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理科专业,是男生主宰的天下?

Q4.我的理想是将来成为一名理科专业的研究者。学校负责指导升学志愿的老师却告诉我:“这条路对女生来说太不现实!”还说:“搞学术也需要充沛的体力,看看日本的诺贝尔奖得主清一色是男性,不就知道了!”难道说从事理科研究,对女生而言当真不可企及吗?

A4.指导升学志愿的老师,对当今的社会动态会不会太过闭目塞听、缺乏了解了?大概成天窝在学校里,两耳不闻窗外事,才形成了这副认知吧?女孩的大脑构造不适合学习理科?压根没这回事。做学术虽说需要体力,但从事其他工作、家庭育儿等,体力也同样不可或缺。搞学术研究大约不会比搬家公司的从业者对体力的要求更高吧?这样强度的研究工作,女孩也完全能够胜任。说什么“女孩不擅长数学”“男生从小数学就灵光”,正是这种无稽的刻板论调,压制了女孩学业能力的发挥。相信我,“男女的大脑构造天生不同”之类的论调,纯属毫无根据的“伪科学”。

目前,日本政府正致力于培养“理科女”(在理科方面有专长的女生),并为此采取了各种相应的措施。不如说,填报志愿时选择理科,反而更容易获得“推荐入学”的资格,也更易于争取到奖学金。这分明是对你学业前途更为有利的选择 。“女生不适合学理”的刻板论调之所以大行其道,还有一个原因是:与国外相比,日本在过往年间理科女的数量确实太少。指导老师告诉你“日本的诺贝尔奖得主清一色是男性”,从事实层面来讲并不算错。但是,放眼瞧瞧海外吧。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根本不乏女科学家。例如居里夫人,一生中甚至两度获奖(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化学奖)。那么,为何日本的诺贝尔奖得主全是男性呢?请告诉你的指导老师:“都怪老师您这样的人,才断送了女孩子在理科领域里继续探索的愿望与热情啊!”(笑)

类似升学指导老师抱有的这种想法,在性别教育学的概念中称作“性别的社会定轨”。就好比田径运动的赛跑项目,跑道是由一条条白线区隔出来的固定区域对吧?眼下的教育方式,正是预先划好女生赛道与男生赛道,并诱导选手们千万不可跑过线。而这种“定轨教育”,只会扼杀女孩与男孩的个性。

的确,在过去的日本,研究领域里男性占据了压倒性的有利地位。这并非因为男性的大脑尤其适合于理科研究,而是男性更容易获得研究职位,不必为家事、育儿操心,可以埋头于研究本身,藉此保障了宽松的治学环境,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发表学术成果的机会。然而,社会时刻处在动态变化当中。全世界开始意识到一件事:真正富有革新精神、乐于从事开创性研究的人是不分男女的。岂止如此,管理者更体会到:为了搞好技术革新,在科技开发的前沿应当力争人才多样化,保证队伍里同时包含男女两性的研究员。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女性可以提供不同于男性的创意、构想以及学术视角。在日本,广大男性以及在校老师的头脑大概并没有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你的人生此刻才刚刚开启,远比老师今后的人生长久。千万不要因老师的一句话而否定了自己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z1jZYEzrqYqfFlYJ7NvHdweQmdMsSvLSBOfch0IEdxyOgJduSKn1uoldcE0HMm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