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里仁篇第四

4.1 子曰:“里 [1] 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注释】

[1]里:本指居住的地方,此处用作动词,以……为邻。

【翻译】

孔子说:“选择有仁德的人作为邻居,这才是美事。如果选择居住环境不管仁德不仁德,哪里称得上有智慧?”

【问答】

人为什么要重视自己周围的环境?

孔子所论及的环境,可以由人居住环境拓展到交游环境、工作环境等。人之所以要重视环境,是因为好的环境对个人内涵的提升、能力的发展都大有好处。孟母三迁成为佳话,这是重视居住环境的有力佐证。一个人如果不注意对环境的选择,那在孔子看来就是不明智的表现。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1] ,不可以长处乐 [2] 。仁者安仁,知者利 [3] 仁。”

【注释】

[1]约:物资匮乏的处境。

[2]乐:物资富有的处境。

[3]利:顺应。

【翻译】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处在物质匮乏的处境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处在物质富有的处境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做有仁德的事,聪明的人顺着仁德做事。”

【问答一】

为什么“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没有仁德的人只有肉体生命而没有理性生命。人的肉体生命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以维持其生理需求。肉体生命比较浅,而且带有盲目的冲动。当外在环境的物质条件匮乏,肉体生命的生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会躁动不安。所以说“不仁者不能久处约”。当外在环境物质条件富足,肉体生命从外界吸收过分的营养,反而损害生命本身。所以说“不能长处乐”。现实生活确实有这样的人,苦日子他过不了,常常会偷窃扒拿,作奸犯科;好日子也过不了,常常会吃喝嫖赌,放荡不羁。

【问答二】

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有仁德的人,按人的本性来生活,身处困境也好,身处顺境也好,都能顺着本性做事。如果做事违反本性,他会感到不安。这就是“仁者安仁”。有仁德的人实际上也是最聪明的人,他顺应本性做事,是最容易最简单的事。这就是“知者利仁”。这里的“利”是“利顺之利” 。孟子也说过:“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孟子·离娄下》)可见仁与智两不可分。一个人,从他安心做有仁德的事,称之为“仁者”;从他顺应仁德来做事,称之为“知者”。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翻译】

孔子说:“只有仁人能够喜爱一个人,能够厌恶一个人。”

【问答】

在现实生活中,好像人人都可以喜欢一个人,也可以讨厌一个人。为什么孔子会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表面上看起来,人人都可以喜欢一个人,也可以讨厌一个人。而且我喜欢谁,我讨厌谁,这是我的自由。但是,没有仁德的人,没有把握到人性的本质,就像一把没有准星(或准星不准)的秤,是无法准确地称出物品轻重一样。这种人喜欢一个人,不一定是真的值得喜欢的人;讨厌一个人,不一定是真的值得讨厌的人。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得到生命之正,心中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是非的标准。他们所喜欢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喜欢的人,他们所讨厌的人才是真正值得讨厌的人。因此,孔子才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从孔子说话的语气里,我们感受到:没有仁德的人真的好可怜,自己喜欢的是不值得喜欢的人,自己讨厌的是不应该讨厌的人。那么,还是争取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吧!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矣。”

【翻译】

孔子说:“只要立志去实行仁德,那就没有坏处。”

【问答】

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矣”有几层含义?

在1.3我们讨论过“仁”的多种含义。简单说来,“仁”是将自己的生命潜力,按照自身生命条理充分发挥出来。其一,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心一意去追求此目标,那他就是对亲人、邻居、社会、国家、人类、天地造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外界来说,是没有坏处的。其二,正是由于他贡献了自己,虽然他自己没有想到过要索取回报,但他的亲人、邻居、社会、国家、人类、天地造化自然会回馈他,对他自己来说,也是没有坏处的。其三,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一心将自己生命潜力,按自身生命条理充分发挥出来,这就够了。不要计较贡献的大小,只要尽力就好。

按钱穆先生的理解,只要存心于仁,就必有爱心。有爱心的人,就是讨厌一个人,也是出于爱心,希望他能自新而反于善 。此种观点,可备一说。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能其道得 [1] 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能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 [2] 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 [3] 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

[1]得:实现愿望。

[2]恶乎:何处,哪里。

[3]违:离开。

【翻译】

孔子说:“发财做官,这是人人所想要的;如果不是以正当途径来实现这个愿望,君子是不会享受这种财富和地位的。贫困和下贱,这是人人都所厌恶的;如果不以正当途径来实现这个愿望,君子是不会摆脱这种贫困和下贱的。君子放弃了修养仁德,那怎么能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一刻不去修养仁德,在仓促匆忙之中修养仁德,在颠沛流离之中修养仁德。”

【问答】

孔子对于富贵是什么态度?

首先,孔子肯定了追求富贵(也就是摆脱贫贱)是人的正常欲望。他还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7.12)人的这种欲望,也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加以解释。富对应的是人的生理需求,贵对应的是受人尊重的需求。将孔子的这个观点,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禁欲主义观点相比校,也可以看出孔子学说世俗性一面。

其次,孔子强调了追求富贵要采取正当途径。人获取富贵的途径,或正当,或不正当。正当的就是符合仁道的,不正当的就是不符合仁道。不用仁道的途径获得的富贵,如有官员贪污受贿获得的财富,请客送礼获得的升迁,都是不牢靠的,终将会失去。

再次,孔子认为要想走在仁道上,必须修养仁德。要每时每刻都要修养仁德,哪怕是在特殊情况下,如仓促之时、颠沛之间,都要坚守对仁德的修养。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一气贯通。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 [1] 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 [2] 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

[1]尚:超过。

[2]盖:大概。

【翻译】

孔子说:“我没有见到喜爱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喜爱仁德的人,那是再好没有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践行仁德,不使不仁德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有谁能一天都用力去践行仁德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有这种人吧,只是我没有见到罢了。”

【问答一】

“好仁者”与“恶不仁者”是什么关系?

“好仁者”与“恶不仁者”,涉及两种修身方法。“好仁者”本体清净,没有受到任何的私心杂念的污染。这样的人只管正面去发挥,一任自己的生命本体去行动,做出来的都是有仁德的事,是“从心所欲不逾矩”(2.4)。如此这般发挥自己的生命潜力,当然是最好的,是“无以尚之”。

“恶不仁者”则稍微次之,他不能保证自己没有受过污染,需要时刻保持着警觉,一发现有不符合仁德的苗头,则尽力克制之。这是从反面减损的方法。这两种修身方法都是在修养仁德,其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问答二】

孔子为什么说没有见到“好仁者”与“恶不仁者”?

“好仁者”需要有绝佳的天资,是“生而知之者”,连孔子自己也不敢承担(7.20)。这样的人当然不容易见到。孔子说“好仁者”,是为下文作铺垫,说话的重心在“恶不仁者”,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孔子说“我未见力不足者”,说明“恶不仁”与人的能力无关,关键是要真正地“用其力于仁”。孔子也不是真的没有见到“恶不仁者”。他的学生颜回“不迁怒,无贰过”(6.3),“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中庸》),应该称得上是“恶不仁者”。孔子最后说“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这种揣测的语气表明,不要纠结于有没有“好仁者”与“恶不仁者”这样的事实,而是要“用其力于仁”。

【问答三】

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有什么含义?

如前所言,所谓仁者,即是依据自身生命条理,将自己生命潜力充分发挥出来的人。人的能力有大有小,用力于仁,则大者成其大,小者成其小。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就足够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看到圣贤说话做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觉得圣贤天资聪颖,能力超群,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的。孔子在此将行仁道与人的能力大小做了切割,就是告诉众人: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们看到圣贤做出许多丰功伟绩,就希高慕远,一切都照着圣贤的样子去说话去做事,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这实际上是向外索求,失去了自我。孔子是要这些人返回自身,从自家身上着力。

4.7 子曰:“人之过 [1] 也,各于其党 [2] 。观过,斯 [3] 知仁 [4] 矣。”

【注释】

[1]过:错误。

[2]党:类型。

[3]斯:就。

[4]仁:同“人”。

【翻译】

孔子说:“人所犯的错误,都有自己的类型。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能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问答一】

人的过错大致分哪些类型?

人常常会犯错误,但需要分辨错误的类型。有人做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能力不够,或者态度不好,结果导致了错误的发生。有人做事的动机本来就不纯,是有意犯错误。因此,对于人的过错,要分辨不同类型,采取不同对策,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能力不够的就应去补能力,态度不好的就应去端正态度,有意犯错误的就制定机制去加以约束。

【问答二】

为什么要通过观察人所犯的过错来了解一个人?

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最能看出这个人的德与能。

其一,人在做事的时候,主观上都希望成功。为达到成功,他总会有一些主观努力,成功掩盖了他的一些本相。人犯错误,常常是在不经意中发生。不经意中所犯错误,反而暴露了一些真实的东西。因此,从一个人所获的成功,往往看不出他的本质;从一个人所犯的过错,反而可以看清他的真相。最典型的是年轻人恋爱结婚。年轻人恋爱时总是表现出自己成功的一面,尽可以将自己的缺点掩盖起来。等到结婚以后,便什么缺点都暴露无遗,这反而是他的本性。钱穆先生说:“功者人所贪,过者人所避,故于人之过,尤易见真情。” 说的也是这层意思。

其二,通过考察一个人的失败,也能真实看到一个人的能力。譬如说,跳高运动员跳高,如果只看他的成功,那我们就永远不知道他的能力的边界。只有看到他失败以后,我们才能知道他的跳高能力所能达到的极限。

4.8 子曰:“朝闻道 [1] ,夕死可矣。”

【注释】

[1]闻道:懂得道理。

【翻译】

孔子说:“早上懂得一个道理,晚上就是死了,也是可以的。”

【问答】

这一句话表达哪几层意思?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内涵丰富。至少有四层意思:

第一,有肯定,有遗憾。《论语》中的“可”字,常常表达既肯定,又有些许遗憾。现实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还可以”,也是表示既肯定他,又觉得他不是最好的。在这句话里,对于一个人早上懂得道理,晚上却死去这件事,孔子表示既肯定,又有遗憾。

第二,人生是一个过程。人用自己的一生光阴,只是要去完成一件事,那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懂得做人的道理。人的一生都是在体认做人的道理,这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懂得一点做人道理,就是向真正的人靠近一步。人早上只要还是活着,不管晚上是死是活,都要指向人生的终极目标,都要做你应该做的事。

第三,人生应有紧迫感。人生的内容虽各有不同,但最终都会走向死亡。当我们真的有一种死亡意识时,我们就会抓紧时间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人生的悲剧是到临死的时候,人在那里后悔,说自己有些事是应该做的却没有做。人生最应该做的事,那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这样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懂得做人道理,也就懂得人类的解放。

第四,人应该看透生死。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而死亡总会如约而至,于是有些人对死亡怀有极大的恐惧,这是没有看透生死的缘故。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11.12),只有真正懂得活着的价值,才算是真正理解了死亡。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7.19)。“发愤”就是真正懂得人活的价值,人发愤以后,都不知衰老,更不要说死亡了。早上懂得一个道理,这是人做自己活着时应该做的事,那么他就可以从容面对晚上的死亡了。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 [1] 恶衣恶食者,未足 [2] 与议 [3] 也。”

【注释】

[1]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2]足:值得。

[3]议:评论。

【翻译】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不好的衣服不好的食物为可耻,这种人是不值得议论的。”

【问答】

孔子将“志于道”与“耻恶衣恶食”对立起来,大致有哪些理由?

第一,对道义的追求是深层追求,对衣食的追求是浅层追求。一个人只是停留在浅层追求上,那他就很难有深层追求。

第二,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过分地追求吃好的穿好的,自然就不能集中精力去追求真理道义。

第三,一个人过分地追求吃穿,就会消磨他的意志,而一个人去追求真理道义,必须依靠强大的意志力。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 [1] 也,无莫 [2] 也,义之与比 [3] 。”

【注释】

[1]适:同“敌”。

[2]莫:同“慕”。

[3]比:关系亲密、和谐。

【翻译】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与事,没有敌视的态度,也没有羡慕的心理,只是要追求合理,并且有情感关联。”

【问答】

孔子在此是要强调什么?

这里的“适”与“莫”字,历来有多种解释,恕不一一罗列。我们认为,“适”通“敌”,“莫”通“慕”。孔子在此强调的是:君子对于天下的人与事,既没有敌视的态度,也没有羡慕的心情。敌视他人,是自找苦吃;羡慕他人,也没有什么用。君子是要按合理方式发挥自己生命潜力的人,关键是要做好自己。要做好自己,就要物来顺应,追求合理,并且要有情感关联。虽然不敌视外物,不羡慕外物,但不能割断与外物的联系。如果君子不与外物发生联系,也就无法合理地发挥自己生命潜力。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1] ;君子怀刑 [2] ,小人怀惠。”

【注释】

[1]土:乡土,借代感情。

[2]刑:同“型”,行为方式。

【翻译】

孔子说:“君子关注自身道德,小人关注自身情感;君子关注他人的行事法度,小人关注他人的恩惠。”

【问答】

在这里,孔子所说的君子与小人有什么本质不同?

君子是指格局大的人,小人是指格局小的人。德指人的品德,指人的生命境界。土指乡土,借指人的情感。刑指人的行为标准。惠指人的恩惠。这条语录的意思是:君子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命境界,小人关注的是自己的感情。君子关注的是他人的行为方式,小人关注的是他人的恩惠。

孔子在这里道出了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孔子说过:“君子上达,小人下达。”(14.23)与人生命相关联的有“形而上者”和“形而下者”。“形而下者”是我们感官能感受到的东西,如这里所说的人的情感和他人的恩惠。“形而上者”是我们感官无法感受到的东西,如人的内在品德和行为方式等。君子格局大,能从人的行为体察到他的行为方式和内在品德,这就是“上达”。小人格局小,只能抓住自己感官能感受到的东西不放,如自己的情感和他人的恩惠,这只能是“下达”。

4.12 子曰:“放 [1] 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

[1]放:通“仿”,依据的意思。

【翻译】

孔子说:“依据利益去行动,多会招来怨恨。”

【问答】

为什么依据利益去行动,就会招来怨恨?

人活在世上,要吃的,要喝的,要穿的,要住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生活资料为基础。有利于人生命生长并发挥的生活资料,即是利。任何人都逃不掉利。如何生产和分配生活资料,必须有一个公平合理,这就是义。如果只是依据利而行,行为不一定符合义。利具有排他性,某项生活资料你获得了,其他人就不能获得,自然会招来“多怨”。如果依据义,大家都能获得利,而且义是可以共享的,人人的内心对于义就有一种天生的喜好。正如孟子所说:“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因此,孔子在这里是苦口婆心劝人要依据道义来行动。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1]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释】

[1]何有:即有何,有什么困难的意思。

【翻译】

孔子说:“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真要用礼让来治理国家),这会有什么困难呢?不能以礼让来治理国家,那如何来处置礼呢?”

【问答】

孔子在这里所讲的礼让是什么意思?

孔子所讲的礼,有多层意思。从外层来看,礼就是一些仪式或礼物,是内涵的承载物。如果只注重外在东西而忽略其内涵,那礼就成为虚文。如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3.3)就礼的内涵来看,又有几种内涵。首先是要“敬”,《礼记》第一句就是“毋不敬”。“敬”就是尊敬,是要人与人之间相互给予尊敬,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谦让。用礼让的精神来治理国家,那当然就容易了。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1]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 [2] 也。”

【注释】

[1]立:古代立、位同字。

[2]可知:值得让他人知道的资本。

【翻译】

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工作岗位,而要担心有没有在工作岗位上立得住的本领;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而要追求那些让人知道的本领。”

【问答】

从孔子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人生启示:

第一,人生在世,会遇到许多矛盾。有些是主要矛盾,有些是次要矛盾。聪明人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人生关键是要掌握本领。有了本领,被别人赏识和获取岗位也就顺理成章。

第二,一个人有本领,是不是就能被人赏识,还要取决于是否与周围环境有机缘。孔子的道德和才能都出类拔萃,但他一生都没有得到理想岗位。人生有些方面是自己可以操控的,有些方面是自己不能操控的。学好本领,这是自己可以操控的。人生只要做好自己能操控的一面,所谓“尽人事而听天命”就是此意。

4.15 子曰:“参 [1] 乎!吾道 [2] 一以贯 [3] 之。”曾子曰:“唯 [4]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 [5] [6] 而已矣!”

【注释】

[1]参: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嘉祥县)人。

[2]道:为人处事的方法、原则。

[3]贯:贯通。

[4]唯:应答之辞。

[5]忠:为人处事尽自己最大努力。

[6]恕:与他人相处将心比心。

【翻译】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为人处事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东西,你知道吗?”曾子回答说:“我知道。”孔子走了,曾子的学生问曾子说:“老先生所说的贯穿始终的东西是什么呢?”曾参说:“老先生的为人处事之道,就是忠恕罢了。”

【问答一】

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为什么要一以贯之?

我们为人处事必须一以贯之,不要说话做事前后矛盾。仔细体察我们的日常行为,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譬如说,有些人见到美食就管不住自己的嘴,看到别人身材好又要减肥,这是行为上的前后矛盾。有些学生见别人成功自己暗下决心努力学习,但到上课时又三心二意,这就是不能做到一以贯之。

【问答二】

孔子为什么用“忠恕”来一以贯之?

要想真正做到一以贯之,只有“忠恕”这条路。“忠”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生命潜力发挥出来。一个人将自己生命潜力发挥出来,他就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恕”是尽可能地考虑他人的感受。从积极方面考虑,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从消极方面考虑,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2)。考虑他人的感受,实际上是将自己的生命与他人打成一片,将“小我”变成了“大我”。一个人也只有在充分考虑他人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好自己的生命潜力。如果只想着自己,不考虑他人,这个人在社会上只能处处碰壁。

4.16 子曰:“君子喻 [1] 于义,小人喻于利。”

【词语解释】

[1]喻:理解并追求。

【翻译】

孔子说:“君子理解并追求道义,小人理解并追求利益。”

【问答一】

“义”与“利”是什么关系?

第一,“利”是现实中利益,“义”是正当处理现实中利益的原则。是否符合正当性原则,就看利益是为公还是为私。为了公共的利益就是“义”,为了私人利益就是“利”。大多数时候,人在追求私人利益的同时,也可以做到满足公共的利益。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人应该用“义”来指导自己的逐“利”行为。

第二,“义”是精神需求,“利”是物质需求。人的物质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人的精神需求是在追求物质需求时衍生出来。自从精神需求产生以后,它便有了独立的价值。物质需求是低层次需求,精神需求是高层次需求。人当然需要物质,但更需要精神。物质具有排他性,而精神具有共享性。因此,社会上有舍生而取义的人。

【问答二】

君子与小人、义与利有什么关系?

第一,“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小人”是品德低下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不能兼容时,是考虑公共利益,还是考虑私人利益,这就是“君子”与“小人”之区别。

第二,“君子”是指官员,“小人”是指百姓。官员知道平头百姓“喻于利”的特性,可以去谋取公共利益,来满足百姓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只有让老百姓生活有了保障,然后才能谈得上教化百姓,使全民都能“喻于义”,才能提升全民整体的生命层次。这里有一个反面的例子。20世纪中国曾发生过“文革”,上层领导只强调人精神层面,而忽略人民的物质生活,结果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人心也思变。

【问答三】

为什么将“喻”字解释成“理解并追求”?

一般字典解释“喻”为“明白”,也就是“知”的意思。其实“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因此,我们将这里的“喻”字解释成理解并追求。陆象山解释这个“喻”字时,说:“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 说明一个人是“喻于义”,还是“喻于利”,与人的主观追求有关。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

孔子说:“见到好人好事,就要想着向他人看齐;见到不好的人不好的事,就要自我反省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问答】

我们从这一句话受到哪些教育?

从这句话中,我们至少获得四个方面教育:

第一,要保持警醒的头脑。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周边的信息。接收到周边的信息,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要每时每刻都有心,都能及时做出判断,辨别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第二,要有主人翁姿态。对于外来信息,辨别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要以我为主,不能迷信于外界传言,要听从自己内心的评判。

第三,要能知行合一。见好的人与事,要在行为上向他人看齐;见不好的人与事,要自我反省自己,如果有同样的毛病,就要努力改正。只有如此用力,才能改善我们的生命。

第四,随时随地都是学习机会。我们随时随地都会接受外在信息,要么是好人好事,要么是坏人坏事,都是我们学习的机会。如果一个人能够如此地随时随地学习,那将会取得巨大成功。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 [1]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 [2] 而不怨。”

【注释】

[1]几谏:几,隐微。几谏,委婉的提意见。

[2]劳:忧伤。

【翻译】

孔子说:“侍奉父母,(发现父母有错误)就委婉地提意见。如果父母不听从,仍然尊敬父母而不违背,自己有些伤心但不怨恨。”

【问答】

发现父母有错误,做儿女的为什么要几谏?

父母与儿女实属一体。当今社会,普遍是儿女的学历高,父母文化程度低,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父母是错误的,儿女是正确的。当我们发现父母有错误时,如果一味地听之任之,看着父母掉进火坑而不施以援手,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当我们向父母提意见时,毕竟父母是我们长辈,不能像对待同辈朋友那样有什么就说什么,而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和方式方法,要让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保全父母的体面。最难做到的是,当父母不听从我们劝告一意孤行的时候,我们同样要保持对父母的尊敬,并且按照父母说的去做,最后结果会宣示父母的错误。我们有些伤心,但不能怨恨。我们伤心,是伤心自己不能说服父母,自己某方面做得不到位,不能得到父母的完全信任。不能怨恨,毕竟是我们的父母,就是犯了错误造成损失,但他们仍然是我们的父母。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翻译】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一定有一个去处。”

【问答】

为什么“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在孔子那个时候,天下不太平,交通不方便,信息不灵通。如果儿子远游,儿子遇到不测,将来父母谁来赡养?如果父母有什么问题,儿子也一时赶不回来。儿子实在需要远游,也要告诉父母自己的方位,以便与家人保持联络。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见1.11。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翻译】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作为儿女不能不记得。一方面因为父母长寿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因为父母年事已高而感到害怕。”

【问答】

做儿女的为什么要知道父母的年龄?知道父母的年龄为什么又喜又忧?

现代社会,父母大都记得儿女的生日,而有些儿女却忘记了父母的年龄。记得父母的年龄,是要将父母的一切都放在心上,或喜或惧,心系父母。我们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应该对父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知道父母年龄,做儿女应该是又喜又忧。喜的是父母高寿。父母能够高寿,多是儿女孝顺的结果,从某方面说这是对儿女所作所为的肯定。忧的是父母年龄大了,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儿女孝顺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更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心尽力。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 [1] 躬之不逮 [2] 也。”

【注释】

[1]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2]逮:及,赶上。

【翻译】

孔子说:“古代人说话不轻易出口,是耻于自己行动赶不上语言。”

【问答】

为什么古人不轻易说话?

古代考察人的手段少,主要是将人所说与所做作比较。如果一个人不能说到做到,就会有损于自己的信用。古人生活的圈子小,如果一个人没有信用,在圈子里没法生存,在天地之间也难立身。正因为如此,所以古人说话特别谨慎,大多是采用先做事,然后再说出来,这样就不会出现失信的情况。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翻译】

孔子说:“因为懂得约束自我而有过失的人,很少的。”

【问答】

为什么懂得约束自我的人犯错误就少?

人活在世上,每天都会遇到很多的人和事,受到的外在诱惑也特别多。人在这种情况之下,生命力容易分散,处理事情也容易动辄得咎。如果一个人能很好地约束自我,将自己的生命力凝聚起来,全力来应对当下,那他就一定会少犯错误。因为人的生命有这样的能力,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只要心无旁骛,生命自身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绽放。这样的人怎么会犯错误呢?

4.24 子曰:“君子欲讷 [1] 于言而敏于行。”

【注释】

[1]讷:言语迟钝。

【翻译】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问答】

孔子为什么反复强调要多做事少说话?

《论语》反复讨论人的言与行的关系问题。如“敏于事而慎于言”(1.14);如“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4.22);如“先行其言而后从之”(2.13)等等。这里的“讷于言而敏于行”,也是表达这层意思,就是要多做事少说话。之所以这样反复强调,是因为现实中的人多是说得多而做得少,说得快而做得慢。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翻译】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人与他相伴。”

【问答】

为什么有仁德的人,不孤单,必有邻?

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人要有仁德,虽然需要有一定的先天基础,但先天基础只是一粒种子,更多是要靠后天培土浇灌,才能形成仁德。闭关修炼是无法培养仁德的,人需要与外界互动,只有在“立人”“达人”中才能实现“立己”“达己”(6.30),只有在亲民时才能明明德 ,只有在普度众生中才能自度。另一方面,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心为别人谋福利,做事公平合理,自然受人亲近。人们会不知不觉地聚拢到他的周围。孔子说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2)。这些都是在强调,人只要做好自己,不愁不感动他人。

4.26 子游曰:“事君数 [1] ,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烦数,三番五次。

【翻译】

子游说:“服务自己的国君,如果三番五次地提意见,那就是自取其辱;与朋友相处,如果三番五次地提意见,那就会使交情疏远。”

【问答一】

发现上司有错误,为什么不能反复地提意见?

发现上司有问题,或者是性格上的缺陷,或者决策上的失误,如果装作没看见,听之任之,这是对上司不负责,也是对集体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因为上司的性格缺陷或决策失误,会导致集体利益的受损,也会影响我们个人的利益,甚至会失业。因此,此时必须提出自己中肯的意见。如果自己提出的意见被上级采纳了,那当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提出的意见没有被上司采纳,那怎么办呢?是就此作罢,还是反复提意见,直到上司接受你的意见为止?孟子说,对上司有意见,可以提两次。如果还是没有被采纳,那就可以离开他。既然自己中肯的意见不能被采纳,说明自己并没有受到尊重,也就没有必要再在这里混下去。再说,中肯的意见没有被采纳,说明这个上司不值得追随,这个单位迟早也会有问题,迟走不如早走,可以到其他地方去谋求发展。有些人见上司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三番五次地提意见。虽然他的本心是好的,是真的为了上司好,是为了单位好,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这只会给自己招来羞辱。一般说来,向上司两次提出自己的意见,都没有被接纳,说明上司已经固执地拒绝接受这个意见。如果还是三番五次提这个意见,唠唠叨叨,只会招来上司的反感,反而会遭到上司在言语或行为上的羞辱。

【问答二】

发现朋友有问题,为什么不能反复地提意见?

发现朋友有问题,也应该通过恰当方式向朋友指出来,不然就不是真正的朋友。如果朋友不接受你的意见,此时有两种行为方式最不可取。其一,从此以后,疏远这位朋友。你自认为向他提意见,是真心为他好,而他不接受你的好意,这是将好心当成了驴肝肺,这是看不起人,你觉得没有必要与这种朋友深交。其二,反复向这位朋友强调你的意见,仿佛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你本来是想由此向朋友表示进一步亲近,结果可能遭到朋友的疏远。每一个人都是主体,朋友之间是主体间的关系。我们给朋友提意见,只能是给朋友作为参考,朋友的事最后还是应该由他自己做主。再说,你认为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也只是你个人的看法,也许处在朋友的立场上,会有另外的感受。因此,我们给朋友提意见,提一次就可以的,不要唠唠叨叨讨人嫌。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给上司提意见和给朋友提意见,方式是有差别的。给上司提意见,可以“犯之”(14.22),不妨直接提出来。而给朋友提意见应该“忠告而善道之”(12.23),要选择适当的场合和适当的方式。 Z2JpOJ4fW5Wqgt41F/MQVnQq1aF5X+m5za5pLS+b9PJRqSsEsM9g2uBeVYmVK8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