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二节
自此败乱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夜幕降临,董卓先生急匆匆挥动马鞭,汗水浸湿战甲。岁月不饶人,当年八块腹肌加人鱼线的猛小伙,现已是大腹便便。董卓仍在咬牙坚持,很可能得到董旻送来的消息——汉少帝和陈留王逃出洛阳,奔东北方向去了!老奸巨猾的董卓意识到,这是历史性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抓住!

汗水没白流,董卓在北氓山附近,找到汉少帝和陈留王等人。董卓驱马上前,趾高气扬地质问,怎么回事儿?14岁的刘辩得知,救驾将军是已故董太后的残暴远亲,自己母亲又是杀害董太后的凶手,吓得魂飞魄散,语无伦次。

9岁的刘协得知,救驾将军是已故董太后的和蔼远亲,从小被董太后养大的刘协,不慌不忙、气定神闲地叙述了事变过程。董卓大喜,觉得老董家养大的娃,就是聪明。董卓和颜悦色地伸手抱过刘协,爷俩同乘一马,缓缓向洛阳行进。

抓住机会,绝不放手。董卓护驾进入洛阳,赖着不走了,打算赌把大的——翻天!要说董卓胆够肥的,身边只有三千西凉步骑,算上董旻的千余人,也不超五千人马,跟其他赌友比,筹码差得远。袁绍及小密圈成员,掌握着西园禁卫军在内的上万精锐大军;逼宫大戏的另一位演员丁原,麾下也有万余凶悍的南匈奴骑兵;原何氏兄弟的无主旧部,更是多达数万精兵。

胆肥自然有手段!董卓极可能是在一天内,就搞定何氏无主旧部,并成功策反吕布杀死丁原。事后为镇住各位赌友,董卓让三千西凉步骑隔三岔五趁夜悄悄出城,白天再大张旗鼓回来,宣称援兵又到,唬得所有人一愣一愣的。

可话说回来,何氏旧部为何投靠董卓,吕布又为何刺杀老领导丁原?原因很复杂,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董卓出手阔绰。史书记载,董卓年轻时,不惜犯法宰杀耕牛(东汉的稀贵物)款待羌族首领,搞得大家相当感动。董卓领军打仗后,把打胜仗得到的赏赐(九千匹缣,可当货币),全部分给士兵和下属役吏,赢得将士们狂热拥戴。做人、做事很大气的董卓,深深懂得一个道理:财散人聚。

关键时刻不手软——用钱砸!大哥和大哥的比拼,比的是谁给的更大、更多,董卓大哥撒钱许愿的豪迈气度,让出手慷慨的袁绍大哥都落了下风。先输一阵的袁绍,立刻转变思路,既然比心胸不行,那就玩阴的吧。袁绍安排王允、何颙、荀攸、伍琼等亲密战友化身“墙头草”,呼啦啦投靠董卓,准备不花钱干大事。

以为掌控全局的董卓,心情大悦地研究起天气变化,表示近期天空没降雨,司空的责任很大嘛,是不是换个司空比较好?以太傅袁隗为首的朝廷大臣,数学知识很不错,大致算了下董卓部队的人数,也觉得天空没雨是司空不作为。于是现任司空火速下岗,董卓不负众望地顺利接替。

其实,换司空是小玩闹,董卓憋着大动作。为顺利推进颠覆时代发展的大计划,董卓向袁绍发出聚餐邀请,打算在酒桌上解决问题。袁绍如期赴约,酒宴在虚情假意的“友好”气氛中开始。袁绍盛赞董卓千里勤王、功不可没,董卓夸奖袁绍勇杀宦官、千秋传颂。

正在一团和气的气氛中觥筹交错,董卓看似不经意地说:“本初(袁绍的字)老弟,我觉得天下祸乱不断,都是皇帝没选好。你看看汉灵帝,无恶不作,想起来就让人生气。如今刘辩又蠢又笨,不如换陈留王刘协当皇帝吧。”

当真没有白吃的午餐!好在袁绍当大哥很多年,处变不惊的能力还算上乘,他冷静答道:“皇帝很年轻,也没干过坏事,您要废嫡立庶,大家不会同意吧?”董卓老脸一红,按着佩刀大声说:“现在天下大事,我说了算,谁敢不从!”袁绍不硬不软地说:“国家大事,我做不了主,等我跟叔叔商议后再定吧。”袁绍说得在理,袁隗又提拔过年轻时的董卓,搬出弹压正合适。

一时语塞的董卓蛮不讲理地喊开:“刘氏子孙不用留着了!”一点政治家的涵养也没有!袁绍懒得再周旋,厉声回应:“天下武力强悍者,不是董公一个人吧?”说着,袁绍把佩刀横过来,拱了拱手,直接离席而去。当日,袁绍带着淳于琼等文武亲信以及家眷兵丁,大摇大摆离开洛阳,奔冀州方向而去。

哎呀呀,袁绍早有跑路准备!恼得没在宴会厅安排刀斧手的董卓七窍生烟,号称要发通缉令。城门校尉伍琼等潜伏人员及时围住董卓劝道:“董公啊,废立皇帝是大事,只有您老人家做得出来,凡夫俗子怎能理解?袁绍不识大体,是恐惧而逃,没有其他意思。如果通缉,就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耽误您老人家废立皇帝的伟业。不妨赦免,再加官晋爵,袁绍必然欢天喜地,感谢您老人家的宽宏大量。”

《后汉书·袁绍传》记载:“卓以为然,乃遣授绍渤海太守,封邟乡侯。”一代枭雄董卓如此好蒙?口头吹捧两句就性情大变,从通缉令改委任状?不可否认,一通马屁下来,董卓先生的心情好很多,但真正促成改捕为抚的原因是现实情况。

洛阳城外,是河南郡地面。河南尹王允与袁绍渊源甚深,通缉令即便发出,也是白白浪费纸张。况且袁绍跑路前担任中军校尉以及司隶校尉等职,属下武装人员有大几千人,闹出事端不好收场。董卓盘算清楚,借着伍琼等人劝说,赶紧借坡下驴。

袁绍跑了,董卓以为没人再敢反对,趾高气扬地召集文武百官开会。董卓先生激情澎湃地说:“我觉得现在皇帝平庸,陈留王当当看,大家觉得怎么样?”以太傅袁隗为首的公卿百官没刀没枪,犯不着惹大老粗生气,全眯着眼讳莫如深。董卓得意扬扬地恐吓道:“谁敢反对,军法从事!”

士之楷模,国之桢干!明知反对无效,也要反对——尚书卢植声如洪钟:“皇帝岁数还小,没什么过失,轻言废立不合适吧?”董卓勃然变色,恨不得当场手撕了卢植!但卢植是海内知名大儒,学生成千上万,粉丝更是数不胜数,杀掉他一个,得罪几大片,着实不划算。董卓借着伍琼等人的劝说,再次借坡下驴,骂骂咧咧地把卢植免职了事。

第二天,董卓继续召集文武百官于崇德前殿,仍是老议题——废立皇帝。董卓先生怕节外又生枝,野蛮地直接公布结果:废皇帝刘辩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弹劾何太后害死董太后的罪责,将其迁入永安宫。

刘辩神情落寞地走下皇帝宝座,刘协如木偶般坐上去,何太后的哀号淹没在群臣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中……

目睹这一切的骁骑校尉曹操,打定主意:与国贼誓不两立。

史书记载:汉室亦自此败乱。 9IzZoQwXGqakWZoAkeFLaW1G8fB4d1aRmtAOc1Qz56BVsJ5qBCHxsnkNgISQw21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