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编辑作为人生事业

编辑是一种职业,若干普通职业的一种。但是如果你已经选择了编辑这个职业,它应该就是你一生的事业。这意思是说,你应该有长期打算,甚至是干一辈子的打算,而且,要在其中倾注你的人生理想。

如果你仅仅把它当做一个职业,用它来养家糊口的话,我觉得这作为一种人生选择就不太值得。

1. 做编辑的代价和好处

我在《做书》里帮助大家分析了做编辑实际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我们当编辑的成本其实很高。我们这个商业化的社会,现在的诱惑很多,客观存在各种机会,抓住了一个你就可以是另外一种命运,另外一种人生。可是,你选择了当编辑,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选择,有许多有机会可以挣大钱,可以当大官,可以出大名,但那是一些别的职业,被你放弃了。我们承认,当编辑在挣钱、升官和出名这些方面,客观来说是没有优势的,就经济收入来说,也只能算是中收入行业。

当然,当编辑也有很多好处,很多可以吸引你的地方,比如:

A. 可以使你不断学到新东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同时可以和文化人打交道,交很多有知识、有学问、有才华的朋友。你一方面帮助别人做书,一方面就提升了自己。

《我为他们照过相》封面

举例来说,商务印书馆两年前出版了一本书,题为《我为他们照过相》,作者是老编辑张昌华先生,他曾经是江苏文艺出版社的副总编。这本书是他的回忆录,书中作者谈及自己和巴金、萧乾、刘海粟、周有光、张中行、季羡林、吴祖光、金克木、吴冠中、王世襄等上百位大师级的作家和艺术家交往的故事,作者像聊天一样叙说自己是怎样为他们服务,与他们合作,向他们学习,最后甚至和他们成为朋友的经历。这种人生真是令人羡慕。如果你做编辑,客观上有这种机会。

B. 可以给你很多在其他职业中得不到的乐趣。假如你是一个爱书人,编辑是一个天天读书的工作,你可以乐在其中。

C. 编辑工作非常有创造性,每一部书中都可以包含你的创造性成果。做编辑有一点像搞设计,你有好的点子,总是可以用得上。

D. 编辑是一项非常有成就感的工作,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普及知识,传播文化,启蒙民众,促进社会进步。

季羡林先生说,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人。我们有幸属于社会最需要的人。

其实还不仅仅是这样,作为编辑,他贡献给社会的思想成果,并不局限于他个人的智力成果,而反映为一种集合性的智力成果。编辑可以通过他自己策划的不同作者的图书来表达他自己的思想理念,借助社会资源,依靠众多作者的思想成果来实现自己参与促进社会进步的理想和愿望。这是别人做不到的。

所以编辑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职业,但是从事这个职业,要树立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努力编好书,做好编辑,否则,以你付出一生,付出很多代价(例如不能当官、出名赚大钱)来衡量,你这一辈子还是不值,你不如早早改行。

怎么才算是编好书呢?简单说,就是编对于社会有价值的书。无论是启蒙思想、传播知识还是传承文化,你编的书应当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是你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在今天这个商业化的时代,你编的书当然也需要盈利,出版社需要你创利,你个人也需要通过创造经济效益来提高经济收入,但是,这不能成为衡量你的对社会贡献的标尺,因为图书出版所能提供的经济贡献,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整个中国出版业 580 多家出版社所创造的利润,可能还不及一家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大型国企多),而它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却是任何其他企业所无法企及的。做图书出版的真正目的,在于开启民智、传承文化,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算是悟到了出版的真谛。如果你一辈子作编辑,不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而只是想赚一点钱,那么很可能到你退休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入错了行,因为仅仅凭借出版给你带来的这一点经济上的回报,大概不能使你获得足够的满足。

2. “书是编辑的墓志铭”

要想使自己将来对于做一生编辑不后悔而有满足感,就必须致力于编好书、编精品书。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说“书是编辑的墓志铭”,这话听起来有点悲凉,但实际说得很有道理。评价编辑,归根到底要看他编了什么书。如果你编的好书是别人编不出来的,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读者的好评,你就会有成就感。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编辑何启治、高贤均、洪清波,发现和编辑了陈忠实的《白鹿原》。特别是何启治,他从 20 世纪 70 年代“文革”后期就关注陈忠实,在陈忠实只写过一两个中短篇小说的时候,就一直期待他写出长篇小说,二十年对陈忠实保持约稿不断。最后陈忠实像完成一件任务一样,写好《白鹿原》,向人民文学出版社交稿。大家都知道,这部作品足以名垂青史,它的编辑自然也是功德无量。再比如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原总编何成伟,他主持编辑出版了一套大型图文书《话说中国》,在众多(至少几十种)同类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图文书中,这套书堪称“精品中的精品”,力压群雄,脱颖而出,销售 15 万套,发行码洋 1 亿多元,而且卖出了英文版权。这样的业绩怎能不使编辑有成就感呢?有人说,一个编辑一辈子,这样的书有一套两套,就可以欣慰,我以为是有道理的。

《白鹿原》出版 20 周年珍藏纪念版

需要说明的是,要做一个好编辑,你需要有一个好的出版平台。无论你是在出版社还是文化公司,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需要有一个能够支持你编好书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让你施展才能,可以允许你策划心目中的好书。如果你只是被逼着去不择手段赚钱,而不能沉下心来编辑好书,那么这个工作平台对于实现你作为一个好编辑的人生理想可能就是不适合的。我在北京三联书店工作的时候,常常有一些已经具有一定编辑工作经验的人前来应聘,他们希望改换门庭,到“三联”来工作。其中很有一些人,有事业心,也有能力,但是怀才不遇。比如有一位在某出版社工作了几年的研究生,在“三联”招聘时,口试和面试的成绩排名并不靠前,根据成绩,我们不准备录用。这时他给我发来一个短信,说知道自己这一次被录用的希望不大,但是他希望我们给他一个机会,因为他想做一点事情,不想碌碌无为地混日子,而他所在的出版社除了卖书号以外,没有正经业务,他必须改变环境。他说自己到“三联”来,哪怕是不做编辑,干其他工作也行。后来我们研究,觉得这个人有事业心,可以先让他进入“三联”,考察一下,将来再考虑让他做什么。他来了以后,先是做行政工作,果然非常勤奋努力,哪怕是编编简报也有很多创意,经常给我们提出一些改善工作的建议。后来,我们发现他对数字出版有兴趣,就让他去管理出版社网站了,不久以后,他成为“三联”的中层干部。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事业心对于从事出版工作,其实是第一位的。

3. 互联网时代怎样做编辑

当然,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我所谈论的编辑,主要还是指的从事传统出版业的编辑。你也许会问,做这样的编辑还有前景吗?我们是不是在做一种夕阳产业?如果说,整个产业要垮台了,那么我们置身其中,还有什么前途?在这种情况下,还谈什么事业心?

我觉得没有必要那么悲观。我的理由有几条:

A. 我们是图书编辑,不同于报纸和期刊编辑,相对比较稳定。我们知道有些报纸和期刊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似乎难以为继了,停刊的关门的已经不少。但是图书出版受到的影响很小,还没有出版社濒临倒闭的问题。

B. 中国大陆的图书市场巨大,不同于港台地区,也不同于一些小语种的小国家。我国香港地区只有 600 万人口,台湾地区不过 2500 万人口,人们尚且可以正常从事传统出版,我们中国大陆有 14 亿人口的市场,还怕不能“养活”出版社吗?

C. 最重要的一点,是从趋势上看,传统出版已经走出困境。大约 15 年前,当网上数字出版刚刚以迅猛的势头发展的时候,有人惊呼“狼来了”,意思是说,不久的将来,传统出版会被数字出版这只“狼”吃掉。在欧美国家,那些年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此消彼长的态势的确非常明显,眼看就是数字出版在侵吞传统出版的市场。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始终持续。我们见到近几年欧美市场的统计数字,尽管数字出版这些年来仍然在发展,但是传统出版已经开始止跌回升。至于在中国,我们看到的统计是,数字出版发展的同时,传统出版也一直都在增长。

所以我们真不必惊慌。我认为,即使在网上数字出版物的挤压下,纸质出版物仍然可以长期存在,这个观点,经过十几年来的实践检验,在今天已经差不多可以形成出版界的共识。

纸质书被人们长期需要,因为它关系到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延续性、传承性或者说保守性是极强的,不可能随着一场产业革命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我们才会在今天的全民阅读调查报告统计中发现,尽管读电子书的人群越来越大,但是仍然有超过半数的读者,愿意优先选择纸质书。

不过,数字出版对于纸质出版资源的争夺和复制,确实给传统出版形成很大的竞争压力和威胁。我们做传统出版,在今天的确应该考虑和数字出版接轨,考虑兼顾数字出版市场,考虑传统出版资源同时以数字出版形式呈现;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使传统出版物保持独有的特色——就是数字出版难以具备的那些优点。这就要加强精品意识,使纸质书精品化,带有更强的观赏性、玩赏性,更具有收藏价值。这些,都是数字出版物很难具备的特点,或者说是通过简单复制无法达到的优点,从而显示出纸质书独立存在的价值。

说到将纸质书以数字出版形式呈现,在这方面,编辑当然也是可以大显身手的。现在我们见到的数字出版物,除了一些将纸质书简单复制到网上提供下载的以外,大量的所谓网上出版物,其实没有经过编辑,属于作者“自出版”的作品。这样的数字出版,都是非常初步、非常低级的出版形式。编辑要发挥创意,这里的空间其实更宽阔:

首先是筛选、淘汰和加工,提高数字出版物的质量,以出好书的标准,使数字出版物成为精品,使“自出版”的图书的出版过程规范化。

其次是要发挥数字出版的特殊优势。在设计方面,数字出版比之传统出版,优越性很多。一本书可以带给读者的亲近感,可以通过设计达到。通过设计,编辑可以给一本书增添许多附加值。比如,可以将图片、视频、音响、动漫等各种资源,充分地整合起来,从而做出传统出版物所无法呈现的图书样式。我们说纸质书有很多数字出版物无法取代的优点,其实数字图书拥有的纸质书所无法企及的优点更多,只是我们今天在网上见到的数字书,还没有充分展示这些优点,也就是说,还没有一批懂得整合数字资源的编辑去进行这方面的策划。

比如,文学名著《小王子》,这可能是世界上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目前国内有各种纸质书翻译版本 100 多种,有纯文字版、黑白插图版、彩图版、中英对照版等等各种版本,但是,似乎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网上数字版。试想一下,这样的数字版应该如何做?有没有办法加入动画?有没有办法加入声音?这当然是数字出版的编辑需要考虑的。如果你能做出一个声情并茂的《小王子》数字版,大概会比简单地复制纸质版的《小王子》更加受到读者欢迎吧?

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现在的数字出版形式也不拘一格。例如把阅读和手机视听相结合的图书也出现了。像“活字文化”公司策划的《给孩子的音乐》,内容是音乐评论家刘雪枫给少年儿童讲音乐。他精心为孩子们挑选的音乐聆听曲库,涉及作曲家 115 位,作品 320 首。在书中他对选入的曲目进行了必要的背景介绍和言简意赅、引人入胜的导读解说,书中同时附有这些西方古典音乐经典名曲的名家演奏,可以让读者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直接聆听。这本书的形式还是传统纸质书,但实际上引入了数字出版物才具备的效果。我注意到许多语言学习类图书,读者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听到外语课文的朗读。其出版形式,与《给孩子的音乐》类似。

另外,最近一个时期,似乎“听书”成了一种时尚。“喜马拉雅”这个网站,聚集了大量“听读”的粉丝。许多出版社在开发“听读”产品,例如中信出版社就在和“喜马拉雅”合作开发“中信朗读者”,他们的做法,实际是创造了数字作品的另一种呈现形式,产生了一种新的版权(当然,由此引起的版权问题也比较复杂,这里不讨论)。最近,我甚至得知“喜马拉雅”已经将《红楼梦》改编为有声作品,曹蕾等著名配音演员受邀诵读千古经典,令人期待。我也听说《三联生活周刊》在手机上开发“中读”,优惠推广期内降价销售,竟然一连三四天,他们服务器都因为拥挤而瘫痪了。可见“听读”受欢迎的程度。

所有这些数字出版的策划,充满新鲜感,也极富趣味性。可以想象,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工作。如果你一生从事这样的工作,还会觉得乏味吗?

所以说,我们作为一个编辑,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可以同时着眼于两种出版形式、两个图书市场。不管你侧重于哪一个,都是大有可为的,都是其乐无穷的。你完全不必忧虑,只要你坚持把书做好,你把编辑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不会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obeGd1NXPGOwi3LxZQr/3q3wbmJhxI+XQ51J6fA4qCSsyXbOKcZKUg/kSMWRonB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