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血战卡莱

公元前 54年,元老院与罗马人民的叙利亚总督克拉苏率领 7个军团,约 4.5万人远征帕提亚帝国(安息帝国)。在此之前,罗马已经在地中海建立了绝对的霸权。昔日辉煌的迦太基、马其顿、塞琉古等诸多文明都已匍匐在罗马脚下,共和国实现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伟大征服,然而这台战争机器还在不停运转,渴望征服更多的土地。

躁动的巨头

罗马在地中海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时候,东方的游牧政权帕提亚已经取代了伊朗高原的统治者,定都泰西封。他们以骑兵为主,有强大的铁甲骑兵和弓箭骑兵,成为一股强劲的新势力。

罗马军团尚未与帕提亚骑兵较量过,对帕提亚人更是知之甚少,此行,克拉苏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他不像过去历任执政官那样是为了保卫罗马的疆土而战,而是为了个人的野心和荣耀。

克拉苏全名马库斯·李锡尼·克拉苏,可谓出身名门。作为贵族阶级的后起之秀,李锡尼氏族通过商业投资、煽动立法、贵族联姻等方式,早已摆脱了当初的平民身份,成为元老院中举足轻重的势力。

如今的克拉苏是罗马的大富豪,拥有富可敌国的财产。据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记载,克拉苏的资产总值约 7100塔兰特。1塔兰特约为 26千克,若是银塔兰特,则约 2 亿塞斯特斯(小银币),折合人民币约 10 亿元;若是金塔兰特,则约合人民币 738 亿元。

克拉苏在罗马的房产、地产、奴隶足以让万千少女投怀送抱,可惜他已年过六旬。巨大的财富、貌美的少女都不能满足他的虚荣心,他要的是超越庞培和恺撒的荣耀。

之所以这么执着于荣耀,无非是因为表面联合的三巨头在背后暗自较劲。在此之前,庞培平定了小亚细亚,恺撒征服了高卢人,两人已是人尽皆知的英雄,只有克拉苏仍是人所厌弃的土财主,这种局面对三巨头的平衡很是不利,克拉苏迫切需要一场征服战争来实现个人野心,顺便回到与庞培、恺撒同等的位置,只是克拉苏并不知道东方帝国究竟有多可怕。

风云诡谲的局势

公元前 55 年,克拉苏率领 7 个军团抵达叙利亚行省。叙利亚位于地中海东岸,是连接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的战略要地。当地人口充实、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罗马经略亚洲的主要基地,也是安提柯王朝、塞琉古帝国曾经的大本营。克拉苏要远征帕提亚,叙利亚无疑是最佳的后勤补给站。

随着罗马军团云集叙利亚,无论是帕提亚还是其他东方民族都知道战争即将来临。然而,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完全是由克拉苏一手挑起的吗?

事实上,克拉苏急于发动对帕提亚的战争并不完全是他的野心使然。早在公元前 57 年,帕提亚万王之王弗拉特斯三世被杀,两位王子争夺王位,其中大王子米特拉达梯三世首先称王,但得到苏伦家族支持的小王子奥罗德斯二世驱逐了兄长,夺取了泰西封、塞琉西亚等地,大王子不得不退守米底亚地区。

不甘心王位被夺的米特拉达梯三世立即遣使罗马,求元老院帮他恢复王位。觊觎东方富庶的元老院立即召开会议,初步决定插手帕提亚事务,米特拉达梯三世便在罗马的支持下率先杀入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又夺回了塞琉西亚等重镇,彻底扰乱了帕提亚。

不仅如此,位于叙利亚东北的亚美尼亚因与帕提亚的敌对关系,站到了罗马共和国一方,他们愿意提供军事通行权给克拉苏。如此一来,罗马军团便可从亚美尼亚山地横贯而过,直击幼发拉底河。

可以看出,亚洲局势风云诡谲,罗马不仅一手策划了帕提亚内部势力的反叛,还得到了亚美尼亚王国的协助,远征帕提亚的良机已然成熟。

公元前 54 年的局势特别有利于罗马共和国。在北边,亚美尼亚的数万大军时刻威胁着帕提亚的北疆;在南边,米特拉达梯三世的叛军正谋求推倒奥罗德斯二世的帝国;在西面,克拉苏的 7 个罗马军团即将抵达幼发拉底河。三支军队将从北、西、南三面夹击帕提亚帝国,其中罗马和亚美尼亚的军队人多势众,战力很强,奥罗德斯二世很难保证首都泰西封不沦陷。

带着必胜的信心,克拉苏的 4.5 万人马终于在这一年踏过了两国的边境线。

克拉苏的决断

在幼发拉底河以西,克拉苏军团大破孱弱的帕提亚驻军,不少人主动投降保命。克拉苏顺势攻破了卡莱三镇,还用屠城的方式回应了奇诺多夏的抵抗,很多城市相继开城投降,克拉苏军团却连帕提亚军队的影子都没见到。克拉苏把帕提亚人的沉默视为一种懦弱,他更加自信了,旋即留下 8000 士卒镇守新征服的土地。

冬季,盟友亚美尼亚国王来到了克拉苏的军营,他建议克拉苏从亚美尼亚山地行军,这样就能直接从底格里斯河南下攻击帕提亚的首都泰西封,而且崎岖的山地也能避免帕提亚骑兵的袭扰。如果克拉苏同意,亚美尼亚愿意提供3 万步兵和 1 万铁甲骑兵作为支援。

克拉苏听后不以为然,在他看来,盟友的建议可能有些不切实际。以亚美尼亚的国力最多只能提供 1 万步兵和 8000 骑兵,4 万人的规模明显夸张了,而且从亚美尼亚绕道将大大增加军团的奔袭距离,崎岖的亚美尼亚山地会限制军团的行动,时间上也不允许他这么做。何况克拉苏的战略意图并不是帮助亚美尼亚扩张,而是要为罗马建立一个新的行省——美索不达米亚,因此,夹在两河之间的土地才是克拉苏的首要目标。若此时北上就等于放弃当年攻下的帕提亚城市,也破坏了三路人马夹击的有利形势,这并不符合之前制订的计划。

然而要命的是,还陶醉在成功剿灭斯巴达克斯起义军的克拉苏并没有对帕提亚帝国进行详尽的情报搜集。在过去对阵马其顿、塞琉古等大国的战争里,罗马军团占尽优势,这让克拉苏十分轻视东方人,他既不关心帕提亚帝国军队的作战特点,又对亚美尼亚的战略价值视而不见。克拉苏幻想着像亚历山大那般远征到印度河流域,现在的进军路线正好能重现大帝当年的远征,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准备在来年深入帕提亚腹地。

基于以上四点考虑,克拉苏骄傲地宣称罗马军团应该堂堂正正作战,迂回穿插、越境攻击、偷袭设伏等都有辱罗马人的尊严,更不要说让亚美尼亚人分享即将到来的胜利,于是他断然拒绝了亚美尼亚国王的提议。这样堂堂正正的行为的确没有让罗马人的名誉受损,却让他的军团冒了极大的风险。

幼发拉底河以东有一望无际的沙漠,那里地势平坦,特别利于骑兵作战。漫天扬起的沙尘足以隐蔽帕提亚军队,罗马人很难分清沙尘是因敌军骑兵而起还是天气使然。而罗马军团以重步兵为主,骑兵部队少得可怜,在这里对战帕提亚骑兵,绝对是犯了兵家大忌。

帕提亚方面的统帅是一位年仅三十岁的青年才俊——苏雷纳。此人出身高贵,系帕提亚苏伦家族的贵族。年轻的苏雷纳符合明星偶像的全部气质,身边总是美女如云,但若以为苏雷纳是个纨绔子弟,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位年轻的将领作战果敢、满腹谋略,对帕提亚骑兵,他是如臂使指。

起初,帕提亚帝国并没有指望苏雷纳能歼灭克拉苏的军团。按照帕提亚人原先的作战部署,主力将从北面直击亚美尼亚,待击退亚美尼亚后再转身迎战克拉苏,而在此之前,苏雷纳的任务就是暂时拖住克拉苏军团。由此可见,苏雷纳的军队只是帕提亚帝国的偏师而非主力。他手里仅有 1 万精锐的帕提亚骑兵,从数量上看,克拉苏的军力是他的 4 倍有余。然而,恰恰是这 1 万偏师独自挑起了南线和西线两处重担。

在克拉苏袭取幼发拉底河沿岸城市的同一年,苏雷纳仅率 1 万骑兵奔袭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大破当地叛军,米特拉达梯三世的大本营塞琉西亚再次易手,废王众叛亲离,最终被俘送至奥罗德斯二世处斩首。至此,帕提亚帝国几乎毫发无损地平定了境内的反叛势力,轻而易举地化解了南疆的危机,罗马筹谋的三路围攻计划宣告破产。

走向沙漠

公元前 53 年,苏雷纳率领 1 万骑兵北上,沿途偃旗息鼓,昼夜急行,正一步一步地逼近克拉苏军团。虽然任务只是拖住克拉苏,但苏雷纳不这么想,他策划了一个绝妙的诱敌之计,试图用小败来吸引克拉苏军团深入沙漠。

此时的克拉苏尚不知道苏雷纳已近在咫尺,他的军团正沿着河流谨慎行军。为确保安全,克拉苏派出了很多斥候在河流四周搜寻敌军,结果侦察骑兵发现了苏雷纳主力留下的足迹,看样子很像是逃跑,斥候立即将敌军主力的动向报告给了克拉苏。苏雷纳知道自己已经暴露,诱敌计划恐怕无法实施,他气得跳脚,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实际上,苏雷纳错看了克拉苏,他以为罗马军团发现帕提亚主力后,便不会深入沙漠了,然而克拉苏毫无惧意,他根本不在乎地形好坏,一心只想着与帕提亚主力一决胜负。恰在此时,已被策反的阿拉伯酋长向克拉苏献计,称帕提亚王害怕罗马军团,主力已经逃去了遥远的沙漠,为避免克拉苏追击,帕提亚王只派苏雷纳率少部分兵力牵制罗马军团,现在正是追击的最好时机。因此克拉苏当即改变行军路线,放弃了沿河的有利地形,全军掉头直奔苏雷纳所在的沙漠,来到了卡莱附近的平原。

卡莱之战就此爆发。

克拉苏军团有重装步兵 3.1 万,骑兵 3000,轻步兵 3000,共计 3.7 万人马,起初采用传统的罗马军阵,中央为重装步兵,前卫为轻步兵,两翼由骑兵保护。为了快速追上苏雷纳的主力,在路过巴利苏斯河时,克拉苏放弃了就地补充饮水和休息的机会,使得罗马军团非常疲惫。

帕提亚一方的军力只有 1 万骑兵,包括 9000 弓骑兵和 1000 重装骑兵,采用以重装骑兵打头,弓骑兵殿后的阵形。出于隐蔽的目的,不少帕提亚骑兵都裹着布袍和毛皮,遮住了铠甲的光亮,再加上沙尘的影响,从远处看并没有多少人。这影响了克拉苏的判断,让他以为罗马军团虽损耗了不少体力,但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他对赢得决战充满了信心。

待罗马军团进入了预定的伏击圈后,苏雷纳也不再隐藏,之前披着的斗篷被相继扯下,明亮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帕提亚大军排山倒海地向罗马军团袭来。可让罗马军团诧异的是,帕提亚骑兵并非像罗马军团那样决战,他们的弓骑兵迅速从后方杀出,分散到罗马军团的侧翼位置,却不接近罗马军团,似乎意在攻击罗马军团的侧后方。

克拉苏这时才看清楚帕提亚的骑兵绝大多数都是弓骑兵,使用的是先进的复合弓,射程和威力都十分巨大,而且他们根本不用瞄准,密集的序列有很高的命中率。更可怕的是,帕提亚使用的箭矢是倒刺箭头,这种箭头很有杀伤力,一旦射入体内便会破坏不少皮肉,若强行拔出,必定会拉破一大片血管,伤者极难止血,就算中箭时没死也有可能失血而死,故而又被称为“追魂箭”。

很快,帕提亚人的齐射便落在罗马军团的头上。

在漫天箭雨的打击下,罗马军团迅速转换阵形,变成一个四面防护的空心大阵,士兵们高举着盾牌,克拉苏则在方阵的中央指挥。虽然罗马军团每人都配备了盾牌,但是强劲的弓矢还是穿透了部分方盾,不少士兵的手和脚被射穿,军中不时发出盾牌被穿透的声音,而且帕提亚弓矢上安装的尾翎会与空气摩擦发声,上千支箭一起发射时如同鬼哭狼嚎,煞是骇人。

然而罗马军团并没有因此动摇,即便是手脚受伤,他们也没有哀号过一声。为了打破局面,罗马军团首先派轻步兵出战,试图用标枪驱逐弓骑兵,只可惜依靠臂力投掷的标枪射程不超过 50 米,而帕提亚骑兵能轻松保持 100 米以上的射程,罗马轻步兵很快就败下阵来,伤者无数。

意识到轻步兵毫无用处后,克拉苏下令罗马军团整体移动,企图攻破包围圈的一面。但帕提亚骑兵移动起来似乎更加容易,他们一边奔驰,一边放箭,密集的箭雨将外围的盾牌射成了刺猬,士兵们根本不能抬头,也完全追不上对方。这简直太憋屈了,罗马军团的威名在地中海是响当当的,这一次却被完全压制了。

无奈之下,克拉苏只好让全军等待敌人弓箭耗尽后再出击,可万万没想到,帕提亚骑兵后面有不少运输骆驼,它们驮了大量的弓箭,这使得前方的骑兵能迅速补充自己的箭矢,箭雨根本没有尽头。这下克拉苏心慌了,但他还算镇定。被弓箭压制期间,克拉苏在阵中不断寻找敌军主将,苏雷纳夸张的旌旗暴露了他的位置,克拉苏立即想到了办法——擒贼先擒王。

克拉苏急忙分给儿子普布利乌斯·李锡尼·克拉苏约 1200 名步兵、500 名骑兵和 500 名弓箭手,再加上恺撒支援的 1000 名高卢骑兵,普布利乌斯率领由罗马骑兵和轻步兵组成的约 3200 名勇士朝东面突围,意图直接斩首苏雷纳。

绝望来袭

普布利乌斯又被称为小克拉苏,曾随恺撒在高卢战场上屡立战功,堪称恺撒高卢军团排名第三的大将。但是为了满足父亲的野心,他提前结束了高卢征战并来到了东方,还带来了 1000 精锐的高卢骑兵。眼下,普布利乌斯成了军团唯一的希望,只要他能率军袭杀苏雷纳,帕提亚骑兵必然会惊慌退走;就算不能杀死敌军主将,普布利乌斯也可以突围撤离险境。

英勇的普布利乌斯策马而出,威猛地杀出了空心阵,大声嘶吼的罗马骑兵随着将军疯狂地向帕提亚人冲杀过去。帕提亚骑兵见状赶紧后退,重骑兵列成骑墙试图保护苏雷纳,而弓骑兵迅速从两翼散开,试图迂回到普布利乌斯的侧翼,其间,不少后退的弓骑兵竟然在马上转身回射,不但不像撤退,反而像是诱敌。

普布利乌斯毫无惧意,他根本不管帕提亚骑兵的包围,也不管耳边匆匆飞过的箭矢,奔着苏雷纳一路狂追。然而缺乏重甲保护的罗马骑兵接连被击落马下,鲜血迸射四溅,染红了周遭的土地。坠马落地的士兵被疾驰而来的战马踏得粉碎,普布利乌斯的进攻很快就被压制下来,不一会儿就遭到了敌军骑兵的四面合围。

混战之中,罗马骑兵失去了移动能力,在骑兵对冲的交锋中,身着重甲的帕提亚重骑兵轻松将罗马人刺落马下,四处飞射的箭矢又将侥幸落马生还的人当即射杀。普布利乌斯意识到局势危急后试图指挥部队突围,可是当他回首扫视战场时才发现,身边的人不是被箭矢射穿了大腿,就是被射死了马匹,能跟着他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眼见帕提亚骑兵逐步缩小了包围,全军即将覆灭之际,仅剩的高卢骑兵聚到普布利乌斯周围。强悍的普布利乌斯血脉偾张,高举着长矛的双臂青筋暴起,一通搏杀之后,高卢骑兵竟然护着普布利乌斯突破了包围,绝尘而去。

普布利乌斯久经战阵,深谙用兵之道,在追随恺撒征战高卢时,他亲眼见识了恺撒的指挥艺术,自然也知道寡众悬殊的情况下首先应考虑利用地形。此时,普布利乌斯望见了一座沙丘,当即率领身边的骑兵策马冲入山上列阵防御。

客观来讲,普布利乌斯的决定并没有错,当己方处于劣势时,占据有利地形通常能化解敌军进攻的优势,罗马军团素来善于工程建设,对利用工事御敌很有心得。只可惜时间太紧张了,以机动性闻名波斯高原的帕提亚骑兵很快就追到了山下,他们一边射箭干扰罗马人,一边急速攻山,试图包围惊慌失措的罗马人。

这一次,罗马军团的战术失灵了,普布利乌斯的人马不断被杀,逐渐失去了对小山的控制权,一些人建议他立即逃向最近的亲罗马城镇,但普布利乌斯摇头拒绝了。据普鲁塔克记载,普布利乌斯英勇地说道:“谢谢你们的好意,死亡并不可怕,普布利乌斯不能抛弃那些为他而死的战友。”

直到身边的人死伤殆尽,绝望的他才解开衣甲,命身边的朋友将其杀死,以免被俘受辱。就这样,克拉苏军团唯一一次击败对手的尝试失败了。

后方的克拉苏不知前方战况,他想向儿子突围的方向移动,可是一个手持长矛的帕提亚骑兵冲到罗马军阵前来回奔驰,罗马人的脸色骤然大变,因为长矛之上居然插着普布利乌斯的头颅!

克拉苏的结局

普布利乌斯的阵亡让罗马军团士气大跌,帕提亚人鼓噪着发动了又一轮进攻,弓骑兵负责从侧翼射杀罗马人,重骑兵则从正面发动冲锋,不断挤压罗马军团的活动空间。罗马人再也按捺不住了,一部分人试着突围却惨遭全歼,绝大多数人都被压制着难以动弹,罗马人只能在密集的箭雨中看着同伴一个接一个地被射杀。

多亏了夜幕降临,帕提亚人这才收兵回营,而克拉苏已经完全沉浸在儿子战死的悲伤里,躲着不肯下达任何命令。焦急的百夫长们只好撇开克拉苏,共同推举军团长卡西乌斯和屋大维接过指挥权。当晚,惊慌的罗马军团抛弃了近 4000 伤兵,在夜幕下四散而逃。

日出之后,帕提亚人展开追击,斩杀了滞留的罗马伤兵,还俘获了大量迷路的罗马败兵。克拉苏一行人勉强撤退到卡莱城,此时他身边已不到 1.5 万人,然而苏雷纳紧跟其后,旋即包围了城池。罗马人在城中粮草不足,士气一落千丈,曾经剿灭斯巴达克斯起义军的克拉苏现在完全没有了主意,为避免被困死,他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在夜晚分散突围。

在夜幕的掩护下,士兵向不同的方向逃跑,这些士兵有的幸运地逃回了叙利亚,有的被帕提亚掳为奴隶,而克拉苏被困在一座小山上。仰面攻山对帕提亚人十分不利,经过与普布利乌斯的鏖战,帕提亚人无意白白损耗兵力,于是苏雷纳以和谈之名诱骗克拉苏下山。

惊慌失措的罗马人这时似乎没有选择,所有人都以为议和是他们活命的唯一可能,结果就在克拉苏下山议和时,帕提亚人想出了一个羞辱罗马人的方法。他们牵出一匹挂满黄金的马,逼迫克拉苏骑上,然而此马性情极烈,不断在四周狂奔,帕提亚人哈哈大笑,罗马人觉得主帅被辱,纷纷拔剑出鞘。

然而,帕提亚人此举本就是为了激怒罗马人,见对方拔剑后,自然宣布和谈失败,苏雷纳趁机斩杀了所有罗马人,克拉苏也被斩于马下。

骄阳坠落的开始

作为首富克拉苏的最大“风投”,卡莱之战却以血本无归告终,罗马远征军超过 2 万人被杀,1 万人被俘,如此惨败堪称罗马建国以来最耻辱的一战。不过,罗马真正的噩梦不是这 7 个军团的覆灭,而是克拉苏的死使得罗马前三巨头的联盟轰然倒塌,原本就脆弱不堪的权力平衡再难维持。

很快,共和国仅剩的两大军阀——恺撒和庞培,就要为争夺共和国的最高统治权而展开厮杀。从这时候起,内战的烽烟燃遍罗马大地,共和国也就此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一个全新的帝政时代即将来临。不过,比起共和国晚期的枭雄内战,罗马文明的传奇还应从一段神话战争说起。 oqmC9A8O4K+GgkYiWP50Jkkswhb2PpFpmtyzmcG2ZdM6t3PiJi6veBQF0t5WiY2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