如烟如雾的繁花。

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碧空”“长江”,都是长江两岸最常见的景象,但“孤帆”加上“远影”诗意顿出,再加上“碧空尽”,就勾勒出了空阔辽远的万里长江水墨图。“长江”加上“天际流”,宏大磅礴的无边景象渲染出来了,而这“长江天际流”是在送别之人的“唯见”之下,就变成了借景传情,借的是江水无穷,传的是离情无尽。再把“孤帆远影碧空尽”和“唯见长江天际流”放在一起来品味,意思虽显豁,却放射出永不消逝的美与情,把我们也带到了诗人当时目送孤船远去的情境中,久久伫立,目断云帆,怅然若失。

诗人写出了深深的惜别之情,也写出了对扬州的无限向往。他恨不能飞到那个消失于天际的孤船上,在这“烟花三月”,与孟浩然同下扬州。

这时候的李白结婚不久,在原本陌生的异乡有了自己的家。岁月流去,逝者如斯,他向故土、向青春告别的失落和惆怅,想必也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怅然之情两相类似吧? ddVNsmultOQKiy6Q7tzKzkQHbjK7YD/1PKEyeEkp4c/7wMZdcGWM3p00qPsRTIv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