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国纷争

朱温篡唐称帝以后,向天下发布诏书,命天下各镇不准再沿用唐朝年号,都得向大梁称臣。事实证明,这只是朱温的一厢情愿,有人并不买他的账。

当时天下的形势是:李克用据河东;罗绍威据魏博;王镕据镇州(今河北正定)、冀州;刘仁恭据卢龙;李茂贞据凤翔;王建据西川;钱鏐据镇海;杨行密据淮南;马殷据武安(湖南);王审知据武威(福建);刘隐据岭南。

势力弱小的方镇,迫于朱温的淫威或其他原因不敢抗命,但有四个人,却不屈于朱温的淫威,仍然尊唐朝为正统,拒不承认朱温这个伪皇帝,甚至公开声称——讨伐梁朝,复兴唐室。这四镇是晋、岐、吴、蜀。

晋,即河东,这是沙陀人李克用的根据地。

李克用本名朱耶,他的先人是陇右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人,沙陀族贵族。

沙陀部落有一支骑兵,总数有一万多人。这支骑兵队伍骁勇善骑射,号称“沙陀军”,李克用的父亲朱耶赤心,是这支沙陀军的首领。

唐懿宗咸通十年(869),神策大将军康承训统领十八将讨伐庞勋于徐州,以朱耶赤心为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落军使。朱耶赤心因攻打庞勋有功,被朝廷授予单于大都护、振武节度使之职,并赐姓李,改名国昌。

李克用十五岁时,就随同父亲征战沙场,讨伐庞勋时,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军中称其为“飞虎子”,平定庞勋后,被朝廷任命为云中牙将。

乾符三年(876),朝廷任命段文楚为大同防御使,占据云州(今山西大同)。当时正是灾荒之年,粮食供应不足,段文楚削减军粮,引起将士们的怨恨,部将程怀素、李存璋等人拥李克用进入云州,杀了段文楚。李克用自称云州留后。

朝廷并没有认可李克用,而且还曾发兵讨伐他。

乾符五年(878),黄巢渡过长江,势头凶猛,唐僖宗这才任命李克用为大同军节度使,代理工部尚书。

后来,李克用的父亲李国昌出兵讨伐党项,吐浑赫连铎乘虚攻陷了振武,李国昌失去了根据地。

李克用从云州出发迎接李国昌。当李克用出城之后,云州守将乘机关闭了城门,拒绝李克用再进云州城。无奈之下,李克用父子只得逃往鞑靼。

黄巢起义,唐僖宗下诏召用李克用,任命他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后来因为李克用征讨黄巢有功,被授为河东节度使,加封晋王。从此,李克用有了自己的地盘,并以此为根据地,正式开始了逐鹿中原的旅程。

唐朝之所以要起用李克用,主要是因为李克用统辖的沙陀军战斗力强大,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李克用才有能力统领沙陀军这支少数民族军队。

李克用的叔父李友金的一番话,表达了这一层含义。他说:“兴大众,成大事,当威名素著。今军虽数万,苟无善帅,进亦无功。吾兄李司徒父子(李昌国、李克用),去岁获罪于国家,今寄北部,雄武之略,为众所推。若骠骑急奏召还,伐北之人一麾响应,则妖贼不足平也。”

朱温作为一个军阀集团的首领,早就是野心勃勃,李克用军事集团的兴起,成为扎入他心中的一根刺,让他坐卧不安。

中和四年(883),黄巢的部队攻打汴州,朱温自知不敌,于是卑词厚礼,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求援。李克用也有扩张根据地的野心,亲自率部队驰援朱温,击溃了黄巢军。

朱温对这个救命恩人,不但没有丝毫感激之情,反而还恩将仇报,火烧上源驿,欲置李克用于死地。

李克用大难不死,翻墙逃脱,留得一命,而他的监军陈景思、大将史敬史以及三百余名士兵,全部葬身火海。

李克用逃回大营后,和妻子刘氏抱头大哭,准备第二天发兵攻打朱温。经刘氏劝阻,才改向朝廷上表,申诉朱温之罪,请求朝廷发兵讨伐朱温。

朝廷中不乏同朱温勾结的人,他们都替朱温说情,唐僖宗的日子也不好过,不想多管闲事,听信了这些人的劝谏,下诏让双方和解,并加封李克用为同平章事、陇西郡王,以示抚慰,才算将上源驿事件摆平。

从此以后,李克用同朱温就结下梁子。

朱温称帝后,向天下发布禁用唐朝年号的诏令,李克用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不承认朱温这个伪皇帝,更不服从他的命令,仍称天祐四年。

岐,即凤翔,为深州人李茂贞占据。

李茂贞本名宋文通,因征讨黄巢有功,被皇上改赐姓名,官至凤翔节度使,封为岐王。

李茂贞也同朱温有过节。

天复元年(901)十一月,宦官韩全海将唐昭宗挟持到凤翔。朱温一路紧追不舍,追到凤翔后,将凤翔围得个水泄不通,这一围就是一年多。李茂贞守得粮草用尽,从冬到春,雨雪又多,城里每天饿死和冻死的就有一千多人,宫人每天也有三四人死亡,百姓更惨,吃人的现象很普遍。李茂贞没法再守下去了,和唐昭宗商量,杀韩全海等二十多名宦官,将他们的首级送给城外的朱温,同时将唐昭宗也交给朱温,朱温才带着皇帝撤兵东去。

李茂贞和朱温的意外碰撞,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不但被朱温夺走了大片领土,四川的王建也趁火打劫,掠走了陕西和湖北的大片土地。李茂贞的兵力几乎耗尽,骄横的翅膀再也振动不起来了。他怕朱温再借故讨伐他,便将自己尚书令的职衔也请求去掉了。

朱温称帝后,李茂贞心记旧仇,当然不愿臣服,联合王建和李克用写了一篇讨伐朱温的檄文,声称要兴师问罪。

因此,他不服从朱温的命令,仍称天祐四年。

吴,即淮南,这是庐州人杨行密的根据地。

杨行密年轻的时候作乱,后来投军,乘乱占据了庐州,因征讨黄巢有功,被封为淮南节度使,晋封吴王。唐哀帝天祐二年(905),杨行密去世,儿子杨渥继承爵位。

杨渥并不是一个很有主张的人,他见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拒不接受朱温的命令,也跟着起哄,奉唐朝为正统,称天祐四年。

蜀,即四川,这是许州人王建的根据地。

王建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间二流子。他维持生计的办法,不是像父辈们那样埋头于黄土,而是给人杀牛——有时顺手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同时,他还冒着杀头的危险,兼做贩卖私盐的买卖。乡亲们瞧不起他,称他为“贼王八”。后来,他果然犯了罪,被官府抓获,但却买通狱卒逃走了。

有个武当道士见他“骨法甚贵”,劝他从戎。

为了混口饭吃,也为了混一个光宗耀祖的前程,“贼王八”王建加入了当地的地方武装。不久,秦宗权重金招募勇士,他又投奔了秦宗权,很快因作战勇敢,混上了一个小头目。

黄巢起义进逼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往四川。

当时,王建隶属于秦宗权部将杨光复。杨光复将其统率的部队分成八都,每都一千人,王建就是其中一个都的首领,称为都头。

王建比他的领导杨光复更有政治头脑。他意识到,尽管唐僖宗逃到成都,唐朝的中央政权已经分崩瓦解,但要想混出名堂来,还是需要得到唐僖宗所代表的朝廷的赏识,当杨光复等人忙于扩充地盘的时候,王建却带领八都中的四个都头,千里迢迢地跑到四川护驾。

对于落难的唐僖宗来说,王建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区区的几千军队,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政治宣传。大喜过望的唐僖宗,重赏了五个都头,封他们为随军五都。

黄巢起义平定后,唐僖宗的流亡政府重返首都长安,王建投奔唐僖宗的投资有了初次回报:被任命为神策军的主要将领,负责宫廷警卫。后来,王建遭到军容使杨复恭的排挤,被派往壁州做刺史。

壁州在今天的通江,当时,那里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杨复恭的本意,是想将王建困死在壁州那种偏远的化外之地,不让他有更大的作为。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王建到壁州后,收编了当地一个叫溪洞的部落。溪洞的部落,是一个英勇善战的部落,王建将这个部落中的青壮年召集在一起,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他以这八千子弟兵为资本,攻占了附近的阆州(今阆中)和利川(今广元),很快占据了川北的大部分土地,挖到了他事业的第一桶金。

当时,四川节度使由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和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二人掌控。陈敬瑄对王建在川北的崛起很不放心,便召王建来成都。

王建一直想到成都,只是苦无机会,接到信后,立即带上一支两千人的精锐队伍,风尘仆仆地往成都赶。

陈敬瑄手下有一位谋士劝告他,说王建是一个有虎狼之心的奸雄,一心想夺取他人的土地,召他来成都,无异于引狼入室,后患无穷。

陈敬瑄听后害怕了,赶忙派人前去拦住正在日夜兼程向成都赶的王建,让他回转壁州,不必来成都。

王建对陈敬瑄的反悔非常恼火,率兵攻占了成都北面的门户汉州(今四川广汉),紧接着又攻打成都。无奈成都城高墙厚,储粮充足,久攻不下,只得放弃成都,带领部众在西川其他地区攻城略地,先后攻占了成都周围的资州(今资阳)、简州(今简阳)、嘉州(今乐山)等地。扫清了外围之后,王建再率兵攻打已成孤城的成都。

陈敬瑄见成都孤城无援,再顽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只得开城投降。

王建并不满足于仅仅拥有四川这片土地,他决心要把蛋糕做得更大。当时,北方的朱温和李茂贞长期对峙,相互间为争夺对唐昭宗的控制而征战不休。凭王建的势力,难以同朱温、李茂贞相抗衡。

王建又一次以其流氓嘴脸,大耍两面派手段:对朱温大骂李茂贞,表示忠诚地站在朱温一边;对李茂贞则表示,必要的时候,也会出兵讨伐朱温。

事实上,王建趁朱温和李茂贞混战的时候,浑水摸鱼,夺得了李茂贞的陕西、湖北的大片土地。

天复三年(903),唐昭宗下令封王建为蜀王,承认了王建在东川和西川的合法地位。

朱温自立为帝,派使者前往成都,宣布禁用唐朝年号,要求王建拥戴他。

王建雄踞四川,根本就不把朱温放在眼里,不服从朱温的命令。于是,仍称天复七年。

如此一来,四镇就变成了四国,与梁国分庭抗礼,对峙中原。四国中,晋国最强,依次为吴、蜀、岐。四国都扬言声讨梁国,大梁也传檄声讨四国,形成了五国纷争、中原逐鹿之势。 ZOnMlbsK+KMoj5RddTiqpptVS8TK6Q+v4xZa8vemr+BWnQNBw0dqwQNWhLmXDu4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