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林漫录》第三集题记

《学林漫录》的出版,在文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当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初集出版不久,书店里就不易买到,出版社收到许多来信,要求办理邮购。编辑部也收到不少相识和不相识者的来信,称许《学林漫录》为别具一格,新颖可喜。这无疑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

在初集的编者的话中,我们曾说:“我们采取书的形式,不定期出版,稿件多就多出,稿件少就少出。”在我们最初的设想中,这样的书,一年编两本也就差不多了。但实际情况却打破了原来的估计。初集是1980年1月发稿,同年六七月间出书的;接着,二集于9月发稿,而仅隔数月,现在是11月,又要发第三集的稿了。作者与读者的寄赐佳作,使我们对继续办好这一书刊更有了信心。

读者欢迎已出的初集和二集,大约就在它的别具一格吧。所谓别具一格,从内容上说,就是所收文章的面较宽。举凡近当代一些学者、作家、艺术家事迹的记述,诗文书画的考析和鉴赏,古今著作的推荐和评论,以及读书随笔、序跋札记,只要有一得之见,言之有物,均可登载。另外,从文章的风格上,我们主张不摆架子,不作姿态,希望如友朋之间,促膝交谈,海阔天空,不受拘束。我们不敢保证初集至三集的文章能篇篇如此,但相信至少有一大半是读者所爱读,并且是读后有所得的。

读者可以看到,《学林漫录》第三集的内容,比起已出的两集来,有所变化。这个变化,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把《学林漫录》办成一个学术“窗口”。窗口是眺望窗外的景物的,人们站在高楼上,从窗口眺望远近,景色俱收于眼底。我们也希望海内外的读者,从《学林漫录》这一窗口,能对国内文史研究的情况及时有所了解。具体说来,今后我们拟增加这样一些内容:

一、在一些专文中,我们想陆续刊登某一学科或某些学术领域研究情况的综述。这一集刊出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张广达同志记述唐代禅宗传入吐蕃及敦煌文书研究的文章。这篇文章所谈的问题虽然专门一些,但提供了不少材料,对研究者是有启发的。我们希望,这样的文章,既回顾过去研究的成绩,也能略谈其经验与教训,指出今后发展的方向。当然,这绝非什么居高临下式的学术总结,它只不过是以一个普通研究者的身份,谈谈他所了解的这一方面的情况,以及他个人的某些见解,供友朋参考。此外,我们将用适当的篇幅介绍外国学者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研究,还拟刊登一些有关中外文化交流的文稿,如第三集关于意大利学者利玛窦的两篇文章,就是如此。

二、专辟书评与书讯一栏,对近期内出版的文史哲古籍及今人的学术专著,加以评介,有时则介绍出版社的一些计划和打算。

三、专辟文史哲研究工作者简介一栏,每集介绍五六人、七八人不等。当今从事文史哲研究的,有些是前辈老先生,不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培养出来的中青年学者。读者很想知道他们的一些情况,包括简历,研究范围,有过哪些论著,今后的研究方向,等等。从第三集起,我们连续刊登这一方面的介绍,借以交流学术情况,活跃学术空气,并加强出版社与著作者的联系。除了介绍老一辈的研究者以外,我们拟着重介绍中年学者,他们是当代学术行列中的骨干。这些介绍以提供基本事实为主,不事虚张,不尚浮夸,希望取得各地研究者的支持和合作。

四、每集刊出“古籍与学术著作书目”。这一书目由版本图书馆的同志们所编,他们具备优越的客观条件,掌握全国各地的书籍出版情况,我们相信这一书目是详尽而可靠的。这次刊出的是1980年1月至6月,下一集则是1980年7月至12月,以后我们定期公布,以供读者了解全国古籍整理和学术著作的出版概况。

另外,我们拟利用书末和文间的空白,多刊登一些书籍的广告。由于时间匆促,这一集只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书。我们也希望与兄弟出版社合作,准备提供篇幅,刊登其他出版社所出的文史哲古籍和今人学术著作。应当说,书籍的广告主要不是商业活动,而是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方便,并且是从另一角度显示我们在整理和研究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成绩和繁荣发达的景象。

我们希望从以上所说的这种种方面,构成一个窗口,借以眺望正在发展中的我国文史研究的现状。这项工作光靠编辑部的几个人是不够的,我们期望各地研究者的积极合作和大力支持,为我们撰稿,向我们提供情况,不断向我们提出改进的意见,使这本小书在文史研究界中能起到它一定的作用。

原载中华书局1981年版《学林漫录》第三集,此据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北京社科名家文库《治学清历》录入,另收入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 VKX7TpDG8cl35aC+j2D6XAyXqO55fbhgF1zhAr7F2jvGUm7N7e3JMYzXJSHymtq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