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宫廷政变

光化三年(900),丧失了朝政控制权的唐昭宗郁郁寡欢,满腹的怨气无处发泄,只好借酒消愁。

酒是一把双刃剑,当你豪情满怀的时候,酒可以壮胆,让你豪气冲天;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酒会让你走向颓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的两句名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说的就这么回事。

唐昭宗心里郁闷,真正是“举杯销愁愁更愁”,酗酒的直接后果,就是让他的脾气变得更加暴戾。一天,唐昭宗又喝得酩酊大醉,当天夜里,杀死宦官、侍女数人,引发了宦官们的恐惧。

宦官头目、左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也感觉到危机,阴谋废掉唐昭宗。

十一月,刘季述断然发动政变,率兵闯进宫中。

当时,唐昭宗正在七巧楼,见乱兵闯入,大惊失色,吓得从床上滚落到地上,挣扎着爬起身,正欲逃走,刘季述等人已经冲入寝殿,把唐昭宗按在座位上,宣布以太子裕王李裕为帝。

唐昭宗还想分辩,倒是何皇后见势不妙,马上取来传国玉玺交给刘季述,扶着唐昭宗去了少阳院。

刘季述似乎还不解气,带着士兵随后赶到少阳院,喝令唐昭宗站着,大骂“数十罪”,然后将他软禁在少阳院,派人严加看管起来,不让他外出。史书记载当时的情形是:

凡兵器针刀皆不得入,上(昭宗)求钱帛俱不得,求纸笔亦不予。时大寒,嫔御公主无衣衾,号哭声闻于外。

刘季述政变成功后,大开杀戒,“每夜杀人,昼以十余车载尸出”。刘季述想借杀人“立威”。

刘季述很想借机杀掉宰相崔胤,但却没有这个胆量,因为崔胤有朱温做靠山,如果杀了崔胤,朱温绝不会放过他。

如果杀了别人,自己也得死,这个人还是不杀为好。

崔胤见刘季述如此猖狂,自己却又奈何不得,只好派人召朱温回京解救皇上。恰好刘季述也派义子刘希度到了汴州,向朱温“许以唐社稷输之”。

面对刘季述的诱惑,朱温却不敢轻举妄动。他知道,自己的势力,对内,还不足以铲除宦官;对外,也不足以号令诸侯。因此,他没有接受刘希度送来的厚礼,也没有听从崔胤的召唤,只是软禁了刘希度,派心腹蒋玄晖到长安去打探消息,自己则继续率兵攻打河中。

朱温不肯回京平乱,给了将领孙德昭一个露脸的机会。

崔胤见朱温无意回京,暗地联合孙德昭,在安福门设下伏兵,趁上朝之机,一举杀掉中尉大公公王仲光,然后派人到少阳院通知唐昭宗,说逆贼已诛,请皇上出来奖赏将士。

唐昭宗和何皇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王仲光那个没有胡须的脑袋从墙外抛过来,他们才敢打开大门。

天复元年(901)正月,唐昭宗被禁军救出之后,重新登上大位。刘季述等人被乱棒打死,弃尸于市。

皇太子李裕降为德王,改名李祐。

宰相崔胤希望借此机会削夺宦官的兵权,交由文臣掌兵。

唐昭宗征求意见的时候,遭到神策军的反对,只得任用宦官韩全海为神策军中尉,接替刘季述的职位。

韩全海比刘季述更狡猾,当得知唐昭宗和崔胤有诛除宦官的意图之后,常在唐昭宗面前哭求。唐昭宗妇人之仁,不忍下手,让崔胤诛除宦官的计划搁浅。

当时,朱温与李茂贞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朱温想拥皇上到洛阳,李茂贞想劫皇上去凤翔。

崔胤知道时间拖得越长,对自己越不利,秘密派人给驻扎于定州行营的朱温告急,要他火速入关,带兵迎驾,并称:“今不速来,必成罪人!”

关中地区是唐朝廷的政治中心,入据关中,可占据政治优势。刘季述叛乱的时候,崔胤请朱温进京,朱温没有来,丧失了一次入关的机会,后来颇有悔意。这一次,他没有再犹豫,迅速兵发汴州。时为天复元年(901)十一月。

韩全海听说朱温发兵,暗通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将唐昭宗挟持到凤翔去了,临离开长安的时候,他让士兵在宫内宫外到处纵火,长安城变成了一片火海。

唐昭宗本不想外逃,但皇宫已经成了一片火海,加之遭韩全海挟持,由不得他不走。

崔胤一班朝官不肯同行,仍然留在长安。

朱温率军进据长安后,只在城内待了一天,立即率兵赶往凤翔。在凤翔城东扎下大营之后,一连数日,只是在城外摇旗呐喊,并不攻城。

李茂贞亲自上城道歉,唐昭宗又给朱温下诏,让朱温回到自己的防区去,不要在凤翔惹是生非。

朱温本就无心迎驾,皇帝老儿竟然发话让他归镇,他乐得借坡下驴,带兵回到河中。他继续派兵攻打河东,攻占了慈州、隰州、汾州,直逼太原,围攻数日,却被河东军杀败,最后撤军回汴州去了。

崔胤又亲自赶到河中,力劝朱温前往凤翔,他几乎是哭着对朱温说:“朱公再不发兵,李茂贞有可能劫圣驾至蜀地,如果那样,时势大异!”

崔胤为了请动朱温出兵,甚至放下架子,亲自拿起乐板,乐颠颠地唱着赞美朱温的歌词以助酒兴——“亲执板,为全忠(朱温)歌以侑酒”,给足了朱温的面子。

朱温不再犹豫了,亲率五万兵马,风风火火地赶到凤翔,将凤翔围得水泄不通。

李茂贞孤城无援,粮草耗尽,城中军民多饿死,加之连战失利,知道撑不下去了,一旦城破,性命难保,于是杀死了韩全海,放出唐昭宗,同朱温议和。

朱温击败了李茂贞,让部下带唐昭宗回长安,自己在半路上迎接。见了唐昭宗,他痛哭流涕,伏地不起。然后亲自将唐昭宗扶上坐骑,为他牵马,一路走,一路哭。

朱温的这番举动,明显是在演戏,但他这种蹩脚的表演,居然骗过了当时的君臣,他们真以为朱温是一位匡护社稷的忠臣良将。

宰相崔胤为朱温的壮举兴奋不已,当朱温率大军进长安时,亲率百官到东渭桥迎接,再次拿起乐板,为朱温唱赞歌:“谒于渭桥,捧卮上寿,持板为全忠(朱温)唱歌词,赞其功业。”

朱温早存虎狼之心,欲插手朝廷权力中枢,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没有理由。这一次,崔胤为他进入朝廷庙堂打开了大门,让他堂而皇之地进入长安。

唐昭宗回到长安、拜谒太庙后,立即召见朱温,对他说,自己能够活着回来,全凭朱温之力,自古以来,救君于危难之中者,没有人比得上朱温。并说朱温之德,让他无以为报。说罢,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唐昭宗对朱温的报答是封他为“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大功臣”,晋爵梁王,兼各路兵马副元帅。

唐昭宗和崔胤万万没有料到,他们驱走的不过是几只豺狼,迎来的却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斑斓猛虎。

朱温摄取唐朝大权之后,立即就有了动作,先是大杀宦官。据载,这次被杀的太监有七百多人。

朱温大开杀戒,彻底摧毁了自唐代中期以来长期干政的宦官势力,有人说朱温有功于历史。其实,朱温的本意是为自己立威,打击宦官势力而有功于历史,只是歪打正着罢了。接下来,他把宫廷内外的禁卫军全部换成自己的子侄和心腹将士,将唐昭宗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正当朱温紧锣密鼓地密谋篡位之时,突然从汴州传来消息,夫人张惠病危,他只得暂时放下计划,迅速赶回汴州探望妻子。

朱温返回汴州,夫人张惠已经是奄奄一息。看着病床上骨瘦如柴的爱妻,朱温忍不住失声痛哭。

张惠被朱温的哭声惊醒,勉强睁开眼睛,见朱温正站在床前痛哭流泪,强打精神,凄声问道:“大王回来了?”

朱温连声说是。

张惠轻声说道:“妾身病危,不久将与大王永别。”

朱温泣不成声,拉着妻子的手,伤心地说:“自从与夫人结为夫妻,已有二十多年,不但内事由夫人打理,就是外事,也靠夫人帮忙,如今,眼看大功告成,为夫也快要做皇帝了,满指望同你共享荣华富贵,再做几十年夫妻,谁知夫人竟病成这样,叫我如何是好?”

张惠流着眼泪说:“人生总有一死,况且我已做了王妃,很满足了,还想什么其他的富贵?就是为大王自己打算,也是备受唐朝厚恩,还应该再辅佐唐天子几年,不能马上废帝夺位。想想看,从古到今,能有几个太平天子?皇帝也不好当啊!”

张惠虽是女流之辈,见识却不输男儿。

“时势逼人,不得不这样做啊!”朱温似乎有些不以为然。

张惠叹了一口气说:“既然你有这种建霸业的大志,我也没法阻止你了。但是上台容易下台难,你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如果真能登基实现大志,我最后还有一言,请你记下。”

“有什么尽管说,我一定听从。”

张惠停了半天,喘了口气说:“你英武超群,别的事我都放心,但有时冤杀部下、贪恋酒色让人时常担心。所以‘戒杀远色’这四个字,千万要记住!如果你答应,那我也就放心去了。”

张惠说完这句话,再也没有出声。当天晚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张惠死后,不仅朱温失声痛哭,就连众将士也都哭声震野。

由于朱温多疑,常滥杀属下,杀人时没有人敢出来求情,只有张惠得知后时常来解救,几句温柔在理的话就使朱温暴怒平息,因此,许多被救的将士都对张惠感激不尽,其他将士对张惠这种爱护将士之情也充满了敬仰。所以,她死了以后,将士们为她而哭。

张惠为人和善,对朱温的两个妾也是如此,没有丝毫嫉妒,更不用说加害她们。朱温因为张惠的贤惠,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娶三妻四妾。

史学家称张惠以柔婉之德制豺狼之心,是五代时期第一贤妇。

张惠被朝廷封为魏国夫人,她生的儿子朱友贞,是朱温的第四个儿子。朱温篡位做皇帝后,追封张惠为元贞皇后,这里一笔带过。

野心勃勃的朱温,办完了夫人的丧事,便将谋夺唐朝江山的事摆上了议事日程。 TTu8/6bMub2yB02CrF99XWIbGhrGBIy5QTZwCS7QlyT1yNVY/j3ciywESzMzb+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