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Foreword

个体家庭?乍一看,书名就存在着矛盾。家庭是两性与血缘的组合,是维系着人类绵延的最基本单位、社会的细胞。家庭是最自然、最基本的人类的“群”,怎么可以说“个体家庭”?

细一想,“个体家庭”概念的提出正是本书重要的理论创新。

家庭研究一直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也有了丰富的学术积累。家庭研究领域早已形成了一些“权威概念”,如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等等,这些概念不仅被广泛接受,而且似乎穷尽了可能的创新空间。家庭研究中的创新都只是补充、拓展、修正这些概念,难以出现“颠覆性”的成果。

沈奕斐副教授的家庭研究具有“体验式”的风格,她从自己家庭生活的经历中敏锐地体察到上海城市家庭的新变化,隐隐地感觉到这里“有话可说”。她细致地调查了上海一批城市白领家庭;她走到哪里,都反复地问“什么是家庭”。然而,调查越深入,询问的人越多,她脑海里的家庭概念反而模糊起来。当今城市中的家庭现象充满着流动性与不确定性,甚至同一个家庭中的不同的人都会给出有关家庭的不同答案。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权威概念”失去了其权威性,需要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实践中的城市家庭。

曾经,中国人把家庭看成生命的依托,看成某种神圣的东西;家庭因此也成了个体难以摆脱的束缚,特别对于女性更是如此。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方式已经并将继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流动、信息爆炸、弹性就业、全球化影响,这一切不断地改变着人们对于生命的态度,对于生活的选择。今天,城市中年轻的白领们更看重个体的兴趣、情感、快乐、成就或者事业。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以后,较少受到家庭的束缚,更多地从自己出发去解释“家庭”,去处理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代际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去演绎日常家庭生活。一句话,个体成为家庭的支配性力量。“个体成为了家庭的中心;个体形塑了家庭的面貌,而不是家庭决定个体的生活。”

这就是作者笔下的“个体家庭”。个体想法的独特性决定了家庭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家庭内部权力关系的复杂性;个体想法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家庭的流变与多元。更进一步说,家庭内部多个个体间的互动、博弈、较量使当下的城市白领家庭生活变幻莫测、斑斓多彩,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

在本书中,“个体家庭”首先是一个实体概念,指称那些上海的白领们组成的家庭。作者通过那些生动的故事,描述了城市白领家庭的生活细节,呈现了家庭内部多样的权力格局,更揭示出存在于这类家庭中的个体与家庭的张力。个体家庭成为当今城市社会的基础,成为城市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作为一部研究当代城市家庭的专著,“个体家庭”中的个体更是一种理论视角。有一段时间,作者被城市家庭的杂多性所困惑;而且,调查越深入,情况越复杂。传统的家庭分类根本无法概括丰富多彩的家庭资料,怎么办?鲍曼、贝克、阎云翔的个体化理论给作者以启迪,当作者用个体化理论去重新审视那些城市白领家庭的时候,一切似乎豁然开朗了。

在传统的学术研究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等概念更多地是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结构性表达。在这里,家庭结构优于个体,并不断地规范与形塑着个体。个体的能动性被泯灭于家庭结构之中,个体成了被家庭结构支配的木偶。个体化理论把胶着于家庭结构中的个体“解救”了出来,成为在家庭领域的实践中富有活力、积极主动、与时俱进的主体。在这里,个体并没有完全被家庭结构束缚,而是努力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想象不断地建构着家庭结构。个体形塑着家庭,创造着更适合时势的家庭形态,更富有现代气息的家庭生活。

当然,能动的个体不是天外来客,他的创造性行为是有限度的。性别与血脉搭建起家庭人际关系的舞台,也设定了这个舞台的边界;个体创造家庭的所有可能性都不能超越这个边界。另一方面,创造着家庭的个体本身是社会创造出来的,他的身体与心灵上打着传统的烙印,他的所有创造都“逃不出传统的掌心”,都留着“传统的影子”。因此,个体家庭是传统家庭的延续,杂多中包含着秩序。

“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时机。”每个原理一旦出现,就打开了理解社会现实的新视野。个体化理论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揭示了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场景下人的生存状态,强调了个体的社会实践对于理解社会现象的重要价值。与社会科学的经典原理相比,个体化理论更关注个体的选择、个体的日常生活以及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并从个体中概括出社会存在的特点。个体化理论首先是对于当下人类某种生存状态的描述与分析。但是,其理论魅力更在于,当我们把个体化作为一种理论视角去重新审视近现代人类历史与社会存在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摆脱英雄史观与各种形式的历史决定论的束缚,通过大量阅读个人生活史所呈现的具体故事,揭示在特定历史场景下的个人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发现历史演化的多样性及其逻辑。

因此,个体化理论为我们洞察人类社会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可能有助于我们看到以往被既有的概念、理论甚至意识形态所遮蔽的社会现实,从而有机会根据新发现的社会现实去检验、修正与发展社会科学理论。沈奕斐副教授的新作《个体家庭》就是沿着这个路径展开的一次“思想的探险”,其中的一些新发现让人耳目一新。

张乐天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博导 HRT3IQHyy0L+xpco+n9mLDXqdj0OCN+nLycUFqhTKrdJIAt23Kdle7FxyKPZsK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