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九、周王室的衰落与礼崩乐坏

西周王朝的繁荣并没有维持太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成康之治之后,便出现“王道微缺”的状况。据《竹书纪年》等史料记载,康王的儿子昭王时,江汉地区的楚国开始与周朝分庭抗礼,昭王一怒之下南征,最终却导致“南征而不返”的结果,这意味着周王朝的权威开始有所下降。昭王之子穆王也多次东征西讨,《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左史倚相对楚王曰:“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其后,衰相渐显。《汉书·匈奴传》云:“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史记·周本纪》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可见,周懿王时,西周王室的衰相已经非常明显。周王本身的无道,是王室渐衰的重要原因,最著名的是周厉王时期的“道路以目”,与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据《国语·周语》记载,周厉王暴虐,为防止人们的反抗,用卫巫监视国人,杀害有不满言论的人,从此“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厉王高兴地说“吾能弥谤矣,乃不敢言”。召公劝谏他,并说了一段为后世广为传颂的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厉王仍然不听,过了三年,国人发动暴动,把厉王流放到彘。到西周的末代君王幽王时,政治更加腐败。虽然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未必真实,但周幽王的昏庸无道却应属事实。幽王不问政事,任用奸佞乖巧、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为卿士,执掌政事,引起百姓强烈不满。郑国的史伯预测到西周的灭亡已经不远了,他说:“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认为应当允许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样才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而幽王却一味地听信惯于谄谀之辞的虢石父,听不进不同意见,所以“欲无弊,得乎”。更重要的是,周幽王破坏了周王朝一直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废黜申后和太子宜臼,而立宠妃褒姒为王后,立褒姒所生之子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宜臼。嫡长制是周代礼乐制度和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一旦破坏,将会严重危及政治的稳定。周幽王十一年(前771),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诸侯遂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并东迁洛邑。此后,历史进入春秋时代,诸侯相互征伐,周王的权威更加萎缩,根本无法号令诸侯。孔子在《论语》中说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而不是自天子出,就是那个时代的反映。

周王室的腐败衰落,社会各阶层普遍出现不满情绪,发出抱怨和讽刺的声音,体现在文学上,就是讽刺诗的兴起。讽刺诗,常被后世称为“变风”“变雅”,与“正风”“正雅”相对,指的是《风》《雅》中反映周政衰乱时期的作品。正风正雅是政教兴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反映,而变风变雅则是政教废弛、人民生活困苦而心怀怨愤的作品。《诗大序》云:“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汉书·礼乐志》云:“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毛诗正义》引郑玄《诗谱序》云:“故孔子录懿王夷王时诗,讫于陈灵公淫乱之事。”《诗经》中的很多篇章,反映的都是周衰时的情况,如大雅中的《板》《荡》《桑柔》《民劳》《云汉》,小雅中的《节南山》《雨无正》等,这些诗往往抱怨上天不公,抱怨王公贵族不体恤民情,抱怨生活艰辛。

周的衰落,即所谓的“王纲解纽”,最主要的表现是西周所建立的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的衰落,即人们常说的“礼崩乐坏”。西周礼乐制度的核心是一整套体现贵贱尊卑的等级制度,“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左传·桓公二年》)。而礼崩乐坏意味着这一等级制度的破坏。史称:“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国语·吴语》)诸侯开始不再朝贡天子,甚至还跟天子打仗,宗庙祭祀也逐渐废弛。在诸侯层面,是大夫与家臣秉政。鲁自宣公以后,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控制了政权,季氏又忙于与国君争权,将采邑政事委与家臣,家臣势力日渐膨胀,于是又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现象。晋国三家分晋,齐国田氏代姜。孔子看不惯这种状况,谓之“天下无道”,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孔子曾对鲁国违背礼乐传统处多所评论指责,如“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

礼崩乐坏还表现在日常礼制的逐渐废弛。西周的礼制非常烦琐,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这么烦琐的礼仪掌握起来非常困难,遂渐渐被废弃。《左传》和《国语》中记载了大量失礼的故事。按照西周的礼制规定,诸侯不能娶同姓,而鲁昭公却娶了同姓的吴国之女。《春秋》哀公十二年记载:“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对此《左传》云:“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死不赴,故不称夫人。不反哭,故不言葬小君。孔子与吊,适季氏。季氏不絻,放绖而拜。”《公羊》《穀梁》也称之所以不称夫人而称孟子,是“讳取同姓也”。在《论语·述而》中,也有一段对话: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可见,鲁昭公娶同姓,在当时是公认的失礼行为,只是因为他是国君,故有所避讳。《礼记·檀弓下》记载:“悼公之母死,哀公为之齐衰。有若曰:‘为妾齐衰,礼与?’哀公曰:‘吾得已乎哉,鲁人以妻我。’”为妾服齐衰,显然是有违礼制,哀公却以鲁人都把她当作夫人为借口,心安理得。有时候鲁国明知正礼为何,但迫于形势也不得不违背。《礼记·檀弓下》记载,鲁襄公朝于荆,荆康王卒,荆人曰:“必请袭!”鲁人曰:“非礼也!”楚人强之,鲁人只好照办。《左传·哀公七年》记载,“吴来征百牢”,因为宋国献百牢于吴,吴人以为鲁不可以后宋。虽然“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但“吴人弗听”,鲁国只好与之百牢。许多礼仪虽未被废弃,但极度简化,形同虚设,如告朔之礼,春秋时许多诸侯已经不再亲临祖庙告朔,只是杀羊应景。《论语》中记载:“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在朝聘之礼方面,诸侯也越来越慵懒,朝见周天子的次数越来越少,而朝见霸主的次数却急速增加,清人顾栋高说:“终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春秋大事表》)

在孔子时代,真正的雅乐已经不多见了,几乎成了绝学,当时如果谁能懂得一点雅乐,就会让人充满敬畏,所以当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的时候,便沉浸其中三月不知肉味。古乐典雅、庄重、枯燥,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而新兴的音乐更具有娱乐性和审美性,因此更容易为人接受,但它们由于与古乐不符,往往被称为“靡靡之音”“郑卫之音”“世俗之乐”等。《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礼记·乐记》载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都表现出古乐魅力的丧失与俗乐的兴起。

礼崩乐坏,一方面使过去严格的社会等级出现松动,人们的思想和活动不再被禁锢在严格的礼法范围内,开始变得活跃,为儒家乃至诸子百家思想的繁荣创造了社会条件。另一方面,礼崩乐坏所造成的社会混乱局面,也使一部分有志于保存、传承和重塑其精神的人得以产生,其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孔子,他有感于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遂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孔子以其礼乐之学传授生徒,开私家讲学之风,儒学于是创立。 Xm23Qo2X7RkVrEXv6NZ5h239LcRq3Rb+PyO7HXzIroiMbD8FkQfUUNP+k1lDmwS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