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雄霸拉丁

在第一代罗马人的努力下,罗马赢得了抢老婆的萨宾战争和让邻国承认的费德奈战争,这两场战争为罗马赢得了两样最重要的东西——土地、人口。土地和人口代表什么?很明显,有土地就有粮食,有人口就有士兵,有粮有兵自然有对外作战的能力。从这时候起,罗马人血液里的狼性就再也压制不住了,罗马战争进入了鏖战拉丁姆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便是罗马从小部落迈入拉丁第一大国的重要时期。

作为一个新生的小城邦,罗马一出生就很遭人嫉恨,毕竟罗马人从未止戈息兵,而且对外政策非常强硬,难免与周围大国矛盾重重。好在,罗马先打东后击北,勉强稳住了东部的萨宾和北面的伊特鲁里亚。这个时候,罗马把目光投向了南边的拉丁诸国。

说起拉丁诸国,罗马人并不陌生,罗马其实也是拉丁人的一个分支,两者在文化、宗教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可是有一个问题让两者格格不入,在当时的拉丁姆平原,数十个拉丁城邦均尊奉阿尔巴·隆加为盟主,那里的国王既是埃涅阿斯的后裔,也是罗慕路斯的娘家人。从这个角度来说,罗马算是阿尔巴·隆加的殖民地。

可惜罗马人渴望征服,又曾插手王室内斗,自然不会服从阿尔巴·隆加的管理,所以遭到拉丁盟主的敌视。而罗马人本身也很不满阿尔巴·隆加,因为罗马人发现,以阿尔巴·隆加为首的拉丁同盟占据了该地区的绝大多数资源,严重限制了罗马的发展空间,如果不能将拉丁同盟撕碎,罗马人就只能龟缩在七丘之地,重启战争无疑是罗马人的普遍愿望。

故而,在第二代国王努马休养生息了 43 年后,罗马的实力再次增强,第三代国王托卢斯一上位便再次高呼“重启战争”的口号,开启了象征战争的雅努斯神庙大门,得到了罗马人的热烈响应。

托卢斯王重启战争就是为了打倒现在的拉丁第一大国,肢解拉丁同盟,夺取拉丁霸主的地位,于是将矛头直指阿尔巴·隆加。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罗马丝毫不介意制造两国争端。根据李维的记载,罗马与阿尔巴·隆加的农民常常发生争端,有时是罗马的农民越界抢人家粮食,有时又是阿尔巴·隆加人越界抢罗马人粮食。总之,两国农民常常聚众斗殴,矛盾越积越大。

此事在阿尔巴·隆加只被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在罗马,托卢斯王把它当成了头等大事,还以议案的方式提交元老院讨论,结果罗马元老院遣使要求阿尔巴·隆加赔偿罗马农民的损失。可面对罗马正式的国事交涉,阿尔巴·隆加方面虽然向罗马赔礼道歉,却断然拒绝赔偿罗马的损失。

消息传回罗马后,托卢斯王不怒反喜,当即召开公民大会,声称要用血与剑为罗马农民讨回公道,阿尔巴·隆加战争由此爆发。

战争打响后,阿尔巴·隆加首先发难,越境逼近罗马城,大肆烧杀抢掠。罗马军队却一反常规,绕过对方主力直奔敌方王城。显然,不管托卢斯王是为了抢在敌军攻陷罗马之前袭破阿尔巴·隆加,还是故意围魏救赵逼迫敌军回援,托卢斯王的策略都颇为冒险,一不小心极有可能亡国。

幸运的是,在这场比试冒险精神的赌局中,阿尔巴·隆加老国王更害怕都城先失守,惊慌失措之下,他竟然承受不住压力,病死于军中,他的军队来不及思考更合理的应对之策,只能匆匆撤退回国,新王麦提乌斯即位。如此一来,战场便转移到阿尔巴·隆加境内,而且罗马一方是以逸待劳,占尽优势。两军主力遭遇后,双方各自扎营对峙起来,谁都没有率先发动进攻,因为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先行动的一方往往更容易露出破绽。就这样,罗马和阿尔巴·隆加每天准时列阵操练,又准时收兵回营,没有发生任何战斗。

随着僵持日久,长期在外征战的托卢斯深感忧虑,毕竟罗马一方主力尽出,国内十分空虚。如果萨宾和伊特鲁里亚来袭,罗马城很可能沦陷,所以托卢斯建议两国各派勇士决斗,胜者可以统治败者的国家。

在决斗中,两国各派了三名勇士,而且都是三胞胎的亲兄弟,一番厮杀下来,罗马一方连续阵亡了两人,局面成了一对三。正所谓“力敌不如智取”,罗马勇士荷鲁斯见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便想了一条妙计,故意跑步拉开了与三名敌兵的距离。阿尔巴·隆加人以为罗马勇士是因为害怕而逃跑,便懒散地追杀过去,哪知阿尔巴·隆加的三兄弟不知不觉间也拉开了各自的距离。

荷鲁斯捕捉到了这难得的战机,于是他集中全力杀了个回马枪,逐一对战敌方三人,接连刺死对方,阿尔巴·隆加的三名勇士就这样被依次斩杀,荷鲁斯以各个击破战术,奇迹般地获得了胜利。

由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麦提乌斯王不好反悔,两国就此罢兵议和,但是一回到国内,麦提乌斯立即密谋消灭罗马。比起罗马城,阿尔巴·隆加更繁华,人口更多,有什么理由让强大的阿尔巴·隆加接受罗马的统治呢?于是,麦提乌斯王煽动其他拉丁小国对抗罗马,同时派使臣秘密前往伊特鲁里亚联邦,邀请对方派兵入侵罗马,并与他们约定:“阿尔巴·隆加将假装协助罗马,待决战开始后再倒戈进攻罗马人,这样便能在战场上将其围歼。”

果然,伊特鲁里亚人接受了阿尔巴·隆加的“邀请”,以维爱人为首的伊特鲁里亚人大举入侵罗马,麦提乌斯按照协议出兵“协助”罗马人。双方决战时,阿尔巴·隆加军突然后撤,跑到了伊特鲁里亚人的侧后方,而这一切并未通知托卢斯王,导致罗马军队被敌军三面包围。

危急时刻,托卢斯王谎称阿尔巴·隆加军按他的命令去进攻伊特鲁里亚了,待军心稍稍稳定后,国王催马上前,率领卫队朝敌军冲杀而去。久疏战阵的罗马人终究是狼的后代,很快就找到了感觉,对敌军连砍带揍,杀得伊特鲁里亚军节节败退。麦提乌斯王本打算合围罗马人,可见识到托卢斯王惊人的战力后,麦提乌斯反倒不敢进攻罗马了,他的犹豫使战机悄然流失,待其回过神时,盟友已经被杀得丢盔弃甲,会战结束了。

事后,托卢斯王并未立即发难,而是假装友好地要求麦提乌斯与罗马人连营,理由是要一起庆祝胜利。麦提乌斯不知是计,草率地跑到了罗马营中,结果被“车裂”而死,其余人马也都被罗马人缴了械。制服了敌军主力的托卢斯立即率部南下,猛攻阿尔巴·隆加城。最终,曾经的拉丁第一大国城破国灭,罗马迁走了所有的阿尔巴·隆加人。

令人意外的是,罗马人并没有把阿尔巴·隆加人都变成奴隶,反而接受他们成为正式的罗马公民,并将所有人迁入罗马城的西里欧山。这是高明的一招,罗马人从未执着于眼前的利益,并不在乎一场战争的战利品,在他们看来,人口是最重要的东西,有人就有实力,所以直接与阿尔巴·隆加合并为一国,其贵族也全数加入元老院,其中就有一个名为尤里乌斯的氏族,其后代名叫恺撒。

经此一战,除萨宾人外,罗马又同化吸收了另一个大国,人口与土地再次成倍增长,曾以阿尔巴·隆加为核心的拉丁同盟群龙无首,各自为政,罗马俨然成了号令拉丁姆平原的盟主,其军事实力已经足以开始进一步扩张领土了。

接下来,罗马在第四代国王安库斯的率领下,利用拉丁同盟无人领导的有利时机,南征拉丁诸国,先败波利托里乌姆,后克特来奈,然后又征服了费卡纳、麦杜利亚。同样按照之前“同化吸收”的政策,安库斯王将战败国的民众吸纳进罗马,极大地扩充了罗马的人口,拉丁诸国慑于罗马的兵威,只好暂时服从罗马。

这一时期,罗马人调整了扩张方向,安库斯王命人在台伯河上架起了一座木制桥梁,将罗马的七座山丘与河对岸的贾尼科洛山连接起来,此举虽有拓展罗马城土地的意图,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安库斯王决定在台伯河口处截断维爱人南下的通道,为此他花费巨资修建了贾尼科洛要塞,以此作为对抗维爱人的军事基地。

当工程完工后,罗马军队不再需要渡船便能长驱直入,安库斯王由此征服了麦西亚森林,打通了前往地中海的通道,还在台伯河的入海口修筑了一座海港城市——奥斯提亚城。借助奥斯提亚的天然资源,罗马人建起了大量的制盐厂,并开始与希腊人进行海上贸易。自此以后,罗马人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出海口,还向西南方向扩张了领土,罗马已然成了拉丁诸国中最强大的城邦。

显而易见,经过前四代国王的努力,罗马文明已经步入正轨。此时的罗马奉行稳健的扩张主义,思想上信仰希腊多神教敬畏诸神,行动上采用“同化吸收”策略兼并其他城邦,到罗马占据奥斯提亚后,罗马人不仅有大量的农庄和粮食,还能通过制盐厂获得贸易收入,罗马城邦的国力正在急速上升,罗马的征战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rzIIzXIUyyVy/hefDTQ8BLNDLOIFCpLIzBWe5fQsW5aq3COp5jt+0eYiDHSjuD4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