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民卡作为杭州城市治理和城市服务的沟通桥梁和信息化载体,先后经历了信息化、“互联网+”、数字化三个阶段,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和实践,打破了公共服务与日常消费服务的边界,有效提高了市民生活品质和城市治理水平。
2004—2013 年,是杭州·市民卡十年智能卡服务能力及服务场景建设阶段。2004 年,杭州市政府成立杭州·市民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杭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组建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并在杭州市南星街道首次试点发放市民卡 3373 张。2005 年,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2005 年杭州市市民卡项目实施计划》,实施“11340”市民卡重点项目建设,这为市民卡的智能卡服务能力以及服务场景建设奠定了基础。到 2006 年,杭州·市民卡基本实现代替医保卡,并集成公交卡、公园卡、就诊卡等公共服务功能。2008年,市民卡道路停车收费、自行车慢行系统免费租赁、图书馆等应用正式上线,全市约 4700 辆出租车实现市民卡刷卡应用,公务员车改方案及配套系统项目获批。
2009 年,杭州·市民卡抓住公务员车改契机,推出账户支付功能,完成账户系统建立、服务系统完善、消费领域环境建设和杭州消费卡上线四项工作。这标志着杭州·市民卡支付体系初步建立。2010 年,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配合市级医保统筹“一卡通”项目和健康档案项目建设,积极落实两区、五县(市)首批市民卡和主城区首批学生市民卡与学龄前儿童市民卡的发放工作。同时,开通市民卡缴纳交通违章罚款、手机话费、固话费用和煤气费功能;市民卡自助服务机实现账户向电子钱包圈存、查询、密码修改等服务;手机市民卡(城市通卡)实现在 300 余条公交线路上的 5000 多辆公交车、约 2000 个自行车租用网点、全线 7 辆水上巴士、900 多个道路停车点、近千家消费商户刷卡。至此,杭州·市民卡的服务场景建设初具规模。2011 年,开通杭州·市民卡网上申领业务,并实现网上银行向市民卡账户(杭州消费卡)充值的功能。2012 年 6 月,杭州市政府批复市民卡公司重组方案,要求将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打造成为统筹全市政府公共智能卡发展和经营,实现发卡主体、结算清算平台和密钥体系“三统一”的重要平台。2012 年 7 月,杭州市卫生局联合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试点推出“智慧医疗”诊间付费服务,在国内首创“边诊疗边付费”就医模式,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同年,配合杭州地铁一号线开通,杭州·市民卡系列“杭州通·通用卡”首发,市民可持一张卡乘坐地铁、公交车、出租车、水上巴士及租用公共自行车等,真正实现杭州交通“一卡通”。2013 年 1 月,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涵盖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浙江省)、互联网支付(全国)、移动电话支付(全国),市民卡支付功能进一步完善;2012 年 10月,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市旅委共同发行 10 万张“杭州通·旅游消费卡”,成为集旅游消费支付、旅游信息服务和城市旅游营销为一体的新平台。
至此,杭州·市民卡服务覆盖医疗、医保、交通、教育、文旅、支付、生活缴费等市民生活领域,并完成智能卡服务框架体系建设。通过智能卡服务能力覆盖和服务场景建设,杭州·市民卡完成了对市民信息的逐步积累,在公共服务和场景应用上逐步实现市民用户、账户、支付、信用、数据“五统一”,进一步为市民卡服务升级奠定了数字基础。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2014—2019 年是杭州·市民卡“互联网+”服务转型探索及服务区域一体化实践阶段。2014 年,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为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杭州市卫健委)联合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首发“浙江·杭州健康卡”,统一取代各家医院各自发行的就诊卡,杭州健康卡成为杭州地区医疗机构自费人员的专用卡,实现“智慧医疗”全人群覆盖;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以市民卡为媒介,构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技术支撑平台,形成服务百姓的医疗健康服务网平台;杭州图书馆联合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免费为 800 万市民卡持卡人统一开通图书借阅功能。同年,杭州·市民卡推出“市民卡志愿服务信息记录功能”,积累“公益积分”,配合实施社会反哺政策;杭州·市民卡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线,发布市民卡的最新信息,实现定位查询服务网点、在线充值、查询账户余额及交易记录等功能;推出杭州移动“和包·杭州通”产品,实现了普通“杭州通”卡向NFC手机应用的迁移,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另外,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还积极筹划对外来人员发行居住卡,提供养老及社区信息服务,发放大学生市民卡和在杭境外人士市民卡,实施杭州市中小学校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等市民卡应用服务项目。
2015 年,杭州市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杭州市推进智慧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送审稿),提出在个人智慧应用领域,以市民卡为载体,开展惠民征信、公共服务、互联网金融等项目建设,强化市民卡在吃、住、行、游、支付、征信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杭州·市民卡重点开展智慧交通、智慧健康、公共服务、移动端应用、区域合作、惠民征信等重点项目,持续扩大应用领域和区域。“P+R”停车换乘优惠、杭州公交与公交换乘优惠、杭州地铁和公交之间换乘优惠、惠民理财产品等也随之正式推出实施。同年 9 月,杭州·市民卡联合杭州市民政局开展政府资助型居家养老服务券数字化项目,率先在杭州市潮鸣街道开展“以卡代券”试点,养老服务实现数字化。
2016 年,杭州·市民卡互联网用户破 120 万,其微信公众号粉丝数破 120 万。同年,惠民金服平台正式上线,目的是打造“让老百姓满意”的金融信息服务及引流平台;网络支付产品体系搭建完成,交易规模破百亿元。2016 年 3 月,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交通银行首发新一代加载金融功能的杭州社会保障·市民卡,这标志着杭州市加载金融IC卡功能的市民卡应用体系初步建立,并进入实质性发行应用阶段。2016 年 5 月,杭州·市民卡逐步接入杭州地区企业和个体户的工商信息,开展企业征信业务。2016 年 6月,杭州·市民卡APP3.0 版本正式上线。2016 年 10 月,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信用办)在 10 家杭州市属医院全面推出智慧医疗信用支付(以下简称“医信付”)服务。2016 年 11 月,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与杭州联合银行联合发行加载杭州联合银行金融功能的市民卡。
2017 年,杭州·市民卡体系初步搭建“五统一”平台,启动场景互联网化融合,并上线杭州电子公交卡(码)。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开启惠民汇付,理财交易规模破 150 亿元,互联网支付规模破千亿元。同年年底,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 13 家市直管医疗机构推出电子社保卡医疗移动支付,推进了移动支付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2018 年,杭州·市民卡融入以市民的城市基础信息、生活轨迹以及生活中的信用情况等信息为依据的杭州城市个人信用分——“钱江分”,进一步打造信用惠民应用;同时,上线电子社保卡(码)、电子健康卡(码)。2019 年,上线“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获市级研发中心认证,发行文化旅游卡,实现 100%基础服务线上化,大数据赋能显成效。
另外,推动服务区域一体化也成为杭州·市民卡发展的方向。2016 年 10 月,由诸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行的“杭州通·都市圈诸暨卡”正式推出,可应用于杭州主城区的地铁、公交车、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道路停车、特约商户小额消费以及诸暨的公交车、公共自行车等公共服务领域。2018 年,杭州市的萧山、余杭、富阳三地与杭州主城区已实现市民卡“同城通办”,做到市地一体化。2019 年,杭州·市民卡已全面实现大杭州区域“一卡通城、一码通城”;筹建并深度运营文化旅游卡项目,先后推出长三角PASS旅游年卡(沪杭宁)、杭州文化旅游卡(市民版)。杭州·市民卡依托“互联网+”,深入开展服务转型探索及服务区域一体化实践,实现了大范围用户覆盖和基础性应用场景覆盖,对杭州市数字化改革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建设。
2020 年 6 月,杭州市做出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窗口”的决定,提出要把杭州打造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在此背景下,杭州·市民卡开始步入数字化阶段。
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的数字服务体验,杭州·市民卡打造面向市民的统一数字服务界面。其整体思路是:基于杭州·市民卡的现有用户、账户、支付、信用、数据五统一能力,升级杭州·市民卡技术服务体系,以杭州·市民卡APP为线上服务主界面,以金投·数字体验厅为线下服务主界面,打造统一数字服务主界面,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开放统一用户、统一支付(账户)等中台能力,统一接入场景应用,从而赋能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数字生活服务与数字金融服务。线下服务全新打造“五个智能”服务体系,即智能宣传、智能引导、智能数据、智能办理、智能监控,精准构建智能服务体验。开发线上预约线下办理、线上办理就近领取等功能,加强线下线上服务联动;并在数字服务主界面搭建“远程营业厅”,通过视频通信技术,抓住 5G行业变革,提前筹备下一代的交互方式,提升服务智能体验。
为打造智慧城市场景应用,杭州·市民卡进一步参与打造统一、规范的专业领域的智慧城市数字标准规范体系,在市民信息运用和管理方面加快完善涵盖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交换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为数字生活和数字公共服务提供全面的信息安全保障。在信息安全基础之上,杭州·市民卡丰富应用场景,深入未来社区、智慧养老、智慧助残、智慧医疗、便接驳车、公共交通、人才码平台、社会保障、消费支付、金融理财等各领域探索和完善,在推进生活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的同时,打破数字服务领域弱势群体的“数字鸿沟”,让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体,让每个人都能共享数字时代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红利。因此,在 2020 年,杭州·市民卡相继发行交通领域全国互联互通卡、基于NFC技术的手机杭州通卡;在杭州市委组织部牵头下,推出面向杭州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国际人才提供百余项人才专属服务,实现“一码畅享服务”,助力杭州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2021 年,杭州·市民卡持续丰富和拓展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完善建设杭州通电子卡(荣誉教师码)项目、智慧助残平台项目、杭海城际铁路联合发卡项目、金融板块开发项目等城市生活服务。另外,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推进数智杭州综合应用建设,在治理端集成卫健、人社、文旅、教育、城管等各业务部门 12 大领域 3 大社会空间多场景任务执行情况及业务感知数据,围绕“一体化、全方位、制度重塑、数字赋能、现代化”的特征,打造统一的工作台;在服务端根据人的全生命周期集成各类便民应用及一件事联办事项(按需),同时创新构建市民爱心积分体系与激励回馈机制,打造“可感知、会思考、有温度”的数字社会。
2021—2023 年,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围绕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金融产业+实体产业+数字产业”的发展架构,以及“数字科技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深耕智慧城市数字生活服务、第三方支付、金融信息中介服务三大业务板块,深耕杭州,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致力于成为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智慧城市服务运营商,助力杭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助推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数字科技产业发展。在此情况下,杭州·市民卡服务以及智能应用通过“五统一”平台能力,以网络、安全、云资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基础设施或技术手段,以智能卡、智能手机为服务载体,实现市民卡基础服务、社会保障、公共交通、公共服务、信用服务、消费服务、网络支付、金融理财等领域应用场景的线上线下融合,并构建可接入更多行业、更多区域的移动端城市服务平台生态体系,从而助力杭州新型智慧城市生态圈的完善,推动城市生活智慧化,实现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