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9年,张骞奉使凿空西域,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首个里程碑。西方对中国的幻想、憧憬、好奇、认知,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献中频频出现的“赛里斯”(拉丁文Seres),一般认为源自汉字的“丝(Si)”,也就是拉丁文中“丝(Serica)”一词的来源。丝在西方古典文献中演绎为三种基本涵义:(1)丝绸织物的名称——赛里斯(丝);(2)擅长制作丝绸的民族——赛里斯人(丝人);(3)丝绸民族居住的国度——赛里斯国(丝国)。
张骞并未抵达欧洲,那么遥远的罗马人是何时、何地、如何与丝绸邂逅的呢?后世对这段邈远的记忆,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一个版本认为,罗马人与丝绸的第一次接触,发生在东西方军事冲突的战场上。
公元前53年,古罗马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M arcu s Licinius Crassus,约前115—前53)率领7个军团4万士兵,越过幼发拉底河,与安息军队进行决战。安息是横跨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亚洲古国,建于公元前247年,开国君主是阿尔撒息,汉朝取“阿尔撒息王朝”之音,将其译为“安息”。
双方大军在卡莱(Carrhae)展开了鏖战,在罗马军队凶猛攻势下已露败象的安息军队,在其天才统帅苏莱那的命令下,突然展开一幅幅巨大的军旗,在日光照射下令人眼花缭乱,罗马士兵在惊愕与慌乱中丧失斗志,2万余人阵亡,1万余人被俘。
据西方史学家考证,那些鲜艳刺目的军旗,是用穿越浩瀚的沙漠从中国运来的丝绸制成的。因此这次惨痛的失败,促成罗马人首次近距离接触中国丝绸。此后不久,罗马人也设法得到了这种神奇的物品,其华丽多彩、轻柔细软的优良质地,远远超过了罗马人常用的棉毛或羊毛纺织品。
卡莱战役之后不过40年,也就是奥古斯都(Augustus,又译作“屋大维”)执政的后期,穿着丝绸在罗马贵族中成为一种身份标志与社会风尚。由于罗马不能直接从东方获得丝绸,只能从安息商人手中购买,所以其价格昂贵得离谱:一磅高级丝绸料子(约10尺)值12两黄金,丝绸与黄金几乎是等量交换的。
巨大的丝绸需求,造成罗马帝国贸易逆差的扩大,每年用以支付进口丝绸的货款高达10万盎司黄金,致使国库逐渐空虚,因此元老院曾颁布命令,禁止男人穿丝绸服装。罗马奥勒留皇帝(Au relius,161—180)曾带头不穿丝绢袍服,并禁止贵族穿戴丝织物。但这些措施无法阻止人们对美的追求,丝绸服装从贵族迅速普及庶民。
随着丝绸在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诱发了罗马人强烈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由此产生种种幻想和猜测。奥古斯都时代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 ig ile,前70—前19)《田园诗》(一作《农事诗》)写道:“塞里斯人从他们那里的树叶上采集下了非常纤细的羊毛。” 几乎同时代的罗马地理历史学家斯特拉波(Strabo,约前63—约23),在其《地理书》中也记载:“也是出于同一原因(气候的酷热),在某些树枝上生长出了羊毛。尼亚格(Néarque)说,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羊毛纺成漂亮而纤细的织物,马其顿人用来制造坐垫和马鞍。这种织物很像足丝脱掉的皮织成的赛里斯布。” 知识渊博的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23—79),在《自然史》(又译作《博物志》)一书中描述得更为详细:
图2-2 西方传说中的“羊毛树”
人们在那里所遇到的第一批人是塞里斯人,这一民族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室完成纺线和织布这两道工序。由于在遥远的地区有人完成了如此复杂的劳动,罗马的贵妇人们才能穿上透明的衣衫而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
古罗马著名诗人伊塔利库斯(Siliu s Italicu s,约28—约103),在《惩罚战争》中充满想象力地描述长满羊毛的奇幻树林:
旭日的光辉已经照遍塔尔泰斯海(Tartesse)面,冲破黑夜的重重暗影,照临东国的海岸。晨曦照耀中的赛里斯人前往小树林中去采集枝条上的绒毛。
……
赛里斯人居住在东方,眼看着意大利(火山)的灰烬漂白了他们长满羊毛的树林。天哪!这真是蔚为奇观!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即历史上的拜占庭,建都于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带),虽然势力向东大幅度扩展,但是安息扼守着通往远东的商道,罗马人不得不通过安息人的转手,高价获取他们需要的丝绸。
图2-3 查士丁尼像
到了查士丁尼(Justinianus,527—565在位)治世,拜占庭面对的是强大的波斯帝国,双方围绕丝绸货源斗智斗勇。据唐僧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记载,查士丁尼为摆脱波斯人对丝绸价格的垄断,计划与埃塞俄比亚人联手,绕过波斯走海路去印度购买丝绢,然而这个计划因波斯人阻碍而失败。无奈之下,查士丁尼请突厥可汗出面调停,然因波斯王毒杀突厥可汗的使臣,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爆发史称“丝绢之战”、长达20年之久的战争。
“丝绢之战”使罗马和波斯彻底决裂,因蚕丝奇缺而价格飙升,罗马境内的丝织加工业濒临停顿。在这种情况下,查士丁尼设法在本国自主发展蚕桑生产。这时一名传教士自称知悉养蚕和植桑的方法,他游历东方一年时间,将蚕种和桑籽藏在竹杖中偷偷带回罗马,并按道听途说的方法将蚕种埋入地下,又将桑籽放在怀中孵化,结果当然以失败告终。
正在罗马人一筹莫展之际,印度僧人的登场使事情又有了转机。关于拜占庭获知丝绸生产技术的过程,拜占庭史学家普罗科波(Procope de Cesaree,?—562)在《哥特战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某些来自印度的僧侣们深知查士丁尼皇帝以何等之热情努力阻止罗马人购买波斯丝绸,他们便前来求见皇帝,并且向他许诺负责制造丝绸,以便今后避免罗马人再往他们的宿敌波斯人中或其他民族中采购这种商品了。
他们声称自己曾在一个叫赛林达(Serinda)的地方生活过一段时间,而赛林达又位于许多印度部族居住地以北。他们曾非常仔细地研究过罗马人地区制造丝绸的可行方法。由于皇帝以一连串问题追问他们,询问他们所讲的是否真实,所以僧人们解释说:“丝是由某种小虫所造,天赋了它们这种本领,被迫为此而操劳。”他们还补充说:“绝对不可能从赛林达地区运来活虫,但却很方便也很容易生养这种虫子;这种虫子的种子是由许多虫卵组成的;在产卵之后很久,人们再用厩肥将卵种覆盖起来,在一个足够的短期内加热,这样就会让小动物们诞生。”
听到这番讲述以后,皇帝便向这些人许诺将来一定会特别厚待恩宠他们,并鼓励他们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言论。为此目的,这些僧人返回了赛林达,并且从那里把一批蚕卵带到了拜占庭。依上述的方法炮制,他们果然成功地将蚕卵孵化成虫,并且用桑叶来喂养幼虫。从此之后,罗马人也开始生产丝绸了。
根据该书的记载,罗马人大约在6世纪中期终于弄清了丝绸生产的奥秘,并随后开始大规模生产。普罗科波提到的“赛林达”,一种译法作“塞林提亚”,这又是个什么地方呢?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讲到瞿萨旦那国的“麻射僧伽蓝及蚕种之传入”,讲述一个与蚕和蚕种相关的故事:
王城东南五六里,有麻射僧伽蓝,此国先王妃所立也。昔者,此国未知桑蚕,闻东国有也,命使以求。时东国君秘而不赐,严敕关防,无令桑蚕种出也。瞿萨旦那王乃卑辞下礼,求婚东国。国君有怀远之志,遂允其请。瞿萨旦那王命使迎妇,而诫曰:“尔致辞东国君女,我国素无丝绵桑蚕之种,可以持来,自为裳服。”女闻其言,密求其种,以桑蚕之子置帽絮中。既至关防,主者遍索,唯王女帽不敢以验。遂入瞿萨旦那国,止麻射伽蓝故地。方备仪礼,奉迎入宫。以桑蚕种,留于此地。阳春告始,乃植其桑。蚕月既临,复事采养。初至也,尚以杂叶饲之,自时厥后,桑树连阴。王妃乃刻石为制,不令伤杀,蚕蛾飞尽,乃得治茧,敢有犯违,明神不祐。遂为先蚕建此伽蓝。数株枯桑,云是本种之树也。故今此国有蚕不杀,窃有取丝者,来年辄不宜蚕。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瞿萨旦那国原先不知道养蚕方法,听说“东国”有桑蚕,君主禁止蚕种外传。于是,瞿萨旦那王要求与东国和亲,嘱咐迎娶东国公主的使节暗示公主偷携蚕种出境。公主心领神会,悄悄地在帽子的丝絮中藏入一些蚕卵,当出嫁队伍到了边关时,守边官员不敢查验公主的帽子,于是蚕种就被带到了瞿萨旦那国。到了春天,人们种植桑树,饲养蚕种。此时,王妃(公主)刻石为令,不准伤害桑蚕,如有违反,神灵不佑,此后成为制度。
图2-4 金汁写本《丹珠尔》影印本(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瞿萨旦那”是梵文Gostana的音译,古书中常称“于阗”,即今天新疆的和田。这个故事还有其他版本,藏文大藏经《丹珠尔》中有一部《于阗国授记》(Li1001b3iyul lung bstan pa),书中讲述了类似的故事,只是情节稍有不同;《新唐书·西域传》谈到于阗国时,亦有如下记载:
初无桑蚕,丐邻国,不肯出。其王即求婚,许之。将迎,乃告曰:“国无帛,可持蚕自为衣。”女闻,置蚕帽絮中,关守不敢验,自是始有蚕。女刻石,约无杀蚕,蛾飞尽得治茧。
历史真是奇妙!1000多年后的20世纪初,匈牙利裔英国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的斯坦因进入和田,在一处古代民居的遗址中发现一块木板画。
这块木板画上有四位人物,中间那位女子身份显贵,头戴一顶华丽的冠帽,上面缀满珠宝;左侧女子高举左手,直指着那顶宝冠,似乎在说这宝冠中藏有什么。右边那位女子坐在布满经线的织机旁,手执纺织工具。斯坦因意识到这位头戴宝冠的女子,就是玄奘所讲故事中的“东国公主”。
图2-5 蚕种西传木板画(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