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五、学术下移与士阶层兴起

西周时,学在官府,大部分知识如祭祀、礼仪、乐官等等,都掌握在官方的相关部门,多由世袭的家族世代掌管,确保这些知识代代传承不致失传,西周礼乐文明也因此得以延续传承。但西周后期,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学校衰废,官职缺省,《诗·子衿》序云:“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这些掌在官府的学问开始流散,从周室下移到各诸侯国。如司马迁的祖先世代为周室的太史,但在惠王、襄王世代(约与齐桓公同时),“去周适晋”,从此司马氏渐渐流散各地,有的在晋,有的在卫、赵、秦等地。司马氏向各地播迁的同时,也把有关的周史资料、编史经验以及天文、地理知识带到各地,从而扩大了文化和学术的传播。《史记·历书》云:“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废而不统。”畴人为王室中世代掌管天文历算的人,也因周室衰微而四散奔逃。据《吕氏春秋·当染》载:“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本为周室之臣的史角去鲁国传授郊庙之礼,但到鲁国后鲁惠公不让他回去,于是他的后人就定居鲁国,这使史角的学问在鲁国发扬光大,后来墨子还曾向其后人学习。可见由于周王室的衰微,对学术的下移与播散问题只能采取放任的态度。

春秋初期,管仲曾建议齐桓公起用民间掌握“五官技”的人,所谓五官技,也就是懂诗(记录事物)、懂时(记录年月)、懂春秋(记录国事的成败)、懂出行(指导外出道路的选择)、懂易卜(预测事物发展的吉凶和成败)五种技艺。对于掌握这些技能的人给予奖励:“民之能此者皆一马之田,一金之衣。”(《管子·山权数》)这说明这些学问当时已散传到民间了。《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由于周王室的内部纷争,失败的王子朝便携带与他有关的周室大族逃奔到楚国,并带去了“周之典籍”,也即是周朝的典章和文化。《哀公六年》记载“楚子使问诸周大史”,所问当是奔楚之周太史。类似的例子还有为周守藏室之史的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不但周王室的官府之学遭到流散,诸侯国的礼乐文化也有流散的趋势。鲁国作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集萃之地,其文化也大量流失,《论语》记载:“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人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论语·微子》)这一关于学者、乐师等知识分子流散民间的描述,是春秋时期官学衰微、学术下移的生动写照。

四散奔逃的文化官吏,由于失去了世袭的职守,流落于社会,他们将其所学之知识和所掌之典籍带入民间,在民间创办私学,以传授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谋生,使学术文化知识流入民间,打破了政府对于学术和教育的垄断,正如孔子所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他们培养了一大批民间学者,从而促使了一个新兴阶层——士的崛起。

士在西周时期就有,但那时它处于贵族等级制度的末端,士者事也,即从事具体事务的人,其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仅略高于平民。他们可从宗子那里得到田园家产,有自己的“隶弟子”供役使,靠“食田”为生,有时亦可“治官府”,给高一级的贵族做家臣,他们从官学学得六艺知识,是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主力。到春秋时期,随着学术下移,士作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兴阶层在崛起。纵观春秋战国之世,士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没落的贵族子弟,他们一般都受过比较正规的贵族教育,熟悉各种典章制度,并且操持各种礼仪,但政治地位下降、经济穷困。这些出身贵族的“贫寒之士”往往不甘寂寞,总是会利用当时政治上风云际会的机遇,游说各国诸侯,以求建功立业,发挥自己的才学。比如首开私学的孔子,他身为宋国贵族之后,少年时期“贫且贱”,精通六艺,素怀拯救天下的大志,聚徒讲学、游说各国,从事政治活动。士的第二个来源,就是原来周王朝的官方学者流落民间,他们有着世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每个诸侯国都不可缺少的“知识人”。第三类则是像墨子这样由农、工、商等庶民等级上升而来的。他们出身低下,但由于好学而接受私学教育、掌握了为统治上层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所以也常常得到诸侯的青睐。

士人登上历史舞台是时代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动,诸侯纷争不断,迫切需要一批知识人来辅佐他们。而旧的贵族和世家子弟大都养尊处优,生活腐化,不学无术,根本不堪大用。例如,周大夫原伯鲁不悦学,公然说:“可以无学,无学不害。”(《左传·昭公十八年》)在旧体制和厌学风气的影响下,享有特权而头脑空空的世家子弟,根本不可能成为诸侯图强所需的人才和谋士,所以鲁国的曹刿才会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所以这批旧贵族注定会走向没落。而这就为身通六艺、富有文韬武略的士人提供了用武之地,为他们登上政治舞台、施展才能提供了契机。士具有丰富的知识,当然,所谓的知识主要是指政治历史经验、礼仪制度等。对于诸侯国来说,这些知识人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各诸侯国的执政者从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的需要出发,争先“招贤纳士”。所以,当时尊贤、用贤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士可以自由流动,从而优秀的士成为统治者竞相争夺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士的地位。当时许多诸侯对士都异常尊重,如齐国之尊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而一旦稍有不如意,则立即离开,连淳于髡都批评孟子走得太突然:“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魏国之尊田子方,《史记·魏世家》载:

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屣然,奈何其同之哉!”

的确,对于士来说,一言不合就可以离开,而诸侯若骄人则士人都会离开他,那他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这是士人能量之显示,刘向所言“所在国重,所去国轻”(《<战国策>叙录》)的说法,并非夸张。由于士阶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于是兴起了养士与用士之风。战国中后期,养士之风达到了高潮。秦孝公、魏文侯、齐威王、齐宣王、梁惠王、燕昭王等国君都曾“尊贤使能”,争取人才。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及秦相吕不韦等卿相,养士都以千计。士人虽然虽无权无势,却能纵横于天下,表明“士”已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他们是中国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和第一代教师群体。在“任人唯才,任人唯贤”(《墨子·尚贤》)、“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的风气之下,饱学之士凭借其才智谋略,得幸于人君,入仕干政,并成为列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的骨干力量。

春秋战国的尊贤用贤与西周“亲亲”“任人唯亲”的用人政策相对立,“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墨子·尚贤上》)。打破了原来的世卿世禄制而渐行官僚制,进而促使更多的人学而为仕,以干人主,“中牟之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此时官学已废坠不修,沉寂无闻,想学而入仕者只能就学于私学大师,私人讲学之风由此大炽。熟谙经邦治国之道的士人跻身政坛,谋得高官厚禄,显身扬名,激发了更多的人涌向私学,而私学也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士子的任务。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下移,促进了学术文化向社会的普及和传播,从而促进了士阶层的崛起,而士阶层的崛起又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和繁荣。而儒家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成为最先创立的学术流派,孔子成为第一个私学的老师。 IVrKnYaYXOet2k1jNu6VYxcPr9GdjeF7h/JrmK314O4DFAZ9efbxDLizRCKH6vj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