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哥林多前书一10~17

保罗写完一般性的开场白之后,就开始论到他从革来氏家听来的那些事。钦定译本记载,这些事是向他 “宣告” 的。修正译本则作: “革来氏家里的人曾对我表示。” 两种译法差别甚微。希腊文里这字的意思是,说清楚。这些事是革来氏家里的人向保罗明白说出的。译成 “表示” “宣告” 要好,但可能还无法涵盖整个意思。希腊文这字是指清楚的说明,以别于一般可能沦落为谣言的传说。保罗不是在对付传言,而是在对付千真万确的事实。他对所发生的事一清二楚,就是带着这样的认识,他开始了要讨论的主题。

他将笔锋转向他们中间有纷争的这件事。 “革来氏家里的人,曾 对我提起弟兄们来,说你们中间有纷争。” 希腊文的“ 纷争” 一词可以译成争吵,争辩。不仅只是意见不合,这些不合已经形成了争吵,争辩。译成 “纷争” 也是差强人意。在哥林多教会中,这一群被召作圣徒,又被神所召与祂儿子一同得份的人,竟然花费时间在争吵上。教会因此四分五裂,党派林立。

第十至十七节,保罗论到这事实,虽然并未充分、完全解决它。这一部分的讨论一直延续到第三章;第四章则是结论。整大段经文(第一章第十节到第四章)都与哥林多教会中的纷争事实有关。此处的经文(10~17节)是广泛地论及这主题,全段可分成三部分。第十节是劝告。第十二节描述可怕的事实。他告诉他们实际的情况,也就是他从革来氏家听到的详细、完整之报告。接下去(13~17节)是概括地讨论这件事,并且较充分地作出说明。

首先,他劝诫他们。他写下了神是信实的,又召他们与祂儿子一同得份的那些话之后,就用急切的语气说, “弟兄们,我……劝你们。” “劝” 这字将呼吁、辩证合并在一起了。这字含义深刻,是从与“paraclete”(保惠师)相同的那个字根演变来的。保惠师是基督给圣灵起的重要名字之一。从字面即可看出,圣灵是训慰师和中保。作为中保,祂在我们里面辩护基督的事;作为训慰师,祂使我们与基督相交,除去我们的寂寞和孤单。耶稣说,你们不再是孤儿。祂领我们到得能力之处。祂是训慰师,是中保。保惠师一词的意思即是指一个人被呼召去站在另一人身旁。圣灵被召,站在我们身旁,其目的有二:第一,作我们的中保。基督是我们与神之间的中保。圣灵是基督与我们之间的中保。第二,作我们的训慰师。

我的挚友查德维(Samuel Chadwick)有一次说,他反对称圣灵为训慰师。他的理由是,圣灵是一个中保,他绝对不会称自己的律师为训慰师。我接着他之后起来演讲时说,我的看法不同,如果我有一位律师,我会称他为我的训慰师,因为知道我的案子交在他手中,他会为我辩护,这是何等的安慰!保罗说, “我劝你们” ,就像一个人被召站在你身旁,作你的中保,安慰你。这就是 “劝” 的意义。语气中夹杂着一种温柔的迫切,是我们不可忽略的。

他说, “我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你们。” 以前九节为例,看看他如何不断提到 “耶稣基督”,“基督耶稣”,“祂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在这九节经文里,这伟大的称呼就出现了九次之多。 “我藉” 这位我们被召与祂一同得份的耶稣基督之名劝你们;透过祂,我们接受了从父神来的平安和恩惠。保罗藉着这一位主的名劝他们。留意他语气中的迫切。

他劝些什么? “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 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这段话可能有各种不同的注释,但我个人相信,当保罗写到 “一心一意” 时,他是指基督的心意,就是他前面已提到的那一位。 “一样的话” 是什么?回到第四、第五节。他们在基督里享有一切, “你们在祂里面凡事富足,口才 (——道,就是他们要说的话) 知识都全备。”“我……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 这里就是指他们的信息。 “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保罗是一个通达的心理学家,他深谙人的心理。他明白自己所提到的这些事。首先,他对付有关意见的事。 “只要一心”, 就是不要坚持自己不同的意见,因为这是引起纷争的主因。要有正确的观念,一心一意。如果我的解释不错——这里的心意是指基督的心意——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保罗的腓立比书中看到对这心意的解释。此处保罗由哥林多人纷争的现象推溯到本源,要 “一心”,“一意”。 不要分裂,争执,吵闹,只要在心意上合一。

这样就能产生同样的话。 “你们都说一样的话”, 同样的心意表达出来,就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合一的、牢不可破的见证。记得哥林多这一群人已在基督耶稣里一同得份,分享祂的事工,祂的友情。现在保罗说,我劝你们要有正确的想法,然后就会有正确的表达,你们自然会说一样的话。他用一句美丽的话来承接上句, “完全相合” (中文圣经作 “彼此相合”) 。这不是说他们将变得完全。完全相合是指连合在一起。一旦你们完全相合,那么教会和每一个不同的肢体就能结合完全。就好像拼图,每一片图画本身都是不完全的,但如果把每一片都放在适当的位置,整幅画就显明出来了。这就是保罗的理想,也是他为这些人祈求的,盼望他们有正确的观念,一心一意,说同样的话,完全相合,好使基督的身子一无裂痕或纷争。

哥林多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引起他们争吵?是什么使他们意见分歧?我不是暗示,意见分歧是不对的。只是当分歧的意见产生了错误的结果,使基督的身子分裂、纷争时,它就是不对的。保罗一直到第三章开头,才详细道出他们纷争的原因。 “弟兄们,我从前对你 们说话,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在基督里为 婴孩的。” 那就是麻烦之所在。 “我是用奶喂你们,没有用饭喂你们,那 时你们不能吃,就是如今还是不能。你们仍是属肉体的,因为在你们中 间有嫉妒纷争,这岂不是属乎肉体,照着世人的样子行吗?” 此处他告诉他们,教会真正的问题之所在——属肉体。他们不是属灵的,乃是属肉体的。

这里替研究新约的人敞开了一片宽广的探讨领域,好让他们了解真正的基督徒门徒训练是什么。我们看见哥林多教会的问题。他们是属肉体的。他们活在肉体的范畴里。他们已降到更低的层次,让肉体主宰其思想。他们以纷争为荣。这是属肉体的,不是属灵的。世上有两个层次存在,一是肉体,一是灵;每一个人在基督徒的生活和经历中,不是被那个,就是被这个层次所控制。我可能被本性中较低的层次,就是肉体所控制;我也可能被本性中较高的层次——灵——所控制,就是与神的灵相交。这些人已经堕落到生活中较低的层次里。他们作事不是被属灵的价值和观念所驱策,乃是受肉体、世俗的欲望所指使。这就是整个问题的根源。

再来看第十二节,它是在解释第十七节,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为 施洗,乃是为传福音。” 请留意其中的对比, “并不用智慧的言语,免得 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稍后保罗还会提到 “基督的十字架”, 并论到 “十字架的道理”。 此处他是说 “智慧的言语” 。这正是哥林多人的特色,也是引起纷争的因由。研读哥林多前书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哥林多这个城市的精神已渗入了教会。这一直是教会的危机。常有人说,传道人应该把握住时代的精神。我完全反对。我们的工作不是去抓住今世的精神,而是去矫正它。把握、受其奴役,是和矫正它有天渊之别的。哥林多教会的人不应该受这城市的影响,反而应当去影响这城。 “智慧的言语” 是极特殊的用词,毫无疑问的,那是指哥林多里面的各种哲学派别。这城充满各类学说,真是百家争鸣,鼎盛一时。他们争辩字句,人文观念,或者套用学院派的用语说,他们热衷于无止境的字义之争。保罗知道这一切,他看见这种精神已侵入教会,他们为字句起纷争,以偏概全。他们在教会里仍自称是基督徒,拥有基督徒的真理,但却彼此争吵,分党结派,只一味强调偏执的道理,却忽略了整个真理的价值。这就是哥林多教会的光景。有人说,我们相信保罗。另一群人说,我们是属亚波罗的。还有人说,不!我们是属矶法的。最后也有人说,我们是属基督的。那些说 “我是属 保罗” 的人接受了保罗的福音。他建立了这个教会,他们就对这个建立人一片忠心。另一群人说,不!保罗建立这教会之后,是亚波罗来作教导,他深受希腊文化的熏陶,有独特的观点,我们与其说属保罗,倒不如说属亚波罗。还有一个小团体说,不对!我们最好回到中心——耶路撒冷。我们是属彼得(就是矶法)的。还有另一个小团体——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人数最少,但我相信他们是引人注目的一群——说,我们是属基督的。

保罗说,你们都错了。你们所强调的是错误的,你们竟因偏重某一人而致纷争。保罗,亚波罗,矶法,当然都不错,基督更是如此。但并不能为了强调其中一个,而废除其他。他们都错了。问题是这些人围绕在看来似乎正确的重点四周,但当他们以部分取代全部,使他们在心意上不能与其他人交通时,他们就使神的教会受了亏损。

最后,保罗提出纠正,稍后他还要更详细地对付这问题。他说, “基督是分开的吗?” 这话尖锐无比。他已经在开头时提了九次祂的名。他在这段话里又提主名。如今他问道:基督是分开的吗?任何的纷争都有错误的因素存在。任何事若破坏基督和祂信息的合一,这其中必有问题。 “基督是分开的吗?”

接着他大方地以自己为例, “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 这多么吸引人!他们信仰的基础是基督的十字架。如今他们将信仰建基于何处? “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 他把这个问题留给他们。

他又问第二个问题, “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 十字架是他们信仰的根据。奉祂的名受洗不是指水洗,水洗是一个记号,是神圣的,但奉主名受洗是指受圣灵的洗。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洗吗?你们在水中受洗,就是受洗进入基督,父,圣灵的名里面。如果说十字架是基督徒信仰的根据,那么受圣灵洗就是所有人进入基督徒生命的必经之路。他们如何与这样的生命接触?难道是因他们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

然后是有趣的论述: “我感谢神,除了基利司布并该犹以外,我没 有给你们一个人施洗。” 接着他立刻想起另一个例外,司提反家的人。他说,是的,我为这些人施洗。此处保罗是指水洗而言,这是加入教会的仪式之一。他们不是由他施洗,也不是奉他的名受洗。他们是奉基督的名受洗,接受了生命的恩赐,圣灵的恩赐,并且从此展开他们作基督徒的经历。

因此我们看到基本的合一。第一,是十字架,也就是他们信仰的根基。第二,圣灵的洗。他们都被同一个灵施洗,进入共同的交通和经历里。

保罗以这一句话总结一切,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为施洗,乃是为 传福音;并不用智慧的言语,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不是用智慧的言语,不是用你们从哥林多学来的那一套小学,作字义之争,因为那样只有败坏基督徒的信息。保罗说,我奉差遣传福音,不是采取那导致你们纷争的方式, “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下面我们将看到他更详细地论及这一点。此处他标明了一个对比,一方是咬文嚼字,斤斤计较于字义,另一方是基督十字架合一的信息。 XPhANGeHXGpow1eNEC1XMbw4/CbcTkgZsI43OXLk8jvwJlPLJhe9IcoX1/EVwfA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