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意大利男人更爱慕虚荣吗?

北非沙漠地带,1941年1月,日落时分。

“你看到那条长长的蛇形队伍了吗?他们正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好似一直延伸向地平线。”

“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那是意大利军官和高级士官。他们投降了。”

“他们带的是什么东西?”

“手提箱、篮子、大衣箱、军用提箱,以及装有礼服和检阅服的服装袋,还有数量适宜的洗漱用品和化妆品等。有些人好像戴着非常奢华的帽子,上面还有羽饰。”

这是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既可笑又可悲。数十年来,这一直是讽刺作家及其读者调侃的对象。

就制服而言,意大利和德国在多个方面存在不同。首要一点是,意大利的制服更强调复古特色,带有更多的情感色彩,与“新秩序”有关的元素则相对较少。某些制服特征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甚至19世纪。其主导的潜在主题是荣耀而不是效率。比如,意大利神射手团践行的拟古主义。该团成员头戴钢盔,这没问题,但钢盔上有一大把羽饰,看起来富有弹性。这或许是注重外在的虚荣心在作祟,完全不顾由此带来的生命威胁。

墨索里尼年轻的时候曾加入神射手团,并为此感到自豪。在行军途中,与其他部队不同的是,神射手团总是全速前进,特别有军人气质,也特别彰显力量。神射手团成员平时戴的帽子上带有长长的马尾状流苏。据墨索里尼的传记作者劳拉·费米记述,1926年,墨索里尼“穿着民兵组织的最高级别的礼服出席活动,全身上下饰物庞杂,戴一顶类似于毡帽的黑色帽子,上面插一根巨大的白色羽饰”。在描述8岁以下的穿制服的意大利男童时,费米指出,“孩子年龄越小,穿制服时的自豪感就越强”。这很可能是对所有穿制服者的无意描述。但在制服品位上,总有一些小小的偏差,会让非意大利人感到异常吃惊。比如,当墨索里尼身着法西斯分子的黑色制服时,他并不介意穿白色的长筒靴。

今天,那些向“重演者”(re-enactors,参见“怪胎”一章)出售真军服或仿军服的商家,很难将英雄主义同意大利士兵联系在一起。在一家网站销售制服的塞尔瓦托·瓦斯塔宣称,意大利军人的“懦弱、无能……懒惰,以及技术和军事上的落后形象”,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宣扬的。在这一点上,瓦斯塔希望人们能够相信他。没错,需要注意的是,盟军对意大利军队的蔑视(当然,很多都是莫须有的)主要集中在军服上。意大利人之所以被打上纨绔子弟和失败者的标签,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而是因为纺织品、裁缝和羽饰的传统内涵。就意大利而言,其战争失败的责任,并不仅仅在于官兵,也在于军服设计师。 OTj0hWY54vh6eKgAL770CnTL8SbcbFJhg6zEPnUS3R0h1R46G3b4XXLPE1G/cvx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