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未清醒患者,在无气道保护的情况下,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易于流出,避免误吸。麻醉作用消失,患者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呼吸。
术日禁食,术后第1天患者少量饮水后,无胃胀、胃酸、胃痛等不适可进食米汤,少食多餐,饮食从流食→半流食→软食逐渐过渡到普食。当患者胃肠恢复正常时,嘱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不畅造成腹内压增高,从而影响血压、心率,发生跌倒甚至猝死。
切口疼痛一般在麻醉作用消失后24h内最为剧烈,2~3d后逐渐缓解。责任护士应及时做好疼痛评估,并告知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根据患者疼痛评分,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变换舒适体位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进行止痛,使患者处于舒适状态并监测血压变化。护理患者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因护理原因造成患者疼痛加剧;教会患者正确咳嗽、咳痰的方法,避免剧烈咳嗽、咳痰造成伤口疼痛;教会患者翻身及起身活动方法,避免方法不当造成伤口疼痛加剧;体贴安慰患者,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疼痛。
嗜铬细胞瘤所致的恶性高血压会损害心血管功能,导致患者对过量负荷及低血容量代偿能力差。术后心血管功能在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应常规进行24h持续心电监测,并严格监测中心静脉压,根据中心静脉压来调整输液的速度,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为医生补液量输注提供参考。危重患者每小时观察尿量,若尿量<30mL/h,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患者手术麻醉清醒后,若无血压波动,则应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协助患者翻身,按摩下肢肌肉,防止压疮,避免肺部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术后第2天,患者可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先床边坐起,适应后可在陪护人员辅助下行床旁活动。早期活动可减轻患者腹胀,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1.出血观察及护理
嗜铬细胞瘤体积多较大,血供丰富,滋养血管较多,腹腔镜手术由于术中气腹存在,在气腹压的作用下,可使体内较小的血管闭合,但是当压力解除后可出现迟发性出血,所以术后应注意观察引流液和切口渗出液的颜色及引流量的变化,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打折或受压。每2~3h挤压引流管1次;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发现引流液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一般24h内腹膜后引流量不超过50mL,以后逐渐减少,如引流量>10mL/h,且呈鲜红色,同时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加快、面色苍白、中心静脉压降低等情况,说明有内出血的发生,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立即输血、输液、给予止血药等,并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若术后引流量每天持续小于5mL,则可考虑拔除引流管。常规引流管置管72h后建议拔除,避免留置导管增加感染风险。
2.低血容量休克的护理
肿瘤切除后,患者由于儿茶酚胺水平迅速下降,血管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可表现为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血压和心率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保持两条静脉管道通畅,一条用于微量泵调整血管活性药的量,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另一条用来补充血容量、监测中心静脉压等循环功能;遵医嘱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密切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变化情况,避免水电解质紊乱。
3.肾上腺危象的观察与护理
肿瘤切除后,肾上腺皮质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损伤,极易出现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肾上腺素水平突然降低,导致肾上腺危象的发生。肾上腺危象多发生在手术后8~72h内,临床表现为血压迅速下降、嗜睡,患者主诉为四肢酸痛、腹痛、心率明显增快,并出现突然心悸、心率>130/min、大汗淋漓等症状。患者很快可进入休克状态,一旦发生肾上腺危象,可因循环功能衰竭导致突然死亡,是肾上腺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倾听患者主诉,若发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大汗淋漓、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甚至脉搏减弱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检测皮质醇水平,及时有效、足量、快速补充皮质激素,避免病情加重导致生命危险,做好护理记录和交接班。
4.反射性低血糖
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前由于儿茶酚胺的作用,血糖水平一般处于升高的状态,肿瘤切除后,糖原和脂肪分解也随之下降,而原先受抑制的胰岛素分泌量急剧上升,易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具体表现为头晕、心悸、全身乏力、面色苍白、大汗等症状。若发现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则应立即检测患者血压和血糖,严重低血糖可遵医嘱立即给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20mL,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糖变化。低血糖导致的低血压对升压药和补充血容量均不敏感。因此,术后需早期监测血糖,以早发现、早处理低血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