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消夏

炎夏给人们带来的欢欣,远没有阳春那么多。不过从饮食这个角度来说,夏季为人们带来的口福,倒是并不亚于春天的。重要的是这个季节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收获,收获大自然奉献的果实。果实虽没有秋天的丰硕,却透着新鲜清香之气。这果实送人清凉,助人度过炎热。人们也制成了许多传统食品饮品,为消减酷暑的煎熬精心设计饮食生活。

夏令食物种类很多,大都与一些传统节日相联系。属于夏季的节日主要有立夏、佛节、端午、夏至、伏日、七夕等,现在还保留的只有端午节了。

11.立夏

立夏是一个重要的节候,但没有立春那样受古人关注,没有特别的仪典,节令食物却并不算少。在南方的广大地区,立夏是一个尝新的节日,这一天可以品尝到一年中最早的收获物,如李子、樱桃、青梅、蚕豆、新茶、百草饼等。

立夏食李,见《玄池说林》:“立夏日俗尚啖李。时人语曰:‘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故是日妇女作李会。取李汁和酒饮之,谓之‘驻色酒’。一曰是日啖李,令不疰夏。” 古人以入夏眠食不服为“疰夏”,又写作“蛀夏”。

七家茶,见《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富室竞侈,果皆雕刻,饰以金箔,而香汤名目,若茉莉、林禽、蔷薇、桂蕊、丁檀、苏杏,盛以哥、汝瓷瓯,仅供一啜而已。”饮七家茶也是为防备疰夏,如《清嘉录》所说:“凡以魇注(疰)夏之疾者,则于立夏日,取隔岁撑门炭烹茶以饮,茶叶则索诸左右邻舍,谓之‘七家茶’。”《清嘉录》还引钱思元《吴门补乘》说:“立夏饮七家茶,免疰夏。”

七家饭,可能由七家茶演化而来,都是江南立夏盛行的饮食之物。清代,江苏无锡人立夏合七家米食之,以为夏日可防暑热伤身。嘉定人亦是乞邻家麦为饭,用以解疰夏之疾。

五色饭,清代浙江宁波地区,立夏日炊五色米为“立夏饭”,是用五色米,不是染饭为五色。

醉夏饼,清代浙江台州地区,立夏日家家户户磨面做薄饼,裹肉菹而食,谓之“醉夏”。桐乡地区立夏日吃新梅、蚕豆、樱桃、粉饼,以为食后夏天无病。杭州人立夏食腊肉、海蛳,饮火酒,也有烧饼之类。

百草饼,清代浙江嘉兴地区,立夏以百草芽揉粉为饼,邻里互相馈送。

麦豆羹,清代江苏常熟地区,立夏煮麦豆和糖而食,亦谓之“不疰夏”。

樱桃、青梅、 麦——“三新”,见《清嘉录》:“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 麦,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见三新’。宴饮则有烧酒、酒酿、海蛳、馒头、面筋、芥菜、白笋、咸鸭蛋等品为佐,蚕豆亦于是日尝新。酒肆馈遗于主顾以酒酿、烧酒,谓之‘馈节’。”

看来,南方人还比较看重立夏这个日子,过这一天不敢马虎,认为否则夏日就过不顺当。夏天的炎热并不会马上到来,人们已经感到有些紧张了,为了“不疰夏”,就制出了这些特别的饮食。北方人对夏日显然没有这样的恐惧感,虽然初夏也有尝新之物,却并不一定在立夏日享用,也并非为了“不疰夏”。如《燕京岁时记》说:“三月榆初钱时,采而蒸之,合以糖面,谓之‘榆钱糕’。四月以玫瑰花为之者,谓之‘玫瑰饼’。以藤萝花为之者,谓之‘藤萝饼’。皆应时之食物也。”又说:“四月麦初熟时,将面炒熟,合糖拌而食之,谓之‘凉炒面’。”又如《酌中志》所说,四月“尝樱桃,以为此岁诸果新味之始。……取新麦穗煮熟,剁去芒壳,磨成细条食之,名曰‘稔转’,以尝此岁五谷新味之始也”。北人仅仅是尝新而已。

12.佛节

这是一个佛教徒的节日,在四月初八日。相传佛祖诞生于此日,清人在此日有包括浴佛在内的一系列佛事活动。实际上,佛节在一段时期内,曾是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在一些地区甚至并不称其为佛节,或以为城隍神诞日,甚至此日还有祭关公的。佛节节物有不落夹、糕糜、笋鸡、包儿饭、结缘豆、糖豆、黑豆饭、百和菜、青精饭、枣糕、甘草汤等,名目还不少。

糕糜,见《岁时广记》引《文昌杂录》:“唐岁时节物,四月八日则有糕糜。”糕糜当是一种糖粥。

不落夹,见《日下旧闻考》引《燕都游览志》:“先是,四月八日,梵寺食乌饭,朝廷赐群臣食不落夹,盖缘元人语也。嘉靖十四年,始赐百官于午门食麦饼宴。”不落夹似粽,说见《酌中志》:“(四月)初八日,进不落夹,用苇叶方包糯米,长可三四寸,阔一寸,味与粽同也。”

笋鸡、包儿饭,见《酌中志》,四月八日“吃笋鸡,吃白煮猪肉,以为冬不白煮,夏不熝也。又以各样精肥肉,姜蒜挫如豆大,拌饭,以莴苣大叶裹食之,名曰‘包儿饭’”。

结缘豆,又叫“舍缘豆”,见《燕京岁时记》:“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取青黄豆数升,宣佛号而拈之。拈毕煮熟,散之市人,谓之‘舍缘豆’。预结来世缘也。”《余墨偶谈》也有类似说法:“京都浴佛日,内城庙宇及满洲宅第,多煮杂色豆,微漉盐豉,以叵箩列于户外,往来人撮食之,名‘结缘豆’。”清代江南的崇明地区,四月八日人们要遍走街巷送糖豆,以为小儿食之可稀痘,这糖豆实际上也是一种结缘豆。

黑豆饭,清代江西都昌地区,四月八日僧家作佛会,民家用黑豆造饭,邻里亲友相互馈送。

百和菜,清代江西建昌地区,四月八日家家用百果做百和菜,亲邻互馈,岁以为常。

青精饭,清代湖北蕲州地区,四月八日造青精饭献父师。青精饭以熟饭曝干,便于久贮。

枣糕,清代山西洪洞地区,四月八日蒸枣糕,不是用于敬佛,而是用于祭祀关公关云长。

甘草汤,清代福建尤溪地区,四月八日以甘草汤浴佛,浴毕让儿童饮汤,认为可消灾避难。

四月八日这一天,人们借助佛节交谊,联络感情,不落夹、结缘豆、黑豆饭、青精饭、百和菜等食物,都是人们协调关系的润滑剂。

还需提到的是,有些地区以四月八日为节,并不与宗教信仰发生什么联系。如湖北通山地区,清代时在这一日人人要饱吃饱喝,以这一日为“歇夏节”。尚处初夏,不知歇它作甚?

13.端午

五月初五,是为端午。端午节的起源,有各种说法,在此我们不准备做什么辩证,重要的是古今都有这个节日,至迟它是自汉代就有了的,到今天依然是一个比较重大的民间节日。龙舟竞渡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两个重要内容,很多人认为这都是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不论最初是不是这么回事,后来一直都把端午与屈原联系在一起,我们何不就接受这个既定的事实呢?

端午节物,一般人只知有粽子和菖蒲酒之类,其实古代的食物还有不少,就是粽子的名目也是极多的。除粽子外,端午节物尚有烹鹜、菹龟、粉团、糯米粥、枣糕、酿梅、术羹艾酒、五毒饽饽、雄黄菖蒲酒、加蒜过水面等,大都是很精致的食饮。

粽子,古称“角黍”,是因为粽形如角状。《岁时杂记》说:“端五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粘米,名曰‘角黍’相遗,俗作‘粽’。”《岁时广记》引《风土记》又说:“端午烹鹜。先节一日,以菰叶裹粘米,用栗枣灰汁煮令极熟。”鹜即野鸭,节令用野味不很固定,这是个例外。

百索粽子,见《岁时广记》引《文昌杂录》:“唐岁时节物,五月五日有百索粽子。”何谓百索,不甚明了。

九子粽等,见《岁时杂记》:“端五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九子粽在唐代已经是御宴之物,唐玄宗一首写端午的诗,就提到过它,诗句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组合粽,这是我们的即兴命名,本出宋代。《西湖老人繁胜录》说:“天下惟有是都城将粽揍(凑)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古代杭州如此壮观的组合粽,现代还不曾见到过。

粉团,又名“水团”,类似汤圆。前引《开元天宝遗事》提到,宫女端午有使角弓射粉团之戏。又《岁时杂记》说:“端五作水团,又名‘白团’。或杂五色人兽花果之状,其精者名‘滴粉团’,或加麝香。又有干团不入水者。”清代的山西潞安地区,端午仍要以麦面为白团,互相馈送。古时食粉团有弓射之戏,食粽子也有特别之处,如《岁时杂记》说:“京师人以端五日为‘解粽节’,又解粽为献,以叶长者胜,叶短者输,或赌博,或赌酒。”清代河北一些地区,端午男女姻家互馈粽子,称为“追节”;湖南一些地区,互馈粽子,又称为“探节”。

枣糕、糯米粥,见《岁时杂记》,“自寒食时,晒枣糕及藏稀饧,至端五日食之,云治口疮。并以稀饧食粽子”;“京都端五日,以糯米煮稠粥,杂枣为糕”。

酿梅,同见《岁时杂记》:“都人以菖蒲、生姜、杏、梅、李、紫苏皆切如丝,入盐曝干,谓之‘百草头’。或以糖蜜渍之,纳梅皮中,以为酿梅,皆端午果子也。”

五毒饽饽,见《京都风俗志》,五月五日,“富家买糕饼,上有蝎、蛇、虾蟆、蜈蚣、蝎虎之像,谓之‘五毒饽饽’,馈送亲友称为‘上品’”。

菖蒲酒、过水面,见《酌中志》,五月“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过水面”。菖蒲酒还见于《岁时杂记》,“端五以菖蒲或缕或屑泛酒”,这酒名为“菖华酒”。

术羹艾酒,见《金门岁节》:“洛阳人家,端五作术羹艾酒。”

菹龟,见《岁时广记》引《风土记》,五月五日“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蒜蓼,名曰‘菹龟’”。

端午食物,有一些是为祛病强身设计的,至少表达了人们的这种愿望。粽子则又被赋予一种特别的含义,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当然粽子的出现,与传说的救助屈原大概没有多大关系。它可能起源于史前时代的一种原始的烹饪方式,用草叶包裹食料烹烤至熟,或可称其为“苞苴”之法。现代部分地区仍有以蕉叶裹食进行烹煮的例子,粽子最早应属此类。

14.夏至

夏至是个重要节候,却并不曾是个普遍的节日。不过南方部分地区还是较为看重夏至的,甚至视其在端午之上。夏至标志炎热的开始,南方人重视正在情理之中。夏至日也有一些专门的食品和特别的饮食风俗,节物包括烤鹅、冰酒、百家饭、玄冰丸、飞雪散、冷淘面、碾转、麦豆饭、馄饨,还有粽子等。

烤鹅,见《岁时杂记》:“濒江州郡皆重夏至,杀鹅为炙以相遗,村民尤重此日。”

粽子,《岁时杂记》引《图经》说:“池阳风俗,不喜端午,而重夏至,以角黍舒雁往还,谓之‘朝节’。”《吴郡志》也说:“夏至复作角黍以祭,以束粽之草系手足而祝之,名‘健粽’,云令人健壮。”夏至食粽,最早见于《荆楚岁时记》:“夏至节日,食粽。”其后按语说:“周处《风土记》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

冰酒,《会要》说:“唐学士……夏至颁冰及酒,以酒味浓,和冰而饮。……禁中有郢酒坊。”

百家饭,见《岁时杂记》:“京辅旧俗,皆谓夏至日食百家饭则耐夏。然百家饭难集,相传于姓柏人家求饭以当之。有医工柏仲宣太保,每岁夏至日,炊饭馈送知识家。又云,求三家饭以供晨餐,皆不知其所自来。”夏至百家饭、三家饭,佛节百和菜,端午九子粽,立夏百草饼、七家茶,人日七宝羹,以及立春五辛盘,除少数有一定健身作用外,大多具和睦吉祥的象征意义。百家饭、七家茶的制作过程,就是一种邻里增进感情、协调关系的过程。

玄冰丸、飞雪散,见《朝野佥载》:“或问不热之道,答曰:‘夏至日服玄冰丸、飞雪散、六壬六癸符,暑不能侵。’”

冷淘面,见《帝京岁时纪胜》,夏至,“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京俗无论生辰节候,婚丧喜祭宴享,早饭俱食过水面。省妥爽便,莫此为甚”。夏日食用,当然极美,冬天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所以要代之以馄饨。

碾转,北方麦熟稍晚,以青麦磨碾转是在夏至日,不像南方是在四月。如清代山东福山,就有夏至制碾转的习俗。

麦豆饭,南方人夏至食麦豆,清代江南嘉定人用蚕豆小麦煮饭,名为“夏至饭”,无锡人则是煮麦豆粥食之。

馄饨,夏至不食面而食馄饨,清代江苏金坛人有此俗,并食李。

15.伏日

俗言寒在三九,热在三伏。六月三伏,避暑为一要事,饮食则以清暑之物为尚。《岁时广记》引《史记·秦本纪》说:“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作伏祠。”这当是伏日作为节日的开始。《汉书·东方朔传》记有东方朔在伏日筵宴上自割肉怀归的事,表明汉代已有固定的伏日饮食活动。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汉书·杨恽传》)这也是一个明证。唐宋之际,伏日活动更为丰富,《东京梦华录》说:“都人最重二伏(一作‘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在有些地区,有以六月六日为期的所谓“六日节”,与伏日同义。伏日食物,以清凉为特征,主要有辟恶饼、凉冰、冰麨、绿荷包子、绿豆汤、鳝羹、过水面、银苗菜、冰果、暑汤、新莲、烙饼摊鸡蛋等。

凉冰,古以凌阴或冰井藏冰,至伏天使用。西周时代有藏冰、颁冰史实。《邺中记》说:“石季龙于冰井台藏冰,三伏之日赐大臣。”帝王赐冰,历代有之。《燕京岁时记》说:“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南方人更爱在伏天食冰,《清嘉录》说:“土人置窨冰,(三伏)街坊担卖,谓之‘凉冰’。或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呼‘冰杨梅’‘冰桃子’。”

冰果,《清嘉录》所说的冰杨梅、冰桃子,便是冰果,又见《清稗类钞》记及:“京师夏日之宴客,饤盘既设,先进冰果。冰果者,为鲜核桃、鲜藕、鲜菱、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其凉彻齿而沁心也。其后则继以热荤四盘。”

冰麨,见《岁时杂记》:“京师三伏唯史官赐冰麨,百司休务而已。自初伏日为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凡六次。又赐冰麨面三品,并黄绢为囊,蜜一器。”伏日食蜜冰麨,唐代时已经成为传统,《辇下岁时记》说:“伏日赐宰相学士醝汁,京尹、公主、驸马蜜麨及浆水。”

汤饼,《荆楚岁时记》:“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饼’。”

绿荷包子,见《膳夫录》,汴中节食,“伏日绿荷包子”。

绿豆汤,清代河北任丘地区,伏日早食绿豆汤,午食刀切面。清代山东朝城地区,初伏早晨以麦仁豇豆绿豆作饭,水淘食之以祛暑。

鳝羹,清代江苏句容一带,六月六日啜鳝羹。

暑汤,见《京都风俗志》:“伏日,人家有食盛馔异于平日者,谓之‘贴伏膘’。或以此日起,有舍冰水者,或有煎苏叶、霍香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

新莲,见《北平俗曲十二景》:“六月三伏好热天,什刹海前正好赏莲。男男女女人不断,听完大鼓书,再听‘十不闲’。逛河沿,果子摊儿全,西瓜香瓜杠口甜。冰儿振的酸梅汤,打冰乍买,了把子莲蓬,转回家园。”又见《帝京岁时纪胜》说:“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实种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

烙饼摊鸡蛋,见《北平指南》:“入伏亦有饮食期,初伏水饺,二伏面条,至三伏则为饼,而佐以鸡蛋,谓之‘贴伏膘’。谚云:‘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新稻,南方六月早稻开镰,故夏日又有尝新之举。清代湖北石首一带,称六月六日为“清暑之节”,采新谷、宰子鸡,名曰“尝新”;清代湖南 州一带,六月稻熟食新,试新宴客忌讳用鸡,因鸡与“饥”同音,不吉利。

伏日食物,不同地区有不同特色,以防暑降温为目者居多。

16.乞巧

七月初七日,为乞巧节,又曰“七夕”。民间神话传说以此日为牛郎织女过鹊桥越银河相会之期,《贾氏说林》又有七夕为双星节或双莲节的说法。《物原》说“楚怀王初置七夕”,未知确否。唐宋间较重乞巧节,有较为盛大的活动。如《开元天宝遗事》说:“(玄宗)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严格说来,七夕实为女人节,女人乞巧求福,盼在此时。七夕祭星与享用的节物,大略有汤饼、同心鲙、斫饼、煎饼、油䭔、巧水、巧饼、巧果等。

汤饼,见《岁时广记》引《风土记》:“魏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北人唯设汤饼,无复有糜矣。’”可知在汤饼之前,古人七夕是用糜粥。

斫饼,见《岁时广记》引《唐六典》:“七月七日进斫饼。”斫饼当为切饼,熟饼切后再吃。

煎饼,见《岁时杂记》:“七夕,京师人家亦有造煎饼供牛女及食之者。”

油䭔,清代江西建昌地区,七夕女子作乞巧会,罗拜月下,用米粉煎油䭔食之。

巧水,清代江西广昌地区,七月七日妇女作乞巧会,罗拜月下,以各种果实置糖水蜜水中,露一宿后,天明饮之,谓之“巧水”。

果茶,清代福建罗源地区,七夕家家户户以桃仁杂果点茶,相互递饮。

巧饼,清代福建邵武地区,七月七日做面饼,谓之“巧饼”。

熟豆,清代福建漳州地区,七夕女儿乞巧,持熟豆相馈,谓之“结缘”,与佛节的结缘豆相同。

巧果,清代江苏武进地区,士大夫家馈赠,七月七日必以巧果相饷。

同心鲙,见《金门岁节》:“七夕装同心鲙。”

古代乞巧活动,还有所谓“斗巧宴”。《元氏掖庭记》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大中,洪妃宠于后宫,七夕诸嫔妃不得登台。台上结彩为楼,妃独与宫官数人升焉。剪彩散台下,令宫嫔拾之,以色艳淡为胜负。次日设宴大会,谓之‘斗巧宴’,负巧者罚一席。”

炎夏的暑热尽管让人难以忍受,清新的饮食却给人美好的享受。炎夏确实不会让人留恋,人们盼望凉爽的秋季送得金风来。 6SMq0iOOVrvSlj2zYk54P+7DpSQpodeLYXhIy1JGYlijaX0AZk8VxSyzzgBP1s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