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舞蹈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开始。正如以赛亚先知的书上写着:“看哪,我差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预备你的道路;在旷野有呼喊者的声音:‘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照这话,施洗的约翰在旷野出现了,传讲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可1:1-4)

马可不费笔墨,一开头就明确指出耶稣基督的身份。他直接、确定无疑地称耶稣为“基督”“神的儿子”。“基督”( Christos )是希腊文,意思是“受膏者”。在希伯来文中,“基督”被称为“弥赛亚”,指那位临到世界的“受膏者”,他要施行神的统治,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压制和苦难。基督不只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君王,更是指那位要临到世界的大君王。

但是,马可不仅仅称耶稣为“基督”,而是更进一步,称“基督”为“神的儿子”。这称呼极为大胆,令人震惊,超越了当时的人们对“弥赛亚”的一般理解。如此称呼,事实上是宣称耶稣是弥赛亚,具有完全的神性。随后,马可在整卷福音书中从未躲闪含糊,而是始终如此宣称。他引用先知以赛亚的预言,明确指出施洗约翰的到来应验了旷野“呼声”,他就是“预备主的道”的那位。如此应用先知预言,实际上是把耶稣等同于“主”,即全能者神本身。可见,主神、神圣君王(即众人一直翘首以待的拯救者)、耶稣这三个称呼是指同一位。

马可如此大胆的宣称深深扎根于以色列古老的历史和信仰传承中。他向人们宣讲,基督教不是一种全新的信仰。耶稣的来临,应验了旧约先知的预言、渴望和异象;耶稣基督就是那位神圣君王,他临到世界,施行统治,更新万有。

现实之舞

如此介绍耶稣之后,马可在接下来的经文中让我们一瞥现实世界的故事:

那时候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在约旦河里受了约翰的洗。他从水里一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仿佛鸽子降在他身上。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圣灵随即催促耶稣到旷野去。他在那里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和野兽在一起,有天使来服事他。(可1:9-13)

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以鸽子比喻神的灵,并不令人吃惊和难以想象。但是,在马可时代,如此描述则相当罕见。在犹太教圣典中,把神的灵比喻为鸽子,只出现过一次,是在他尔根译本(Targums,即马可时代犹太人所阅读的旧约圣经亚兰文译本)中。创造天地的记述在《创世记》1:2提到,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这里希伯来文动词的意思是“鼓翼”:神的灵在水面上振翅运行。为了抓住这极为生动的喻象,犹太拉比在旧约亚兰文译本中如此翻译这节经文:“大地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 如同鸽子 在水面上鼓翼运行。神说:‘要有光。’”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神、神的灵,以及神借之创造世界的话语,一起运行,共同创造。在耶稣受洗时,这三个位格也同样临在:圣父从天上说话,圣子是道,圣灵如同鸽子降临。马可有意把我们带回到圣经创造叙事的开头,带回到历史的起点。创造世界是三位一体神的作为;基督降临,救赎世界,更新万有,同样是三位一体神的作为。

马可描述基督受洗的意图正在于此。但是,这种意图与我们何干?认识到创造和救赎同是三位一体神的作为,这对我们重要吗?

三位一体的教义很难理解,它挑战我们的认知力。三位一体教义宣讲神是独一的,却又永恒地以三个位格存在。三一神论不是三神论,不是讲论三个神在一起和谐做工。三一神论也不是单一位格论,即独一神此时以一种形式出现,彼时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位格只有一个,显身不同而已。三一神论认为神是独一的,却有三个位格,彼此相知相爱。神在本体上既非一重于三,也非三重于一。

当耶稣从水中上来时,父神环绕他,以爱的话语遮盖他:“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同时,圣灵以能力覆蔽耶稣。马可在此让我们一窥终极实在的至深内核、生命的意义以及宇宙的本质。这是三位一体神内在生命中从永恒到永恒始终发生的律动。圣经启示我们,圣父、圣子和圣灵彼此荣耀对方。《约翰福音》记载的耶稣祷文说:“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了你,你交给我要作的工,我已经完成了。父啊,现在让我在你自己面前得着荣耀,就是在创世以前我与你同享的荣耀。”(约17:4-5)三位一体神的每一个位格都荣耀其他两个位格。这是一种舞蹈。

C.S.路易斯(C.S.Lewis)是我喜爱的作家。他说:“基督教的神不是一个静态的存有……而是一种动态的、活力满溢的律动,是一种生命,近乎一种戏剧。如果你不认为我不着边际,我甚至可以说,神犹如一种舞蹈。” 1 神学家哥尼流·普兰丁格(Cornelius Plantinga)更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脉络。他说,圣经指出,圣父、圣子和圣灵彼此荣耀对方,这意味着“神性本体中的三个位格彼此高举,彼此相契,彼此顺服……每个位格都把对方怀揣在自己存有的核心处。在持续不断的给予和接纳的律动中,每个位格都拥抱对方,围绕对方……因此,神的内在生命满溢着对他者的拥抱和关注”。 2

如果你发现某物拥有美之本质,你就想去荣耀它。它的美紧紧抓住你的想象力,促使你去崇敬它。对我而言,莫扎特的音乐便是如此。在大学音乐鉴赏课上,我因赏析莫扎特而得了满分。我必须成绩优异才能找到好工作,换言之,我赏析莫扎特是为了赚钱。但今天我很乐意花钱去听莫扎特音乐会,不再因为要借此赚得什么,而是因为其内在之美。它不再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如果你发现某人如此之美,你会很想无条件地服事他。当你说,“只有对我有好处,我才会提供服务”,这不是在服务他人,而是借助他人服务自己;也不是围绕他人,以他人为轴心,而是利用他人,让他们围绕着你。

当然,我们中间有些人 看起来 不自私、富有责任感,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能拒绝别人:当我们对每样事都说“是”时,人们就总想利用我们。每个人都会说,“哦,你大公无私,舍己奉献,你需要多为自己着想一点,照顾好自己。”但是,想想我们中间还有一些人,不分你我,不设界限,从不拒绝让别人占自己的便宜,从不拒绝让别人利用自己——你认为我们这样做是出于对他人的爱吗?当然不是。我们如此行,是出于 需要 ,出于胆怯。我们出于恐惧和胆怯,对每件事都难以拒绝。这绝对不是荣耀他人。荣耀他人,意味着无条件地服务他人,不是从服务他人中捞得什么好处,而是纯粹为了他人的真实本相而爱他们,欣赏他们。

圣父、圣子和圣灵,每一位都以其他两位为中心,崇敬他们,服事他们。由于圣父、圣子和圣灵彼此荣耀,彼此爱戴,神深感幸福,无限幸福。试想,如果你遇到一个人,让你仰慕有加,你甘愿为他做任何事情;同时,你还发现,对方也仰慕你,甘愿为你做任何事,这让你感受如何?绝对喜乐,绝对满足,绝对幸福。那正是神从永恒到永恒所拥有的喜乐和幸福。圣父、圣子和圣灵,相互把爱、喜乐和崇敬倾倒在对方身上,彼此服事。三个位格之间都无限地寻求对方的荣耀。因此,神是幸福的,他无限幸福。那是真正的舞蹈。

“如此认识神很重要吗?”路易斯写道,“这比世界上任何事都重要。神性中三个位格之间的舞蹈、戏剧或生命之模式,应当在每一个体生命中演绎出来……(喜乐、权能、平安、永生)像是充满活力与美妙的泉源,要从现实核心中喷涌而出。” 3 路易斯为何看重舞蹈这一意象呢?一个自我中心的生命,是一种封闭的、静态的生命,没有敞开的活力;一个自我中心的生命,是把自己当作轴心,让每件事都围着自己转。只要满足我的需要,不损害我的利益,或许我也能帮助他人,也能结交朋友,也能坠入爱河;甚至我也会慷慨解囊,帮助穷人——只要那样做让我感觉良好,且对我的生活不要有太大影响。自我中心视其他一切都成为达到目的的手段。我所要的和我所喜欢的,就是我的目的,不可讨价还价,我的利益总是高于他人的利益。我可以与别人结交玩乐,叙旧闲聊,但归根结底,每件事都得围着我转。

如果每个人都说,“不行,你得围着我转!”那会怎样?想一想,五个人,十个人,一百个人,同时出现在舞台上,每个人都要成为中心。如此情形,舞蹈不再。人们只能站在那里,对他人说,“你们围着我转。”结果,大家都只能一动不动。此时跳舞即使有一丝可能,也将是一场冒险。

三位一体神完全不同。圣父、圣子和圣灵,不是囿于自我,而是 彼此 舍己的爱,这是神的内在本质。每个位格都不会要求另两位围着自己转;每个位格都甘心环绕和运行在另两位的身边。

进入舞蹈

如果这是一切存有的终极状态,如果这是创造宇宙万有的神的形象,那么这真理对我们而言就有荣耀的内涵,足以重塑我们的生命。 如果是三位一体神创造了世界 么爱的关系就是生命最终极的本真实在

至此可以看出,对神的不同认识,会产生对生活不同的理解。如果没有神——如果我们出现在地球上纯属偶然,完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么你我所说的爱,就只是大脑的化学反应而已。进化生物学家认为,我们里面没有哪样东西不是为了帮助我们祖先更为成功地承传基因密码。如果你感受到爱,那仅仅是因为诸多化学因素的整合作用使你能够生存,让你身体各个部位各就其位,为了能承传基因密码而已。那就是爱,爱纯粹是化学反应。如果有神,神是存在的,但神只有一个位格,那么神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是爱。神在创造世界之前,只有一个位格,那时不存在爱的概念,因为爱只能存在于关系当中。如果具有一个位格的神创造了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万有,那么这样的神在本质上不是爱。神的本质或许是权能与伟大,但绝对不是爱。然而,如果从永恒到永恒,无终无始,终极实在是位格间彼此相知、彼此相爱的共同体,那么终极实在就是爱的关系,爱的团契。

三位一体神为何创造世界?如果神只有一个位格,你或许会说,“神创造世界,由此他才能从受造物中得到对他的崇敬之爱,只有那种爱才会带给他喜乐。”但是,三位一体的神在创造世界之前已经拥有了爱和喜乐——他从自己里面所领受的爱,远比人类对他的爱更为纯洁、更为有力。既然如此,神为何创造我们?答案只有一个。神创造我们,不是为了 获得 喜乐,而是 给予 喜乐。他创造我们,是邀请我们进入那神圣的舞蹈,是对我们说:如果你荣耀我,如果你让我成为你生命的中心,如果你发现我的本体美丽,那么你会进入那神圣舞蹈,而你正是为此被造。你被造不只是为了相信我,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属灵人,不只是为了在事情变得一团糟时向我祷告,获得一点启发。你被造是让你生命中每一件事都以我为中心,是基于你与我的关系来思量每一件事,是无条件地事奉我。这正是你喜乐的源头,也是那神圣舞蹈的本真。

你如今是置身于这神圣舞蹈之中,还是仅仅相信神存在于你之外的某个地方?你是在这神圣舞蹈之中,抑或只是在困难无助时向神哀哭祈祷而已?你是在这神圣舞蹈之中,还是环顾左右寻找某个能围着你转的人?如果生命是一种神圣舞蹈,那么你最迫切的需要,是置身于这舞蹈之中。这才是你被造的目的。 你被造就是要进入三一神的神 圣舞蹈之中

战地舞蹈

耶稣受洗之后,立刻进入旷野受撒但的试探。马可写道:

圣灵随即催促耶稣到旷野去。他在那里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和野兽在一起,有天使来服事他。(可1:12-13)

马可在此告诉我们,尽管终极实在好似舞蹈,我们却要在争战中经历这实在。

马可将希伯来圣经与耶稣生平作了平行记述,借此将其记载融入读者的共同历史中。在《创世记》中,圣灵在水面上运行,神说有就有,人类被造,历史就此展开。然后发生了什么事呢?撒但在伊甸园试探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

而在《马可福音》中,也同样有圣灵、水、神说话、新人类和被改变的历史,以及随即撒但在旷野试探耶稣。两种记述模式类似。马可的遣词更有针对性,他说耶稣“和野兽在一起”。马可写作这卷福音书时,基督徒正为了信仰遭受逼迫,很多人被抛入斗兽场去喂野兽。毫不奇怪,许多幸存下来的基督徒,在面对是否要为基督殉道时会犹豫不决。他们对神的忠心受到试探。但他们在此看见耶稣正如亚当一样,享受着与神美好甜蜜的关系,然而他也要面对并抵御临到他的威胁。

请注意,耶稣进入旷野不是一不小心误入歧途,而是进入 战场 。诱惑并非空穴来风,没有操纵者——一个实实在在的敌人正在施加诱惑。马可视撒但为实存,不是神话。这显然与当代文化格格不入,因当代人怀疑超自然的存在,更不用说真实的魔鬼了。对我们而言,撒但只是一种拟人化的邪恶力量,为前科学之迷信社会的残留。它如今只是一种象征,人们借以开脱自己应为邪恶所负之责。但是,如果你相信神,相信良善的超自然位格,那么很自然,你也应该相信邪恶的超自然位格。圣经说世界上存在真实的邪恶力量,而且这些力量极其复杂和狡猾。撒但是这些力量的元首,它试图诱惑我们离开神,不再与神共舞。正是在伊甸园的亚当身上,又在旷野的耶稣身上,我们看到了魔鬼的伎俩。

在伊甸园里,神对亚当说,“要顺服我,不可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考验?我在上文说过,神创造我们是让我们围绕他旋转,是以神为中心建造我们的生命,是让我们进入那神圣舞蹈。当神说,“不可吃”,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为什么不可吃?”神没有对此作出解释。我要问你:为什么你会认为那是一个问题?如果你顺服神是因为你知道那对你是祝福,你就不会轻举妄动。你会说:“好,这很合理。我知道为什么应当顺服,也知道为什么不该吃那棵树上的果子。我不会去吃,肯定不会。”如果顺服神是出于这样的动机,那么神就成了人达成自己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

事实上,神是在说,“仅仅是因为你爱我,所以不要吃那棵树上的果子——仅仅是因为我那样命令,仅仅是为了我。”亚当和夏娃在考验中失败了。从此,整个人类在同样的考验中一败再败。撒但激发鼓励人失败。撒但伴随人左右。他说,“这种舍己的爱,让你脆弱不堪,伤痛不已,让你围绕他人旋转——这种理念绝对行不通。”

事实上,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旷野中耶稣的身上。马可没有告诉我们耶稣面对的诱惑是什么,马太却有记载(太4:1-11)。马太基本是在说,撒但诱惑耶稣不再围绕圣父和圣灵旋转,也不再围绕我们旋转。而是转向确保他人都围绕自己旋转,保护自己。当然,这诱惑并没有终止于旷野:在耶稣余下的日子里,他一直受到撒但的攻击。这攻击在另一个园子——客西马尼园——里达到高潮,而这园子也是伊甸园的终极对应。

看着亚当和夏娃,我们会轻易说:“你这个笨蛋——为什么要听撒但的话?”但是,我们都清楚,撒但的谎言仍旧在我们心中,因为我们害怕相信神——实际上是害怕相信任何人。我们静止不动,因为撒但告诉我们应当如此——那就是他与我们争战的伎俩。

然而神没有丢弃我们,任凭仇敌攻击。神对耶稣说,“在这棵树上顺服我——这树就是十字架——且顺服至死。”耶稣做到了。他在你之前进入真正战争的核心,把你领进终极实在之舞。他在永恒中所享受的,也要赠送给你。当你正处在激烈争战中,当你被诱惑、受伤、软弱时,你也会在灵魂最深处听到耶稣所听到的天外之音:“这是我的爱子—— 是我的爱子,我爱你,我喜悦你。” wxJXMgu6gibBqjBphxgEfdFyCgjG0dLBBWithkXGKWED1Kyg5J8m8A/BIe0qEYJ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