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白马之祸

李柷年仅十三岁,虽然当了皇帝,却不懂国事,连年号都不敢换。何皇后名义上被尊为皇太后,一个女流之辈,没有什么能力,自知母子性命难保,却又毫无办法,只是坐在后宫以泪洗面。朝中大权,完全落在朱温手中。

朱温杀了唐昭宗,已经决意篡唐。十月,他特地派蒋玄晖请唐昭宗的九个儿子到九曲池赴宴。这九个人包括德王李裕、棣王李祤、虔王李禊、沂王李禋、遂王李祎、景王李祕、祁王李祺、雅王李禛、琼王李祥。

宴席上,朱温殷勤劝酒,这些亲王不得不喝,等到将他们灌得酩酊大醉之后,武士们一拥而上,将九个少年全部活活勒死在九曲池,然后将他们的尸体扔到池塘里。

小皇帝不敢过问,只是把昭宗安葬到和陵,算是尽了人子送终的义务。

天祐二年(905)二月,唐朝掌管国家礼仪大典的太常卿之位空出,朱温打算让亲信张廷范出任太常卿。宰相裴枢拒绝了他的提议,理由是:按照惯例,太常卿该由清流人士来充当,而张廷范是“胥吏”,身份卑贱。

清流,指的是进士出身的官员,也就是知识分子。裴枢认为,张廷范是个大老粗,斗大的字不识一筐,不能担任这个职务。

朱温为此事恨上了裴枢,恨上了清流。因为裴枢说张廷范是个大老粗,等于说他也是大老粗,不是清流,难登大雅之堂。

到了秋天,西北方的天空出现彗星,星光划破长空。占星家认为,彗星出现,预示着君臣有杀身大祸临头。

新任宰相柳璨不是清流,不是他不想入清流,而是他出身贫贱,没有资格入清流,为了巴结朱温,就把平时忌恨的人列成一张表,密送给朱温,传话说:“这些人都诽谤过你,可以全部杀掉,以应星象之变。”

朱温一看名单,就知道柳璨在玩借刀杀人的游戏,因为名单上的这些人,都是平时和他作对的清流人士。朱温尽管不想给柳璨当枪使,但他心里也很讨厌清流,因为这些人成天拿那些清流规矩来搪塞自己。正在他犹豫不决之时,判官李振站出来火上加油了。

李振也是一个文人,但却是一个落第秀才,科举屡试不中,是一个不入流的文人。在进士及第的文人眼里,落第秀才没有地位。这位走科举之路屡屡碰壁的在野知识分子,不怪自己学艺不精,反而嫉恨那些进士及第的清流人士。在他看来,自己之所以屡试不中,就是这些人挡住了自己的道,垄断了科举名额。他从心底对清流人士就有一种嫉恨的心理。

李振对朱温说:“朝廷之所以纲纪紊乱不治,都是这些衣冠浮薄之徒所致,况且大王还要图谋天下,这些人都是朝中难以驯服之徒,不杀这些人,恐怕难以得志。”

朱温正要图谋大事,觉得李振说得有理,“笑而从之”,欣然同意贬斥朝官要员。

此后的数天之内,小皇帝下了两道圣旨,一是任命张廷范为太常卿;二是将裴枢、独孤损、崔远三个宰相级人物贬为刺史。

张廷范是大老粗,三位宰相是清流,大老粗上位,清流人士遭贬,自然引起了清流人士的不满,甚至愤怒。

朱温对付的办法很简单——继续贬。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同一天遭贬,太子太保赵崇、兵部侍郎王赞也都被逐出朝廷。

朝廷中但凡有所谓清流之士头衔的人,都被朱温以小皇帝的名义逐出京城,下放到地方去了。这次清除异己运动,被贬的朝廷重臣有三十多人。

朱温似乎觉得还不过瘾,索性来个一不做,二不休,以小皇帝的名义,将裴枢、独孤损、崔远、陆扆、王溥等一班被贬的朝官三十多人,同时邀请到白马驿赴宴。

众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却不敢不来,等到大家到齐之后,一大群士兵包围了白马驿,应邀赴宴的三十多人,惨遭屠杀。

李振看着满地的尸体,对朱温建议说:“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

正是李振的这句话,惨死在白马驿的三十多具清流人士的尸首,全都被抛进黄河,转眼便被黄河水带走了。

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白马之祸”。

几天之后,朱温再次对朝官进行大清洗,对凡不依附于自己,又自认门第高贵,或科举出身而身居要职者,都诬告为朋党,因此被贬逐而死的,有数百人之多,朝廷大夫为之一空。

“白马之祸”是中国士大夫的灾难,也是中国历史的灾难,但却为朱温篡夺唐朝政权扫清了障碍。 HfDlHZmdK0574VyJ3ZLmfLTZQhEwNDmuqLZe84MwZwrJCPveqmEbxyE6Bv9n4gy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