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佾篇第三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 [1] 舞于庭,是可忍 [2] 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1]八佾: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一行为一佾。八佾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

[2]忍:狠心。

【翻译】

孔子说季氏:“在自己的庭院里演奏八佾舞,这样的事都能狠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问答一】

如何看待孔子维护周礼?

孔子非常重视维护周礼。礼是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孔子不反对对礼做一些温和的改革(即损益),但他反对肆意地践踏和破坏。如果礼遭到破坏,社会秩序就会陷入混乱,天下人都坠入劫难。但是,在孔子那个时代,社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于铁器普遍使用,生产力的提高,旧的生产关系必然遭到冲击。先是天子权力旁落,后来诸侯失权,后来发展到大臣掌权,家臣执国命。原来的那一套维护等级的礼仪制度自然就名存实亡。孔子如此坚持周礼,代表着那时候一部分人的心态。

【问答二】

此处孔子从哪个角度来指责季氏悖礼行为?

季氏在自家的庭院里演奏八佾,而八佾是只有天子才能享受的舞蹈,季氏的行为是明显的僭越。孔子指责季氏悖礼行为,落脚在拷问季氏心之忍与不忍。“心为身之主。”一个人忍心还是不忍心做某件事,与此人的品德有关。孔子是从根子上来批评季氏的悖礼行为,当然也希望季氏能够自我反省。

3.2 三家 [1] 者以《雍》 [2] 彻。子曰:“‘相 [3] 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

[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卿。

[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

[3]相:助祭之人。

【翻译】

三家在祭祖时唱着《雍》来撤祭品。孔子说:“《雍》中唱道:‘前来助祭的都是诸侯,周天子在严肃静穆地主祭。’三家祭祖的大厅哪一点配得上呢?”

【问答】

在这里,孔子从什么角度来指责三家的悖礼行为?

孔子在此采用循名责实的方法,来指责三家悖礼行为。三家在举行家祭的时候,竟然唱着《雍》来撤祭品。而《雍》中所唱的内容,是有关天子的祭祖活动。三家所做的事,与《雍》中所唱的内容,明显不相符合。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1] ?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1]如……何:古汉语中常用短语,意思是对(拿)……怎么办。

【翻译】

孔子说:“人如果不讲仁德,能拿礼仪怎么样呢?人如果不讲仁德,能拿音乐怎么样呢?”

【问答】

人懂礼仪规范,有音乐造诣,都是层次高的表现,为什么不讲仁德,这些知识和能力都不值一提?

世上的礼仪或音乐是人表现于外的东西,它们都来源于人的生命。人在交往中,通过对生命的体认,然后有了礼仪,其目的是为规范人的行为。人在交往中,为了加强情感的交流,于是有了音乐,其目的是安顿人的生命。总之,礼仪与音乐都是体验生命而来,并随人的生命不断演变。因此,人在掌握礼仪和音乐方面知识和能力时,应该要时时回溯人的生命,即对仁德的追求,然后才能使礼仪和音乐保持真实意义。

3.4 林放 [1] 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 [2] 也,宁戚。”

【注释】

[1]林放:鲁国人。

[2]易:礼数周到。

【翻译】

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说:“你问的这个问题意义重大。礼与其外表奢华,宁愿节俭;丧礼与其礼数周到,宁愿有真正的悲哀。”

【问答一】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会得到孔子的称赞?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大哉问”,对林放的提问大加赞赏。礼是由人情实际而来。譬如说,长辈与晚辈交往,为了交往顺畅而持久,规范双方交往行为非常必要,于是人们根据生命体验而制订长幼交往之礼。礼制订出来,有内容,有形式。内容是人的生命体验,形式是生命体验的承载物或仪式。形式是用来表现内容,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两者不可偏废。人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礼的形式,应该由形式去体察内容。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林放在此问“礼之本”,就是要人追问礼背后的内容。因此,孔子对他的提问大加赞赏。

【问答二】

对于礼的内容和形式,孔子是什么态度?

如前所言,礼有内容,有形式,两者不可偏废。最理想的状况是“文质彬彬”,即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但有时候受条件限制,只能有所侧重。在孔子看来,宁愿要内容,形式可以简单一些。孔子在此先说总的礼,后举丧礼为例,都是强调这一点。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尤其重视实质内容。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1] 也。”

【注释】

[1]亡:同“无”。

【翻译】

孔子说:“文化落后的国家有国君,不如文化先进的国家没有君主。”

【问答】

孔子说的这番话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这里的夷狄与诸夏,与地域无关,与种族无关,与文化有关。诸夏代表着高层次文化,夷狄代表着低层次文化。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文化层次高低,不是一成不变的,就看其行为是否符合道义。董仲舒《春秋繁露》说:“《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诸夏之人做了无道之事,变得没有文化,就成了夷狄之人;夷狄之人做有德之事,变得有文化,就成了诸夏之人。康有为说:“当其如此也,唯德是亲。故夷狄而有德,则中国也;中国而不德,则夷狄也。……盖孔子之言夷狄、中国,即今野蛮文明之谓。”

细细体会孔子这句话,他说出了一个价值判断,不是慨叹当时现实。人自动物进化而来。人超越动物,在于人有文化。文化使人活得更像人。人的文化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即从夷狄走向诸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政府和国君。政府和国君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必将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消亡。人类早期是处在无政府和无国君的状态,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时,造成许多不便,于是有了政府和国君。在人类文化不够完善的时候,人不得不依靠政府和国君来治理人群。政府和国君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人类有政府和国君,从某种角度来说,增加了自身治理的成本,是不得已而为之。等到人类文化发展到完善阶段,人人都是平等的主体,政府和国君也就自然消亡了。因此,孔子所说的“诸夏之无君”,实际上表达了人类的一种政治理想。

这种思想在孔子时代并不孤立。《礼记·礼运》提到“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大同”社会里,几乎看不到君的影子。《周易·乾》中说:“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群龙”是指社会素质普遍提高,人人都成了“龙”。“无首”就是“无君”。《周易》称这种情况为“吉”,是亮明了作者的观点。这种“无君”状态,在现实中也能见到一些影子。据说,在某些高校的学院里,由学院里的几位教授轮流做院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官文化不是特别浓厚。我们不要怀疑:孔子的思想有这么先进吗?美国学者赫伯特·芬格莱特说:“孔子思想中有着十分重大的类似于西方新思想的成分。”

3.6 季氏旅 [1] 于泰山。子谓冉有 [2] 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

[1]旅:动词,祭山。

[2]冉有:孔子学生冉求,字子有。

【翻译】

季氏要去祭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他们吗?”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哎呀!竟然连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那么懂礼吗?”

【问答】

此处孔子说泰山之神不如林放懂礼,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祭泰山之神,是天子做的事。现在季氏竟然祭泰山,是明显的不懂礼数行为。如此僭越,泰山之神是不会享用的。季氏的行为好像是欺负泰山之神不懂礼数一样。林放曾问孔子“礼之本”,说明他懂礼。说泰山之神不及林放懂礼,实际上是批评季氏破坏周礼。在这里,孔子先是责备学生冉求没有阻止,后来发出无可奈何的感叹,说明孔子对于践踏周礼的行为痛心疾首。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翻译】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地方要争的。如果一定要有所争,那就是比赛射箭吧!但是,君子在比赛射箭时候,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完后作揖喝酒。就是比赛也显出君子风范。”

【问答一】

君子为什么无所争?

所谓“争”是争强好胜,是要比一个高低输赢。《松阳讲义》说有三种人,看起来也是无所争,但都不是君子:“世间有一等人,唯知隐默自守,不与人争,而是非可否亦置不论;此朱子所谓谨厚之士,非君子也。有一等人,唯知阉然媚世,将是非可否故意含糊,自谓无争;此夫子所谓乡原,非君子也。又有一等人,激为高论,托于万物一体,谓在己在人,初无有异,无所容争。……亦非君子也。”

那么,什么是君子呢?君子只管按照自己的生命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生命能量,争取做到全面的实现自我。他没有必要与人争强好胜,也没有必要为自己争名夺利。由此可见,说“君子无所争”,并不是否定人的奋发有为和积极进取,是要人做好自己,不要有一个与人比的心态。其实只要一个人按照生命的条理,发挥出自己的生命潜力,他就是对家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做出了贡献。周围人也不会亏待他,他的利益、名声、地位都会有的。君子虽无所争,却收获多多。正如老子所言:“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7章)西方学者马斯洛曾说过,人有五种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合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前四种需求都是低层次的,只有自我实现需求是高层次的。君子实际上就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人。

【问答二】

在与人竞争中,君子是怎么做的?

理想的状态是人人都是君子,这样人人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确实不需要什么竞争。但是,落到现实层面,不能保证人人都是君子,人与人之间难免有竞争。如果完全取消竞争,就无法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中国社会在“文革”时期,就有取消竞争的意思,结果造成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在当下社会里,学生考试有排名,官场选拔要优胜劣汰,竞争几乎无处不在。但是,君子就是在不得不与人竞争的时候,也要保持君子的风度。孔子在这里举出射箭的例子,说明人在竞争之中,要公平公正,要相互尊重,要讲究礼仪规范。在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水平的同时,要有绅士的雅量。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 [1] 兮,美目盼 [2] 兮,素以为绚 [3] 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 [4] 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1]倩:面颊长得好。

[2]盼:黑白分明。

[3]绚:有文采。

[4]起:凡人病困而愈谓之起,这里意指使人从困惑中清醒来。

【翻译】

子夏问道:“‘一笑脸上有酒窝,双眼黑白分明真好看,白色底子上油彩。’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再描绘。”子夏说:“那么,是不是礼乐是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道:“对我有启发的人是卜商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

【问答一】

孔子为什么用“绘事后素”来总结子夏所说的三句诗?

子夏所说的三句诗,是对美女的描绘。美女这样漂亮,与她的化妆有关。因此,孔子回答转到美女的化妆上来,说是先打上白色的底子,再涂上绚丽的油彩。这意思是说,人光鲜的外表必须要由丰富的内涵作铺垫。

【问答二】

孔子为什么说现在可以与卜商讨论《诗经》了?

子夏由孔子所说的一句话,联想到人表现在外的礼乐,也应该由内在的仁义来作为支撑。子夏对《诗经》所揭示的道理,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用来思考人生与社会问题,正符合孔子有关学习《诗经》的主张。孔子主张学习《诗经》要活学活用。如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3.5)因此,孔子说现在可以与卜商讨论《诗经》了。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 [1] 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 [2] 不足征也。文献 [3] 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1]杞:国名,夏禹的后代。

[2]宋:国名,商汤的后代,故城在今日河南商丘市南。

[3]文献:包括历史文献和当时的贤者。

【翻译】

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件和贤者口述不够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文件和贤者,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

【问答】

讨论夏、商礼仪制度,为什么不能引用历史文件和当时贤者口述?

孔子所说的“文献”,包括历史文件和当时贤者口述。对于夏、商之礼,孔子是能说出其中的道理,但是不敢引杞国、宋国的历史文件和当时贤者口述来证明。这是因为杞国、宋国的历史文件和贤者口述不充分。由此可以看出,杞国和宋国并没有很好地保存原有的礼仪文化。在那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像杞、宋这样的小国,要想原汁原味地保存自己的传统文化,真的不是容易的事。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孔子是一个严谨的人,不随便引用有缺陷的证据来为自己观点证明。

3.10 子曰:“褅 [1] 自既灌 [2] 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

[1]褅:古代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

[2]灌:祭祀中的一个节目。

【翻译】

孔子说:“褅祭的礼,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了。”

【问答】

为什么孔子不将褅祭之礼从头看到尾?

褅祭之礼是天子举行的盛大祭礼。周公因为功劳至伟,被特许可以举行褅祭。但是鲁国后来的君主竟习以为常,总是照常举行。孔子看不下去了,看到第一个节目时,就不想再看了。孔子这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他是不满意鲁国国王的僭越行为。

3.11 或问褅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翻译】

有人问褅之礼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的人对于治理天下,就好像东西摆在这里一样!”边说,边指着手掌。

【问答】

孔子说自己不知道褅之礼,是表达什么意思?

鲁国国王僭用褅祭之礼,孔子是反对的。现在有人向他请教有关褅礼的内容,孔子说自己不知道。孔子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对鲁国国君那一帮人的愤慨。如果那一帮人知道褅祭之礼,一切都按礼来治理天下,那么治理天下就非常容易了,就像一个东西摆在手掌上一样。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 [1] 祭,如不祭。”

【注释】

[1]与:参与。

【翻译】

孔子祭祀祖先,就好像祖先真在那里一样;祭祀神的时候,也好像神真的在那里。孔子说:“我如果不能亲自参加祭祀,是不请别人代理的。”

【问答】

孔子为什么强调“祭神如神在”?

如前所言,古人制订祭礼自有其初心,是要与先人进行交流,向先人表示决心,向先人检讨自己过错,向先人汇报自己的想法。如果不忘这个初心,那么祭祀活动越虔诚,对自我反省就越认真。孔子强调“祭神与神在”,是否真有鬼神不重要,这是一种神道设教。具体说来,参与祭祀活动时,人要全身心投入,就像真有鬼神存在一样,深刻反省。这样祭神才会真正触及人的灵魂深处,对人才有实际的效用。试想一下,清明节我们祭拜祖坟,如果心里横亘着一个没有祖先鬼魂的观念,那么我们还会在祖坟上认真地烧香、叩头吗?

3.13 王孙贾 [1] 问曰:“与其媚于奥 [2] ,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注释】

[1]王孙贾:卫灵公大臣。

[2]奥:屋内西南角,古人以为那里有神。

【翻译】

王孙贾问道:“俗话说‘与其巴结房屋里西南角的神,宁可巴结灶君司命’,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不对;如果得罪了上天,祈祷谁也没有用。”

【问答】

孔子对于祭神活动到底是什么看法?

王孙贾与孔子的这番对话的具体语境,我们已不得而知。王孙贾说的“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可能是流行于当时人口头的俗语。王孙贾用它来意指什么,今天我们无法确切知道。但说这样话,就是有一个计较心,而且是想从祭神中收获更多。孔子直接指出他的出发点不对,指出获罪于天,祈祷什么也没有用。天是万物源头,是产生万物的天理。如果违背天理,那么任何祈祷都没有用。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人们祭神祈祷,这只是神道设教而已,祭神的核心意思是要人循理而行。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翻译】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了夏、商二代的,内容是那么丰富啊!我的主张是以周礼为基础。”

【问答】

孔子的“从周”是什么意思?

孔子是继周之后,要开辟一个新时代。有学者指出,孔子创作《春秋》,就是要继周而有所作为。周朝的文化是继承发展夏、商二代而来,孔子想要有所作为,必然要在周文化基础上有所创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周”。

3.15 子入太庙 [1] ,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 [2] 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1]太庙:古代开国之君叫太祖,太祖之庙叫太庙。

[2]鄹人之子:孔子父亲叔梁纥曾作过鄹大夫,被称为鄹人。鄹人之子就是指孔子。

【翻译】

孔子来到周公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就说:“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呢?他到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到这话后,说:“这样做恰恰是符合礼仪要求的。”

【问答】

孔子在当时是以知识渊博而闻名,但他到太庙为什么每件事都要问?

有人认为,孔子进入太庙,有些事虽然知道,但也要问一问他人,显示自己谦虚的态度。这样理解孔子的“每事问”,当然是错误的。如果孔子有意显示自己的谦虚,那说明圣人有些做作。我们认为,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有两点需要解释。其一,太庙里事与祭祀有关,而祭祀在孔子那个时代是大事。《左传》里就说过,国家大事只有“祀与戎”。因此,孔子进入太庙,自然是慎之又慎,体现出他对太庙里的一切都高度重视。其二,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古人讲究入乡问俗。因此,孔子的这种“每事问”,恰恰是符合礼仪的规定。从孔子身上,我们学到两点,一是要认真对待自己遇到的一切,不要想当然地做事;二是要多多请教他人,每时每刻都是自己学习的机会。

3.16 子曰:“射不主皮 [1] ,为力不同科 [2] ,古之道也。”

【注释】

[1]皮:用皮作的箭靶子。

[2]同科:同等。

【翻译】

孔子说:“射箭不以射穿箭靶为主,因为各人的力气不一样,这是古代的规矩。”

【问答】

从孔子谈论射箭的言语中,我们体会到什么样的做人原则?

古人射箭,有文射,有武射。武射是一种武术技巧,是要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当然是要既准且狠。文射是一种修身方法,其重点不在于射穿箭靶,而在于射中靶心。能否射中靶心,就看射者能否保持平和心态,调摄呼吸,身心相应。因此,古人将射箭当作修身的一种方法。古代读书除读经典外,还要习六艺,射即是六艺之一。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射是指文射,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射箭相似。读书人射箭,不在于有多大的力度,关键是看射箭的准度。孔子在这里强调了武射与文射的区别,要他的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射箭的准度上面来。

从孔子谈论射箭的这一番话中,我们可以得到做人的启发。每个人的气力有大有小,我们不要在气力上与人争较短长,人人只要将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来就好。关键是我们发力要有准度,人加强自我修养,就是用来提高发力的准度。我们平时说话做事要符合天理,这就是我们发力的准度。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1] 。子曰:“赐也!尔爱 [2] 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1]告朔饩羊:古代的一种制度。每逢朔日(即农历每月初一),诸侯便杀一只活羊于庙,然后回到朝廷听政。

[2]爱:可惜的意思。

【翻译】

子贡要把鲁国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那只活羊省去而不用。孔子说:“赐啊,你可惜那只羊,我可惜那种礼。”

【问答】

既然当时在鲁国,告朔之礼徒有形式,孔子为什么反对子贡去掉这种仪式?

子贡认为,既然鲁国的告朔之礼已经名存而实亡,那就连那形式性的饩羊也一并撤销,省得浪费钱财,瞎耽误工夫。但是孔子却认为,鲁国的告朔之礼虽然一时徒具形式而无实质内容,但是保留这个形式,也许会提醒后人由形式而恢复内容。从这里可以看出两点:其一,孔子对于周礼有更多的情怀。对于周朝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子贡似乎弃之如敝屣,毫不可惜,而孔子是希望尽可能地保存。孔子的这个情怀,来源于他对周礼的深刻理解。其二,孔子强调形式也很重要。任何事均有内容,有形式。此两方面相辅相成。一定内容,要以一定形式来表达;一定形式,要有一定内容来支撑。太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当然不可取。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偏于重视实质内容,认为形式的东西毕竟是形式,容易忽略形式的作用。其实我们做事,一定的形式是必不可少的。譬如,现在中国官员任职,都有一个将手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上宣示的仪式。虽然这只是一个形式,但对于官员本人和观看这个仪式的观众,都是一次宪法教育。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翻译】

孔子说:“我服事国君,一切按照臣子的礼节去做,别人却以为我在谄媚。”

【问答】

为什么孔子“事君尽礼”,他人却“以为谄”?

人天生就有追求平等的趋向。当人感到自己受到不平等对待时,心中就会涌起耻辱感,就会做出必然的反应。但是人类要结成社会。社会要运作,必须分出等级。譬如,政府部门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管理者是发布命令的,被管理者是听从命令的。在权力上,两者是不平等的。如果在权力上追求绝对的平等,那政府政令将无法下达。于是,礼便产生了。礼规定了交往双方各自应尽的礼数。礼与法不同。法是处在上位的人制定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不如此便有相应惩罚。礼是约定俗成的,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大家都是按礼而行,似乎都是心甘情愿。因此,礼的出现使看似不平等的人际交往,变得和谐起来。正如1.12中所说:“礼之用,和为贵。”譬如,饭店的服务生要对顾客鞠躬行礼,给人感觉服务生对顾客要低人一等,但想到这是服务生对顾客应尽之礼,那么服务生鞠躬也就坦然了。由此可见,礼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润滑作用,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孔子特别重视礼,也是因为他看到礼的妙处。孔门重视礼的教育。孔子对儿子说:“不学礼,无以立。”(16.22)他教学生六艺当中,礼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自己对礼自然是精通,他本人就是礼的化身,他一举手一抬足无不中礼。孔子侍奉国君,完全是按礼而行,他全身心投入其中,并没有感到自己做错什么。但是在那些不懂礼之真谛、不懂礼之妙处的人看来,他似乎是在贬低自己的人格,是在对国君献媚。

3.19 定公 [1] 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1]定公:鲁君,名宋,昭公之弟。

【翻译】

鲁定公问:“君主如何使用臣子,臣子如何服事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国君要按礼来使用臣子,臣子要忠心地服事君主。”

【问答】

上一条语录是臣“事君尽礼”,这里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应怎样解释?

我们讲到臣子侍奉国君要尽礼,其实国君使用臣子也要以礼,因为“来而不往非礼也”。君臣按礼交往,双方均要做到“毋不敬”。“毋不敬”是《礼记》开篇第一句话。对于居上者而“为礼不敬”,孔子认为不足以观(3.26)。正是因为对双方均要求“毋不敬”,所以君臣虽然在权力上不平等,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国君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依仗自己权力上的优势,而对臣子不敬,将臣子当作自己的奴仆,颐指气使,而不以礼使臣。因此,孔子特地突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尽礼”,与“臣事君以忠”其实是一个意思。臣子对国君的尽忠,不是对他个人的尽忠,而是尽忠于集体事业。

3.20 子曰:“《关雎》 [1] 乐而不淫 [2] ,哀而不伤。”

【注释】

[1]《关雎》:《诗经》的第一篇。

[2]淫:本义指雨下得过分。

【翻译】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

【问答】

孔子如此评价《关雎》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关雎》是一首写男女之情的诗歌。男女之情是人道之始。而这首诗所描绘的男女之情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非常符合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因此,这首诗被编辑在《诗经》的开篇。孔子在这里充分肯定了人的情感。人是情感动物。情者真也,是人性的真实呈现。人的行动需要情感贯注其中。但是人的情感表现会有过或不及,这会反噬人的生命本身。因此,儒家提倡中庸之道,让人的情感受礼的节制,做到中和。《关雎》这一首诗正是表达了符合中庸之道的男女之情。因此,孔子赞美这首诗。

3.21 哀公问社 [1] 于宰我。宰我 [2] 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释】

[1]社:土神叫社。此处指社主,即木制牌位。

[2]宰我:孔子学生,名予,字子我。

【翻译】

鲁哀公问宰我,社主是用什么木做的。宰我回答说:“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意思是使人民战栗。”孔子听到了这话,说:“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问答】

孔子为什么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鲁哀公问宰我,夏、商、周三代的社主都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宰我说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这样回答并没有错,但他不该说周代之所以用栗木,是要使人民战栗。这样的解释毫无文献根据,完全是穿凿附会。孔子知道这件事后,指出宰我的错误。而宰我还想做一些狡辩。于是孔子说了“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所说的这三个词,大致意思是差不多的,就是说宰我你错了,但不要再说了。一连用三个词来说这么一个意思,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孔子对宰我生气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处事的原则,即不纠结于已经发生过的事。过去的事已经发生,纠结于已发生的事,这是著了相,于事无补,反而影响当下。佛教提倡“不住相布施”,也是这个意思。

3.22 子曰:“管仲 [1] 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 [2] ,官事不摄 [3] ,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 [4] ,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 [5] ,有反坫 [6] ,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 [7] 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1]管仲:春秋时齐国人,名夷吾,做齐桓公的宰相,成就齐桓公的霸业。

[2]三归:市租之常例是要归于公家。

[3]摄:兼职。

[4]树塞门:树,立也。塞门,用来间隔内外视线的一种东西。

[5]好:友好。

[6]反坫:用土筑成,形似土堆,筑于两楹之间,用以放置器物。

[7]而:假如。

【翻译】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小得很啊!”

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氏收取大量的市租,他手下的人从不兼职,怎么能说他节俭呢?”

“那么管仲懂礼吗?”孔子说:“国君在宫殿前立了一个塞门,管氏也立了一个塞门;国君设宴招待外国的君主,在堂上放置酒杯的设备,管氏也有这样的设备。假如说他懂得礼节,那谁不懂得礼节呢?”

【问答】

孔子为什么说管仲器量小?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但是孔子却说管仲器量小。所谓器量小,就是格局小。管仲收取大量市租,不让自己的人兼职,与国王比排场,破坏了周礼,这些都证明管仲确实器量小。孟子也曾说到管仲的器量小。孟子提出的理由是:当时齐国算是一个大国,齐桓公对管仲又是那么信任,而管仲只是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并没有更进一步在齐国实行王道。

3.23 子语鲁大师 [1] 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曒如也,绎如也,以成。”

【注释】

[1]大师:乐官之长。

【翻译】

孔子将演奏音乐的道理告诉鲁国的太师,说:“音乐是可以感受到的:开始演奏时,翕翕地热烈;接下来纯纯地和谐,曒曒地清晰,绎绎地不绝,最后完成。”

【问答】

此处孔子对于音乐的描绘说明什么?

孔子向着鲁国的太师,来描绘音乐演奏,说明孔子有着精深的音乐造诣。在中国古代,礼仪与音乐密不可分。孔子知晓周礼,自然也精通音乐。而且在所有艺术门类中,音乐是与人的生命在形式上最为接近的。因此,古人特别重视对音乐的学习。

3.24 仪封人 [1] 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 [2] 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3] 。”

【注释】

[1]仪封人:仪,地名。封人,官名,典守边疆的官。

[2]丧:失掉官位。

[3]木铎:铜质木舌的铃子。古代政府要发布什么事,便摇此铃,来召集听众。

【翻译】

仪地的边防官请求孔子接见,他说道:“所有到这个地方的有学问的人,我从来没有不和他见面的。”孔子的随从安排孔子接见了他。他出来后说:“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还担心没有官位呢?天下黑暗日子已很长久,上天将以老先生作为导师。”

【问答】

从仪封人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仪封人是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人。仪是一个偏远的地方,当地文化可能比较落后,估计周围的人层次也不会高。这个仪封人没有满足于做自己的鸡头,凡是来到这个地方的有学问人,他都要见一见。这就是有进取心的表现。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只愿意同比自己水平低的人打交道(有人甚至只愿意同小猫小狗等宠物打交道),而不愿意同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打交道。这是因为,同水平低的人打交道,自己处在高位,始终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同水平高的人打交道,心理压力大,总害怕自己有差错、会出丑。但是,我们要知道,同水平低的人打交道,很难提高自己的水平,甚至还会降低自己的水平。俗话说“与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水平高的人打交道,自己的水平提高很快。想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就是有进取心的人。

仪封人还是一个水平很高的人。也许是仪封人见过不少高人,故而他的水平也很高。他只与孔子见过一面,双方谈了一番话,出来就对孔子学生说:“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还担心找不到工作?天下大乱已经很久了,终将走向有序。如何由大乱走向有序,将会以你们的老师作为导师。”他能说这一番话,说明他对当时天下形势是了解的,对于将来发展趋势也是明白的,更说明他是懂得孔子和孔子学说的人。甲要想理解乙,甲必须比乙水平高,或者双方水平接近,然后才有可能。譬如下围棋,要想理解某位国手弈出的一手棋,我们的棋力就必须比那位国手高或者相接近。孔子的水平高,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们说仪封人是一个高水平的人。

3.25 子谓《韶》 [1] ,“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2] ,“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1]韶:赞美舜的乐曲名。

[2]武:赞美周武王的乐曲名。

【翻译】

孔子评论《韶》,说:“美极了,而且好极了。”评论《武》,说:“美极了,但还不够好。”

【问答】

为什么孔子对《韶》与《武》有这样不同的评价?

《韶》是歌颂舜的乐曲,《武》是歌颂周武王的乐曲。从艺术上看,这两支乐曲都很完美;但在内容上看,《韶》是好的,而《武》则有欠缺。《韶》好,因为舜从尧那里接班,实行的是禅让制,是一种平和的权力交接;《武》有欠缺,因为周武王是靠武力从殷纣王那里夺得天下。尽管周武王攻打殷纣王也是替天行道,也是为了拯救天下百姓,但是发动战争毕竟是要死人的,这就是孔子感到惋惜的地方。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 [1] 观之哉?”

【注释】

[1]何以:以何,用什么。

【翻译】

孔子说:“居于上位的人不能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能严肃认真,参加丧礼没有悲哀之情,那我用什么来看这种人呢?”

【问答】

为什么当官的人“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孔子就觉得不值得看他一眼?

当官的人对下面人不能宽宏大量,说明他刻薄寡恩;行礼不严肃认真,说明他傲慢轻忽;参与丧礼都不悲伤,说明他麻木不仁没有同情心。当官者犯了这三条,不管他才能如何,都是不配处在官位的。孔子在此无非强调当官者要具备三项素质,即对人宽宏大量,做事严肃认真,要有一颗恻隐之心。 /wGP0jX2KkWqOoBzlRgclGPGI0ojGcNGu5eYAsdaISL9cvT1OHusM/T7SeVFk9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