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兵变之祸:改朝换代的轮回诅咒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如今,陈寅恪先生对于宋朝的这句评语,几乎成为宋代文治最有力的背书。人们称赞宋朝的文化昌盛、政治宽容,批评它的崇文抑武、军事不振,但无论对其持怎样的态度,都离不开臻于造极的宋朝文治。

可这样一个在后世眼中右文的朝代,却脱胎于乱世,即被称为“僭乱之极”(清·赵翼语)、乱到极致的五代时期。《资治通鉴》的主要编修者之一,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范祖禹,在其个人著作《唐鉴》中写道:

扬雄曰:“阴不极则阳不生,乱不极则德不形。”唐室之乱极于五代,而天祚有宋。太祖皇帝顺天人之心,兵不血刃,市不易肆,而天下定。神武所临,海外有截。

在范祖禹笔下,结束五代乱世、开启宋朝治世的关键,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兵不血刃,市不易肆”的开国活动——陈桥兵变。

但无论如何吹捧不流血,如何规避“兵变”二字,兵变终究是兵变,这绝非太平盛世的美谈。生长于乱世的赵匡胤,其青少年时代,始终笼罩在兵变的阴影中。

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地方藩镇坐大;晚唐经黄巢之变,朝廷对地方彻底失去控制,直至被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取代。此后的中原分崩离析,彼此混战的割据政权各霸一方,大者如五代十国,小者更是数不胜数。所以,一提到唐末五代,对这段历史不甚熟悉的朋友往往会想到羸弱的中央朝廷与强大的地方藩镇之间的矛盾。

虽然这种矛盾确实存在,却不是最致命的。自朱温称帝起,宣武军的藩镇军队摇身一变,成了后梁王朝的中央军队——禁军。同时,为了防范其他节度使也称王、称帝,朱温不断扩充禁军,兵力骤增至二十余万人,这使唐末原本羸弱的中央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此后的皇帝们不断把自己在藩镇时的嫡系军队加入禁军中,扩充禁军的力量,到了五代第二个王朝——后唐时,禁军实力已经在地方藩镇军队之上,中央有了驾驭地方的能力。

但新问题也接踵而至。

一个问题是将驾驭不了兵。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兵是由节度使花钱雇用的职业军人,这帮人的绝技不是打仗,而是逼节度使“老板”给自己发钱。“老板”若不同意,他们就发动兵变,“炒了老板”,然后再拥立一个肯出更多钱的人当“老板”。现在这帮老兵油子摇身一变成了禁军,自然把“优良传统”也带了过来。

另一个问题是帅驾驭不了将。禁军力量越来越强,禁军将领的权力也随之越来越大。偏偏五代时期士族门阀彻底衰落,数百年间第一次挣脱血缘门第观念的人们都想过把皇帝瘾;而这些来自庶族乃至贫民阶层的将领,又都是在战场上舍得一身剐的猛人。于是乎,禁军将领们积极地把一个个皇帝拉下马。

士兵要发财,将领要称帝,大家都很过瘾,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子既然成了人尽可做的皇帝老儿,谁还在乎什么政治伦理、统治秩序?

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在这样一个兵变不断的时代出生、长大的。而他的出生,传说也与兵变密不可分。

后唐同光四年(926)二月初的一个夜晚,驻守贝州(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西北)的士兵皇甫晖心情抑郁。本来他所属的军队戍卫期已满,应该回乡休息;但因遭到唐庄宗李存勖的猜忌,被迫继续屯戍。心里发堵的皇甫晖,又在赌场上欠了一屁股债。堵上加堵,皇甫晖便煽动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并胁迫低级军官赵在礼为帅,一路杀回自己的老家邺都兴唐府(又称魏州,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东北)。唐庄宗派出宗室李嗣源率禁军平叛,没想到禁军士兵为了邀功请赏,竟然与叛军里应外合,共同拥立李嗣源为新皇帝,然后杀回首都洛阳,要了唐庄宗的命。

这场魏州兵变是典型的唐末五代式兵变。

据说,做了皇帝的唐明宗李嗣源并不想当“接盘侠”,每天夜里在宫中向老天爷上香祷告:“苍天在上,臣本异族之人,哪里有能力治理好天下呢?可是这世间的战乱实在太久,愿苍天早日降下一位圣人来拯救苍生吧!”

好巧不巧,第二年(927)二月十六日,赵匡胤就在洛阳的夹马营里降生了。

众所周知,宋朝最初的两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是亲兄弟,网友们常常把他俩称作“赵大”和“赵二”。不过,严格来说,赵匡胤并不是老大,他还有一个早夭的大哥。

赵匡胤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亲赵弘殷是后唐禁军的低级军官,赵大算是个“军二代”,生活还算过得去,加之唐明宗是五代时期为数不多的有道之君,托他们的福,赵匡胤的童年平安快乐,没事儿还能去家门口的学馆读个书,在大院里骑个马。

但兵变会迟到,却绝不会缺席。

应顺元年(934),赵匡胤8岁(古人多以虚岁计龄,本书年龄均为虚岁)。后唐国都洛阳。潞王李从珂发动兵变,攻陷国都,逼死了唐明宗的继承人唐闵帝李从厚,自己登基为帝。李从珂胜利的关键,是争取到了禁军低级军官的支持,并许诺事成之后重赏军士。可是在攻入洛阳后,李从珂才发现国库已空。为了安抚将士,他只好命三司使(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部长)竭泽而渔,百般搜刮,连皇宫里的太后、太妃也没能躲过这场浩劫,更别提寻常百姓了。这是赵匡胤第一次目睹大型兵变。

开运三年(946)十二月,赵匡胤21岁。后晋国都开封。率领晋军与契丹人作战的禁军统帅杜威临阵倒戈,导致契丹军队攻入开封,后晋灭亡。契丹人在中原烧杀劫掠,成千上万汉民惨遭暴虐。当时赵家已随禁军迁入开封,赵匡胤再次目睹兵变,深受刺激,旋即走出家门,闯荡社会,要在这个看不见尽头的乱世里寻找一线光明。

乾祐三年(950),赵匡胤24岁。后汉国都开封。经过三年的漂泊与磨炼,此时的赵匡胤已经奔赴成为河北枢密使郭威帐下的一名禁军士兵。手握重兵的郭威因与汉隐帝刘承祐矛盾激化,率军进攻开封。为了获得士兵的支持,郭威许诺城破之日,任由士兵抢掠十天。

不久,郭威攻占开封,汉隐帝死于乱军之中。变兵在城中放纵剽掠,繁华京都再度沦为人间地狱。第二天,甚至连郭威手下的将领都看不下去了,郭威这才收手,领兵撤出开封。可刚到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他就再度发动兵变,扯了一面黄色旗子披在身上,率军浩浩荡荡地开回开封,做起皇帝,建立了后周。赵匡胤从龙有功,晋升为东西班行首(相当于警卫军队中的一个小班长)。

后周是五代时期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周太祖郭威和他的继任者周世宗郭荣(郭威养子,本姓柴,俗称柴荣)都有治乱之志,这使得靠兵变和劫掠起家的王朝初现一派安定气象,恍惚间让人们有了远离乱世的错觉。

但好景不长,在立国10年后,周世宗英年早逝,留下年仅7岁的周恭帝郭宗训和辅政的禁军统帅赵匡胤。

从魏州兵变到潞王之乱,到开运之祸,再到澶州兵变,赵匡胤人生的前33年里,统治中原的王朝换了5个(后唐、后晋、辽、后汉、后周),皇帝换了11个,平均每人在位3年,还没有今天绝大多数国家元首的一任任期长。这些皇帝有一半是靠兵变上位的,有一半或直接或间接死于兵祸。主导兵变的人级别越来越高,从普通士兵到中低级军官,直到禁军统帅;兵变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从竭力搜刮到肆意劫掠,直到有组织地打砸抢。

兵变就像一个魔咒,诅咒着这个时代里的每个王朝和它的子民。很多人相信,在主少国疑之际,禁军统帅赵匡胤定会重新发动兵变,改朝换代的轮回将在劫掠的狂欢中重新开启。 ZR5aKtCH7g0i7o4r2qkyBnoMgwfPxIWGJpBGfjp4WM7PJDoBL0iRSalmIXHHIRk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