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而篇第一

1.1 子 [1] 曰:学而时 [2] [3] 之,不亦说 [4]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5] ,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子:特指孔子。

[2]时:时时。

[3]习:实践,实习。

[4]说:通“悦”。

[5]愠:生气。

【翻译】

孔子说:“时时学习,时时实践,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人家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是真正的君子吗?”

【问答一】

大多数人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称赞一个人学习努力,多说他“刻苦学习”,这也说明学习是一种苦事。为什么孔子说,时时学习,时时实践,是很愉快的事?

学习有所收获,原来没有记住的英语单词,通过学习记住了,这确实使我们高兴。学习有所应用,学过的英语,帮助我们与外国人顺畅交流,这确实也让我们高兴。但是,孔子所说的喜悦,还不是这个意思。孔子所说的喜悦,不是从效果上来立论。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学是学什么?孔子所说的学是学做人。人们容易错误地认为,只有看书、听课、做实验之类的活动,才是学习。其实孔门所说的学,第一要义是学做人。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7)子夏所说的都是如何做人的内容。我们今天学习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好像与做人没有直接关系。其实自然科学知识是我们做人的工具和条件,可以充实我们的生命能量,学了正是为了更好地做人。从学做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可以学做人。因此,我们将“学”翻译成“时时学习”。

第二,为什么要学做人?人一生下来,虽然具有人形,但还不是真正的人。我们有时候会一不小心做糊涂事,有些人甚至故意做伤天害理的事。人需要用一辈子的光阴,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甚至奋力拼搏,来学着做人,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陆象山说:“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间。须是做得人,方不枉。” 第三,怎样才算是人?循理而行才是真正的人,不循理而行就不是人,而是畜生。是人还是畜生,就看做事是否合理。

第四,怎样才是循理而行呢?人的生命每时每刻都有自己的方向和节奏,这是人生命本有的条理,也被称为“天理”。“天理”总是与人的生命一起跃动。俗话说“心安理得”,是说当人心安的时候,也就是得理的时候。也可以反过来说,“得理心安”。循理而行,人的生命就会感到安稳。安稳不安稳,人是可以觉察到的。因此,孔子所说的“学”,实际上包含着“觉”。在汉字中,“觉”字上半部分是“学”字的省略,下半部分是“见”字。学有所见便是“觉”。“学”即是“觉”,学有所觉才是学。后文的“时习”,即是时时实践自己之所“觉”。

第五,为什么循理而行就会快乐?能循理而行,就会感到安稳。王阳明说“此心安处即是乐” 。这里的“说”,等同于孟子所说的“理义之说我心”之“说”。安稳即快乐,是发自人生命本身的愉悦。

【问答二】

为什么有朋友从远方来,会感到快乐?

人为什么聚会呢?有些人为了钱财聚会,有些人为了感情聚会,但孔子在这里所讲的是朋友聚会。这句话是承接上一句而来。一个人学做人,有时候难免会觉得孤单,会觉得寂寞,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于是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使自己成人,各自分享做人的心得。

每个人都带来自己的修身体验,也带来自己的情感能量。一个人对别人说话,不仅有知识符号,也有情感能量。大家汇集在一起,你添一把火,我也添一把火,使炉火烧得更旺。人人都是开诚布公,个个都是畅所欲言。经过一场推心置腹的交流互动,大家激情澎湃,神采飞扬,既收获了知识思想,又汲取了情感能量,人人情绪高涨,个个感到由衷的快乐。这种互动就像变压器,加大了参与者的情感能量。正如柯斯林所说:“人类最强烈的快乐来源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同步进行的社会互动中。”

【问答三】

被人误解也不生气,为什么只有君子才能做到?

大家在一起分享做人的心得,有时候难免会被他人误解。这时候人最容易生气。一般人心里会想:这是我做人的心得啊,明明是一种有用的东西,我特地拿来与大家分享,为什么你就是不领情呢?这时候如果能不生气,大概只有君子才能做到。

《论语》里所说的“君子”,有着丰富的内涵。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7.26)由此可见,君子是比圣人次一等的人。圣人是能够按合适方式发挥自我生命潜力的人,君子则是学做圣人的人。君子一心只是想着如何按合适方式发挥自己的生命潜力,至于是否得到他人理解,则不在君子考虑范围之内。君子能做到这一步,也是他已经明白成圣之道。君子道德修养好,生命境界高,他能同情地理解人的个性化差异,知道人的相互理解有一个过程,也能尊重他人的意见,在坚持自己的主体性的同时,也能承认他人的主体地位,能够懂得“主体间性”的相互尊重。

【问答四】

《论语》为什么以这一条语录作为开篇?

这一条语录三句话勾勒了人学习的基本状态。学首先是要有觉,要在自己生命上生根,然后是不断地练习。除了个人学习而外,还要重视志同道合者的互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生境界,达到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形成一个和谐社会。学习是人生的第一等事。因此,《论语》将这一条语录放在开头。

1.2 有子 [1] 曰:“其为人也孝弟 [2] ,而好犯上者,鲜 [3] 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 [4] 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 [5] 之本与!”

【注释】

[1]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鲁国人。

[2]孝弟:孝,儿女对父母的爱;弟,通“悌”,弟弟对兄长的尊敬。

[3]鲜:少。

[4]未之有:即“未有之”。

[5]仁:即人道,即人发挥自身生命能量的恰当方式。

【翻译】

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爹娘,敬重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一个人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欢作乱,是从来没有过的。有品德的人都会去追求根本的东西。有了根本,就有了为人之道。孝悌就是学习做人的根本。”

【问答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很孝顺父母,但喜欢冒犯上级;电影电视剧里有些人物非常孝顺父母,却做了犯上作乱的土匪。如何来理解有子所说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有子的这个说法明显与孔子的思想不同。孔子讨论服务君主的问题时,要“勿欺也,而犯之”(14.22)。可见,孔子并不反对冒犯上司。以我们的理解,有子的这番话适用于有道之世。在治世中,一切关系都是那么顺。那么,作为讲孝悌的人,是不会冒犯上司,也不会犯上作乱,因为本来就没有理由冒犯上司,没有理由犯上作乱。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6.2),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在乱世则不同,如果讲孝悌的人去助纣为虐,那就不是真正的孝悌。中国历史上治世少而乱世多,有子这番话客观上是用孝悌来束缚人的手脚。因此,陆象山读到有子这段话,心里有抵触 ;熊十力批评有子是小人之儒。

【问答二】

如何理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含义?

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上,除了自己的一条命,其他的什么也没有。人的生命就是人之“本”。人的一生都应该在充实生命、提升生命上下功夫,要让自己的生命挺立起来,呈现出来,这就是“务本”。因此,修身是人的根本。人的生命有这样的特性,总是要自由自在地绽放,并且是按照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绽放,这就是人之“道”。只要人的生命挺立起来,人之道自然而然就能生发出来。

【问答三】

为什么说孝悌是为人的根本?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融入的是自己的家庭。在与家人的长期互动中,人自然产生孝悌的情感,并学会用孝悌来与家人互动。后来走向社会,人又将孝悌的互动仪式链带过去,与社会上的人产生互动。因此,有子说孝悌是为人之本。中国古代文化特别强调家庭教育,强调以孝治天下,都是根据这个道理。《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古人说孔子之道“行在《孝经》”,都是有一定的道理。

1.3 子曰:“巧言 [1] 令色 [2] ,鲜矣仁!”

【注释】

[1]巧言:花言巧语。

[2]令色:伪装出来的好脸色。

【翻译】

孔子说:“说话花言巧语,装出好脸色,(这种人)的仁德是很少的。”

【问答一】

孔子创立的儒学也被称为仁学,那么“仁”到底有哪些含义?

在汉字中,“仁”字的含义非常复杂。现略述如下:

其一,“仁”指生命。植物果实的内核被称为“仁”,如瓜子仁、核桃仁,“仁”指生命之所在。

其二,“仁”指生命知觉。凡生命都有知觉,无知觉即意味生命中止。中医说“麻木不仁”,不仁是指没有知觉。

其三,“仁”指人的恻隐之心。生命有两特性:一是要自保,二是要绽放(或者说一是要生存,二是要发展)。自保好理解,绽放要说明。一粒种子,给它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它就会发芽、生根、抽枝、长叶、开花、结果。一个人,只要条件允许,他总是要说话和做事。当人的自保受威胁,绽放受限制时,自然会感到痛心,便有恻隐之心。当他人自保受威胁、绽放受限制,也会感同身受,也会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便有了同情怜恤之意。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其四,“仁”指人的仁爱行为。由恻隐之心,顺其自然,就会有仁爱行为。孔子说“仁者爱人”,说的就是仁爱行为。

其五,“仁”指人的生命境界。一个人经常做出仁爱行为,便可以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仁”有时指一种生命境界。孔子不轻许人以“仁”,因为“仁”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是圣人具有的境界。具有“仁”之境界的人,时时能以生命的本来面目去说话做事。

其六,“仁”指人相处的原则。有境界的人做事说话成为一般人学习的榜样,“仁”便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崇高原则。

从以上所列“仁”的意项我们可知,“仁”来源于生命尤其是人的生命。因此,孟子又说:“仁者,人也。”在古汉语中,此两字是相通的。

【问答二】

“巧”是“好”的意思,“令”是“善”的意思,二者都是好词。为什么“巧言令色”的人,就变成少有仁德的人?

人的语言与脸色,都是人外在的表现。一个人只是注重外在的表现,就会缺乏真诚。他所说的话,所表现的脸色,都不是发自自己的内心,都不是自己生命的自由绽放,而是为了获取某些好处,有意地迎合他人,欺骗他人。这样的人当然是少有仁德。“仁”植根于人的生命。巧言令色不是发自人的“本体”,不能叫作“工夫”,也不能涵养人的德性。孔子说这话,是要人们警惕那些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

1.4 曾子 [1] 曰:“吾日三 [2] 省吾身,为人谋 [3] 而不忠 [4]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5] 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南武城(故城在今天山东枣庄市附近)人。

[2]三:多次。

[3]人谋:《周易·系辞下》将“人谋”与“鬼谋”相对,“人谋”泛指人处理一切事务 ,包括为他人谋事。

[4]忠:尽己,尽自己最大努力。

[5]信:真实不妄。

【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传播给他人的知识是不是经过了自己的体认?”

【问答一】

什么才是真正的反省?

甲骨文中的“省”字写作 ,上面是“生”字的省略,下面是“目”字。由此可见,“省”字的本义是检视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反省是返回到自身生命,去体认生命的真实感受。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真心实意,传播的知识是不是经过了自己体认,这些都是只有自己内心知道,是自己的“独知”。反省后知道自己有所欠缺,那就要不断修正改进;反省后知道自己无所欠缺,那就可以勇往直前。这才是真正的反省!这种反省确实是每时每刻都需要的,所以曾子才会一日多次反省自身。

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只有做错了事的人,才应该去反省。这种反省是从不好的结果出发,去寻找产生坏结果的原因。这种反省实际上是在计算得失,比较利害,与人的生命没有关涉,对于人修身也无大的帮助。这不是曾子所说的反省。

【问答二】

从这段语录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子为人处世是从哪里来寻找根据?

曾子在此只是举出自己反省的三个例子,其实他每时每事都在反省。在此可以看出,他是在自己内心去寻找为人处世的根据。我们做事的根据,或来源于外在权威,或来源于自己内心。为人处世依仗外在权威,人便失去自己的主体性,也就失去了自我。只有来自自己内心的标准,才会感到最贴切,最可靠,执行起来才会最坚决。孟子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问答三】

为什么传授给他人的知识,还要反省是不是自己体认过?

这里的“传不习乎”有两种解释:一是老师传授的东西,你是不是温习过?二是你传授给他人的东西,是不是经自己体认过?后一种解释更有意义,因此我们采用后一种说法。传授给他人的东西,应该是经过自己实践过,不然就是“道听而途说”,这被孔子称为“德之弃也”(17.14)。只有经过自己亲身体认,才会知道个中滋味,才会“温故而知新”(2.11),这样才能保证所传播的东西是真正对他人有用的东西。这样传播起来,带有温度,带有情感,也更容易打动他人。这一条反省对现代人尤为重要。当下不少人,满嘴跑火车,为的是哄骗他人,所宣讲的内容,连自己都不相信,也不会拿来教育自己的家人。

1.5 子曰:“道 [1] 千乘之国 [2]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 。”

【注释】

[1]道:治理。

[2]千乘之国:乘是指古代用四匹马拉着的兵车。千乘之国是指具有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

[3]使民以时:不违农时来役使百姓。

【翻译】

孔子说:“治理一个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用心做事,讲究信用,节约开支,爱护官吏,不违农时来役使百姓。”

【问答】

孔子在此所谈论的治理国家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关联?

在这些内容中,“敬事”是核心。“敬”是“警”的本字,表示警觉的意思。“敬事”意指用心办事。如果国君对于国事,都能用心,小心翼翼,那么国家没有治理不好的。治理国家,无信不立,“讲信”也是“敬事”中的一种。至于“节用而爱人”,是要国君克制自己的欲望,藏富于民,国家经济才能活跃。“使民以时”牵涉到粮食安全。只有不违农时,国家田地才不会抛荒,粮食安全才有保障。由此可见,“敬事”的后面,说得越来越具体,其实都是在说“敬事”。这里表面上只讲治国理政,不讲个性修养。其实,两者不可分开。对于当权者来说,治国理政,正是心性修养之地;心性修养的目的,就是为了治国理政。

1.6 子曰:“弟子 [1] [2] 则孝,出 [2] 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 。”

【注释】

[1]弟子:年轻人。

[2]入、出:入指进入父母房间,出指出自己房间。

[3]文:事物外在表现。

【翻译】

孔子说:“年轻人来到父母跟前,要孝顺父母;出自己的房间,要敬重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有信用,广泛地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在做这些的同时,还可以去学习那些表现在外的东西。”

【问答】

为什么最后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人来到这个世上,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学做人。前面的“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五件事均是有关做人的具体内容。这里的“亲仁”,是“就有道而正”(1.14)的意思。“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不是要将前面五件事都做好了,然后去看书学文。做人是无止境的,哪里谈得上做好?“文”是事物的外在的表现,当然也包括文献。前面要做的五件事是“本”,后面的“文”是“末”。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要人在做前面五件事的同时,也要去关注它们的外在表现。这是因为“学文先求其本,无本之文不可取”

1.7 子夏 [1] 曰:“贤贤易色 [2] ;事父母,能竭 [3] 其力;事君,能致 [4] 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1]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

[2]贤贤易色:前一“贤”为动词,“以……为贤”的意思。后一个“贤”是名词,指有贤德的人。易,轻视。合起来的意思是,重视人的贤德,不重视人的容颜。

[3]竭:尽。

[4]致:献出。

【翻译】

子贡说:“选配偶,要重视贤德,而轻视容颜;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服务君主,要有献身精神;与朋友交往,说话要真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问答一】

对于择偶,为什么要提倡“贤贤易色”?

子贡在此提倡,选择妻子要看重品德,不要看重容貌。之所以有此提倡,是因为一般人择偶多看重容貌。人容易有这样的癖好,也是从动物进化而来。动物多是利用光鲜的外表,来选择交配的异性,这有利于进化出更强的基因。但人毕竟超越了动物,人是生活在自己的意义世界之中。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意义世界,与他的品德有密切关系。因此,子贡说“贤贤易色”,这是关乎将自己定义为人,还是定义为动物的问题。这里将择偶放在首位,因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问答二】

如何理解“事父母,能竭其力”?

照理说,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尽心竭力。正如陆象山所说,老虎搏象与搏兔,都要用全力。《论语》常提到“忠”,如“为人谋而不忠乎”(1.4)、“主忠信”(9.25)。尽己之谓忠,忠就是尽心竭力的意思。但是,同样的尽心竭力,我们侍奉父母,与做其他事,肯定是不一样,这需要我们细加体察。我们的生命来源于父母,父母又将我们培养成人,父母与我们本为一体,一气相通。我们对父母尽力,不仅要照顾他们生活无忧,而且还要使他们心情愉悦,关键在于“养志”。如何能做到“养志”,还是要每人时时处处加以体察。

【问答三】

如何理解“事君,能致其身”?

这里一点都没有“忠君”思想的意思。古代社会有所谓“愚忠”的信条,即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孔子不是宣扬这个意思。“君”是能将大家凝聚起来的人,他代表的是集体的利益。为了集体的利益,人应该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问答四】

都做好前面四项,为什么子贡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

古人所理解的“学”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学就是上课、看书、做实验等,广义的学就是学做人。孔子所提到的四项,可以概括做人的方方面面。上课、看书、做实验,最终目的也还是为了学做人。我们学习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似乎与做人没有什么关系,但它们可以充实人的生命能量,是为了使人更好地做人。譬如,我们要孝顺父母,如果不懂得一些科学知识和技能,又怎么保证父母的冬暖夏凉呢?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我们要孝顺父母的心也是空的。因此,真的做好前四项,必是经过学而后能。这一条语录与上面一条,都是强调真正的学习在社会实践之中。

1.8 子曰:“君子不重 [1] 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2]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 [3] 改。”

【注释】

[1]重:庄重。

[2]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3]惮:怕。

【翻译】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不会牢固。以忠信为主导,在交往中要善于发现朋友的优点。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问答一】

“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是什么意思?

“不重”是统摄两句而言。“重”即庄重。将全部生命投入其中,即所谓的生命“在场”,这才是庄重。如果一个人不庄重,说话随随便便,做事松松垮垮,那就不会有威严。以这种态度来学习,所学的东西也记不牢固。总之,做事态度非常重要。

【问答二】

怎样做才是“主忠信”?

“主忠信”即以忠信为主。尽己之谓忠,诚实无欺之谓信。“主忠信”就是教我们平时学话做事,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都要真实不假。一个人一辈子只要“主忠信”就足够了,那他就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人,一个胸怀坦荡的人。

【问答三】

应该怎样来理解“无友不如己者”?

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无友不如己者”是行不通的。你不与不如你的人交朋友,那就是只与比你好的人交朋友。而那个比你好的人如果也有这种想法,那他也不与你交朋友。如此一来,交朋友几乎成为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人都愿意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样好显出自己的优势,没有什么心理压力,整天可以飘飘然。正如苏东坡所言:“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者为友,则自足而损。”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说这话应是另有所指。有学者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是劝你看到朋友身上的长处 。这样解释有一定道理,与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是相呼应的。也有学者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是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 。王阳明认为这是对于小孩说的 。小孩人生观没有定型,常常不能分辨人的好坏,要交朋友应当交比自己好的人,这样有利于小孩的成长。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惜,我们现在不知道孔子当时说这话的具体语境,只能就文字来解读。

1.9 曾子曰:“慎终 [1] 追远 [2] ,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小心地对待父母的丧事。

[2]追远:追念远代的祖先。

【翻译】

曾子说:“慎重地对待父母的丧事,追念远代的祖先。做到这些,民风必然归于淳朴。”

【问答】

为什么“慎终追远”,会让民风归于淳朴?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丧事和祭祀,直接的目的是表示对死去的亲人和祖先的感恩,但更重要的是参与的人,通过这些仪式,一次又一次得到情感共鸣,不断地去回望生命的来源。在生命的来源处,没有多少华丽的外表,都是真挚的质朴的情感。经常受这样的感情洗礼,自然容易使民风归于淳朴。钱穆先生说:“生人相处,易杂功利计较之心,而人与人间所应有之深情厚谊,常掩抑不易见。唯对死者,始是仅有情,更无报酬,乃益见其情意之深厚。” 这样解释,确实符合人情物理。李泽厚先生说:“现代人类学家说,当人知道埋葬死者,或给死者以某种丧葬形式,即人的族类自觉的开始,亦即人的文化心理的开始。” 这是从文化史角度来说话。

1.10 子禽 [1] 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 [2] 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陈亢,字子禽。

[2]其诸:表示不确定语气。

【翻译】

子禽问子贡说:“孔老夫子到了这个国家,就一定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他是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他老人家是依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来得到的。他老人家获取信息的方法,大概与别人获取的方法不同吧。”

【问答】

为什么孔子到了一个国家,人家都愿意主动地对他通报国家政事?

一般人到一个国家,要想了解这个国家的政事,就要千方百计去打听,这是一般人获取信息的方法。但孔子是依靠自己的美德,赢得他人的尊敬,人家都愿意告诉他国家政事,向他请教问题,这就是孔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

1.11 子曰:“父在,观其 [1] 志;父没,观其 [1] 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1]其:指儿子。

【翻译】

孔子说:“一个人当他父亲活着时,要观察他的志向;当他父亲去世时,要观察他的行为;长时间不改变他父亲的一些好的做法,可以说是做到了孝。”

【问答】

如何理解此处孔子所说的“孝”?

孔子从不同方面讨论过“孝”,此处论“孝”很特别。“孝”是有关儿女与父母之间的事。真要理解孝,就必须弄清父母生孩子的初心。父母生孩子,是希望自己的生命在孩子身上延续。人保有生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潜力。双亲活着时,看儿女的志向,看有没有体察双亲的这个初心。当双亲去世以后,看儿女的行动,因为行动最能体现人的志向。长时间不改变双亲的一些好的做法,这便是在践行双亲的初心。这里要注意,儿女并不是完全随着双亲的心意去做事,而是要完成双亲的初心,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生命潜力。要如此,就必须循理而行。循理而行才是真正的孝。李泽厚先生认为:“保持本氏族的生存经验的重要性,才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一传统的真正原因,这才是关键所在。” 可备一说。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 [1] 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和:和谐。

【翻译】

有子说:“礼的运用,以达到中和为可贵。过去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最精彩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大事小事都是如此做的。但是在有些地方是行不通的,只是为了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问答一】

如何理解“礼之用,和为贵”?

“礼”是指礼仪、规范、制度等。礼之运用就在于区别。譬如说,春节时,晚辈给长辈叩头,长辈给晚辈发红包,通过这样一些礼节,就将长辈与晚辈区分开来。再譬如说,一般公司都有奖勤罚懒的政策,贡献大的发钱多,贡献小的发钱少,这是将勤人与懒人分开。因此,礼自然而然都带有等级性。

“和”字来源于演奏音乐与烹制美食。将不同的音符按恰当比例组合在一起,成就优美的音乐;将不同的食材按恰当比例配制在一起,成就美味佳肴。由此可见,“和”包含三个关键词,即不同、恰当比例与和谐。不同是和谐的前提,如果都是相同的,是不可能达成和谐的。相同的音符不可能成就美妙音乐,相同的食材也不可能成就美味。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恰当比例即是合理,这是和谐的关键。这里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和谐是最终目的,是希望达到的结果。

如前所言,礼的运用是将人划分等级,造成人与人之不同。但是,只是一味强调人之不同,容易造成集体成员间的疏离,集体就会散掉。所以将人划分等级必须合理,古人解释“礼”为“理”即是此意。怎样就是合理呢?以达成和谐作为指归。因此,孔子才会说:“礼之用,和为贵。”

【问答二】

为什么为了和谐而和谐,不以礼节之,也不行?

为了和谐而和谐,大家一团和气,发奖金一样多,无所谓上下级,没有一定的礼来节制,什么事也无法运作,集体也会散掉。因此,有子说“亦不可行也”。如前所言,只有先不同,然后才有可能达到和谐。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 [1] 也。恭近于礼,远 [2] 耻辱也。因 [3] 不失其亲,亦可宗 [4] 也。”

【注释】

[1]复:同“履”,践行诺言。

[2]远:使动用法,使……远离。

[3]因:依靠。

[4]宗:主,可靠。

【翻译】

有子说:“所要守的诺言接近于道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要去兑现;态度恭敬接近于礼仪,那么就可以远离耻辱。所依靠的是自己亲近的人,那么就会很可靠。”

【问答】

信守诺言,对人恭敬,不是人的好品性吗,为什么还要附带条件?

一个人信守诺言,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所守的诺言必须合乎道义,然后才谈得上兑现诺言。一个人对人有恭敬的心理,本来是一个好的态度,但是恭敬心理应该以合乎礼节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远离耻辱。不然,太恭敬了,有失礼的地方,反而自取其辱。譬如说,家里来了客人,对客人热情过分,让客人手足无措,弄得客人都不敢进你家门,这不是反取其辱吗?“信”与“恭”都是指人的心情。这里无非是强调人的心情要接受原则的制约。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 [1] 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 [2] 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敏:敏捷。

[2]正:端正。

【翻译】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太饱,居住不求太安逸,做事勤快而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端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问答一】

为什么人不能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人的吃饭与居住,是为了满足生命的基本需要。人如果不能实现这些基本的物质需要,那人的生命也难以维系,更谈不上其他。但是,肉体生命毕竟只是人生命中的浅层部分,过多地关注这一部分,必然造成两种伤害。一是对肉体生命造成直接伤害。因为肉体生命层次较浅,其需求直接而强烈,但很容易满足,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损害人的肉体。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贪图口舌之欲,结果身体出现故障。二是对精神生命造成拖累。人除了肉体生命以外,还有一个精神生命,精神生命创造一个意义世界,人主要是生活在自己创造的意义世界里。人的精神生命总是趋向于不断提升,不断向前,不断超越。如果人过分追求享受,贪图肉体上的享受,就会消磨意志,使人的意义世界一片灰暗。

【问答二】

为什么孔子要强调“敏于事而慎于言”?

人活在世上,总是要做事的。事来之时,做事而已,随感而应,这就是“敏于事”。人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拖拉,该做的事不做,习惯于拖到后面。有些事总是要做的,后来勉勉强强做了,效果已是打了折扣。人做事时还应该时刻保持敏感,始终有一种警觉,能够见机而作,随事势发展而改进自己的应对策略。做事最怕的是机械应对,麻木不仁。人说话总是很轻松的,一张嘴,上下嘴皮一碰,话就说出来了。于是人很容易随便说话。说话都是有意义的,话说不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孔子要人“慎于言”。俗语说:“要想着说,不能抢着说。”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问答三】

为什么孔子说做到这三点就是好学的人?

孔子所谓学即是学做人。做人无非就这样三件事:首先,是控制自己的物质享受;其次,是在言行上检点自己;最后,向高水平的人看齐来修正自己。如果将这三件事做好,那么也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因此,孔子说这种人是好学之人。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1]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1]何如:怎么样。

【翻译】

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横,这样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的,但不如贫穷而感到快乐,富有而喜欢礼节。”子贡说:“《诗》说:‘(要像加工玉器那样),先切割,再糙锉,经过雕琢以后再打磨’,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开始可以与你讨论《诗》了,告诉你一件事,而你就能知道另外一件事。”

【问答一】

为什么“贫而乐,富而好礼”比“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要高级一些?

贫穷之人囊中羞涩,人穷气短,难免会对人低三下四,容易对人谄媚,能做到“贫而无谄”,也算是不错了。富贵之人有钱有势,容易产生骄横心态,能“富而无骄”,也是很难得的。但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毕竟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贫或富,只不过是要尽量避免谄或骄的毛病。有些贫穷之人不以贫穷为意,走在人生大道上,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有些富贵之人忘记了自己的富贵,也走在人生大道上,与人交往总是以礼待人。很明显,“贫而乐,富而好礼”是超越了自己的贫或富,积极地走在人道上,比“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层次要高一些。傅佩荣说:“无谄与无骄是努力避免缺点,乐道与好礼是积极有为的表现,后者显示了更高的表现。”

【问答二】

子贡与孔子在讨论人的贫富问题,为什么子贡会联想到《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上来?

人由“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可以不断修身,不断砥砺,以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层次。同样的,玉石经过最初的切磋到后来的琢磨,也可以变得越来越精美。此两者有本质的相似性。故子贡有此一联想。

【问答三】

孔子为什么说从此以后可以同子贡讨论《诗经》了?

子贡由讨论人如何面对贫富的问题,一下子联想到玉石的加工,说明他掌握知识比较活,可以由一点而展开丰富的联想。孔子认为,人学习《诗经》之类的经典,就应该活学活用。他曾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3.5)

1.16 子曰:“不患 [1] 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担心。

【翻译】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问答一】

为什么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人来到这个世上的目的,就是合理地发挥自己的生命潜力。只要做好自己,将自己的生命潜力发挥出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担心别人是否了解你。如果只是担心别人是不是了解你,那就容易去迎合别人,这就失去了真实的自我,也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生命潜力。再说,如果一个人真的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生命潜力,那你就一定会给周围人带来正能量,为天下人做出贡献。此时,别人自然也就了解了你。

傅佩荣先生说:“别人不了解我,不但不会减损我的才学与品德,反而促使我更努力进德修业。” 这样来理解,与以上的说法也是相通的。一个人的才学与品德,最终也是用来发挥自己的生命潜力;而要培养自己的才学与品德,也只有在发挥生命潜力中才能实现。

【问答二】

为什么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人只有在了解他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生命潜力。一方面,了解他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的人生经验,可供我借鉴、参考,使我能更好地做到发挥生命潜力。另一方面,我发挥出的生命潜力是要给他人带来福祉。如果不了解他人,你所发挥出来的能量很可能给他人造成伤害。譬如说,有些教师迫切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结果事与愿违。樊迟曾问孔子:怎么做才是聪明人?孔子回答说:“知人。”(12.22)也可以与此处对照着看。 M5Qn0ZN/Iz8zEBuwiIs+EReugKPF70uvPbseGlscwspQ3gbDKq+xVS8EeLEb5j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