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艺术问答:艺术的“20+1”问

1.艺术品一定要是美的吗?

2.如果美不是必要标准,那什么才可以算作“艺术”?

3.何为杰作?

4.实用物品可以是艺术品吗?

5.工艺和艺术有何区别?

6.我们为什么喜欢不同的东西?

7.商业艺术对阵纯艺术:有何区别?

8.艺术如何传递情感?情感在艺术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9.孩子或动物可以是艺术家吗?

10.复制、阐释和表达有何区别?

11.博物馆里的一切都是“艺术”吗?

12.我们必须了解相关文化才能评判诞生于特定时期或地域的作品吗?

13.是否存在超越文化的准则或美学标准?

14.为什么有些人会对艺术感兴趣,有些人却不会?

15.思考和分析艺术是否会摧毁对艺术的体验?

16.什么是糟糕的艺术?

17.艺术创作存在性别差异吗?

18.为什么具象艺术让我感觉更舒服?

19.有低级艺术和高级艺术之分吗?是否存在“一丁点”艺术?

20.好东西泛滥是否也会变成坏事?

另外加一个问题留待自问:艺术在我生命中缘何重要?

当然关于艺术我们还能提出很多问题,但上述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我们将一个一个地来讨论。讨论前,我先说明一下我的立场。

我是致力于实践的艺术家,不是哲学家或史学家。我对美学问题感兴趣,没错,但我是从艺术家的视角来回答这些问题的。我的回答和基于其他视角做出的回答或许并不吻合,所以读一读就好,它们仅仅是我基于个体经验的看法。你的见解同样有效,我希望我的想法能激发你产生自己的想法,并把它们表达出来,好吗?

我们开始吧。

1.艺术品一定要是美的吗?

我们在上一章中已经触及了这一话题,但这是一个基本的审美问题,所以我们还会进一步深入讨论。我们先对术语进行界定:

“美”被定义为“形状、色彩或形体等一系列愉悦审美感官,尤其是愉悦视觉的品质集合”。这是一个过于宽泛、几乎毫无意义的界定。让一个人感到愉悦的东西不见得能让另一个人感到愉悦。因此,关于什么是美,人们往往无法达成一致。

但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这个概念,因为多少个世纪以来,艺术这个词与美密不可分。或许,更有效的做法是扩大“美”的概念。

艺术家当然不会致力于创造丑东西,只不过,有时他希望传递的特定讯息可能要用到某种明显无法愉悦眼睛的东西。如果我们以“艺术即交流”为前提,以“一件艺术品能否成功传递艺术家的特定讯息”为标准来判断“美”呢?“美”或许可以通过表现力而非外观来重新定义。

若将艺术之美界定为表现力,它便可适用于那些或鲜艳或阴沉或迷人或平淡的图像或创作物了,因为上述几种类型或许同样都能有效地传达艺术家的某种情感、思想、感知和讯息。

当然,即便我们将美的概念扩展到吸引力之外,将其称作表现力,这同样是主观性的。我们难以就“美”达成一致,或许同样也很难就“表现力”达成一致。但无论如何,表现力或许会激发更多的认同感。

有些事物——比如花朵、日落和婴儿的微笑——普遍被认为是美的。人们心目中也有普遍认为不美甚至是丑的事物——老鼠、长满树瘤的树、尸体。论及抽象事物也一样:对称、亮色和优雅的线条往往同美感联系在一起,不对称、暗色和厚重的线条则很少被认为是美的。

这些联想和结论源自我们生而为人的状态和在这个世界中的特定体验。日落和花朵不具威胁性,不会令人不悦,它们给人类带来简单的快乐。黑暗和死亡让我们害怕,它们暗示痛苦,让我们急于移开视线。

当我们观看艺术品,评判它美不美时,有必要意识到我们固有的偏见。作为人类,我们习惯了人脸常见的模样;而习惯了另一个宇宙和生命形态的外星人则拥有一套完全不同的美学标准。即便是在我们自己的星球上,来自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也有着不同于我们今天的审美标准。

想想鲁本斯的裸体人像和埃尔·格列柯的拉长的人像,与我们如今的“模特”标准相比,那些都是异常态。我建议你在观看艺术品时记住这一点:如果可以,请抛开正常、熟悉、有规则的美感观念。

将艺术品作为自成一体的世界来探索,不要问:这美吗?而是问:艺术家想通过这件作品表达什么?这幅裸体人像的处理手法说明了什么?它是否拥有纤瘦人体无法传达的感官刺激?为什么艺术家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欣赏埃尔·格列柯的作品时可以提问:拉长的人像是否能够传达肥胖体态无法表达的不祥感?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艺术家的创作方法是有目的性的,非偶然所得,从而将其视为用于传达特定讯息的刻意之举,就能探索出全新的途径,引导我们改变对美的看法。

艺术就是这样来增进意识的。比起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从较大程度上摆脱了惯例束缚的艺术家们往往会开拓一条通往新领域的路径,引发超越时代的思考。

多少在诞生年代被视为丑物或亵渎艺术的作品,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被誉为美的里程碑。等它们被视为常规和常态之后,又会被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引入的全新事物所取代。

艺术家们是先驱者,是创新者,他们指向超越自己经验之外的时代。作为观者,我们或许会本能地排斥新事物,但还是耐下性子,拿出开放的心态吧。只有“时间”知道答案,除此之外,我们没有能够确切评估一件艺术品价值的其他办法。当然不能用美来判断,因为对美的判断必然会跟风变化。

2.如果美不是必要标准,那什么才可以算作“艺术”?

让我们从意图开始。如果采用我的说法,以“艺术即交流”为前提,那么艺术家一定要有言说的意图。依照这条定义,如果是狒狒拿起蜡笔在纸上涂写,那即便成品赏心悦目,也算不上艺术。狒狒没打算表达任何意思,对成品的任何解读都是牵强的。狒狒不是艺术家,它只是在乱涂乱画。

你可能会质疑,指出有的艺术家在创作之初其实毫无头绪,他只是胡乱地把颜料扔在画布上,看看会有什么结果。没错,可能最初他的确没有任何意图,但随着他创作的继续,他会做出选择,在这里用黄色,在那里用线条,意图就随之产生了。他脑海中不见得有使其成为“某物”的确切目标,而是更接近于遵循直觉的方式。作品这里需要一种红色,那里需要一种黑色,还需要旋转的运动感,等等。为什么会这样?

艺术家在表达某种暂时无法命名的东西,或许永远都不会为其命名,最后他甚至可能会给出“作品1号”或类似于“机缘”这种抽象的名字。艺术家拥有统领全局的能力,引导创作时的每一个选择。这就是意图,无论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我们不见得始终清楚自己希望某件事如何发展,但即便不清楚,我们也会不断采取行动。在艺术创作中,我们的大脑与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告诉我们何时该继续,何时该停止,直至创作的终点,做完关于该主题的所有工作。

我们精心打造出的产物甚至可能会让我们自己大吃一惊,正如大部分艺术家都认识到的那样,他们最终创造出来的作品与自己任一时刻的追求都无法吻合。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我们每分每秒的选择带来的,而且我们对它们宣告主权。

所以,意图和智力也是艺术的标准。但技能呢?在判断某物是否为艺术品时,技巧或能力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无须多言,艺术家掌握的技能越多,就越容易传达自己的意图。如果你不会某种语言,或词汇量有限,传递信息就会非常困难。

多少个世纪以来,艺术创作都与技能联系在一起,艺术家也被认为是具备优秀素描和色彩画绘画能力,可以制作出绝佳设计和工艺物件的人。正如其他行业一样,专业度被视为艺术行业的门槛。

但技能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吗?未经专业训练的手拙之人是否也可以创作艺术品?

我希望能给出简单的答案,但正如所有复杂问题那样,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有条件的。首先,没错,未经训练的手拙之人可以创作出艺术品,一件作品不见得必然是大师级、干净利落且专业的。实际上,有时成就艺术品的反而是质朴感。

想想原始艺术或我们所谓的门外汉艺术,未经训练的艺术家用孩子般的手法表达深厚的情感。再想想诸如蒙克(Munch)的《呐喊》( The Scream ,图16)那般简化的作品,这幅画尽管不算精巧,却以直接感俘获人心。

这幅画创作于1893年,蒙克冒着极大的风险,偏离了画家前辈们依赖精湛技艺的道路。他没有绘制技法娴熟的肖像作品,而是用画笔创作了一幅描绘内心风暴的肖像。这在彼时纯属离经叛道,他的勇气引领了表现主义和二十世纪接踵而至的其他各类艺术运动。

图16 爱德华·蒙克,《呐喊》

是什么驱使蒙克离经叛道?这些词语涌了出来:勇气、激情、情绪、表达欲。我们又回到了表现力的层面。

交流——这幅画极具表现力,震撼着我们。它以极强的表现力跻身艺术史上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行列,因为它真正超越了它诞生的时代。

我们喜爱某些作品,惊叹于它们所体现出的技巧,其中一些的确令人大为震惊,维米尔(Vermeer)的精准、委拉斯开兹的构图、布拉克的错综复杂、安格尔的线条……根本数不完。但我相信,技巧背后,有着某种更重要的东西。

技巧的背后是爱,是不断研究、实验、描绘,以臻纯熟的渴望。为什么?就是为了表达,很好地表达。

艺术家不断地尝试表达,倾其所能,这些努力中包括提高技巧。但有时技巧也会挡路,遮掩内容的光芒。有时我们努力过头,复杂过头,反而游离太远,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倘若如此,我们就需要理清头绪,回归本质。

一件视觉艺术品是某种想法或情感的独特表达。视觉艺术超越语言。你或许会努力描述其中的讯息,但词语苍白无力,它的讯息存在于构成它的线条、色彩、明暗和形状模式中。艺术需要工艺,但不止于工艺。艺术反映所处的时代,却能超越时代。

艺术是一种无法被转译、界定、简化或更改的表达方式。它能表达出其他途径无法言说的东西。艺术只能是它自己,不可为他物。它诞生于时光结晶的某一刻,且永远留存。它超越它的创造者,是献给宇宙的礼物。

有些艺术品的表达十分有效,与人类生存状态息息相关,我们将其视为杰作。我们将在下一个问题中探讨杰作。

3.何为杰作?

一件非凡的作品?一件体现非凡技艺的作品?没错,当然啦,但不止于此。

杰作是从容实现技巧和热情的微妙平衡、完美呈现题材、能让我们发出惊叹的作品。艺术家以其特有的方式创作出一个作品,在同时代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超越时代、超越其创作者和创作风格的作品。

它成为一个新时代、一种新风格的象征,同历代所有那些由创意成就登峰造极的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各种风格的杰作比肩而立。

杰作往往会开辟通往新事物的道路,或放大某个促使我们以全新眼光观看作品的元素。这是视觉上的体验。举几个例子:

卡拉瓦乔用烛光照亮的世界,魔法般的照明

伦勃朗肖像画令人惊叹的感染力

米开朗琪罗《圣母怜子像》( Pietà )的精致构造

凡·高笔下狂放不羁的天空

马蒂斯拼贴画中欢快的色彩

维亚尔(Vuillard)房间里动人的亲密感

亨利·摩尔雕像的饱满

委拉斯开兹宫廷画的惊艳构图

莫奈睡莲的梦幻

大多数人认为艺术杰作是超越时空和艺术运动的佳作典范,也有人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上述的所有艺术家都狂热地追求自己独特的痴迷之物,并达到了某种境界,这或让他们在艺术史上流芳百世,或将艺术推入全新的领域。

在附录A的游戏中,你可以将艺术家与其对应的特质连线。在不断探索艺术的过程中,你会对不同的艺术运动和艺术风格越来越熟悉,请留心不同流派的典范之作,从你心爱的艺术品或艺术家身上寻找吸引你或打动你的东西。

是什么让这些作品无与伦比?是设计、颜料的特征、素描,还是色彩平衡?是什么让这件作品从同类中脱颖而出?当能提出这些问题时,你对艺术的敏感度和享受都将提升到新层次。你将超越艺术爱好者的身份,成为鉴赏家,即“凭借学习和兴趣,拥有高级艺术鉴赏力”的人。

4.实用物品可以是艺术品吗?

人类社会制造出维持日常生活的物件,工具、器具以及容器。有些主要是实用性的,用于完成特定任务。但毫无疑问,创造者对手中物件的设计自有高见,为了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务或看起来更迷人,他会做出相应的改动。

他或许决定装饰这一实用物件,而就连单纯地改变尺寸或形状都会顺带影响它的外观。制造者会情不自禁地留意到这一点,并为之感到满意,然后继续做出修改。他当然是基于实用性做出的选择,但也会考虑那些与功用无关的元素,如色彩、装饰图案,以及对动物、脸蛋、树或其他事物的模仿。

如此一来,手艺人便成了艺术家。普通手艺人不是艺术家,普通物件也不是艺术品。但普通物件可以成为艺术品,这关乎这一物件是否存在要强调的核心,也关乎我们之前所提及的意图。

这同样关乎独特性。你肯定不会把橱柜里的盘子全都当作艺术品,它们主要是实用的,尽管上面可能的确附带图案装饰。你或许还拥有这样一只独特的盘子,你因为它的设计而选择了它,其制造者的意图是创造美丽的物件或艺术品。它被作为容器使用的事实,并不会抹去它作为艺术品而被创造出来的事实。

它甚至可以主要被当作容器,却依然是一件实实在在的艺术品。

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都有很棒的案例:雕刻着头像的精美手杖,用于膜拜的宗教木雕,装饰华丽的石棺,还有被当作艺术品来创作的各类盘子、碗、发饰、工具、椅子等物件。

且慢。一把精心设计的椅子是艺术品吗?不见得,它可能只是一把精心设计的椅子。设计并不能使其成为艺术品,它要冲破某条界线才能升级为艺术品。

必须冲破的那条界线是:这样东西必须超越它的功能。它需要拥有这样的品质:其设计和处理超越功能性,足以使它成为另一种东西,而不只是达到这一功能对它的要求。这一标准十分棘手,且处于变化之中,自然也颇具争议。

在下一个问题中,我们将对此做进一步讨论,不过,我们先就该问题给出这样的回答:一件具有实用功能的物件可以是艺术品,但若想获得“艺术品”这一头衔,它需要满足的可不只是精巧的做工。

5.工艺和艺术有何区别?

什么是工艺?工艺是使用技巧创造某物,通常与物件的制作相关。画作和雕塑尽管也是物件,却往往不被视为工艺品。但工艺与艺术还是存在许多交叉点,二者之间的区别也颇有争议。

想想工艺,或通常被视为工艺的活动:木工和家具制造,玻璃制作,陶器和陶瓷烧制,金属锻造,织物和纺织品制作,缝纫和绗缝,等等。这些最终都会制造出有用的物件,其中一些可以跻身艺术品之列,但并非所有的都可以。

我们看看工艺与艺术活动都需要的元素。技巧,没错。设计,没错。智力、规划,也没错。艺术家必须采用工艺,但手艺人一定会创造出艺术品吗?

这里存在内在的差别。制作艺术品源自表达声明的意图,无论是情感、叙述性的还是政治声明。工艺品制作往往不会或不见得源于此类意图,手艺人或许只是想要打造结实的板凳或深槽的罐子而已。

一幅画作或一件雕塑也会有这种情况吗?它们当然也有可能是枯燥乏味或虚有其表的,并非所有的画作和雕塑都是艺术品。

因此,决定一件东西——无论是木制品、纺织品还是画作是不是艺术品的,并非媒介,也不是制作它的过程或活动。

我们又绕回去了。倘若它能表达某种源自人类经验、超越功能性和用途等方面的东西,就可以被称作艺术品。这并不是说艺术必须是无用之物,我们想说的是,它的艺术感存在于非功用性的层面。

让我们以当代艺术家菲比·斯科特运用黏土创作的优秀艺术品为例(图17)。

这件作品刻画了一具被绳子束起的女性躯体,它极富感染力。该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以“旧布袋”来刻画老年女性的视觉上的双关。菲比告诉我,她的大部分作品都聚焦于步入衰老的女性在社会中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一主题。

这件作品显然是艺术品,是带着意图精心制作出来的,最重要的是,它的表现力极强。所选媒介对作品传递的信息非常重要,如果换一种媒介,可能就无法表现得如此有力。

图17 菲比·斯科特(Phoebe Scott),《躯体,压制》(TORSO, PRESSED)

是艺术还是工艺?媒介、制造过程和材料皆非决定性因素。工艺和艺术皆需工艺(技巧)。工艺和艺术的界线有时非常微妙,也颇具争议。艺术中可能需要融入工艺,更要超越它。艺术也可能没用到工艺,却依然是艺术。讯息的质朴,或许正是讯息本身。

倘若优秀的工艺品拥有能够激起我们共鸣的独特美感或特色,它便可跻身艺术品之列。但它也可能仅仅是优秀的工艺品而已,只是做工精美的物件。

6.我们为什么喜欢不同的东西?

啊,很棒的问题。

我们喜欢不同的东西,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不同的。我们有不同的阅历,来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环境,生长于不同的时代。

我们的饮食口味不同,与之类似,我们从广义上来说的“口味”也是不同的。很多人喜欢比萨、薯条和鲜奶油,我们能否单纯凭借这一事实就推断出这世上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味呢?

我们知道,俄罗斯人爱喝美国人觉得难喝的罗宋汤(冰的粉色的甜菜根汤),日本人爱吃很多人都不爱吃的生鱼片,没多少人喜欢鳀鱼,等等。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只明白这些食物是某些人爱吃的地方菜,人们可能已经“培养”出了这种口味。

啊哈。

口味是可以培养的。

同饮食一个道理,特定的环境会让熟悉它的居民感到愉快,却无法吸引来自远方的人们。熟悉的东西让我们感到舒服。乡村居民看到干草垛觉得舒心,城市居民看到就没什么感觉。同样地,城市居民或许崇尚新建的摩天大楼,乡村居民看到它们就觉得心生厌恶。

无论是亲身到访还是通过网络体验,我们这些当代人都可以接触到不同的环境和地域,因此也可能会适应更多的口味。

我们看到得越多,眼界越开阔,就越有可能适应不同的口味,这一点很真实。

无论如何,我们总会倾向于某些事物、某些特征。比如,比起随性的设计,大部分人更喜欢对称。许多人喜爱重复图案,但如果它们会引发眩晕感就不喜欢了。

论及颜色,人们存在明显的倾向性和好恶。我们爱看天空,为水色着迷,蓝色始终是一些人的最爱。

黄色是太阳的颜色,能够振奋我们的精神,红色让我们兴奋,绿色是我们最喜欢的护眼色。我们会因为简洁和百搭而喜爱白色。至于黑色,我们爱将它用于衣着(部分是因为显瘦),却不愿刷在墙上。这些是普遍喜好,不过例外也是存在的。

导致这些例外的是我们的个性——基因和人类个体经验的独特结合体。一些东西适合我们,让我们觉得亲切,还有的似乎很陌生。我们的口味也遵循这样的模式。

涂料公司每年都会推出当年的流行色,这些选择部分反映了我们所处的社会或世界当时的状况。中性色在紧张时期十分流行;亮色会在异常状况下走红。有时我们倾向于低调的颜色,还有时偏爱大胆的颜色。

换言之,口味是在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之下形成的,一些因素是已知的,另一些是未知的。其中熟悉度必不可少,具有决定性作用。氛围是重要因素。而文化常常也会影响我们的喜好,因为我们被鼓励去遵循某种惯例。

艺术风格万千,不同的作品因种种理由吸引不同的人群。这是件好事——我们不会集体钟情于同一件艺术品,这和我们不会都喜欢同一顶帽子一样合情合理。有些东西适合我们,还有些不适合。

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有趣问题,并不是你会对某件艺术品情有独钟的事实——这是肯定的——而是为什么会这样。

就像蓝色拥有很高人气那样,许多人也发现印象派画作美好的色相能引发他们的共鸣。有可以辨识的形体和处所,还有艺术家采用的柔和的处理手法,印象主义对很多人来说都比较容易接受,鉴于上述种种原因,或许它也是艺术运动中最受欢迎的流派。

然而印象主义的爱好者们同样也会因为种种理由欣赏毕加索的不拘一格、罗斯科的简洁和伦勃朗的精妙。就像我们爱吃冰激凌,但不会每餐都吃。

让我们在尊重自己独特口味的同时享受多种艺术形式带来的乐趣吧。在本书中畅游时,我们将在讨论、练习和游戏中探索自己的口味。我相信结果会是这样的:在我们逐步确认你到底喜欢什么的过程中,你喜爱的类型也会进一步扩展。

你对艺术了解得越多,越容易说清自己喜欢某样东西的理由,也就越容易接受其他表达形式。

7.商业艺术对阵纯艺术:有何区别?

答案就在“商业”一词中。商业艺术是有目的的,即借用图像手段推销某种待售物品。商业艺术通常和广告联系在一起,可能具有大众吸引力和较高的曝光度。但商业艺术也包含娱乐行业的实践,如卡通或动画。它或许能够,并且往往可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如插画,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想象的。商业艺术通常是为客户创作的,客户可能是销售商,也可能是剧院、电影制片厂等公司或其他商业资本。

许多商业艺术作品会跻身艺术品之列。它们常常也的确是极富表现力和影响力的。这种以销售为目的却超越其初衷的案例,我可以想到不少。比如巴纳姆与贝利马戏团(Barnum & Bailey Circus)的海报,它们棒极了,没错,是艺术。

商业艺术和纯艺术的区别在于,纯艺术是单纯作为一种表达而创作出来的,无意于推销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东西。它未来可能会被出售,但最初并非为商业投资而创造的。如果一件作品是出于特定目的而委托创作的,它可能就越过了那条线,成了商业艺术,但也不见得。区别在于意图,而不是风格或创作过程。

我认为,图卢兹-劳特累克的一些插画是作为商业艺术来创作的,但美感和普适性却能够让它们跻身纯艺术之列(见图18)。另一个极好的例子是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一些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会为戏剧和影视作品创作海报,其中有一部分极具表现力,简直是当代的图卢兹-劳特累克,音乐剧《魔法坏女巫》( Wicked )的海报就是一例。或许在未来某一天,这些作品的商业目的早已随风而逝,它们会被视为独立的艺术品。

图18 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阿里斯蒂德·布吕昂的海报》(POSTER FOR ARISTIDE BRUANT)

8.艺术如何传递情感?情感在艺术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我们会被很多事物感动。视觉艺术家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都有打动我们的能力,我们会对色彩、形状、规格、线条、肌理和某个图像所传达的叙事或特征刻画做出情感回应。

艺术家表达个体倾向、喜好和视觉效果的独特方式会被观者解读,其中承载着情绪和情感温度。你或许会将一组沉郁的色彩视为悲伤,同样也会因为一种活泼的亮色图案感到振奋。你可能会被莫奈温柔的睡莲打动,被毕加索异想天开的雕塑逗乐。你可能会欣赏弗兰肯塔勒宁静的色域和马瑟韦尔黑白配色的戏剧性。摩尔的雕塑引发的感官愉悦或许会俘获你的心,而贾科梅蒂创造的瘦骨嶙峋的形象则会让你感到不安。

艺术品的创造者是有着七情六欲的人类,而这些情感会进入他们的作品。作为观者的人类同胞能够读懂这些情感,并据此决定对作品作何感受,以及是否会爱上它们。

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那样,艺术即交流,情感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艺术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请记住,艺术(art)根植于心(heart),而心,正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中心。一件作品可能非常专业,但倘若不带有任何情感,或许就只是墙纸一张。墙纸是装饰性的,却不是艺术品;艺术品所做的不只是覆盖墙体,它需要表达人类的情感或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

9.孩子或动物可以是艺术家吗?

只有人类才可以成为艺术家,因为只有人类发展出了思维意识。

至于孩子,答案更复杂。一个孩子可能会做出精巧乃至美丽的东西,但他不见得知道为什么。孩子的知识和思维意识仍有待发展。

有些孩子可能比较早熟,对艺术性有所感知,能够主动做出艺术选择。于是便有人将他们视为艺术家。

尽管艺术效果往往是偶然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却能够意识到那些效果的价值和重要性。孩子往往说不出所以然。在我看来——我相信很多人或许不赞同这一点——大部分孩子尚未具备艺术家那种专注而明确的意识。我不会将他们称为艺术家,他们只是有天赋的孩子,日后可能会成长为艺术家。

10.复制、阐释和表达有何区别?

除了直接写生或发挥想象力之外,艺术家们一直使用素材和提示物——照片、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他们自己的旧作和素描。复制、阐释和表达是他们处理素材的运作方式,直接写生也不例外。

“复制”有点用词不当,因为不可能完全精准地复制,这个词可用“转译”来替换,因为每份复制的成果都是二维或三维的转译。艺术家或许认为他在复制,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实际上是在努力模仿或重现所见之物的外观,只是他用的是另一种语言——他所选媒介的语言。

现实主义画家写生的意图或许是逼真地效仿所见之物,他试图在作画表面上模仿出素材的相对大小、形状、色彩、比例、肌理和亮度。

如果他的意图不是直接复制而是阐释,路径就完全不同了。艺术家允许自己自由使用各种元素,按需改变它们的外观。他可以只改变部分元素,也可以改变绝大多数,还可以突出某些元素,弱化其他元素。

阐释和表达在意义上十分接近,但略有不同。阐释即观看某事物并做解释,表达则更侧重于情感,是公开个体感受的方式。

在艺术中,对同一种素材的表达或许比阐释更加个体化或夸张,但二者皆因人而异,皆可体现艺术家以特定方式更改素材的意图。

这些词语——复制、转译、阐释和表达——现在已经进入了你讨论艺术的词汇库里了。

11.博物馆里的一切都是“艺术”吗?

你在画廊或博物馆里看到的是策展人或策展团队挑选的展品。被接受用于展览的艺术品所完成的是这些个体以及他们个人品位的使命。

艺术策展人一般是艺术史研究者而非艺术家,或许更侧重于历史层面而非艺术层面。他们的选择反映的是他们所受的教育和艺术倾向。

和文学批评家一样,策展人也会过分解读,这些解读,作为艺术实践者,我认为有问题——或坦白地说,是艺术家们创作时绝没想到的一些联系。我知道艺术品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因此常常觉得博物馆里的某些解说纯粹是臆想。当然,他们的确也有可能说明了艺术家本人没有想到却完全属实的东西。

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尽管收藏了海量艺术品,对那些尚未走红的优秀艺术家已经或正在创造的作品却仅仅做了极少的收藏。

收藏家,包括博物馆收藏部门,往往偏爱艺术界中响亮的名字,无法较好地呈现普通艺术家的出色作品。

尽管博物馆通常是非营利文化机构,却也需要维持生计,为此必须吸引公众,名家名作恰能帮助它们实现目的,这一点也影响了展品选择。

因此,尽管博物馆的展品从理论上来说都是艺术品,却不见得是最棒的艺术品或某位艺术家最优秀的作品。博物馆里对作品的解读或许真实,或许部分真实,或许毫无事实依据。

参观博物馆时请记住这一点。读完本书,你将会掌握一套工具,在面对艺术品时能够得出自己的思考结论。

12.我们必须了解相关文化才能评判诞生于特定时期或地域的作品吗?

不可否认,评估艺术品时,了解其背景会有所帮助。理解艺术家所处社会和时代的种种作用力能够为艺术品的评估提供强大的线索。

艺术运动是对艺术家所处大环境的认知状态和主流文化的反映,两者相互影响。新作品诞生后会逐渐被公众接受,然后艺术家会继续推进,艺术创作的新方式随之出现。

艺术家的本性就是探索彰显个性的新途径,让自我表达个性化。某种艺术流派一旦成为常见形式,其界线就会扩张。在艺术史上一贯如此。

尽管文化的确会影响艺术,反映主流观念和标准,艺术却也在推动文化发展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艺术家通常是其所处时代中最具有前瞻性的人,他们的表达欲往往会驱使他们尝试新技巧和新方法,从而产生打开观者思维的实际效果,反过来推动文化发展。

一些著名艺术大师如下:

列奥纳多·达·芬奇 ,生于1452年,被视为文艺复兴典范,“文艺复兴者”。他不仅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还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才华的人之一。创作者,发明家,建筑师,天才。

米开朗琪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生于1571年,他将富于戏剧性的明暗对照法融入自己的作品,影响了许多追随者,开启了一场真正的光的革命。

伦勃朗·凡·莱因(Rembrandt van Rijn) ,生于1606年,被认为是他那个时代乃至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肖像艺术技法无人可及。然而,在惊人的画技之外,他还有着对创作对象产生的亲密感和同理心,以至于另一位情感充沛的画家、超凡的文森特·凡·高如此评价伦勃朗:“伦勃朗深入神秘之域,他所表达之物在任何语言中都是无法言喻的。”

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 ,生于1746年,一位宫廷画师,现代艺术的先驱之一。他用其所处时代的传统风格绘制肖像画,然后用自己的情感和浪漫倾向扩展了这种媒介。

J.M.W.透纳(J.M.W.Turner) ,生于1775年,风景画家,以轻盈的薄涂法为印象派开路。

保罗·塞尚 ,生于1839年,被视为后印象派画家,通往立体派的桥梁,以色彩来划分和界定不同的明暗块面。

克劳德·莫奈 ,生于1840年,他对光的探索为印象派搭建了舞台。许多人将其视为该流派的创始人。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生于1881年,伟大的实验者,几乎是现代艺术的代名词。他不断挑战极限,因为他的创造力没有上限。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生于1912年,他倾倒和滴溅颜料的决定促使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绘画。

…………

我们了解得越多越好。所以,没错,了解历史可以为理解艺术搭建框架。这有助于我们认识那些用自己的作品推动其所处时代文化发展,赋予我们全新的观看眼光的艺术家,可以说,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推进了文明。

13.是否存在超越文化的准则或美学标准?

历史上的每个时代、每种流派和每种艺术风格中都有佼佼者。多少个世纪以来,随着新材料、新见解和新方法论的不断引入,艺术始终在扩展,但我们不能说现代艺术在美学价值方面超越了过去的艺术。就价值而言,“新”并没有取代“旧”。

的确,不同时代的伟大艺术家们的杰作脱颖而出,留存下来,超越了它们所处的时代和文化,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尽管我们对它们可能已经非常熟悉,还是会认为它们是令人着迷的,因为它们的表现力超越了其风格或技巧。

这些作品流传的原因各不相同,取决于创造者各自的特殊才能。它们所呈现的个体风格或技巧在历史上可能有众多效仿者,但仿效并不十分自然且原创性均不及首创大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各个时代的画家都会仰望天才,将他们视为画家中的画家,努力攀登他们所创造的巅峰。

但在我看来——当然也可能失之偏颇,没人能准确画出伦勃朗笔下泪汪汪的眼睛、透纳笔下正在消散的雾气、莫奈笔下那般有力的阳光,或像毕加索一样大胆。这些都是后来者可以尝试却无法企及的。

14.为什么有些人会对艺术感兴趣,有些人却不会?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大脑很复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前人们认为大脑的功能只有一种,如今则认为有很多种。视觉智能只是大脑的众多功能之一。

我们中有些人天生就拥有较高的视觉智能,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后天发展出了较强的视觉智能。尽管我们大部分人都能看见,一些人看见的东西却更多,对所见之物也更感兴趣。

艺术家所需的视觉智能非常高。我在自己的《创意之路:从工作室看艺术创作》一书中描述了三种观看方式:敷衍型、专注型、投入型。采用敷衍型观看方式的人主要以实用的方式来使用眼睛,将其用于分辨物体和日常行事。采用专注型观看方式的人则会留意更多细微的视觉差别,会为了愉悦感而用眼。他们看到更多种色泽、肌理、节奏、线条等,他们较高的视觉智能也让他们更有可能对艺术感兴趣。若是决定成为艺术实践者,他们就需要将自己的视觉智能提高到第三个层次——投入型观看方式,认真地体验视觉感受,将其投入创意活动。

我强烈认为,视觉智能是可以教授和培养的,这也正是我在本书中所尝试的。如果你对这些基本原理有所了解,并进一步将它们用于艺术欣赏,你的视觉智能就会有所发展。

15.思考和分析艺术是否会摧毁对艺术的体验?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先入为主的想法会妨碍我们获得直接的体验。如果你已经得出了“我爱莫奈,但讨厌毕加索”的结论,那么当你停留在一幅你不喜欢的莫奈画作或你喜欢的毕加索画作跟前时,你的思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封闭的。或者说,你不允许自己改变想法。

因此,不带成见地观看艺术品或许是件好事。观看艺术品乃至其他任何事物时,带着开放的心态来寻找亮点自然是最佳途径。决不从“不”开始。

话是这么说,可这并不代表你不能学习艺术的方方面面。你了解得越多,欣赏的视野就越广阔,所以一定要不断地学习,但进入美术馆以后,你可以先抛开那些观念,先照单全收,再三思而行。

你会发现,你了解得越多,欣赏得越多,自己的感知和看法就会随之发生改变。

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极简主义简直不可理喻,但等你明白了它的缘起和内涵之后,甚至可能会从中发现美感。

关键在于,保持开放的心态,而非深闭固拒。

16.什么是糟糕的艺术?

我们这么说:有专注于表现力、真实感和原创性的艺术,也有单纯追求效果、模仿、矫揉造作和哗众取宠的艺术。审慎而明智的欣赏,其功能之一便是学会对二者进行区分。

17.艺术创作存在性别差异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结果现在还没有出来,因为艺术界长期由男性统治。当代艺术形势略好,因为女性艺术家们已经且持续得到认可,她们的作品也在不断地被展出和被讨论。

现在艺术院校里有许多女性,学习和教授艺术乃至曾经不对她们开放的其他艰巨科目,人文艺术类学科中的性别不平等状况也正在改善。

等社会进一步将女性视为一等公民,承认性少数群体,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会更加明确。我们如今依然生活在性别规则突出的社会中,身边充斥着关于男性与女性何为得体行事的言论。

现存的性别偏见和联想自然会影响到艺术家们所选的题材和他们描绘这些题材的方式、风格、倾向和关注点。当我们观看艺术品,对比男性创作者与女性创作者的作品时,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8.为什么具象艺术让我感觉更舒服?

大部分人的确会因为亲切感而觉得观看具象艺术更舒服。无论是彻底的写实还是半抽象,认出主题,我们就能找到出发点。

你可以将自己对相关题材的印象当作图像的参照物。“我喜欢这幅日落图,它富于张力。”“我不喜欢这位艺术家拉长躯干的手法。”“我喜欢艺术家在阴影中使用蓝色的手法,很美。”欣赏具象艺术时,我们有物可依。

面对非写实的作品,我们就迷失了。我们在看什么呢?你欣赏的可能是颜色——“我喜欢角落里的那一小块红色。”你欣赏的也可能是颜料的运用方式——“感觉非常鲜艳。”面对极简主义作品,我们可能毫无参照点。“看起来就像是一块空白画布。”

观者或许会把抽象作品和他们五岁的孩子从学校带回家的画联系起来。“我家孩子都会画那玩意。”

真相在于,非写实作品的确更难解读,我们需要对艺术有所了解才能评估和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思考此类问题:“这些形状有象征意义吗?”“这件作品是在暗示空间领域吗?”“这位艺术家最感兴趣的是色彩、肌理还是节奏?”“这件作品能让我想到哪一类音乐?”

最后一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我们可以将音乐视为抽象事物来接受——我们会用“古典”“浪漫”和“民间”这些词来描述它。不过,含有歌词且拥有主题的歌曲是例外。器乐演奏的音乐是非写实的,然而我们可以接受。

我们也可以如此理解非写实的艺术。我们只是习惯了确认所见之物并点名道姓。深入抽象艺术的确需要一点自我挑战精神,但我们日渐丰富的艺术词汇自然会助你一臂之力!

19.有低级艺术和高级艺术之分吗?是否存在“一丁点”艺术?

没错,当然有高下之分。在一件杰作中,所有元素共同协作,高度调和。但普通艺术品就没有杰作的高水平。

一件作品或许未能很好地履行使命,却依然拥有可圈可点的元素。

这下,在了解某位艺术家的作品时,你就可以寻找其中令人惊艳的元素了。

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拥有某种自己极其擅长的东西。看看弗兰斯·哈尔斯(Franz Hals)人像的笑容,他把那种富有活力的表情捕捉下来了。出色的画家勃纳尔对水的描绘充满魔力,他的沐浴图堪称奇迹。克利的游戏性、莫迪利亚尼的优雅、______的________。本书附录A的练习4中还有更多诸如此类的填空题,助力你着手探索各位艺术家的标志性特征。你会注意到,大师的作品也不见得每一件都是杰作。生活中总有起起落落,就连最伟大的艺术家也不例外。你能看出来吗?

20.好东西泛滥是否也会变成坏事?

是啊,有时过度熟悉会导致蔑视,这对艺术家来说是不公平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 Mona Lisa )时,绝不会想到有一天她会出现在某个信用卡电视广告中。但还是发生了。他也不会想到有人会给她添小胡子,在她脸上乱涂乱画。没错,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因为人们对这幅画过于熟悉,看得倒胃口了。

享受艺术需要新鲜的眼光,当我们的眼睛被暴露在受到调侃、嘲弄和讥笑的作品之中时,我们的体验就被毁了。艺术家需要品味每件新作的诞生,观者也同样需要越过熟悉的脸,看向某些被低估的不知名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

我建议你别挤在博物馆热门名画前的人群中,而是去享受馆内安静的冷门展厅和呈现新作的画廊。你会眼前一亮,倍感新鲜,当你遇到那些不幸被过度使用、过度印刷,因为过分熟悉而不再被欣赏和赞叹的超级巨星时,这种方法也有助于缓解。

另外加一个问题留待自问:艺术在我生命中缘何重要?

艺术,所有的艺术品,为我们带来了太多东西。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都是独特的人类活动。它们要求我们拿出自己的最佳状态,让我们变得讲究、敏感、开放、聪明,富于同理心,充满想象力……

表达自我、彰显个性和分享的需求在艺术中汇聚,不然我们该拿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怎么办呢?我们该将它们往何处安放呢?

视觉艺术只是众多表达方式中的一种,但它是人们的最爱之一,因为人类喜欢制作新东西。写作很棒,但对许多人来说不够具体。戏剧和舞蹈等表演艺术极具表现力,但需要拿出自我充当素材。音乐是一种让我们着迷的天赋,但许多人都不具备这种能力。而视觉艺术是制作的艺术——我们精心制作出具体、可视、超越自己生命长度的东西,这是历史上许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想做或已经做过的事情。

令人惊叹的是,每一件视觉艺术作品都是独特的,每位艺术家都有处理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途径,艺术构想也是无穷无尽的。视觉艺术制作起来就是这么有趣,欣赏起来也同样有趣。

每一种色彩、肌理、形状和形体都摆在面前,等待着被品味、被吸收、被反复观看,观者享受着艺术的盛宴。没有艺术我们也能生存,但艺术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趣味。无论你是创作者还是观者,艺术都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这就很重要。好好享受艺术吧! qpnwHyYxD47yHNvc8+8Dy+bJzy8NCKauCiOzaMtQO+6JlrVjiHjctqXtkkHkHeF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