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坚持人民至上,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世所罕见成就的力量之源。
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离不开人民的创造性参与。列宁指出:“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 早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就说过:“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 他在《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一文中讲:“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一事无成。”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推动革命取得胜利的力量之源,是因为人民受的苦难最深,对美好社会最为期盼,对革命斗争的具体环境、手段也了解得最为透彻,最能为革命斗争提供有成效的实践经验。回顾中国近现代史,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一条主线:仁人志士提出并探索了多条救国救民道路但均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靠发动人民群众参与革命成功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立起了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放开手脚、敢想敢干,全国各行业各领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史一再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力量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积极作用,运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