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难道说,颜色也要分男女?

Q3.比起粉色、红色,妹妹更偏爱蓝色、黑色,所以日常的衣服和书包都会选择深色系。再加上她又剪了个超短发,周围的人议论纷纷,骂她“像个假小子”。请问,妹妹真的是“怪胎”吗?

A3.粉色与红色,是女孩的专属色;蓝色与黑色,是男孩的专属色;女生就该留长发,男生理应剪短发——这些陈规俗见,究竟是何时、在何处、经由什么方式给大众洗脑,并烙印在人们意识深处的呢?真想问问刚出生的小婴儿。女婴会自然而然地把手伸向粉色或红色的物品,男婴会见了蓝色、黑色就本能地笑逐颜开吗?研究表明,婴儿往往对红、黄等明快的颜色显示出浓厚兴趣。我们能说,选择红色物品的男宝宝就是“女孩气”吗?而且,在婴儿出生前,亲戚朋友会纷纷打听,“听说是个千金啊?”便寄来缀满花边的小衣服;“原来是个胖小子啊!”就送上蓝色的襁褓作礼物……或许,正是周围的这种反应,塑造了“女孩色”与“男孩色”的规则。我在Q2中也曾提到,这样的固定观念叫作“刻板印象”。

升入小学后,便到了决定书包颜色的时候。可惜,箱型皮质双肩包价格高昂,通常由爷爷、奶奶赠送,作为“升学礼物”。于是,受老一代人既定观念的影响,女孩子大概率会收到粉色款,男孩子也例必会收到黑色款吧。近年来,书包的颜色变得越来越五彩纷呈。表示“我想要绿书包”的女生,或坦言“我喜欢粉书包”的男生,会被认为是“怪小孩”吗?坚持按照自己的意愿挑选书包的小朋友,无论如何努力争取,仍会被大人阻挠说“算了吧”,最终女孩不得不收下粉书包,男孩也无奈地接受了黑书包。说到底,只是因为大人们担心“只有你一个人跟大家颜色不一样,会挨欺负哦”。不过呢,我还要再啰嗦一遍:孩童的世界,是成人社会的缩小版。创造出“女孩色”“男孩色”这种刻板陈规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孩子们模仿成年人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之下,会将刻板印象根植于头脑中。至于不愿遵从这套规则的小孩,会被骂作“怪胎”,遭到排挤和孤立。

假如每个小孩书包的颜色都不一样呢?身上的衣服鞋袜也款式各异呢?假如小朋友各有各的肤色与瞳色呢?人人都“怪”的话,意味着人人都“普普通通”。所以,在我看来,索性把学生制服也一并取消才好。为什么女生就该穿裙子,男生就得穿裤子?仔细想来,实在岂有此理。裙装的下摆空空荡荡,到了冬天冻得要命,也不适于行走跑跳。近来,据说女生制服也推出了裤装的选项,但貌似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这项改革。还不如干脆地把制服淘汰掉呢!穿制服没办法频繁清洗,卫生也成问题。还是T恤衫、牛仔裤更加便利,不管男孩女孩都可以穿着它们自由自在地活动、奔跑,脏了就丢进洗衣机“哗啦啦”转几圈,怎么洗都不心疼。五颜六色的T恤衫通常印有各种Logo和图案,能够将个性展露无遗,教室里也会平添几分时尚感,显得一派亮丽。目前,已有些学校取消了制服。不愿在“是男是女”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上费脑筋的小朋友也纷纷登场。非要在裤子还是裙子里来个二选一,未免太不自由了。

想想看,“所有人必须面目划一”的学校,和“千人千面才更有趣”的学校,哪一方更能发展儿童的创造力?答案明摆着,当然是后者。有一说一,我真的担心,就凭当今日本教育的思维僵化,早晚会跟不上全球千变万化的形势,被其他诸国远远抛在队尾。从书包的颜色聊到教育的未来,话题跳跃性很大,但凡事皆是以小见大的,一件事里往往隐含着一万件事的规律。正是各种微小事物一样一样不断累积,才构成了我们眼下置身的社会。 Sx0HfsAYg0k4SEYhLK90i79YZVUsJiO4tKj/SVaFEaVYLxDfeITaAeMWds9Tui4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